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改之我见
大家知道,刚刚入学的孩子,在幼儿园中是和歌、舞、画、游戏一起成长的。他们非常习惯于幼儿园的游戏方式,老师和蔼可亲,学习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可以一边歌唱,一边跳舞,一边画画。他们好动、好奇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最长时间为15-20分钟。而上学后的课堂形式使学生的活力受到了限制,学生一下子不能很快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他们审美体验的渠道遭到限制甚至阻断,审美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审美情趣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产生了不良影响。拿音乐课来说吧,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课程结构固定,管理模式统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鲜感,并且专业性要求较高,象节奏、节拍、速度、歌曲旋律的灵活性都比改革后的繁琐、偏难,往往为了解决乐理知识,就要花费大半节课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又要进行课本中歌曲的学习,学生忙于应付,老师疲于讲授,课堂气氛沉闷,形象感差,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实践相对较少,结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周而复始,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减弱了,一部分同学因为学不好枯燥的乐理知识而产生自卑情绪,对音乐课有恐惧感,不喜欢上音乐课。
再拿美术课来讲,也是结构固定,管理模式统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鲜感,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难度大,往往为了培养各级各类比赛人才,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完成后,许多学生非但没有能够形成对艺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连课堂上费劲气力教授的那些知识技能,也所剩无几,更谈不上在精神上能够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课改以后,《艺术》教材编写以《基础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思想,《艺术》教材按照《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鲜明的人文性和广泛的综合性,重视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方法,将感知、创作与反思贯通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在目标定位上,艺术课程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艺术课程要运用感人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从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立足点的变化,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
第三,在学习内容上,提出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为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要改变学习内容单一、高深、繁多的专业化倾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易于为学生掌握。
第四,在教学方式上,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
最后,在课程的评价上,由过去强调
[1] [2]
【新课改之我见】相关文章:
农村新课改之我见04-30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之我见04-28
感恩之我见04-08
作文之我见04-30
慎独之我见04-30
贴近新课改 走入新课改04-30
广告之我见04-06
成熟之我见04-28
音乐之我见04-28
孝之我见作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