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诞生之往事
北京人艺 供图
人艺第一版《雷雨》自1954年上演以来,就成为中国戏剧史上最光辉的一页。现在,北京人艺第三版《雷雨》正在紧张地排练之中。在该版《雷雨》建组时,第一版《雷雨》的老演员汇聚一堂,为年轻演员讲述了他们当年排练《雷雨》中的一些往事。
朱琳:艰难体验老年劳动妇女感觉
现在已经80多岁的老艺术家朱琳曾经在第一版《雷雨》中扮演鲁侍萍。当时,成长在革命年代里才30多岁的她要体会一个在旧社会中饱经沧桑的老年妇女的心态,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观众们一直对朱琳在《雷雨》中的表演称赞有加,其实,在《雷雨》刚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朱琳根本就演不下去。“我越是体会人物,越是觉得对鲁妈这个人物不能理解。我觉得她和周朴园完全是两个阶级,周朴园曾经抛弃她,她应该十分恨他,并立刻离开他的家。但剧本中的鲁妈却没有走,她似乎对那里还有许多留恋。这一点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到最后我简直就演不下去了。”
有一天,被“鲁妈”困扰多日的朱琳病倒了,她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曹禺来看望她了。曹禺拿了一个板凳做到她床前,耐心地给她分析鲁妈这个人物。曹禺说:“你看,在她和周朴园碰面的小屋里,有那么多家具都是她很熟悉的,屋里还摆着她这一生中惟一的一张照片,她心里不明白周朴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抛弃了她,又为她保存着原来的一切。在这个家里,还有她的大儿子周萍,一个母亲离别了儿子20多年,自然不愿意离开刚刚重逢的孩子。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鲁妈当然想走却走不了。”
曹禺的这番话拨开了朱琳眼前厚厚的迷雾,她开始逐渐领会到鲁侍萍那复杂的内心。“有一次我到中戏听课,听老师讲了一句话:一个人对他最初的爱情是永远也忘不了的。我开始发现鲁侍萍虽然已经不再爱周朴园了,但印在她心灵最深处的一些东西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感觉,那个她一生中惟一爱过并恨过的男人使她‘走不动’”。
为了进一步找到感觉,朱琳每天晚上都抱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在小院里溜达。由于她曾经在无锡生活过,她便把小院想象成无锡的住宅,把她当成那个怀抱着孩子,流落街头的鲁侍萍。在清冷的月光下,她开始能够领会到鲁侍萍心中的愤懑和屈辱。
??
??吕恩:在“袁世凯的总理”家中寻找繁漪身影
老艺术家吕恩曾经在第一版《雷雨》中扮演繁漪,当时她的状态比朱琳还“惨”。朱琳扮演的鲁妈怎么说也还是个无产阶级,但吕恩扮演的繁漪却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当时我们是以阶级斗争思想为指导在排戏,党政工团每天都要来找我谈话,帮我分析人物,但他们越分析,我越不知道该怎么演。别人每天进排练场都是高高兴兴的,而我却是哭丧着脸。等都排到第四幕了,我实在演不下去了,跑到总导演焦菊隐那里痛哭失声。焦菊隐先生说,什么都不要想,你该怎么演就怎么演吧。”
繁漪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她是个资产阶级,周朴园是她的皇上,他说的话是不能反抗的。
但她却和周朴园截然相反,她身上带有那种冲破封建罗网的可爱之处。然而,在那个年代里,谁又能体会出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太太的“可爱之处”呢?一次偶然的体验生活,将吕恩带入了繁漪的精神世界。
当时,《雷雨》的不少演员都去在袁世凯政府里当过国务总理的朱某人家里体验生活。朱家是个大户人家,有着和《雷雨》中近似的大宅院。朱家有个“二奶奶”,是朱儿子的小妾。吕恩说:“她穿得就像剧本中的繁漪一样,老穿着绫罗绸缎的旗袍,显得特别雍容华贵。可是她的丈夫有外遇,在外面和情人住在一起,她一个人独居了16年。她每天就像个机器一样,早上9点给大太太请早安,晚上9点请晚安。1953年,我在他们家认识了她,她见到我就感觉特别亲,因为平常根本没人和她说话,有很多的痛苦压在心里。后来在1956年的时候,这个二奶奶在家中自杀了。”这个“二奶奶”让吕恩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孤苦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由于经常到那里体验生活,她很快就有机会领教到资产阶级家庭“夫权”的威严了。
“有一天,我从他们家出来,还没走到大门口,老爷子的小太太和那个二奶奶就追上来了,她们抓住我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