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幼儿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浅析幼儿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探寻幼儿适宜发展的评价策略
摘 要: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关注所运用的策略、所采取的方法,为每个个体自身的发展找准位置,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并多采用些适合每位幼儿心理特点和经验的评价方法,适时、适度、适当地给予具体化的评价,表扬方式多样,呈现师幼、幼幼、小组、集体、家园等动态式的表扬过程,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自我概念;消极评价;对话式评价;教师激励;同伴互动;家园同步
自我概念就是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所构建的"自我形象".幼儿期是这种"自我形象"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这种人生最初的"自我形象"影响着幼儿对自我的感觉和期待,从而极大地影响幼儿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概念是随着认知的发展、经验的丰富,在环境的影响之下逐渐构建起来的。由于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低,认识自我往往有赖于"重要他人"对他的评价和反馈。因此,家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幼儿可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我是什么,我不是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可以成为什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教师日常对幼儿的评价并不都像平面镜,很多时候倒像一面哈哈镜,幼儿在这面镜子中看到的往往不是积极客观的自我,而是一个变形了的自我。由于幼儿尚未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他们会错将哈哈镜里看到的自我当成真实的自我来接受,以致形成扭曲的自我概念。
一、消极的负面评价
(一)贴标签
"标签效应"众所周知,当我们给幼儿贴上"好孩子"或"坏孩子"的标签时,他们往往会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例如,宁宁初到幼儿园时适应得较慢,不太愿意与人交往,教师便得出了初步结论——宁宁比较孤僻,不喜欢讲话,并把这一看法告诉了宁宁的父母。宁宁的父母虽然知道宁宁在家的表现并非如此。但还是将信将疑。这一评价让宁宁也听到了。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太会请宁宁发言,因为她认为宁宁是不爱讲话的。渐渐地,宁宁真的进入"孤僻不爱讲话"的角色中了,当别人与他交谈或邀请他加入游戏时,他的习惯性反应是拒绝,他身上的"标签"至此已"实至名归".
除了言语评价之外,教师的非言语评价也能起到贴标签的作用。例如,一个幼儿委屈地跑来告状:"老师,明明又打我了!"教师白了这个幼儿一眼,厌恶地皱了皱眉头,就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这时,幼儿会知趣地走开,因为他从老师的反应中知道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麻烦的孩子,不值得老师为我伸张正义。"类似的情景多次发生后,他就会固化自己的认识,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可见,对于认知水平低、自我意识薄弱的幼儿而言,"标签"是很容易贴上去的,也很容易"证明"教师判断的"正确性".久而久之,教师会变得更加武断并习惯于给幼儿贴标签:"你爱打人。""你就是爱挑食。"……有的教师还刻意把幼儿分成两类:好孩子和坏孩子,让幼儿自己对号入座。
这些标签就像哈哈镜,使幼儿获得了扭曲的自我角色认知,并在无形中践行,其后果可想而知。纠正这一偏差的关键是将幼儿从已有的角色中释放出来,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1)寻求机会让幼儿试着另眼看待自己,看到全新的自我。(2)让幼儿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3)记下幼儿那些闪光的时刻。(4)当幼儿又出现问题行为时,对他表达你的感受和你对他纠正问题行为的期望。
(二)习惯性的消极否定
观察发现,在教师每日的评价行为中,无论是言语评价还是非言语评价,均是否定性评价占明显优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说教、挖苦、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
例如,在下楼做操之前,教师拿着全班幼儿的作业纸,一张一张抽出,说:"看,小敏,写完了,但是,不漂亮!小林,才写四行!"她当场撕掉了小林的作业。教师继续进行着这样的评价,并连续撕掉了6名幼儿的作业,大家都吓坏了,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大部分教师作出的消极否定评价是比较隐蔽的,例如,对幼儿的活动不加关注,跟幼儿说话时心不在焉,用反语讽刺挖苦幼儿,经常对幼儿说"不",以命令的口气说话,只看到幼儿不尽如人意之处,等等。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怎么变得懒于探索、畏首畏尾了呢?他们不该是如初生牛犊般对万事万物充满探究兴趣的吗?孰不知,孩子的这些变化与我们的评价息息相关。在我们习惯性的消极否定中,他们所感受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好、不乖、不能干、不令人满意。他们经常在"哈哈镜"中看到"丑陋"的自己,久而久之便构建起消极的自我概念,甚至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即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无能者和不受欢迎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他们会变得缺乏自信,对任何事情均浅尝辄止,缺乏探索和挑战的兴趣。
