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时间:2024-05-16 15:29:24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

  传统文化会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语文课堂是其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地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一些明确的要求,语文课堂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民族智慧,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些要求都督促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弥补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各国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当今中国,小孩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喜欢国外的电影、电视、动漫人物、食品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却都越来越不在意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很多学生背不出古诗词,不了解古典名著。知道国外的各种节日,却不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及其背后的渊源。小学生开始用手机、电脑等工具与人联系,却不清楚传统书信的格式。

  3.有利于小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传承发扬光大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充分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人文修养,激发其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各种魅力,对于其在人格养成、思想启蒙、人生引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性格,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光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1.立足语文教学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一个重要地方就是语文课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逐步引导小学生的学习节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书籍,内容都是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课本内容中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诵读这些课文内容,并且对古诗词中不认识的生字、句子进行熟记和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师要开设多种课堂情境,对文章主题、文章背后的故事、文章情节和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解。

  2.立足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实践活动是对所学理论知识最好的理解和诠释。要充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层次,因材施教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每天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背诵一篇古诗词,或者讲一个传统文化故事。可以定期举办古诗词、文化故事诵读活动。可以邀请家长跟学生一起把那些有意义的文化故事改编成情景小品,使整个家庭营造一个学习并践行传统文化的氛围。在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节日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节日背后的故事,带领学生到这些故事发生地去采风,真正去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3.教师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多多阅读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并运用最新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借用声音、影像画面等手段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从汉字、句子、故事情节、蕴含的道理等各个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神。学校也要努力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行走在校园内也能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和学习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会严重阻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将语文学习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2

  高职院校的教育核心在于“知识+技能”,同时也算是一种独有的优势。因此,学生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外,还要进一步的掌握这些知识所对应的技能,以便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这对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就业都具有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针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语文教学技能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快的掌握课堂教学技能显得十分必要,这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获得提高。

  一、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基本概述

  初等教育专业俗称为“小学教育”或“基础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为受教育者打下基础的教育,是学生日后发展获得有利保证的教育,是文化知识积累的准备阶段的教学。一般而言,初等教育是指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所针对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适龄儿童,它也正是国家整体教育所重视的关键部分。在初等教育中,我们从儿童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令国家文化的整体水平得到稳定的提升,使国家轻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目标。同时,初等教育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其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以便满足人们接受初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而就高职初等职业教育专业而言,它是初等教育者成长的摇篮,是初等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的势头变得愈发迅猛起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初等教育人才,使初等教育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催化下迎来了新的发展。

  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特点浅析

  目前,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即若要判断高职初等教育是否取得了成功,那么就需要看學生是否能够在日后的教育岗位上胜任相应的教育工作。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要想培养出有用的初等教育人才,那么院校和教师必须先弄清楚初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找到初等教育的关键核心,从而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基础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就目前的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而言,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切实落实初等教育上承幼儿园教育,下启中学教学的基础性过渡作用,让此阶段的教育体现出保育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让小学生在学习到有用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指引,这样小学生才会变得会学习、能学习、善学习。

  另外,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职业性体现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将教学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后的教育生涯中能够将各项教学活动予以有序开展。换而言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关键在于“教育”,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从目前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始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予以重视,其中校企间的合作变得愈发的频繁起来,但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初等教育专业所要学生掌握的是小学职业技能,这和其他技能的'教育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故学校在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学生学成后从事教育工作对小学生起到的相关榜样作用,适当的将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能力规范性予以强调。这样一来,才能够使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更趋于合理,能够完全满足儿童学习的基本需求。

  三、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高职初等职业教学专业的学生若要能够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那么就必须要先读懂小学语文教材,读懂整个教材表现知识的基本意图。目前,对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小学教材的内容是日后教育工作推进的一大关键,若学生想要具备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那么读懂小学语文教材就是其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因此,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看懂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以便让后续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拼音知识的学习时,教学的安排可以稍微的灵活一些,不要将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直接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而是将声母和韵母进行适当的拟人化,让二者愉快的玩耍起找朋友的游戏,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了解到拼音声母和韵母的拼写规则。

  同时,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此,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将教学的目标予以合理的设计,令学生开始懂得如何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个教学的初步脉络,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对教材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明确。也就是说,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去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理解,以此来让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这样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才算是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最后,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了解了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大致内容过后,为了让日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其还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多元化整合,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使师生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总之,我们这里对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从初等教育的特点入手开始探索,然后再针对具体的技能培养进行了适当的深入,希望能够为高职初等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初等教育之中,为未来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廖智勇.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以识字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xx(9):90-91.

  [2]高葵芬.高职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xx,11(3):23-25.

  [3]李英.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1(3):51-53.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3

  摘要: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当中明确的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是教育基础内容,通过语文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能力。而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则能促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小学的语文教学开展和德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前言:

  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德育素质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却不够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实施,当前阶段对于学生的德育能力培养开始加以重视,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便于体现出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做出保障。下面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语文只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学中除了读书、写字,没有其他的功能存在。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一种掌握汉语的方式,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将德育教育内容逐渐的渗透到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去。小学语文教材中本身是有着很多德育教育内容存在的,可以说教材为德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材料保证。同时,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得到集体观念的培养、家庭观念、责任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的'提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学生也普遍更加容易接受,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十分关键的。

  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从教师的讲授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德育教育的内容,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并且这些德育教育的内容也能够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当中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些对于学生的语文的兴趣所在培养和道德素质的强化都能产生重要价值,并且也能够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学习现状,让更多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去,因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2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中的问题

  2.1传统观念深刻:我国长时间来都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来实施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形成了固化思想,即便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也难以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思想观念。教师普遍比较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性学习,却严重的忽视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比较看重成绩的提升,对于德育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加以重视。

