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时间:2024-05-27 14:39:38 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1

  摘要: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中的管理者为了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合理的运用各项职能,以对旅游业中的财、物、人、地区及部门所开展的计划、组织以及监督或协调等相关工作。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关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讨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析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怎样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的符合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不仅是时代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也可以更好的符合旅游行业形式变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各个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和必要性

  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为了提升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以为旅游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各个职能,对旅游行业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指挥、调节以及监督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关于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所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旅游部门和国内、外旅游业以及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又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和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次,旅游管理也是协调旅游行业内部与其他部门以及企业关系的实际需求。在旅游行业中,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都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同时也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单位。

  二、现阶段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宏观管理

  旅游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其发展的迅速加快,很多单位以及部门也相继成立了饭店、交通服务以及旅行社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人事权以及企业产权也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在旅游行业中,除了青旅、中旅、国旅之外,几乎各个旅行社都处于同一个系统,这种现状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系统出现各自为政以及多头建设等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造成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加大,从而导致了市场混乱以及内部矛盾等诸多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首先是商品业整体的开发滞后。商品在旅游创汇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往往具有劳动密集、成本低以及利益大等诸多优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推动工商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在生产以及销售体制上缺少完善性,使旅工商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一些旅游商品长期的处在自发状态,在产品品种上也存在着单调、创新不足以及老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其优势不能够充分的得以发挥。其次,在旅游交通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旅游交通由于受到了短线制约,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客源形式良好的局面,在国际航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来华游客,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等诸多的状况,另外在交通口岸的发展以及配置方面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三、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对旅游行业整体进行体制改革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旅游管理要求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的对所属企业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这一要求显然早已不能符合现阶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只有真正将部门的相关管理体制转换成行业整体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行业管理可以按照劳务及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来对企业进行划分,之后再由政府的相关部分对其开展归口管理。也可以说,不管旅游企业是处于哪一部门下,从行业整体上看,都是统一归属旅游局所进行管理的。与此同时这一行业管理也应合理的转换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以实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是由微观转为宏观,直接转为间接、部门转为行业,从而更好的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二)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

  首先旅游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以清理掉一些不符合成立条件而创办的旅游企业,从将政企分开更好的得以推行,已使企业成为自负亏盈的主体。同时也应积极的推进政企分开,以形成一种大型国民企业主导,而中小企业有序发展的格局。从而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更好的优化,以创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并统一进行税负,灵活制定用工条件,以更深层次的完善和推进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根据其所在区域设置相应的经营试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宏观管理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行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解决,以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为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孙树风。关于国有煤炭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xx,(06):108—110。

  [2]杨文德,张拓。甘肃省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建议[J]。赤子(上中旬),20xx,(01):183—184。

  [3]李玉兰。关于深化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xx,(36):207—208。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2

  摘 要: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推动了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步伐。生态旅游业作为传统旅游的行业的升华,该行业发展的情况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业。但目前在发展自然环境的同时,出现了资源保护不当等现象。文中详细探究了生态旅游的行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我国生态旅游的行业的现存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这些建议和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生态旅游 经济管理 措施。

  生态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因此也产生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终将引起自然景区的高负荷运转,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旅游生态业,使该行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带来更高的效益,做好现存机制下生态旅游的行业经济管理十分有必要。只有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经济管理,才能使其朝着更规范、更标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一、探究并剖析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简称: IUCN,于 1983 年提出的,之后于 1993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 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此术语强调的是: 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对生态旅游也做了新的定义。它是指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具有特色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等,最终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总之,协调好生态自然、管理机制、发展规划是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是: 通过对生态的保护和观赏来达到旅游的目的,从而实现旅游价值,此外,生态旅游经济管理还存在经济价值,旅游景区要增加经济收入来更好的促进旅游管理。由于自然景观以自身富有特色的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做好对生态旅游的管理,是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行业的关键,文中就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做了探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社会生活的价值链的作用。自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同时也为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条件,推动了社会学、考古学、人文学等多个学科的进步。由于近年来急切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因此,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建立社会生活价值链的重要保障。

  ( 2) 保护不再生资源。生态资源具有不可逆行,一旦遭到破坏,终将无法恢复,因此,做好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人类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科技、交通工具等都在快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追求高经济效益时引起了一系列并发症,当管理不当时,极易出现资源被破坏的现象,甚至恶性循环,所以,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工作,是保护不再生资源的根本。

