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的首都》网络课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社会 年级:五年级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饮食、建筑、历史等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情感
1.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研究,自主体验北京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激发爱国情感。
能力
1.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践体验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初步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查找资料、判断、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3.学习如何与小组成员协作学习。
4.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5.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小组成员一起搜集、筛选、研究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信息的再加工,通过积极的自主建构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与交流自己和小组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对象分析
在进行本主题的学习之前,学生应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心理准备:有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能力准备:较熟练的汉字处理能力、使用网络浏览器的能力、会进行复制、粘贴等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四、教学媒体设计阐述
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地利用时间,避免漫无目的的任意冲浪,我们围绕“中国首都”这个大主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小的主题,明确学习方向。教师给学生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而且还告诉他们未来的评价方式,以及进行资料处理和信息发布的一般方式。
将各种资源制作成学习主页面,如下图所示
(背景及修饰在此略去)。
“北京录像”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演示用,时间3分45秒,用于导入新课,起唤醒和补充学生对北京的感性认识、激趣等作用。另一部分为学生课后学习用,时间25分12秒,用于弥补在线资源中视频的缺憾。两者均配有解说词及背景音乐。
“电子课本”即教材的内容。放在这儿主要为方便学生在讨论时引用教材中的内容,同时,也是对学生渗透~种“课本并非一定为书本”的思想,为学生在以后学习网上相关教学栏目做好准备。
“在线资源”模块内容如下:
1.首都之窗——北京风貌
http://www.beijing.gov.cn/chinese_new/beijing_style/index.asp
2.北京风景名胜虚拟游
长城:http://www.ch
[1] [2] [3] [4] [5]
【《中国的首都》网络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网络课教学设计例谈04-30
网络课教学反思12-05
《中国石》教学设计04-30
亚马逊中国(网络营销课程设计)05-01
首都04-29
音乐课教学设计04-25
新课教学设计304-25
新课教学设计204-25
音乐课教学设计04-25
网络时代的礼仪教学设计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