  2.2形式感强:虽然当前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但事实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比较倾向于理论知识学习,导致学生在教学中是难以接受到德育教育的。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在课堂上也是很少涉及到的,或者在讲解过程中比较流于形式,要求学生将德育内容背下来或者抄写等。这样的形式严重的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实施,也违背了教育的主要目的,导致效果始终难以提升。

  2.3教材作用难以发挥:在当前阶段我国所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存着很多的潜在德育教育内容的,但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认为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课上的内容,因此对这部分知识的利用也不够重视。在教学中仍然各司其职,采取一带而过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难以发挥,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施,发挥不出语文教材的价值。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3.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关键人物。当前阶段在小学当中教育体系已经开始向全面化方向发展,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适合教育的发展及趋势,能重视师德修养的提升,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出表率作用。同时,教师要计划的提升自我,在教学中有意的、系统化的渗透思想道德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逐渐受到影响,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建立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2正确利用教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但有些德育教育内容并不够明显,有着一定的隐含性。作为教师就需要深入的对教材进行研读,挖掘到当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可从而在教学中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理解在这些内容中所包含的实际含义和价值,并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对于教材的剖析能让学生在知识性的内容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的得到德育知识的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的感受到德育内容,为他们未来素质发展做出贡献和保障。

  3.3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想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那么一定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更好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要表示出关心和关爱,在教学中更加要为他们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氛围,促使师生关系能得到递进。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的形成了良好的关系,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教育的效果提升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结语

  语文作为文化素质培养的关键课程,德育教育几乎是伴随始终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发挥其育人的作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渗透德育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德育上的培养,为素质提升提供保障。但教师也应当注意,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过程,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少卿.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5,(06):77—80.

  [2]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77—80.

  [3]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65—69.

  [4]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56—59.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4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美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被应用进来,但如何将美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将从语言美、形式美、内容美三部分分析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渗透策略

  前言

  在互联网较为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思想,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承担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承担起该责任,将美育教育与学生教育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之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文章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好处,为实现这些文章的价值,教师应发掘教材,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将自己所获得感受与学生分享。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文字刻画与塑造形象的,然后通过这一形象反映现实,所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为发挥美育教育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为增强学生的感受,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由于古诗词是语言文字的压缩,很多学生会感受到理解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动画影片或图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在学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时,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欲断魂”的含义,这时教师便可将该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看一下自己为什么这样写作,学生在学习了该知识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是怎样的,也可以看到古人在用词上的准确性,让他们感受中国语言的美感,这也是值得小学生学习之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之形式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利用美育教育实现形式美,这也是学生产生美感的前提。为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经常需要应用到联想与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良好地感受,但由于小学生联想能力较为有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用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做好该部分教学,教师可以将图片、插画等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再配上文字语言解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加高涨。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无法直观的看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只能依靠想象,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有限,并不易于理解,这时教师在网络上下载《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资料,然后再配上文字,学生可以感受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多么艰辛,他们也会被小蝌蚪的精神所感动,并认识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一下自己看完影片的感受,从小蝌蚪的身上都学到了哪些精神,并简单说一下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教学价值,还能增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也是实现美育教育目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之内容美

  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内容美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数文章都带有美感,同时也不乏对小学生教育的内容,让小学生在学习与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良好的感受,在美育教育理念下,为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内容美的体现。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内容美。一般来讲,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的阅读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为自由阅读,也可以为集体阅读或范读,每种阅读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感受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联系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这些阅读方式。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所体现的内容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速读课文,让他们在速读中画出与小兴安岭景色相关的句子,在学生画出这些句子以后再让他们重点阅读一下,让学生简单的说一下自己在读这些句子的过程中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让学生通过观看录像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小兴安岭是怎样的,教师再为学生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自己在阅读中的语调与语气,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然后教师再画出与小兴安岭景色相关的句子,让学生看看自己所画是否有遗漏之处,并让学生齐读这些句子,由于学生之前观察过录像,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应的画面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在齐读以后,教师开始本节课的授课,教会学生掌握各种知识,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由阅读,做到熟悉课文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想象录像中的画面。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画下来并仿写,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想象能力也有一定好处。结束语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实现美育教育价值,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从语言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三方面着手,且注意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联系,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在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苗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J].新校园(中旬),20xx(03):115

  [2]程莉.搭建审美教育平台,促进美育无声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xx(01):41

  [3]张红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的教育探析[J].课外语文,20xx(14):139.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5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只有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确保设计出来的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生本教育”围绕的核心。究竟该如何进行学生生活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发挥出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应当是首先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经过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应当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生活实际

  如在讲授《四季》这一篇课文时,我首先会要求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认识四季的?喜欢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四季的认识都是通过课本或从电视节目,而对于抽象的一些夏天的风与秋天的风有什么不同,为何秋天叶子要变黄等都没有形成基本的概念。随后我将班级学生组织起来,带领学生在校园操场上以及后花园实地进行观察,在情景式教学模式的构造下,帮助他们对四季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专题式地开展情景式教学活动

  教师需要时时对学生的语文接受情况进行了解,对于那些具有较强复合性的知识点,应当在结合语文教材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渠道收集更多的教学资源,诸如:在多媒体工具的应用下,以视频或音乐等形式传输知识内容,对于这样一种形式我们称其为是一种有针对性地展开专题式教学的活动。

  (三)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知识掌握的进度

  只有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解,才能够以他们为中心进行语文教学情境的创建,也只有从学生实际知识掌握的情况出发,才能够确保课堂节奏以及教学进度调整的有效性。