  ( 3) 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粮。旅游活动主要包含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文环境的观赏两大部分。通过旅游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为生活增添了诸多色彩,还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而旅游的行业的出现和发展,正好解决了人们这一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所以说做好生态经济管理能够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精神追求。

  ( 4) 对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生态旅游能够直接或者是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例如: 旅游者在单个旅游过程中,将会增加行为之出,提高经济增长点; 又如: 旅游者的其他消费行为,带动经济发展。总之,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区域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生态旅游的行业存在的问题。

  ( 一) 盲目性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在对生态景区没有进行调查、科学分析时,盲目开发和利用资源。尤其在开发新景区时,急于追求过高的经济效益,在缺乏总体规划和事实论证的前提下,盲目发展,最终造成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浪费现象,这种重开发思想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由于我国目前在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在管理方面的欠缺、执法力度的不完善等问题,使自然遭受极大的威胁,所以,在后期发展生态旅游业时,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

  ( 二) 破坏生态平衡现象比较严重。

  例如: 在一些自然景观区,被修上了宾馆、索道、娱乐场所等,不仅造成景观与建筑之间格格不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景观原有的韵味,导致生态平衡严重遭受破坏。此外,由于这种不科学的规划和建设,背离了在自然景区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初衷,失去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 三) 不注重环境保护。

  据资料分析了解到: 我国大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的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当前已有超过 53条河流属于重污染; 约 136 条河段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们的安全饮水带来了巨大威胁。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旅游的行业还存在诸多条件欠缺,但如果不能科学规划,轻视管理,不注重环境保护,终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发展。

  ( 四)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当前,由于旅游资源产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时,粗放经营的'行为,会直接破坏到自然资源。这种情况下,我国旅游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导致管理漏洞出现。这种资源保护在缺乏全局意识状况下,引起了盲目开采和利用资源,终将导致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状况不断下降。此外,在部分自然景区出现管理能力不足,监督机制欠缺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会影响整个旅游的行业的发展,抑降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水平。

  三、解决生态旅游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针对上述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当前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行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措施,来解决生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就此,笔者结合自身对旅游的行业的了解,及实践经验,总结并归纳出几点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为推动生态旅游业提供积极的影响,避免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利因素,具体内容是:

  ( 一) 突出特色资源,完善管理机制。

  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对该旅游景区的自然资源、形成机理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了解构成生态旅游系统的相关要素,突出特色资源,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的管理机制,需要结合该地的旅游特色,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并对相关体制、法律及政策等进行统一,得到最适宜发展该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在制定管理方案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时,要对旅游数量加以控制,避免由于人流量过大给生态带来破坏。

  ( 二) 做好景区的规划和评估工作。

  在建设旅游景区时,需要了解当地的相关资源和景观的构成要素,以此制定可行的投资方案,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生态旅游资源强调的是: 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所以开发者要对资源进行评估,并明确不同资源之间的优越性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避免盲目投资给生态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这种科学的规划、评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开发模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提升经济效益有积极的影响。

  ( 三) 全面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

  景区管理部门应从两大方面来进一步完善对旅游者的服务工作,一方面是: 提高生态景区的各项服务设备,保证这些硬件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 强化服务培训工作,景区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培训班以及讨论会等,促使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包含: 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等,为实现生态区的人性化管理奠定良好的条件。此外,这一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其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

  ( 四) 实行全面创新的理念。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目标,实行创新非常有必要。首先要从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注重生态旅游区的人才培养,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会议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景区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其次在管理上进行创新,生态景区管理人员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避免走传统管理上的老路,结合地方特色,积极优化该生态旅游景区的内部结构,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需要创新旅游产品,以有效的管理体系,促使旅游地区发挥更大的地方特色,来吸引更多的游客。除此之外,要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经济利用率。

  四、结束语。

  综上,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是旅游管理、经济管理和生态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是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旅游业带来机遇同时也产生了挑战,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制定可行性的经济管理方案。生态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在生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这些现有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文中以生态旅游业的相关内容为基石,阐述了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做到统筹生态管理、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三大方面,最终为实现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希望更多人士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行业的发展中来,推动该行业走向更高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范钧,邱宏亮,吴雪飞。 旅游地意向、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14,( 1) : 55 - 66.

