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复式教学的“动”与“静”

时间:2023-04-30 21:23:11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复式教学的“动”与“静”

面对现代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面对新世纪,根据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情,学生人数的逐年下降,我们以遇到一个从前所面临的问题——复式教学。复式教学的课堂是由教材、学生、教师构成一个体系。如何对待这个体系,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其主要因素是复式教学课堂的“动”“静”结合。

浅谈复式教学的“动”与“静”

所谓“动”,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在同一课堂内,教师对其中一个年级知识传授与学生的课堂活动。所谓“静”即其余年级在同一课堂内的作业练习。

一节复式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课堂的“动”与“静”。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

一、“动”“静”课堂的前提——备课。

复式教学的备课难于单式。一是翻阅各个年级的教材量大;二是编写教案难。一节要备几个年级的课,而且要面面俱到。教师课前的工作量是单式教学的二至三倍;三是在吃透教材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到本节课的“动”“静”搭配。依据谁“动”谁“静”,然后分配时间,最后编写教案。

一节复式课,各个年级“一一见面”,这就使教案设计到的第一个问题“动”与“静”。例如:一、二年级复式,一“动”、二“静”。即教师为一年级传授新知识,为二年级布置作业。一至三年级,一“动”,二、三年级“静”。即一年级讲授新课,二、三年级布置作业。其次才是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教学目的的要求明确,教学过程要求精讲多练。另外,“动”、“静”搭配和单式教学又有一个较大的区别,它的时间性最强。假若繁琐,就达不到和学生“一一见面”的目的,也就完不成本节的教学任务。所以要想上好一节复式课,课前的备课十分重要。

二、课堂语言的精确性。

课备好了,还要看能否讲好。科学知识本身是严密的、系统的。而教学又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授课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讲课语言要精确。“精”是少而有份量。“确”是恰当地表达内容。复式教学在此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动”、“静”搭配,语言的精确,是一节成功的复式课的前提。

讲课效果的好坏,不取决于话讲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击中要害,句句打在学生的心坎上。实践证明,话讲得有份量,学生乐意听。反之,话的内容空洞,罗嗦、重复,学生思想就溜号。所以,作为复式教学的教师,根据“动”、“静”的实际,要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讲课要句句有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路,一层深入一层地把学生引向知识的深处。

当然,“精”决不意味着浓缩,把语言弄得艰深难懂。更要结合复式教学的实际,学生年龄、年级的实际,对学生已知的东西,一言以概括之,恰当简明,对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东西,就得讲的细致而深刻。总之,“动”、“静”搭配的课堂,语言的精确性要体现“恰到好处”。

三、紧张而活泼的“动”、“静”课堂,充分体现“惜时增效”的效果。

复式教学的本身就是与时间挑战,向时间要质量,向时间要效果。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课堂紧张而活泼,达到“惜时增效”的效果。我针对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不善于思考。他们的兴趣有很强的指向性,多是由事物的音律、色彩、活动性等方面的表现特征所引起的这一特征,进行复式教学。因为复式教学基本在小学阶段进行。我们结合

[1] [2] 

【浅谈复式教学的“动”与“静”】相关文章:

动与静教学反思05-01

美术课《线条的动与静》教学反思12-09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11-11

如何让单词从“静”变“动”?04-30

美术教案:线条的动与静01-0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动”04-30

从文化的动与静重释文化定型04-27

静不如动,失弱于得作文04-27

现代高静/动升力比运输飞艇概述05-03

浅谈桥梁结构静载试验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