  二、在情景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高度尊重学生,尽可能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将学生无限的潜能激发出来,这有助于对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进行培养,而这也是“生本教育”想要诠释的教学理念之一。通过小学语文情景式教学课堂对于“生本教育”理念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主要的内容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结合课堂内外,情景式课堂的良好创建

  比如在我们向学生教授《影子》这一篇课文时,首先会将教材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传达給学生,随后要求学生回家将相关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并在第二天的语文课堂上将自己运用的过程以及感受分享给其他同学,并针对精彩的分享内容进行情景重现。如有的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分享了自己在路灯下观察到的影子变化,有的学生分享的是影子是如何跟着月亮“走”的。不同的学生对于影子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得到的乐趣是相同的'。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活阅历,使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增强。

  (二)“以学定教”的坚持

  新课改要求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堂的知识,还需要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模式进行引导,能够使学生通过一定的锻炼将学习方法领悟,将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探寻出来,从而具备一定主动性、自觉性的学习能力。如在教授《四季》这一课文时,我们首先会要求学生将自己书包里的衣服、文具以及其他物品等全部拿出来并摆放到课桌上,随后询问学生课桌上的东西能够划分成几种颜色,它们代表的是哪一个季节?此时学生们会给出不同的回答,紧接着我们便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一件一件地将物品选择出来,并记录在黑板上。待结束筛选以后,归类的物品达到了十多种。最后我们会引导学生将这十几种不同颜色的小物品归纳成几个大类,分别有绿色、蓝色、黄色以及白色等。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更清晰地认识四季。

  (三)先学后教的坚持

  什么是“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将学习目标确定出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学习的思考探索和尝试。在这个引导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一直是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中所显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弊端,随后再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有效的引导。比如在课堂上我们会根据课文需要展开一些有关于“四季知多少”的小竞赛,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各组轮流进行四季不同颜色以及特征的播报,并且各个组员之间会轮流进行,每个人都有播报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情境创建形式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知识点的牢固掌握。

  三、总结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的两个有效途径以外,学生主导性在课堂评价中的充分展现也是主要的途径之一。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引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并根据需要创建情境教学氛围,才能够在确保学生自身语文应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生本教育”这一理念在小学语文情景式课堂教学之中运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燕.基于现代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新课程导学,20xx(6).

  [2]史玲.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20xx(28).

  [3]韩闽娇.论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xx(67).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6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不仅情感内容较多,而且有利于学生想象的内容也较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能力是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甚至脱颖而出的重要依托,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开始。

  一、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情

  学生创新的热情是创新教育的质量保证。只有确保学生对创新具有一定的兴趣,教师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只有保证学生对创新的热情,才能确保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1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此外,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教学枯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小学语文课文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导入时,笔者一般以此为突破口。如在教学《狼与鹿》时,笔者选择了文章的前半段,即狼群捕猎鹿群,最后狼群为人类所灭这段内容创设了教学情境。在课程刚开始时,笔者就用故事性的语言讲述了这些内容,然后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这个故事还有下半部分哦,而下半部分就在我们的课文之中,你们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吗?”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涨。

  2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稍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问,从而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阅读课文。设计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

  二、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可以积极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稍微想象课文描写的内容是怎样一种景象,或者在教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内容。这些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想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创新。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轻易相信他人的结论,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对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虽然有时候,学生的观点有点幼稚,但却很新奇,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导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在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和选择之后,可以合理地吸收他人的意见。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广大教师要积极重视创新教育,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笔者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做好语文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7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实施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机构的关注。小学生的成长除了重视学习成绩以外,还应该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国家和教育机构不断呼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时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阶段,学生的性格怎样并不是由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培养的,那么要使小学生今后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就要充分重视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德育教育体现在情境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而课堂情境的创设恰好以真实化的情感介绍与感知,让学生获得了真实且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来思考,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本,还更深入地体会了此种思想感情的时代背景,进而对目前的社会生活有了更全面地理解与感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描绘、多媒体情境、课堂表演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在进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知作者的伟大与无私,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价值。

  (二)从识字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教师掌握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便能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可根据汉字的结构、笔画、形体等特点来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婆”字时,教师可以故意将“婆”字下面那个“女”字横写得短一点,让学生感到下面那个“女”字好像被压着一样。并写一个规范的“婆”字,让学生进行比较,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比较后,很容易看出,“婆”字是否规范好看,关键就在于下面那个“女”字“,女”字一横要长,才能将上面“波”字托住,才能站得稳。由此,为学生点拔,汉字由两三个字便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跟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一个道理,只有在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和相互谦让的环境下,家庭才会和谐。

  (三)写作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有机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通过作文教学可抒发学生美好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正确分辨真、善、美。鲁迅先生曾说:写作虽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文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讲究语言技巧和语言素质,还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可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家、关心社会。同时还可利用写日记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说真话、记实事,引导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这样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四)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不但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意识的熏陶,对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小学生阶段的特点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正面、积极向上的活动例子,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可开展一些成功人士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一系列语文课外活动,以这样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能有机将语文能力训练与德育培养相结合起来。使德育教育能活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

  (五)德育教育体现在言传身教中

  自古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意思是说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具有过硬的水平,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这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受到言传身教的影响,提高道德水平。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发挥良好的人文修养的魅力,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教育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当中。为了更好地在言传身教中实施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要为人师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强维护,为学生树立榜样;第二,教师要运用积极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第三,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并积极关心成绩较差的学生,避免在公共场合提出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四,教师的穿着要大方得体,言谈举止要体现良好的人文修养,不说不道德的话,不做不道德的行为,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样子;第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细心挖掘德育教育与学科的结合之处,抓好时机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尽量将德育教育充分体现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在提高语言文化水平的同时,享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人格。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8