  [2]杨柳。 探讨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原则及路径选择[J]. 科技视界,2014,( 2) :63 -64.

  [3]黄和平,于秋阳。 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华东经济管理,2014,( 9) :71 -77.

  [4]王军,王媛。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探讨-以江苏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11,( 11) :2175 -2180.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3

  进入21世纪以来,甘肃省的旅游业与旅游服务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体来说发展与滞后并存。旅游服务贸易的总量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相对较小,在结构上还存在巨大的缺陷,旅游结构不合理,并且知名度较低,旅游风情味不足。

  1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 甘肃省旅游资源简介 甘肃省主要旅游景点主要包括:敦煌的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天水麦积山石窟、月牙泉、玉门关、白塔山公园、刘家峡、兰州关山森林公园、明长城遗址、嘉峪关城楼、皇娘娘台遗址、悬壁长城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2 甘肃省民俗文化概况

  1.2.1 民俗民风。甘肃省包含12个主要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甘肃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3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26个。

  1.2.2 民俗文化。①庆阳剪纸:剪纸是陇东地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②甘南服饰:甘南民族服饰以“三河一江”的不同流域来划分,各有其鲜明地域特点。

  1.2.3 甘肃省旅游文化圈分布图。

  2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有景区还在初始开发阶段,项目单一、设施简陋。②旅游资源知名度低,缺乏相应的文化内涵和品位。③旅游组织规模小,经营分散,缺少灵活应变的创新能力。④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3 甘肃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分析

  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应考虑其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测度与评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旅游竞争力,制定竞争战略,提高其竞争优势。

  3.1 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按照影响潜力的因素类型,将都市旅游发展潜力分解为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旅游发展保障力和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能力3个1级指标,将3个1级指标分为政府支持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环境条件、旅游供求能力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7个2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将7个2级指标具体化可直接或间接获得数据的.24个3级指标。

  国家旅游局:《20xx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3.2 甘肃省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三大潜力因素 ①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其中,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九大精品线路。②甘肃省的“丝绸之路”享有较高声誉,被称为“永不衰落的黄金线路”。③以兰州为枢纽,形成由空港、铁路、公路并举的交通网络。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4

  1 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2 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3 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4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5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6 酒店要不要提供一次性消耗用品

  7 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8 关于“酒店禁带酒水”的几点思考

  9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10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11 分时度假的现状与发展

  12 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11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14 产权式酒店的`发展研究

  15 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16 以某一饭店为例谈饭店顾客关系管理

  17 酒店式服务在***行业的应用

  18 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19 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20 试论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22 旅游专业(或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3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24 论酒店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25 论酒店的品牌策略毕业论文

  26 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27 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思考

  28 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29 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30 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33 “假日经济”剖析

  32 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33 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

  34 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35 酒店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36 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37 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38 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9 试论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0 以某一饭店为例谈如何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41 以某一饭店为例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42 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43 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44 以某一饭店为例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45 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46 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47 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48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49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50 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51 旅游饭店营销与管理系统研究

  52 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

  53 浅析中外饭店管理集团比较

  54 试析我国饭店业员工流动原因

  55 以某一饭店为例浅谈饭店企业的公共关系管理

  56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57 论饭店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58 谈员工服务意识与企业竞争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59 抓好饭店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

  60 谈培训工作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5

  毕业论文题目: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重庆市1997--2010年的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Granger的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重庆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以及入境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旅游产业 经济增长 单位根 协整理论 因果检验

  一、引言

  纵观世界各地旅游发展历史,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国家发展战略取向不同,旅游产业具有不同的演进发展路径。从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基本上可以把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发展(EconomyPromotingTourism)模式,简称EPT模式,即通过经济增长来带动和促进国家(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一种是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TourismPromotingEconomy)模式,简称TPE模式,即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拉动和促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模式。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目前理论界对EPT和TPE两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尚存较多的争议,而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的旅游产业日益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科学地认识旅游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0年,重庆市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54%;旅游总收入9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11.76%。与直辖之初的1997年相比,13年来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比重分别增长8.62倍、12.49倍和6.97个百分点。其中,重庆市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37.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0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74%和30.9%。与直辖之初的1997年相比,13年来全市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5.25倍、6.66倍。由此可见,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二、文献综述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Chi.okOh鉴于韩国的实证研究明确表明,韩国的旅游业发展与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二者时间序列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则表明,在短期内经济发展导致了旅游消费的增长。周路[3的研究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四川省国民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旅游收入总量增加0.58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收入增加0.13个百分点。刘其君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两者间存在的动态均衡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邓祖涛、陆玉麒对湖北省旅游收入及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向影响。

