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教学中关于存储器的教学
在初中教学中关于"存储器"的教学
福州第一中学 朱卫华[内容摘要] 由于有关"存储器"的概念多,并且要讲授"内存"和"外存"的关系又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所以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掌握起来总觉得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讲好这一部分的内容,笔者试图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图表将学生的知识条理化,借助一个简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还不够严谨)来说明"内存"和"外存"的关系。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了比较清析的认识。
[关键词]"存储器" "内存" "外存"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内存(主存)和外存(辅存)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得不太清楚,特别是在讲授"主机"的概念以后,很多学生对"内存"和"外存"的区分更是摸棱两可。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有关"存储器"的内容,涉及的名词比较多,如"内存"、"外存"、"ROM"、"RAM"。要详细讲解这些概念还得介绍"读、写"概念。太多的概念,对于初中的学生实在难以接受。在教学中我有意淡化了"ROM"和"RAM"的概念,只是让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先建立起"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这样一个构架。以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对计算机的总体认识比较清楚了以后,在加入更为细致的"ROM"和"RAM"的知识就比较顺其自然了。
其次,"存储器"这些设备大都是机器内部的设备,学生对于它们缺乏感性认识,而我们知道初中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阶段。单纯的介绍概念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此我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的一些情节来辅助学生进行思考。
再次,由于在这一部分并不要求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所以对于"内存、"外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和关系,大部分学生都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我们介绍标准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即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又太高,反而加大的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我决定用一个只含"CPU","内存","外存"的一个简易的示意图分析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具体实施
在讲授"存储器"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所了解的存储器时,发现学生列举出来的例子一般都是"硬盘"、"软盘"、"光盘"这样一些设备,这说明同学们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宽的,但是知识还比较零乱,不够全面,需要条理化,需要完善。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想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时,我们会采取哪样一些措施?"。在同学们的答案中有部分同学回答了"扩内存"这样一个操作。这时我认为找到了本节课的磨合点,便引入了"内存储器"的概念。有了"内存储器"概念对应的就有了"外存储器"的概念。通过观看"内存"条和常用外存设备(如硬盘、软盘、光盘)的图片让学生对内外存储器有了更为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