  《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动笔写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对于汉字的重视程度也显得非常不足。而书法这样一门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与我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重视书法教学。而书法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写字的一个方面,而写字教学则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要想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去充分重视书法教学这样一个部分则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培养中小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具体分析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书法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应用

  我国的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它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正在持续下降,在书法上的退步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改变现状,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有关书法教育的指导性纲要,要将书法教学渗透到日常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从而促进书法教育能够从最基本的年龄段抓起,为以后培养出一些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人才。

  一、书法和语文之间的关系简析

  近些年来,教育部在颁行相关的书法教育的法令时,都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让书法教育能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更好地完善。那么,教育部将这二者之间联系起来考察有着怎样的依据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都知道,书法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给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文教育中,又必然会涉及到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可知二者之间是有着显然的联系的。其次,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其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汉字,在语文教育中,总是需要进行识字、写字的练习,而对于书法来说,同样也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书法要形成汉字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汉字进行一定的设计从而使得汉字变得更为美观,形成一种艺术,因此可以说,不管是语文还是书法,都是以汉字作为重要基础的。最后,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科目,通过它往往可以表达出作者个人的一些真情实感,而书法也同样,不同的风格和笔锋往往体现着作者不同的感情,二者都是传达感情的一个重要工具。总之,语文和书法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书法教学,既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也能够促进书法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传播。

  二、书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政策去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透,书法教学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的书法教学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依然有很多因素阻碍着书法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下面我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我国的应试教育政策

  我国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文化也产生了很多的破坏,从而使得今天的青少年的身上已经很少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成分,传统的书法艺术同样也不例外。而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把高分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家长也通过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为了提升教学升学率,他们往往把正确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对于书写的字迹则要求不是很高,从而使得学生的字迹越来越潦草。另外,在现在很多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虽然有专门的写字课,但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切实发挥出写字课的作用,很多时候写字课的课时也都被其他科目所占用了。因此,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书法的热情必然有所衰退,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这也是书法教育和语文教育所共同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

  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借助电脑,例如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查找、对课堂的气氛进行一定的调节、使得语文课堂上的信息容量更为丰富等等。从中可见,电脑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与此同时,很多中小学生对电脑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感,不再愿意动笔进行汉字的书写,而仅仅是通过键盘的敲打而产生千篇一律的字体。电脑打印出来的汉字往往失去了汉字本身所富有的美感,也无法通过汉字对于不同人的个性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一大批网络垃圾语言也随之产生,这些语言对于汉字是一种腐蚀和破坏。我们要始终相信,电脑虽然方便,但是书写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语文教育必须对汉字的书写予以一定的重视,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书法,从而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3.西方文化的冲击

  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我国书法教育所面临的又一大困境。随着我国走入世界市场,为了更好地与世界进行交流,对于英语的重视正在不断提升,很多人往往为了学习英语而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热的现象持续升温,从而导致很多人无暇顾及汉语的学习,中国的.传统书法教育同样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会很容易导致传统文化的一种缺失,从而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怎样更好地促进书法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书法不仅是一门美的艺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将书法教学融入其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熏陶,从而激起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促进书法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更好的应用。

  1.针对书法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不论什么时候,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语文教育,对于其中的书法教学来说,则可以适当地营造一种有利于书法教学的环境,对中小学生进行熏陶,从而使他们对于书法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悬挂一些书法作品,使得学生在日常的休息中也能够生活在书法的环境中。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行一些书法比赛,对于参赛的书法作品予以适当的评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2.提高语文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书法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学生之外,最重要的主体就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对于书法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魅力修养,这是由于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会受到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影响,在书写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将一手好字呈现在学生面前,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书写产生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提升自己在书法上的个人修养,对于各种字体都有一定的涉猎,从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随时转换这些不同的字体,这会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崇拜的情绪,从而促使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去努力学习,并且在课后进行书法的练习,最终实现促进书法艺术更好发展的目的。

  3.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写字教学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其他方面,对于书法教学来说,写字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写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才有可能在书法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对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来说,写字是其中最基本的教育,首先要识字,然后去控制不同的笔,从铅笔到钢笔再到毛笔,利用他们使得自己的字体端正、整洁、规范。在写字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去将这些端正的字体变成书法,最终达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要想进行书法教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重视的是写字教学,为了使写字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对于写字教学的时间要予以一定的保证;第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分类学习和培养,逐步提升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第三是要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一定的规范,只有姿势正确了,才能对写好字进行一定的保证,并且良好的姿势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发育是明显的。总之,只有在语文教育中重视了写字教学,才能够为以后的书法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最终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促使书法教学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4.重视对中小学生的精神气质的培养

  汉字是一种非常美的字体,汉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像是一幅图画,这些美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样一种美只能使得学生对其有一段时间的热度,却很难坚持下去,中小学生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上很容易出现缺乏耐心和信心的情况。这就要求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技术上的书法指导,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气质的一些培养,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分析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从而从中感悟到不同的艺术风格,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在以后的书法练习中,能够将自己的气质和性情融入到书法的练习中,形成一定的书写风格。总之,书法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必须加强对于书法教学的重视,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书法教学与语文教育更好地结合,各个方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政府要在方针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将对书法教学的重视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切实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在日常的语文教育中更好地进行书法教学;每一个中小学生也要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把学习书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培养自己对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雷实:《书法教育语文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J].课程教材教法,20xx年第12期.

  [2]郑婉秋:《书法教育在重庆市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xx年.

  [3]马艳:《论中小学语文书法教育的文化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xx年.

  [4]杨雅琼:《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写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xx年.

