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以虚假陈述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为中心上

时间:2023-05-01 01:36:20 经济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以虚假陈述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为中心(上)

  目 次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以虚假陈述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为中心(上)

  一、一般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在证券民事赔偿中的困境

  二、证券民事赔偿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的域外考察与借鉴:以美国为例

  三、我国证券民事赔偿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的若干问题

  因果关系作为联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重要的逻辑纽带,是侵权损害赔偿的核心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一大难题。 就证券民事赔偿案件而言,由于证券交易的特殊性,投资者举证的困难,如何判定被告侵权行为与原告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更是实现司法救济的难点。也正因此,理论界与实务界呼吁在证券民事赔偿领域实行宽松的因果关系规则,广泛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呼声不绝于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月9日出台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也采纳了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然而,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边界在哪里?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的合理的底线在哪里?现有的规则始终未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制度边界。为此,本文立足证券交易的特殊性,在借鉴美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中适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务角度围绕证券民事赔偿中为什么要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如何运用因果关系推定等相关问题做细致的研究,以期有助于我国的司法实践。

  一、一般因果关系认定规则在证券民事赔偿中的困境

  一般意义上的因果关系问题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因果关系是否存在,这是以一定的判断标准在实体法层面从事实与法律两方面确认行为与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第二,证明因果关系的责任由谁承担,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是讨论任何一种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时都不能回避的,探讨证券民事赔偿责任也不例外。[1]本文就从这两方面(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和证明责任的承担)来探讨一般因果关系规则在证券民事赔偿中的困境。

  (一)从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分析

  英美法对于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采取两分法的思维程序。即在认定因果关系时,首先必须明确侵权人之侵害行为及应由其负责任的事件是否在事实上与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之后再对事实上构成损害原因的侵害行为或应由侵权者负责任的事件是否成为侵权人对由此引起的损害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上的原因作出判断。简言之,侵权行为法上的因果关系应当从事实原因和法律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

  大陆法系因果关系认定理论学说纷呈,传统学说主要有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几种。在现代,流行最广的是德国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基本思想是,当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事实因果关系时,侵权人应对由其行为引起的相当(合理)的损害负赔偿责任。[3]台湾学者王泽鉴先生认为,相当因果关系,是由“条件关系”与“相当性”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审究其条件上的因果关系;第二阶段则认定其条件的相当性。[4]笔者以为,这所谓的两个阶段思考方法与英美侵权法采取的两分法的思维方式是共通的。

  因此,不管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从根本上说,在因果关系的判断上都是要抓住两个环节:(1)从事实上认定侵害行为是否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2)在法律上,要确认被告的侵害行为是否应对受害人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1、事实上原因之一般认定规则在证券民事赔偿中的困境

  所谓事实上原因(cause-in-fact)之认定是指撇开法律规定的设计及法律政策的考虑,确认侵害事实是否构成损害结果发生之客观原因。在英美法中,损害的原因是一个有赖于人们通过常识加以判断的纯粹的事实问题。[5]英美法上对因果关系中事实上原因的确定,在传统的必要条件规则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现代的实质要素规则。

  (1)必要条件规则(si

[1] [2] [3] [4] [5] 

【论证券民事赔偿中因果关系的推定-以虚假陈述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为中心上】相关文章:

关于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探讨05-01

论民事诉讼中自认的效力04-28

论网络侵权责任中的知道、明知和应知05-01

如何戳穿论辩中的虚假成分03-08

论民事保全程序中担保存在的问题05-01

论冯友兰对《老子》中“为道”与“为学”问题的诠释04-30

论因果关系的定义04-30

论学习中的情感05-02

论《易传》中的道04-26

民事再审制度中的问题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