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
【内容提要】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因为,一方面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是教师专业特征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及其专业实践活动在专业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在专业生活中不断经历“关键事件”和建构性反思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的。为了实现自我更新,教师应把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自主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校也应创造时间等便利条件和文化环境。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当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界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变革实践中的热门话题。
我们认为,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或者说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将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所谓“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以下就围绕教师专业发展为何要以自我更新为取向、教师的自我更新过程如何实现、教师何以自我更新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教师专业发展为何要以自我更新为取向: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
(一)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是专业特征的体现。
有许多学者认为,自主(autonomy)是专业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对于教学专业来说,教师专业自主也是教学专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一般来说,人们把教师专业自主分为个人自主和团体自主两方面,而且把教师个人专业自主理解为教师依其专业知能来从事教学有关工作时,能自由做决定、不受他人干扰控制。我们认为,在教师专业自主中还应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主,亦即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在此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这里所说的教师的“自主”意识,是专业发展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的自主,所以是有条件的自主。只要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有利于获得自我发展能力,“自主”与外在控制因素之间可以达至协调。
教师应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是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从教师专业化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经历了由“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教师(个人主动)专业发展”的过程。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人们起初采用的是群体专业化策略,即着力于提高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侧重通过订立严格的专业规范制度提升专业性的“专业主义”取向;一是侧重通过谋求社会对教学工作专业地位的认可来获取专业性的“工会主义”取向。对此,我们将以美国两大专业组织之间的对峙、消长为例予以说明。此后,教师专业化的重点由群体转向个体。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也经历了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先是强调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后来才转向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即教师专业发展。(参见图1)
人们曾试图通过提升教师群体专业化或者说教学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使每一位教师的质量得到提高。一般来说,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认可程度越高,相应的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得到提升,师范生生源的质量、教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物质设备等也将会有所改善。然而,从英美等国家争取教学工作专业地位的历史过程来看,在国家权力及其代表它的外控科层组织(heteronomous bureaucracy)的压制下,教师是极难确立自己的专业自主权,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地位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权力模式”理论认为医学在争取专业地位过程中是成功的,而教师争取对职业的控制权和建立专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