可见,消极否定的评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摧毁性的。然而,出于工作的压力、儿时教育的熏陶、追求完美的心理倾向等原因,否定性评价好像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总会躲过我们理智的控制以各种方式跑出来,伤害幼儿同时又让我们自己后悔不已。如何能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伤害幼儿呢?关键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深刻反省并修正自己习惯性的消极否定评价行为。例如,上面例子中的那位教师可以尝试这样改变:1.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今天好几个小朋友作业没有认真做,这让老师很失望!"客观上,教师不可能总是笑容满面,当遇到令自己感到失望和愤怒的事情时,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但要切记,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发展是我们的目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对事不对人,要给幼儿自我反省的机会,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攻击幼儿。2.表明自己的期望,说明弥补的方法:"我希望有的小朋友能把字写得漂亮一些,有的小朋友要多写几行,写完整一些……我想,你们肯定都能更好地完成作业,不会让我失望的!"3.给幼儿提供改正的机会和选择的空间:"你们现在可以把作业重新拿回去,争取完成得更好一些再交给老师!""如果不喜欢写字,也可以画一幅画交上来,你们自己选择。"4.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真是写不好字,这真是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一下怎么办,好吗?"5.放弃完美主义倾向,以宽容欣赏之心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6)研究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表现,欣赏幼儿的个性和创新。
二、简单而频繁的表扬
贴标签、消极否定等负面评价行为是不适宜的,那么赞赏和鼓励就一定恰当吗?来看这样一个场景:一次语言活动内容是看图说故事,幼儿不仅积极举手,而且声音洪亮,教师开始表扬:"表扬小文!表扬小嘉!表扬小君!""阳阳真棒!""我喜欢苗苗!"教师就这样频繁地表扬着幼儿。这种场景在当今的幼儿园中极为常见,与习惯性的消极否定和贴标签相比,这种积极的评价是一种进步,然而当"某某某,你真棒"之类的表扬声充斥着幼儿一日生活的每时每刻时,我们发现受到表扬的幼儿最多只表现出短暂的喜悦,表扬并没有产生持久的激励作
用。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简单化的积极评价会让幼儿感到莫名其妙:"老师表扬我什么了?"他会怀疑这种评价的真诚度:"老师是真喜欢我还是敷衍我?"其次,会让幼儿感觉受到了控制:"老师不就是想让我听话吗?"再次,可能会让幼儿感到焦虑:"我没那么棒啊,压力太大了!""我不喜欢做的事老师总是表扬我做得好,以后该怎么办啊?"可见,简单化的积极评价看似有效,实则收效甚微。积极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幼儿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但由于教师的评价太过模糊,幼儿在这面"镜子"里并不能真实看到自己能干的模样,加之"好孩子""坏孩子""你真棒"的标准是教师自己把握的,今天是"好孩子",明天又可能是"坏孩子",今天"真棒",明天又可能是"真可恶",幼儿会被这些矛盾的评价弄得一头雾水,无所适从。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减少表扬的频率,不要让评价干扰幼儿的学习。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讲,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可以描述一下幼儿值得表扬的地方:"小文、小嘉、小君三位小朋友刚才讲故事的时候很认真,声音洪亮,老师很高兴!阳阳的发音很准,很清晰,老师真为你骄傲!苗苗坐得很端正,很认真,老师很喜欢!"这样,那些受到表扬的幼儿就会给自己下评语:"我很棒!""我很行!""我很认真!"这些评语是幼儿自己得出的,是自己构建的积极自我概念,因而会长久地保持,不会轻易变化。可见,有效的评价应该是这样的:(1)具体描述你的发现,让幼儿自己下结论。(2)真诚自然地描述你的感受,并让幼儿了解你的感受。(3)如果是幼儿自己难以概括的评价,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帮助他作总结。如:"你看到椅子倒了就过去扶起来,这叫‘有责任感’。"经过这样长期的"描述性评价",幼儿就会构建起积极客观的自我概念——勇敢、有责任感、有耐心、乐于助人、爱学习、爱动脑筋,等等。渐渐地,一个优秀、受人欢迎、阳光可爱的自我形象,就会在教师积极有效的评价的帮助下清晰建构起来,幼儿会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和昂扬的精神走上值得期待的人生旅程。
三、幼儿的发展是建立在适宜挑战下的生活和学习基础上的,是在自身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为依据,是多样化与个性化相互统一的体现,通过各种表扬方式与策略给予幼儿支持与肯定,强化正确行为,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潜能。
(一)教师激励策略
要对幼儿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教师必须关注所运用的策略。幼儿的表现形态多姿多彩,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幼儿,不失时机地给予幼儿评价。在集体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激励可以通过很多的表扬方式,如拥抱、握手、转圈、大拇指等,在使用口头表扬的同时加上肢体表扬,教师的情感投入要真切,表情丰富,语言亲切,使幼儿真正感受和强烈体验到自己被教师所喜爱,才能深深地感染幼儿,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幼儿的成功感最大化,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1. 个体化激励
有的幼儿个性比较张扬,喜欢集体面前的表扬;有的较内敛,在集体中不愿意太多地表现自己;也有的喜欢教师私底下以一种单独的、面对面的方式表扬。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位幼儿,更多地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关注。如丁晋比较腼腆,但为人热心,看到同伴不会拉拉链,就主动帮忙。在表扬时,教师不拘形式,根据个体特性进行激励。丁晋喜欢做值日生,就以照顾自然角的植物作为奖励形式。这样针对个体特性进行表扬,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增强,有助于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 游戏性激励
