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
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是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贯彻执行党中央“东扩西进”决策的一种基本战略。但是,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强盛。因此,透过最终目标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是按照如下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的。第一层面,商品输出
大凡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往往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的来源就是产品或劳务在国外市场上的大量销售。因此,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量出售产品或劳务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由此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优化了的。(注:美国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却存在着巨额外贸逆差。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参见张汉林、杨青、王红霞:《论美国贸易逆差》,《太平洋学报》1998年第4期。)以国际经济学的这种基本原理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那么它就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这个地区就会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外向的商品流。事实上,就单个企业来说,其成长过程总是这样的:首先是在当地站稳脚跟,使其产品在当地的零售商店中都看得到,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比如说60-70%;接下来是对邻近市场的渗透,并且在邻近市场中重复在本地市场中的竞争过程,最终在邻近市场中也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以邻近市场为基地,再对邻近市场的邻近市场进行渗透。当这种市场渗透过程重复到一定次数时,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就覆盖了比较大的市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如果一个地区的这种优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进而产生规模效应,那么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优化。
商品输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论表述——涟漪(波纹)效应。我们知道,把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后,水面上就会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水波。靠近中心点的波纹要大于远离中心点的波纹,最后在某个远处趋于消失,水面重新恢复平静。从这种涟漪效应中可以看出,商品输出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外部市场的占有率(水波纹的荡漾半径)。因此,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要培育造就一些非常具有市场渗透能力的企业,这相当于往池塘中扔进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产生尽可能大的市场冲击力;第二,这些企业必须具有连续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达到不断地往池溏里扔石头的效果;第三,要研究企业的市场渗透机制,以便使水波纹传达到更远的水面。
第二层面,市场拓展
商品输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一个层面,其特点是单个企业对外部市场的拓展,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拓展并不是单个企业的微观行为,而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拓展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二个层面。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物品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的是通过生产环节而体现出来,但是在经济发展到全面过剩之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最重要地位的环节就不再是生产过程,而是流通过程。[1]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把产品销售出去,它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提升和壮大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由此,规模庞大、发育完善的市场就成了单个企业发展壮大进而提升和优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市场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有形的物化市场的联结而实现的。比如说以中国第一大市场而闻名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其庞大的市场容量(年成交额最高曾经达到200亿元)不仅对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对全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义乌虽然号称“以商兴市”,但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兴起的“市场产业本地化”运动已经使义乌这个商业城市具有了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目前义乌的一些工业产品在全国所占到的份额已经足以达到垄断的地位。[2]当然,无形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浙江省温州市的皮鞋行业。想当年,温州市的皮鞋因假冒伪劣而闻名,在90年代初很多地方都集中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