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者的体验

时间:2023-04-30 19:26:50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践者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也是此次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门全新的课程究竟应该如何开设?近日,记者前往北京首批高中示范校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采访了从事高中物理教学近30年,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并享受政府专项津贴的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工作者、研究性学习专职教师周庆林。

研究性学习突破的难点

谈到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的难点时,周庆林认为: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突破的技巧是:激发兴趣,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寻找选题的“问题场(选择情景或环境)”;正确引导、转化和确定研究专题。

如何有效突破难点?周庆林说:研究性学习应该要求学生按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所确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第一,发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带着问题向相关专家或教师咨询;第三,根据相关专家或教师的建议,进行文献检索,最好写一篇文献综述;第四,根据文献检索(综述)结果,提出若干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研究专题或研究方向;第五,根据研究者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进行选题的论证工作;第六,根据选定的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第七,开题研究,适时获取反馈信息并及时进行调节,以获得最佳研究结果;第八,撰写研究活动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或相关论文,完成结题工作;第九,将研究成果发表和交流。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人格培养和方法学习,不仅看结果,更重要的是看过程。这与传统的学科学习重在考试分数的结果性完全不同。

研究性学习札记

周庆林曾在乡、县、省级中学近30年。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学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乡、县教学中的几个故事:1986年,我在湖北贫困山区的通城一中工作时。那年,在李政道博士的支持下,一批爱国美籍华人自费购买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724号舱位,为中国青少年提供在太空做科学实验的机会。实验设计方案在全国征集,通城一中也参加了方案征集的活动。一天,一名学生在学完物理课的“超重和失重”这一章节后,突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在重力场中,气体与液体是很容易分离的;而航天飞机在轨道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体与气体一旦混合将如何分离呢?我抓住这个奇思妙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经过近半年的反复设计与实验,最终学生采用“石棉绒隔膜”具有“通液阻气”的原理设计的装置,强制使“气液分离”获得成功。原来学生是受化学课本中电解食盐水工业制取盐酸的实验装置启发而设计的“实验”方案。从物理学科学习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却运用化学学科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这个“实验”方案获得了中美两国联合举办的“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设计竞赛”一等奖的第三名。参加方案设计的学生当场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免试录取。

还有一篇获全国一等奖的学生

[1] [2] 

【实践者的体验】相关文章:

业务园长也是实践者04-29

体验与体验教学05-01

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04-27

《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读书笔记05-01

体验04-28

体验04-29

体验05-01

语文远程研修心得体会:做反思的实践者09-08

体验的作文09-03

体验的日记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