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3-04-30 22:54:11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遏制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若干思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而目前的情况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几年下滑。1991年为2、85%,1992年为2、73%,1993年和1994年均为2、52%,1995年为2、46%,1996年为2、44%。《教育法》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而此比例由1994年的16、07%下降到1995年的16、05%。1995年全国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增长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2、24个百分点,有16个盛自治区没做到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性收入的增长。这种局面势必直接影响本世纪末达到4%目标的实现。由于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地影响了日常教育的维持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它还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增长。那么是地方财政真的没钱?还是4%的目标定得过高?1997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为,造成投入不足、指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认识的不到位。有代表举例说,在某些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地区,却将数亿元投到沿海开发区上,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毫无效益可言的;有的地方甚至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去上经济项目,盖楼堂馆所,买高级轿车,而一提到办教育就没钱了。至于4%的教育投入指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有关资料看,1991年该比例世界平均为5、1%,发展中国家为4、1%。按照《纲要》规定,到2000年按1995年价格计算,我国教育经费需要3900多亿,而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万亿,4%就是3200亿,与预计的需要尚有相当距离。所以目前《纲要》所定的4%并不是高限指标,而是世纪末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为遏制教育投入指标的继续下滑,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指标的认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近年来,国家在保障教育投入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各地财政在依法保障和不断完善教育投入主渠道方面也作了相当的努力,但与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教育投入水平低,特别是在保障教育投入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认为,至今还有不少政府领导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抓教育”的思想。因此,解决投入不足的主要责任在各级政府和各级政府的领导。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对教育投入指标的认识是当前扭转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关键所在。要努力使各级政府领导认识到:

遏制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若干思考

  第一,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提高人的素质,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我国目前的教育投入水平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距离,国家确定的教育投入指标并不是高水平指标,而是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三,各地政府有责任依法确保教育投入指标的到位与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要尽可能地向义务教育、师范教育和贫困地区教育倾斜,确保教育的顺利发展。

  二、国家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投入目标分解《纲要》所提世纪末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指标应是全国教育投入的总指标,而非各级行政区域要达到的教育投入指标。由于我国盛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相当大,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自然也很悬殊,如果按各盛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实现这个4%的指标来组织落实,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市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基数较小,其4%根

[1] [2] [3] 

【遏制教育投入指标下滑的若干思考】相关文章:

关于教育投入的思考05-01

关于教育评价的若干思考04-29

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若干思考04-29

安全投入统计指标体系探讨04-27

推动我区教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04-27

大学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05-02

环保融资的若干思考04-30

关于真理的若干思考04-28

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若干思考04-30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