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综合化道路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综合化 国际化 竞争能力
论文摘要: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走综合化道路。但是在走综合化道路时存在很多不足:认识上的片面、管理上的强迫、操作上的误区、素质上的欠缺。本文在分析以上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教育应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学科建设综合化、教师素质综合化、教育手段综合化。
目前高等教育综合化出现很多问题。这是不是引起大学生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呢?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该不该走综合化道路.过去提倡的综合化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走高等教育综合化的道路呢。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综合化道路
中国的高等教育走综合化道路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了。因为中国高等教育走综合化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大众化和国际化道路不可避免的发展之路。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的形势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所共同决定的。所谓的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应当是学科建设高度分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应当高度综合化.必须在深刻体会这一点的前提下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综合化的道路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形势以及教育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高等教育应当走综合化道路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的素质相对较差。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不是培养不出人才。而是养不住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要加强其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培养其爱国精神和责任感,而高等教育综合化正好可以满足了这一要求。我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其根本在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提高的前提下才有能力去谈和谐社会。而且我们目前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要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必须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这也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综合化道路。、
2.国际形势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走综合化道路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形势日益严重,中国不仅仅要在科技上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在综合国力上要跻身于世界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一批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来。而高等教育恰好担当了这一重任。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综合化的道路。并且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着国际的竞争,香港八校来大陆招生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能力。这也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综合化道路。
3.教育的发展规律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走综合化道路
目前教育的发展向着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的方向发展.所谓的横向扩展是指目前学科建设的综合化,学科建设过程中知识的综合应用。而纵向延伸是指知识的深度研究。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入的研究,创造出新的价值来。所以纵向延伸必须有广博的横向扩张.横向扩张必须有深入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也应当是横向和纵向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担任着育人的重任,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综合化的道路。
二、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综合化以前的走法归结起来存在如下问题.盲目地根据市场大搞新学科建设,然后去考虑师资,进而再培养学生,并且大搞校校合并,专业重组,有能力的搞专业,无能力的搞合并。导致在管理、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目前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等教育综合化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错误的效仿
这里的效仿主要是对西方名校的效仿。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是综合型大学。并且这些大学不仅在学科建设上综合化,而且在专业组建上也是多元化的。没错!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大部分都是综合型大学,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他们的发展历程就会豁然开朗了。这些综合化的名校建校初都是在某方面比较有优势,然后他们在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上涉猎其他领域。并且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学科,开设新的专业。像麻省理工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一批世界上一流大学起初在理工方面建树比较瞩目。所以他们的综合化是顺理成章的。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的,是有了充分的基础的。我国的很多学者并没有充分领会到这些,他们只是看到了这些大学现今的形式就认为综合型的大学应当门类齐全,于是自以为是地说世界上一流的大学都是综合型大学。就算是中国的大学达到了门类齐全和世界名校的规模,真的就能够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吗,显然不是。综合型大学的建立是要经过一个十分漫长、艰难的过程。它是要在学校发展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的。不是一朝成就的,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看到这一方面,要全面地、客观地去评价综合化的大学。
2.行政的不当干预
中国人意识到了我们自己的不足。并且也明白了我们应当走综合化道路,但是我们走的太仓促了。特别是行政的干预,导致我们把综合化想的太简单了,走的太容易了。就拿中国搞校校合并来说吧,“合并必须一步到位,从松散到紧密是失败的,磨合实际上是摩擦,也还会增加离心力。”这些政策全部阐述了校校合并应当一步到位,但是这样可行吗?我们知道任何事情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些管理上的干预导致了各个高校疯狂地搞起了校校合并的浪潮。
3.操作的失策