  [5]于继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方法初探》[J].语文学刊,20xx年第19期.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9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活泼主动地发展德智体美的素养。本文笔者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学工作都是始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专研教材内容,分析德育资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着德育教育,运用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符合现实的德育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就体现了浓厚的德育教育。课本讲述的是一个外国的小故事,在圣诞节的前夜,一名叫保罗的男人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暂相处中,贫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强烈地把保罗的心灵予以震撼,让保罗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高尚品质。老师在此堂课中运用教材的具体语言资料,让学生们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学生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教学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这样的话题:你想成为课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弟弟或者是保罗呢?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们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书面知识中,而是联系到了他们的生活,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把“爱”和“给予”深深地埋在心中,并进行传播,这样就自然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2情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情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出具体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们在情景中自然地获得道德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小学课本《桂林山水》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在多媒体教学工具上,展现出桂林山水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进行真情实意的讲解,使得学生们在欣赏优美的风光中更深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小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高尚价值观。

  3生字学习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教师们在带领学生们识字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学生一边识字一边接受道德教育。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构造特点鲜明。教师们依据汉字的特点,在授课中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构造方式,发现汉字和高尚思想的关系,把汉字教学工作和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例如,在讲解汉字“敬”时,教师对敬进行组词,尊敬,敬爱,敬奉,并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用句子让学生理解敬的含义。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现代汉语解释为:(1)表尊重,有礼貌地对待。(2)表示敬意的礼物。(3)有礼貌地送上去。(4)谨慎,不怠慢。这些表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在词句的运用中传达了礼仪知识,渗透出德育教育,无形中培育了小学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为。

  4课文朗读中,感受德育教育

  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中也包括多样的德育思想。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朗读课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白杨》这篇文章通过爸爸和孩子们的对话,表达出对建设者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又如《挑山工》这篇文章表达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精神都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深深的体会,继而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对他人关爱、缺乏奉献、意志薄弱的缺点改正过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爱他人的品德。

  5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不单单在课内进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执行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举行有娱乐趣味、多种多样、吸引力大的课外兴趣活动,带领学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促使文化素养得到升华,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例如,在完成语文课文《一个苹果》的基本教学任务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其它的课外活动,第一,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类似的课外读本,第二,布置一些以“爱”为主体的小板报或者阅读活动,第三,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第四,带领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摄影展览、美术书法展览等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实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6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这一教学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学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新课改的发展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师们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德育教育功能。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环境教育应润物无声

  福建泉州●王宝华

  摘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我们所有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所以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而小学的语文课教学为环保教育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教育,不仅是认真贯彻和深刻体会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真实体会,更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大工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研究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一、通过朗读渗透环境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文章描写的正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学习课文时,我带领学生理解好词佳句,品味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我把这种美集中体现在朗读上,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感悟小兴安岭的美,激发他们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在教学小兴安岭的春天时,课堂环节是这样的:(1)读中找景,用“○”圈出自己看到了小兴安岭的哪些美景,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初步感知美。(2)读中找特点,用“———”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这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鹿的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话把小鹿写得太美了,太可爱了。”(教学论文 )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描写小溪的句子,因为我似乎听到了流水声。”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句子,加上动作读读句子,加上流水声读读句子,使学生心中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在读中感悟了小兴安岭的美,感受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我想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主旋律之一。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终身受益的东西从来是看不见的,是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就这节课而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之情,这种油然而生的对自然美、语言美的感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

  二、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儿童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与其进行一百次生硬的说教,不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接受教育又增长知识。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多媒体课件渗透环境教育利用图片、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情认识,让学生欣赏、想象、对比。学生通过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内化为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比如利用《九寨沟》的插图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大小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美丽的插图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使其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和矿山……他们会由衷地感叹:古老、慈爱的地球,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她宽容、忍耐,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己身边事做起,爱护环境,美化环境,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2.抓住重点课文和重点语句,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重点语句,说体会,谈感受,加深理解。如文中的“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做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表达这种随意心态的还有“一棵一棵”,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做一回事。“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里的“锋利的斧头”,不仅仅指的是人们砍伐树木的工具,还包括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

  《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让学生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3.课外拓展延伸,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将环境教育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展视野,蕴蓄情感,逐渐增

  强环境意识并动手动脑,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完后,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动笔写写保护地球的宣传语。学生写道:“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保护地球=热爱妈妈,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写到这,我想学生们的心肯定犹如大海般不能平静,幼小的心灵里油然而生出一个想法:保护地球吧!那是我们的家啊!

  三、通过作文教学,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使国家未来建设者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这学期,我在鲤城区“习作(写话)专题研讨”活动中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想象作文《假如我是……》,重点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换位想象,表达自己心中的美好想象和愿望。在指导时,我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写环境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一位同学写《假如我是一棵大树》,我引导她从当前山林毁坏严重、森林火灾繁多、人们为谋私利乱砍滥伐等现象入手,道出大树希望受到人们的正确对待。还有一位同学的题目是《假如我是环保专家》,其中写道:“以前天是湛蓝的,水是清澈的;现在天是灰蒙蒙的,水是浑浊浊的,许多飞鸟走兽不现其踪迹,鱼虾之类少得可怜。假如我是环保专家,我首先处理的是那些成堆成堆的垃圾,一个城市一天要埋掉数以千吨的垃圾,一些垃圾能腐烂,而白色污染几千年都烂不掉。我想要发明一种药水,滴上一些就能使垃圾自动分解,对土壤有利的埋在土里,而烂不掉的呢?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变成人类需要的氧气,还给大家天之蓝、水之清,让飞鸟走兽能和人类协调共处。”

  通过这次的习作教学,让学生产生了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作文中表达出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在语文活动中正确渗透环境教育

  1.结合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是植树节,3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有选择性地利用这些绿色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就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2.利用各种语文活动正确渗透环保教育

