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趣事在课堂中的应用论文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以灌输和大量练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努力尝试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科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其科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充分运用化学家的故事,以期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1)拉瓦锡,对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一位化学家,但其背后的一些故事却鲜为人知。众所周知,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实际上最先发现氧气的不是他,而是另一个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学生听到这里非常好奇,可把两个科学家发现氧气的过程逐一道来,学生听完故事,对拉瓦锡产生由衷的'敬佩,这对学生就是潜移默化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2)学习苯分子结构时,法拉第是学生是非常熟悉的科学家,是他发现了苯,在引导学生自己推测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时,引出以凯库勒梦幻曲为题,介绍他梦出苯分子环状结构的故事。这是化学史上有名的化学家趣事,学生听了当然觉得新鲜,一个梦就能成就他的伟大发现,其实凯库勒就是一个爱做梦继而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从这个故事,学生体会到之所以凯库勒夜有所梦,是因为他对问题苦思冥想的结果,也源于他对苯分子结构强烈而浓厚的兴趣。
(3)讲到白磷时可以介绍这样一个故事:1669年人们都在狂热淘金,科学家亨瑞布兰德试图从人体内提炼出金子,这个方法就是从人体尿中提取黄金(学生来了兴趣),需要的实验用品就是50桶尿,经过不断蒸发浓缩尿液,直至得到一种糊状物,然后以惊人的温度加热了好几天,最后从尿液里分离出来这种物质呈白色,易燃烧,很明显不是黄金(学生疑惑),而是磷。一个偶然,他发现了人们从未见过的元素,并发掘出了人们所不知的基本概念:元素可以隐藏在一个隐蔽的世界。学生从这个故事当中能体会到只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就会有收获,这个收获可能出乎意料。
此外,学习氨气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备受争议的化学家哈伯,讲诺贝尔的故事;学习金属钠时还可讲戴维在实验过程中的趣事;学习原子结构时可以介绍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研究原子结构的发展史;讲氢气谈谈痴迷于化学的卡文迪许。
我们应尽可能挖掘化学故事中的科学和人文价值,找到它与学生的结合点,以引起学生思维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化学家趣事在课堂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1-21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文秘课堂中的应用论文09-20
地理课堂教学中延时评价的应用论文12-11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12-01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论文09-21
浅谈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论文09-21
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论文10-05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09
任务型教学法思想在课堂中的应用论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