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书?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北京有一个扮相很酷的少女作家的照片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另外,有人把她与《三重门》的辍学少年作家、少年电脑黑客和少年摇滚乐手连在一起,来和美国上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与此同时,还有好几则叫人惊心动魄的社会新闻:16岁的少年模仿电视情节绑架人质;20岁的大学生沉溺武侠小说连杀四人。难道说暴力、摇滚、吸毒、性解放这些半个世纪前西方青年曾经有过的颓废无聊和垮掉的情景,真的要在我们的孩子身上重演不成?
毋庸置疑,对这些爱走极端的孩子来说,文学与电脑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和生存激情。记得一位名家这样说过,就阅读来说,孩子永远是有理的,就看大人们给他们读什么了?孩子的思想是张白纸,是由着社会的笔墨来随意点厾的。
由此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则轶事了。1924年,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一文中谈到,鲁迅在听说他的《呐喊》刚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堂之后,不但不感到高兴,反倒极为沉痛,而且此后一看到这本书就讨厌。这是为什么?要知道这部小说可是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呀。这事若要放在今天,放在任何一个作家身上,都应该是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一件事。可鲁迅真正是一个敢于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勇士,他对此事的反应如此强烈,是因为他反对将自己的阴冷寒凉作品展示给孩子,尤其不愿意让孩子们读到处处是“吃人”的《狂人日记》。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书籍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他进而激愤地说,这本书不但没有再版的必要,简直应该让它绝版。他甚至不想再写这一类的小说了。几十年来,鲁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巨大,但是关于他如何向孩子们推荐图书的主张,却没有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要知道,对于孩子应该看什么书,鲁迅的态度是要保护孩子,是不想让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的孩子过早地看见血腥与丑恶、残酷和绝望,对孩子们应该提供的是充满理想、充满光明、充满善良和爱心的作品。
人性有阴暗,世界有丑恶。就读书而言,当然不能一味地让孩子们去阅读光明,不能对孩子隐瞒人世间的灾难与不幸。但是作为精神食粮的提供者,有必要首先让孩子们听见庄严的声音,有义务将人类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提供给下一代,让他们首先学会同情与尊严,善良与和平,诚实与虔诚,仁慈与怜悯。可反观我们有些针对青少年的读物,在利益驱使下,把暴力、色情、狡诈、诡计等,都展示给孩子去看,甚至把几十年前地下流传的一些手抄本之类的文字垃圾,都当作敛钱的卖点。这与鲁迅先生当年对孩子阅读所持的宗旨,又相去何远!
又联想到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那个“面对面”节目,当记者询问已80高龄的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他1951年回国报效桑梓的理想来自何处?邹先生说这种爱国情怀是从上小学开始的,是在阅读中国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得来的。随后,老人讲了一个痛心的例子。说有一位外国科学家为了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拜访苏州,并希望能在寒山寺住上一晚,来体验一下这名句的意境。邹先生动情地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中国学生听,可他却失望地发现,听者中有许多人竟不知道这首诗和这首诗的来历。邹老先生慨叹,一个没读过和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传统中优秀东西的人,又如何能爱国呢?
是呀,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书,看
[1] [2]
【应该给孩子读什么书?】相关文章:
给孩子补钙应该吃什么05-01
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应该学什么?04-30
孩子入园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04-29
我们应该比什么?04-30
面对危险,您知道应该教会孩子些什么吗?05-02
孩子适合看些什么书?05-02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管05-02
孩子早餐应该怎样吃05-02
家长应该如何爱孩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