  如组织学生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开展各种宣传口号和绿化环境的设计等语文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这不仅渗透了环保教育,而且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与人合作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3.利用新闻报道进行环境教育

  当今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其图、文、声、色并茂的特点,为学生及时了解环境信息提供了方便。我们在培养学生关心新闻的习惯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了解那些近在咫尺、触目惊心的环境破坏导致的恶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适时进行讨论。这样既考验了学生捕捉信息的敏锐程度,又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在嘴唇的上下翻飞中锻炼了口才。与此同时,我们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的目的也得到了落实。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是语文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心中时刻装着环境教育这一理念,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断挖掘语文素材,不断找准渗透点,一定能让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使小学语文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1

  《北京文学》杂志1997年第11期“世纪观察”栏目发表的三篇“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新闻媒体纷纷展开对语文教学的讨论。下面就如何评价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以及怎样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谈谈看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在全国小学语文界正在研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关心语文教学,加入到语文教学的讨论中来,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促进。一方面可以引起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我们努力寻求改进语文教学的办法。但是,讨论也好,改进也好,首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估计。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前进。表现在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语文教学研究正不断引向深入。我国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在物质待遇微薄的条件下,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层出不穷。如江苏李吉林老师创造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经验,广东丁有宽老师创造的“读写结合”的经验,黑龙江省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山东烟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经验,以及众多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智力、个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和过去比,在前进。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活跃程度普遍有所提高,越是老、少、边、穷地区,语文教学的进步越明显。小学语文教学与台、港、澳地区相比,与世界其它国家母语教学相比,从整体上看质量并不差。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否定语文教学的成绩,不能轻率地否定语文教学经验。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教学公正的、哪怕是十分尖锐的批评,但难以接受“误尽苍生”“祸国殃民”之类的指责。把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归咎于教师,更是不公平的,不能接受的。这样做只能伤害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改革。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严重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严重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费时多而收效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繁琐哲学危害师生。课上,教师大量的时间用在通过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课下,学生的精力用在做大量的机械、重复、无思维价值的作业、练习上。学生,特别是城镇学生的负担很重,语文能力的提高却很缓慢。

  (二)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动地学,盲目地练

  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长此下去,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禁锢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三)语文教学十分封闭

  教学内容局限在教科书中,教学场所局限在课堂里,人为地割断了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联系。

  上述问题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考试的指挥棒,自上而下一级指挥一级,并且是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包括标准化考试)全面指挥。加上教师评优、晋级统统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老师们不得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默写汉语拼音音节,但是从小学毕业考试到中考直到高考,往往出“给汉字注音”的题目。于是,为了让学生拿到这两三分,师生要下很大功夫,要做很多练习。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们不得不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生怕哪个问题没问到,考试时学生答不上来;生怕哪个词、哪个句子没练到,考试时丢分。语文教学失去了情趣、情感和魅力,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的枯燥乏味的一问一答式的内容分析,就是抽掉内容、情感的千题百练的文字游戏。这既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这样做,对相当多的教师来说是违心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

  其二,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应用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滞后。教育同经济比,教育的发展滞后。教育教学的实践同理论比,理论相对滞后。特别是应用理论,还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不能前瞻地、令人满意地回答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实践呼唤理论。“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行,究竟怎么做?”反映了广大教师的心声。他们呼唤教学理论,特别是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先进的语文教学法的指导。同时,语文工作者和教师也要自觉地学习和运用现有的教学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造新的教学经验。

  其三,一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和素质不高。这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端正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一要树立和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要树立和强化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靠训练的意识,并使主体意识和训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持久的、充分的体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是新形势下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转变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危害,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要坚信:学生素质提高了,能力自然强,成绩一定好。二是要变“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获得知识,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观念。三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内涵,优化并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么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就应当多么广阔。要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探索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广阔的语文天地之中,促进知识的迁移,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改革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估的激励功能;考查学生的成绩,可以实行评定等级加激励性评语的做法;对学生能力的测试要全面,要重视朗读、背诵和听说能力的考查;笔试内容要简化,要加强综合性,选择、判断题要慎用,要有思维价值;对教师教学的评估,要把是否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但是,考试和评估不能“光松绑,不改革”,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向40分钟要质量。

  1.要注重启发诱导,使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教师要看到学生(包括暂时后进的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不仅喜欢学语文,而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

  2.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大纲规定了各个年段的教学要求,不要超越年段,随意拔高要求。教材不仅规定了教学内容,而且提出了教学要求。每篇课文,每堂语文课都应当突出重点:理解的重点,语言训练的重点,能力培养的重点。切不可面面俱到,四面出击。突出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结构,是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体现。

  3.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在理解能力上,要加强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下力气扭转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品味的状况,加强有指导、有目的的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读中启发学生揣摩、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在表达能力上,也要加强训练的整体性。要在年段要求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写,多一些综合训练,少一些无思维价值的单项训练。当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词、句的训练,以及旨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而要求学生掌握的识字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4.要继承好的学习语文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不少批评语文教学的文章给今后语文教学开的“药方”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写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传统经验,无疑要继承,但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仅停留在多读多写上,难以培养出跨世纪人才应具有的语文能力,所以要讲究语文训练的科学化。教师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读、写的指导,使学生不仅能读会写,而且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特别是要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

  总之,优化教学过程,要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体现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学会到会学的训练过程。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的改革,涉及社会、家庭诸方面,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综合治理。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2

  【摘要】在小学课程中,语文为基础科目。语文教学不仅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素养与情感因素,同时还肩负着发展与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依据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标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绪作为主要职责,从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将教材深处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阅读充分挖掘,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让心灵更纯净,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德育教育

  一、通过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调查表明,在教学中教师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会给学生造成行为上的心理暗示,它对学生的思想起指导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想单纯,正式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时期,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会受到教师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无论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学识学风方面,都要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做到先正己、后正人,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实际教学中,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要敢于面对,及时反省;巧设时机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品格!

