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时间:2023-05-01 01:40:10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本文所指长江三角洲指江苏省、浙江省与上海市,土地面积2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2%;人口1.38亿人,占全国10.6%;2000年本区GDP1.92万亿元,占全国21.7%。本地区位于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和我国两大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东陇海线、京沪线、沪杭线、浙赣线等铁路干线和宁沪、沪杭甬及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拟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构成区内陆地运输的干线网络。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横贯东西,以江海相连的优势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水上通道,成为我国重要的水陆集疏运枢纽。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仍然发挥着水上通道的作用。浦东、沪西、南京、杭州与宁波机场,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等沿海港口以及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沟通了本区与国内外的联系。显赫的交通枢纽地位,丰厚的人文精神淀积和悠久的民族工业历史使本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80年代初,我国外向型经济发端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异军突起,一度取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初,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京等6个沿江港口城市,尤其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以及昆山、吴江等地的台资工业园区的先后崛起,使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致使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从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转移。2000年,长江三角洲进出口商品额达到725.7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07%;外商投资企业年未登记数为4.4万户,比1992年增长276.7%;外资企业投资额达到2028.5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倍多;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FDI)达112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5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据此对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依存度分析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把外贸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发生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领域,其变动趋势是贸易投资一体化。因此,仅仅考虑对外贸易难以正确度量经济开放度。为此,本文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两个指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进行度量,并以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

  严格地说,国际贸易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三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加速,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着重分析商品贸易的依存度。根据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依存度为55.6%(参见表1)。

  其中,上海最高,达99.4%,江苏次之,为44.5%,浙江为38.1%。长江三角洲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充分反映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开放度处于领先地位。但令人惊异的是,该区外贸依存度却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63%)低7.4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广东省外贸依存度高达145.6%,且权重极大:2000年进出口额达1701亿美元,占沿海地区38.8%,比长江三角洲高419.2亿美元。广东一省拉动沿海地区外贸依存度16.7个百分点。除去广东省,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比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

    表1  2000年长江三角洲外贸依存度对比分析

    单位:亿元,亿美元,%  

        全国   沿海地区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GDP(支出法) 89112.5  57616.9   19074     9662.2

外贸进出口额   4743     4388.5     1281.8      1701

外贸依存度   44     63     55.6     145.6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贸易》2001年第2期、《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进行整理。

  注:沿海地区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海、桂等1

[1] [2] [3] [4]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相关文章:

安徽省沿江五市经济开放度评析04-26

比较有特色的自我评价04-19

小康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04-30

广东利用外资评价及比较04-26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比较04-27

河南省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04-30

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比较与研究04-26

对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比较分析与评价05-02

涡度相关仪倾斜订正方法的比较及应用05-02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比较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