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论职业技术教育与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论文
论文摘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了动态吻合,保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二是建教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合适的技术人才。三是定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证照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多种层次的技术人才。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
一、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阶段,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扩张时期。在这一阶段,台湾依靠“美援”,决定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采取了以农业养工业、以工业促农业的政策。该阶段台湾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体,工业相对薄弱,服务业相对稳定。60年代日本重点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有的轻纺工业、组装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海外转移,台湾利用这一时机,开始发展日本梯度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60年,台湾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8.5%、26.9%、44.6%,就业比重分别为50.2%、20.5%、29.3%,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工业产品出口值占总出口值比重分别为67.7%与32.3%,这标志着这一阶段台湾还属于工业化前的资本积累阶段。60年代进口替代效果显现,1963年工业生产净值首次超过农业,表明台湾工业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O年代中期,重化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和劳动密集型出口替代战略并重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台湾利用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基础和经验以及国际上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侨资、外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走上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及新兴市场崛起的背景下,日本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把资源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移至台湾,台湾进入重化工业进口替代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高级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并重发展时期。1974年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迫使台湾将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调整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转向第二次进口替代,即高级形式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从轻纺工业转向重化工业。继1974年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超过轻工业后,1978年,重化工业再次突破半数,此后重化工业的比重一直超过轻工业。8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的大动荡,再次使台湾陷入萧条局面,为了加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台湾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发展方针,即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提出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把原有技术层次低、附加值小、耗能多的产业逐步转变为技术层次高、附加值大、耗能少的产业。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目前,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他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经济的崛起,使台湾的出口商品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台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很难占明显优势。因此,台湾继续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工业上来。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通讯、信息、电子等新兴产业获得长足进步。从总量看,2004年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产值达5.6兆元(新台币),占台湾整体制造业生产总值的54.2%;从变量看,台湾高科技产业产值增长迅速,1990年至2000年,高科技产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4.4%,2004年达到16.8%。从出口看,2000年至2004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值占台湾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6.3%,逐年提高到55.8%。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专门技术人员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百分比也由5%增加到11.1%。
二、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相对应,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阶段。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经济发展方针是“以农业培养工业,以T业促进农业”。当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轻纺工业为主。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主要是一些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有关轻纺工业的技术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当时职业学校类型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医事、海事、家事6类,共22科,多为高级与初级合设。其中,农业职业教育在整个台湾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50年代初,台湾农业职校在校生人数约占全部职校生的1/3。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工商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时期。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外向型工业企业随着出口导向型T业发展模式的成熟不断增加。同时,为工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获得快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发展对工业和商业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台湾开始重视发展工业和商业类型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的总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和商业职业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农业职业学校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比例上都呈下降趋势。工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数由1960年占全部职业学校学生数的15.4%上升到1970年的35.9%,商业职业学校则由31.9%上升到43.6%。1975年农业职校学生仅为全部职校学生的5.5%,学校数量由1965年的42所减少到1975年的6所。
同时,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格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到1970年底,台湾将所有公私立职业学校的初级部均予停办,将40所省辖县市立职业学校改为省立职业学校,将部分改制为省立高中兼办职业科,将发展专科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这一时期的重点。调整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比例,提出从1969年起5年内将普通高中与高级职业学校在学人数的比例由6:4调整为5:5,到1980学年度调整到3:7。1975年,职业学校数量达177所,毕业生人数为75428人,普通高中数量为195所,毕业生人数为53608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数已超过普通高中。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和水准全面提高阶段。20世纪70年代,台湾提出“工业升级”政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又一新课题。同时,由于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已呈现不适应现象。一是60年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为当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的,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二是过分注重数量发展,使得职业学校尤其是私立职业学校质量普遍偏低,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台湾认为,在今后的时期,要更积极地改进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工业升级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素质。
针对经济发展需要,台湾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层次作为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1974年,台湾成立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标志着台湾由技术职业教育、专科技术职业教育和技术学院组成的完整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形成。1979年底,台湾规划分期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1983年公布了“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草案,规定凡不满18周岁未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均应接受部分时间职业进修教育。为了配合产业迅速转型和升级的需要,1983年对工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推行“群集课程”,即将相同或相类似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技能水准的职业归为一种“群集”,每群再依其现有职业领域及台湾工业发展政策,制定各群集应有的科组,这种课程标准对学生就业和转业具有灵活性。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阶段。由于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台湾经济结构进入转型期,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上来。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大大增加,高职程度的技术人员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促进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台湾宣布实施“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研究制定了《改进技术及职业教育方案》,对职业学校及专科以上技术学院提出改革要求。从1985年起重新开放私立专科以上学校。1987年公布了《专科学校法》,明确专科教育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培养适用专业人才的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台湾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扩充本科层次的职教招生规模,把办学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二是把部分技术学院改为科技大学。三是在普通教育体系方面,台湾于1996年出台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通过改革,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已经逐渐高移,规模也逐年扩大。据统计,1995~1996至2002~2003学年度,台湾科技大学由0所增为15所,技术学院由7所增至56所,大学附设二技院系(二年制本科)由2所增为37所,专科学校则由74所减为l5所。1997~1998至2001~2002学年度,高等职教各层次在校生变化情况是:博士生从378人增长为854人,硕土生从2166人增长为8768人,大学部二技生由3万人增长为15.6万人,四技生由1.4万人增长为11.8万人,而专科生则由43.4万人减为40.7万人,基本保持不变。
三、职业技术教育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战后台湾经济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转变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其迅速转化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主的渐次升级过程,职业技术教育也实现了由初级职业教育向高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等多层次技术人才为宗旨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不断发展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首先,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动态吻合,保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台湾根据产业升级的阶段适时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处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阶段,台湾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农业职业教育成为发展的重点。60和7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商业专科职业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从8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科技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台湾的职业教育开始向高层次发展,技术学院、科技大学迅速发展,相应的新兴学科不断地被充实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科设置中,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结构升级输送需要的技术人才。
其次,建教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合适的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建教合作是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起始于1951年。建教合作是指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建教合作通过轮调式、阶梯式、进修式、委托式、实习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使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围绕企业的技术需要展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吻合;同时也将产业界的人才需求锁定在职业院校,使产业与职业院校密切配合,达到教育与建设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服务的效能。
再次,定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证照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多种层次的技术人才。台湾针对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明确规定,二年制专科和五年制专科学校应该培养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即蓝领工人;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应该培养生产一线的管理人才和现场技术人员;研究生则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明确的目标定位,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分明,任务、宗旨清晰。不同层次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环节也都各不相同。由于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实务教学为特色,所以注重同职业证书制度相结合。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证书。职业证照分三级,即丙级、乙级、甲级,通过职业证照鉴定考试获得。职业证照制度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准确定位的依据,使不同产业所需技术人员有明确的技术标准。
最后,台湾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的服务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信息来自于产业的发展,这种信息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市场导向,并最终成为技术人员就业的归宿。市场需求又为按行业岗位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产业资源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师资和物质条件保障。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将生产实践中的操作规范、技能传授给学生,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展示给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企业还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厂房、设备、工具等便利条件。在这种教学实践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产业技术、技能比较熟练,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浅论职业技术教育与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论文】相关文章: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05-02
软件升级软件的论文04-27
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绩效分析04-30
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问题及影响因素04-28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04-28
内部控制浅论论文04-28
人力资本扩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05-02
转换·升级·优化--关于加快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05-02
以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