  二、从学生的情感出发

  在素质教育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努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因此,在相关的德育教育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的情感出发,以此达到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初步认知发展阶段,对道德的概念非常模糊,特别需要依靠教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思想单纯善良,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进行。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亲自体会文中所描写的看见母亲艰难地提水三个儿子的各种表现,通过对帮助母亲给水的那个儿子给予肯定与赞扬,从而将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美德灌输给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要了解父母的辛苦,在家里尽量帮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仔细观察父母的点点滴滴,充分感受到他们的“爱”与无私的“付出”。这样的教育方式比单纯的口头授教要好很多,悄无声息地将德育教育传输到学生的思想中。

  三、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阶段的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在提高语言文化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外出参观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某些学生上课爱迟到、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为学生们举办摒弃不良行为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言传身教地为他们讲述这些不良习惯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再通过循循善诱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端正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五四青年节、九九重阳节、十一国庆节等特殊节日确定活动主题,以针对性的方式传输给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等;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们通过外出参观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清明节时让学生们参观烈士陵园,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对风景名胜地参观,充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通过体验农村生活,而知农民的艰辛不易使其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四、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口语交际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性也较强。例如,人教版的《小鸭子得救了》《有礼貌》等课文内容,就是在教育学生们要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与礼貌待人的习惯,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要对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思想教育,将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在教材中。

  五、鼓励阅读,在课外读物中渗透道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们对不同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其视野、丰富其思想,还可以完善其品格,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书有良莠之分,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要正确合理的引导,可以向学生推荐符合年龄段的读物。例如,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向三年级的学生推荐《窗边的小豆豆》;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推荐《狼王梦》《小王子》;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推荐《亲爱的土豆》等。这些优秀的书籍是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它们蕴藏着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与良好的人格品质,在这些优秀读物的滋养下,学生们会从中收获许多。此外,在阅读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读后感,在加深对读物内容理解的同时将优秀的品德渗透其中!总而言之,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他是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就应当重视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林彩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见[J].语文教育研究,2014(07):258-259.

  [2]邓颖.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之我见[J].都市家教,2017(08):132-133.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3

  赏识教育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周弘主任所提出的,这种教育方式具有人性化和人文化的特征,是一种充满感情和人情味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基于尊重生命的理念至上,要求教师带着赏识的眼光来关注学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降低学习中产生的压力,提高积极性,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将赏识教育法用之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能显见成效。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实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赏识教育基于爱心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并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口头表扬、精神、物质奖励等方式,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用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从而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心,实现“升本思想”教育的目标。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是以尊重和爱心为前提的,《浅谈赏识教育》中谈到,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赏识,就是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事、物。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人的行为,通过不断地暗示,提高人的自信心,从而不断进取。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实行赏识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于该学生的日后成才,都十分关键。因为赏识教育弘扬人的主体精神,赏识教育强调平衡与和谐,赏识教育主张以人为本,树立平等观念。所以赏识教育是注重生命意识爱的教育,是具有人性化的教育,这与教育规律与儿童特点有共同点,因此,实行赏识教育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1.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学习,是强调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学习。包括“阅读“”写作“”习作”等内容。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注重学生的课文感悟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观后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认知课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给学生布置作文时,我们让学生写《值得尊敬的一个人》,我们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去写,写生活中最让他感动最让他尊敬的一个人。有的学生写老师,有的学生写母亲。由于我们在启发学生时,强化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从本人的内心情感出发,写出自己最感人的事例和情感。学生的自我得到很好的挖掘。

  2.搭建教育平台,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的自信心对于他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缺乏自信的人,就会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就会制约学生的言行,就会影响到学生正常思维的发挥。小学时代又恰好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牢牢抓住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契机,就会对学生的一生大有裨益。所以在小学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小学五年级课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讲述了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赏识,教师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尽量让自己做的最好,让自己成为最受别人赏识的人,做花朵中最美的一棵。并且学会赞美学生,“你们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花朵,你们要永远做最好的自己”同学们听到这样鼓励的话,能够大大提高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从课堂开始抓,为学生营造被赏识的环境。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要从课堂入手,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伊始,就感受到赏识教育的氛围。使学生增加信心。在语文课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比如听说读写,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例如,有的学生不会读课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读,读错了不要紧,立即改正过来。有的学生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应鼓励他们,谁发言,谁就是最聪明的孩子。通过积极的引导,鼓励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发言。

  4.在课文作业上抓赏识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在课外作业方面,我们也强化赏识教育,我们很注重抓学生在作业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班有名男同学,作业一贯潦草,但有一次稍微工整,我就及时表扬他,并把他的作业拿到班级,让全班同学看,这样一来,使这个学生大受鼓励,从此,他的作业每次都工工整整、认认真真。通过作业的改进,这个学生更加爱上语文课了,期末,他的语文成绩提高了一大截。

  5.在赏识教育中优化课堂教学,鼓励大胆创新和探索。

  我们在课堂上大胆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创新,争取把每一节课,都变成探索与创新的实践课。老师,是启发学生开拓与创新的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开拓与创新的主动性、能动性,做到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刷子李》这篇课文是讲述一个叫“刷子李”的能工巧匠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通过排演节目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这篇课文在讲解时有了新意,语文课上出了新特点。事实证明,学生们是有很好的开拓性的,教师要及时采纳他们的建议和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性,使我们的课上得更有新意。

