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案例

时间:2023-04-30 16:55:37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案例

知识与技能: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运用实验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各个步骤,并熟练应用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以获取实验结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意识;认识植物对自然界的作用,明确植树造林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计原理。

  2.使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3.实验的组织和实验结果的推导分析。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由生物小组同学对盆栽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及叶片部分遮光照射。

  2.教学器材:盆栽的天竺葵、彩叶草、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如何检验呢?”“绿叶制造有机物需要什么条件吗?怎样证明?”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引导学生逐渐明确探究的课题:光是不是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何确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通过讨论,将同学们的实验设计逐步完善。对确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实施实验计划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找出其中的巧妙之处,弥补自己设计中的不足。

  进行实验之前,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本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个一实验步骤中的科学道理的理解。老师可设计一系列思考题,启发学生: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以上问题穿插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隔水加热、酒精脱色这一步骤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老师可在等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①~⑤,在叶片脱色之后按步骤进行问题⑥~⑧的讨论。

[1] [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精选8篇)07-29

第三章第二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习题精选04-28

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04-30

光合作用教学反思04-16

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04-30

通过小班科学活动案例看幼儿记录04-29

教学案例04-28

案例教学教案02-09

教学案例04-28

教学心得案例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