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课堂“活”起来的策略
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把重重的教案放到办公桌上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但也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这节课学生表现非常活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去抱怨把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跃起来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非常重要。20世纪初的很多权威学者也说过:兴趣是个水闸门;兴趣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兴趣是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培养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引发兴趣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教师语言进行描绘、叙述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教学硬件让学生欣赏画面创设情境;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直观想象创设情境等。如:讲林海一课。我上课出示课件展示大海的画面,请学生说出大海的特点。然后,接着展示大兴安岭林海的画面,请同学简单概括出林海的特点:一望无边、满眼绿色,林木随着山势起伏如波浪,使学生感受到林海与大海的共同特点。通过提问学生:“你们看过大海,想不想去看林海呢?林海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要去!”;“我想看林海”;“我已经去过了”等等。顿时,课堂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于是通过创设这个情境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到了课堂上来,使孩子产生了观察林海、探究林海的欲望。孩子有了兴趣入了情境才有了学习的欲望,他们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了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的兴趣或认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因此推动着学生努力地去学习、去探究。这样课堂上才会取得事半公倍的效果。
二、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生命活力,致使学生依赖性强,学习效益低下,所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它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意见、追求。学生的需要就是教师的需要。只有把情感因素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愿意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时把教师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任务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设想整合进去。另外,教师说话态度要和蔼,声音要动听,给孩子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己见解的欲望,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课堂环境。
三、 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破了教
[1] [2]
【让课堂“活”起来的策略】相关文章:
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04-30
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04-30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论文04-27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课堂教学“活”起来04-30
让作业批改“活”起来04-30
让语言区“活”起来04-29
让课堂活起来04-29
让课堂活起来05-02
课堂有效提问策略04-30
让语文课“活”起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