  三、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价值

  1.以导促探,以探解疑,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完善自我。

  在讲科技文时,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大胆质疑,让学生大胆思索,开动脑筋,比如《太空清洁工》,教师就向学生提问,谁是太空清洁工?为什么叫太空清洁工?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思考,很快进入了情境,主动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很长的课文,学生很快就读懂了。在讲《难忘的一课》时,同样,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叫难忘的一课,究竟因为什么使人觉得难忘?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再来看这篇课文,就会觉得课文没有那么难理解了。这时及时表扬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强。这样,同样是一篇课文,在我和同学们的共同提问与解答中,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2.以趣促思,以思求异,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得到升华。

  在教小学生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在讲《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时,我给学生带来一盘录音带,其中有系列圆舞曲,曲调悠扬动听,节奏感强,学生很感兴趣。我就给学生讲圆舞曲的特点,怎样欣赏圆舞曲,学生非常高兴,于是,也很愿意学这篇课文。在讲《落花生》时,我告诉学生,有很多植物,果实是埋在地下,不容易被发现的。让同学动脑筋想,除了花生外,还有哪些植物是这样的。这样的启发,学生很感兴趣,于是,很快投入到课文中来。学生提出了很多答案,我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说他们视野开阔,说他们肯动脑筋,是有智慧的学生,长大可以当科学家。学生在这样的赏识中很有自信,很投入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在习作《快乐的爷爷》中,我启发学生思考,爷爷已经进入老年,走路不便,为什么那么快乐?学生说,那是因为爷爷有爱好,另一学生说,那是因为爷爷有追求,所以快乐。还有的学生说,爷爷有童心,所以快乐。我表扬了大家。我说,那咱们大家就把爷爷的爱好、爷爷的追求、爷爷的童心都写出来,这就是一篇好作文。在写的过程中,我又不断告诉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事件该怎么写,人物该怎么写。同学们就开始学着写起来。一般来说,小学生写作文都会感到有些困难,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不够细致,不知怎样下笔。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鼓励他们,提高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他们有了兴趣后,就会主动地写,积极地写,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我经常在班级念好文章,学生有点滴进步,我就及时鼓励,全班表扬。这样,学生们由开始的怕作文,到逐渐的爱作文,会作文,到最后成为作文能手。这当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信任。赏识教育是语文与习作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要一举一动都体现出对学生的赏识,这样,最大程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智慧与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4

  摘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脉搏,没有创新就不存在进步,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如此,随着素质教育的盛行,创新教育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文中主要概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

  教育改革的推行促使创新教育得以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并且通过于此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从而提升素质教育成果。本文主要阐述创新教育实施的意义,并阐述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育概述

  所谓创新教育,其实质上是指改变以往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究,或创造新内容,在自我摸索过程中累积经验,并且产生新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还需掌握学习方法,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教育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准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需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具体应用

  (一)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创新教育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着手,摒弃以往相对落后的教学理念,这是创新教育开展的基本前提,基于新课改的形式下,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借助科学化现代化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予以有效的指导。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而且涉及较多的内容,因而教师要想通过创新教育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锁定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还需关注学生情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秋天的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诸如词汇“钥匙”等生词的讲解,还需加深学习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的感受、对秋天的雨的'感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对秋雨的理解,加深雨的印象,然后将其与作者的相互对比,利用上述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记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筛选对于创新教育的实施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促使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因素,但是从目前来说,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性这一方面还存在弊端,具有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既定词语进行扩展,这种训练方式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且基本上都是以阅读与写作为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断送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变较为落后教学内容,从而打破学生思维局限。例如:《望天门山》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朗读诗歌,然后讲解句子及词汇的含义,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难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被动的学习让学生主观能动意识逐步下降,更无法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由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强化诗文内容的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了解诗文内涵,并且清楚学生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此外,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上,联系日常生活,将其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形成高效课堂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因而教学方法应用将会关系到教学效果。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创新方式密切相关,相较于单纯枯燥的教学氛围显现出极大的优势,这会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新区,并且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忽略是非常严重的。因而针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来说,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将创新思维作为培养的核心,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推动力。例如:《小摄影师》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布置任务,借助家里的摄影设备,全程拍摄摄影过程,然后在课堂中分享给其他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摄影的整个过程,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提升创新能力。

  三、结语

  总体来说,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中简要概述了创新教育的含义,并通过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促使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凤鸣,程超,齐建辉,张洪菊.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才智,20xx(5).

  [2]贾丽娜.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亚太教育,20xx(27).

  [3]张洪艳.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xx(35).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15

  摘 要:挫折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挫折,面对挫折,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

  一、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对挫折产生正确认识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就小学语文学科而青,其授课内容较一般学科更加地丰富,教学手段也更加的灵活,学科知识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利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小学教师在教授一些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以及故事情节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挫折产生正确的认识,明白挫折在人生中的`意义。

  二、进行多角度教学。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勇气与精神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应采取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让学生明白挫折不只有坏的一面,其对人生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在讲到“梅花香自苦寒来”时,就应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让学生想象在漫天飞雪中一支红梅傲雪而立的画面,同时向学生讲解,梅花之所以如此高沽美丽,正是因为其勇面对闲难,通过自己顽强的毅力战胜严寒.终于吐露芬芳,傲视寒冬。通过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授课,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精神,让学生在嚼对挫折的过程中充满勇气。

  三、深入学生中间,个性化辅导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做好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仪要搞好语文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定的掌握,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力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对困难与挫折产生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健康乐观地成长。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仔着本质上不同,其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现在教育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将挫折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势在必行。

【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04-0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精选01-2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1-2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论文11-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1-26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09-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7-2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实用]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