把表扬和激励变成游戏,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的思维更活跃、行为更积极。如在小班语言《小老鼠的魔法棒》中,教师针对幼儿兴趣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在表扬幼儿时采用道具辅助,奖励幼儿玩"魔法师"的游戏。又如大班语言《量词歌》,教师利用"摸奖"的方式给予幼儿表扬,奖品有"跟老师抱一抱"、"和好朋友抱一抱"、"大声对自己说我真棒"、"和同伴、老师击掌"……还有一个"奖品"是幼儿心目中的大奖——自己想要的"奖品",如有位幼儿需要的"奖品"是"跟老师亲一亲",后来她很自豪地和同伴说"我得到大奖啦!老师还和我亲了一下,我真开心!"可见,这种采用摸奖的游戏形式极大地激励了幼儿,幼儿在摸奖过程中不但感受到了神秘感,又得到了满足、自豪、成就感,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3.对话式评价
教学评价实质上是师幼共同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关于教与学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以幼儿的真实感受为基础的,老师和幼儿共同围绕一个话题、一个内容采取或讨论、或商量的方式与幼儿一起交流教学心得。对话式评价对每一个个体在每一个活动中的是非判断都是在相互交流、沟通后做出的,是孩子认可的,也是孩子容易接受的,更是孩子乐意参与的,如此使教学评价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
进行对话时评价需要我们把评价学习的方法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学会评价,不仅评价自己,还要学会评价别人,让幼儿不仅享受鼓励、欣赏和掌声,还要接受批评、建议和要求。这样,幼儿发展了评价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能真正实现对话式评价。[2]
(二) 同伴互动策略
幼儿对表扬的主动需求,以及在表扬方式与受表扬情感需求的横向联系,在幼儿更多祈盼同伴关系或是在幼儿这样一个小群体中被同伴认可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1. 团队庆祝
在活动中有时需要小组合作,幼儿根据能力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分支任务。如创编诗歌时,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讨论新的诗歌内容,表演能力强的幼儿配上好看的动作……我们采用的表扬以团体为基准,支持幼儿通过组内喊口号或肢体碰触的形式,这样的鼓励方式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提高主动探究、互相学习、团结合作的精神,而且充分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2. 同伴认可
在活动中,有些幼儿会更愿意找同伴来认可自己。因此,在幼儿有了一些好的表现时,可以询问:"你这么棒,想要谁来表扬你?"这样的方式让表扬的主动权转移,掌握在幼儿手中,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进行自主表扬,满足需要,对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三) 家园同步策略
让家长学会与参与鼓励教育,是促使幼儿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教师和家长达成一致,对幼儿进行观察,认可、赏识。这一过程既要适宜于年龄,又要适宜于个体的以儿童为本的评价观,重视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1. 牵手小纸条——探寻均等的细节
家长把幼儿在家的表现细节以小纸条的形式记录,教师进行反馈,并根据具体情况在集体面前阅读。如涵涵的妈妈写:涵涵晚上8点不到就乖乖地睡觉了。我在集体面前表扬涵涵早睡早起后人很精神、长高了,还特别说明了早睡早起的好处,鼓励大家向她学习,此后,从家长的反馈可以看出,幼儿晚睡觉的现象消失了。从日常细节的探寻,为每位幼儿提供共同进步的平台。
2. 家园联系单——追踪均等的方式
每月的家园联系单,追踪幼儿的表扬事项。传统的模式是教师以写给幼儿的口吻反馈给家长,家长以向教师汇报的形式回应,如:宝宝在家爱画画,她画画时比较细心。这样的内容留于形式,联系单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经过沟通,教师和家长达成一致:内容都是写给幼儿,且具体生动,由教师和家长分别读给幼儿听,在增强师幼感情的同时,亲子感情也得到升华,幼儿更容易受到激励。
3. 现代网络——实现均等的质量
在日常的家长工作中,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的便利,针对性地和每位家长进行个性化的交流,随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对幼儿的长处进行表扬,提出希望,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做到家园共育,有效地提高幼儿园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的交流。教学评价是了解教学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具有人为性,把握不好便会损坏教学。[3]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建立在幼儿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而且要始终用一颗爱心,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为每个个体自身的发展找准位置,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并多采用些适合每位幼儿心理特点和经验的评价方法,适时、适度、适当地给予具体化的评价,作为表扬方式的多样,呈现师幼、幼幼、小组、集体、家园等动态式的表扬过程,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积极的作用。
【浅析幼儿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相关文章: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浅析04-27
高楼风环境影响评价浅析04-26
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04-25
浅析社会评价对我国技术发展的影响04-28
浅析热电行业清洁生产环节环境影响评价04-25
浅析矿区废弃地复垦环境影响评价04-27
浅析尾矿对环境的影响05-02
幼儿教师的幸福浅析论文04-27
浅析战略联盟对攀钢的影响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