因为上级的指示,下级必须做出相应的响应,所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管理上的干预,使得各个高校在操作上存在着一些的问题。第一,很多学校通过扩建来达到其扩大办学规模的目的,先不说经济方面的问题。单从教育本身的目的来看,急促的扩建必将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对于教育本身的目的出现短期的不利,同时对学校的发展出现短期的不利,如果这些短期的不利能够引起长期的效益也是值得的,但是关键就是他不但不会盈利,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第二,校校合并,高校的占地面积似乎成为人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于是很多高校无法筹钱搞扩建就联合起来搞合并,用以加大学校的占地面积和建学规模,同时达到了学科门类齐全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很多学生不得不跨校区上课,对于这样劳神伤民的事情怎么能够说是为教育服务呢?而且因为学校刚刚组建,学校的领导来自原来各自独立的院校。合并以后都想自己的办学理念.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够在新的环境下实施,导致领导心不合,这样怎么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的综合化呢?还有学校的合并致使一些大学的综合地位反而下降了!第三。盲目开设专业。最近几年里中国各个高校几乎都开设了很多新的专业,但是专业刚刚起步,没有科研带头人。于是在重点院校招聘些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就算是学科建设很强,但是缺乏教育经验,怎么能够培养出竞争力强的学生呢?并且专业的综合实力也不强。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但是真正的综合实力比较强的高校也就是那么几家。其他的高校学生毕业出来就业相当困难。所以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综合化是简单的、机械的校校合并和专业重组。 4.素质的欠缺
在这么急迫地搞高校综合化的时候,很多高校忽略了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他应当是学生前进中的楷模和领路人,所以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些高校为了迎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浪潮,不得不扩大师资力量.于是他们注重的只是教师的对专业知识的储备能力,而不去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致使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相对滞后,还有就是各高校年轻教师的比重加大,专业技能本身都不强,又怎么能谈到综合素质的问题呢?这样不但达不到综合化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使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印象有所变化.除了扩招带来的大众教育的影响以外,还有就是大学生的素质较前几年有所降低。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高等教育综合化应当怎样走呢?我们必须要做到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和规范,而且一定要扫清认识上的障碍,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形成是一个比较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在管理上我们应当慎重,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顺应其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综合化应当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学科建设综合化
高等教育综合化应当体现在学科的融合上.以前人们总是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是两个截然对立的学科,并对此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的讨论。人们过去习惯性地认为自然科学是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中的问题也只能由社会科学本身来解决,科学发展到今天,如果人们还是这样认为,科学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就拿大家比较关心的环境问题来看,它就涉及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等等一系列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所以综合化应当是学科、专业交叉渗透,人文、自然科学综合融通,专业面拓展伸延,专业跨学科发展,专业结构综合优化,增强专业适应性、灵活性、通变性,实现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
2.教师素质综合化
教师素质综合化的重要性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必须实现教师的素质综合化,要让教师们做到不仅是学科的带头人,也是学生德育工作的辅导者,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长江大学在2005年9月对刚刚上岗的1l8名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这一点值得推广。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综合化,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提高,这是实现高等教育综合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素质的综合化不是对教师的过分要求,也不是让教师放弃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素质的综合化恰恰是二者完美的结合,它在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也锻炼的教师完美的人格.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去。
3.教育手段综合化
实现高等教育综合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要做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它要求高校必须从传统的课堂到课堂与课外教育完美的结合.从以前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到新兴的教育手段的完美结合。要做到弱化“课表式教学计划”,深化“学分结构式”教学计划,加强基础课程,增强文理有机结合课程,开设综合课程,压缩学时,减少课程学习总量,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扩大弹性学制,发展个性,改变大一统教学格局。必修课以外的其他课程,学校只提出学科结构的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选谁的课、什么时间选均由学生自己决定,其目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全面发展留有余地,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整体综合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素质。
【浅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综合化道路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法制现代化道路浅议论文05-01
中国特色法制现代化道路浅议05-01
浅谈汉唐法律儒家化论文05-01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04-27
我国存款保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04-30
“以德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之道04-27
试析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教育论文05-02
浅谈地理问题化教学法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