  三、变量选择说明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一)变量选择及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重庆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7年直辖以前,重庆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接待型起步”和“事业型管理”两个阶段。自1997年重庆设立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逐渐步人产业化推进阶段。在直辖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市一地”(指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并入重庆、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和百万库区移民搬迁等重大事件背景下,新重庆的行政区划范围、城市地位和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定位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给重庆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采用1997-2010年共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重庆市旅游局和重庆统计局联合发布的《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以此来突显相关政策下的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这里主要有三个变量:一是国内旅游总收入(TR),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水平;二是入境旅游收入(IR),衡量入境旅游发展的水平;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通过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并建立模型,说明TR和IR是如何影响GDP以及二者的影响差异。为了避免数据序列的剧烈变化,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即:LNTR、LNIR、LNGDP,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记为DLNTR、DLNIR、DLNGDP。这样处理可以消除各个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使变量的变化趋势线性化,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文章篇幅所限,1997-2010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数据从略。

  四、动态计量分析

  为了直观地观察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笔者运用EVIEWS6.0软件绘制变量间的时序图和一阶差分序列图,可以看出:GDP、TR和IR的三组变量对数值LNGDP、LNTR和LNIR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即重庆市的GDP、TR、IR都表现出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为了消除共同趋势的影响,对变量采取差分处理。一阶差分序列的变化特征表明,变量GDP和TR的一阶差分平稳性不高。因此,继续对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处理。二阶差分序列变化特征表明:变量的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其可能是平稳序列,进而进行单位根检验。

  (一)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选的分析变量是宏观经济的变量,这种变量的时间序列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平稳的,随着时间的位移而持续增长,也就是说有一种长期趋势的特征。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ADF值与1%、5%和10%临界值的大小比较,LNGDP、LNTR在10%的置信水平上都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是不平稳序列;而LNIR在1%的置信水平上同样接受原假设,为不平稳序列。LNGDP、LNTR的ADF检验值大于各自的临界值,说明他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不平稳序列,需要进行二阶差分;而LNIR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LNGDP、LNTR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因此,接下来可以对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二)各变量间的协整分析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LNIR为一阶单整变量,LNGDP、LNTR为二阶单整变量,他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GDP、TR、IR之间应该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本文运用EG检验法,EG检验是建立在两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基础上的,如(1)式则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称为协回归方程):yl=+卢I+g2z+占。(1)将残差e.用作为均衡误差s的估计值,用ADF检验测定e的单整性。如果e.为平稳序列,则认为变量之间是(1,1)阶协整;如果e.为一阶单整,则认为变量为(2,1)阶协整。由于残差e.的均值为0,所以在对其进行ADF检验时,应该选择没有截距项的模型进行检验。现对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的表达形式为:LNGDP=4.399856+0.541809LNTR+0.198351}LNIRT(9.688225)(2.685068)(0.777850)R=0.929767DW=0.670440上述方程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增加0.54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就会增加0.198个百分点。

  由检验结果可知e.是平稳的,因此LNGDP、LNTR、LNIR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即重庆市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这样就可以建立LNGDP与LNTR和LNIR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

  (三)EMC修正模型

  D(LNIR)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现在去掉此序列,重新回归,ECM模型标准格式回归结果如下:LNGDP=0.612190{D(LNTR)一0.361554}ET(一1)T(4.239910)(2.119883)R2=0.532946DW=2.014152方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短期波动对其影响不显著,当经济变化超过均衡水平时,短期波动将促使其向均衡水平趋近,调整幅度为0.36%.同时,经济量受滞后1期的旅游总收入的影响,即重庆旅游总收入的增长有导致重庆经济增长趋势,其比例为61.22%。模型中R=0.532946,也就是说各变量的变化仅能解释经济变化的53.29%,说明影响重庆经济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其他因素在模型中没有反映出来,如进出口贸易等。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来检验自然对数化以后的数据,以此考察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以及入境旅游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除了重庆市的旅游入境收入不是引起旅游总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之外,LNGDP和I_~TR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LNGDP和LNIR之间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说明经济增长对旅游总收入起到了刺激与推动作用,重庆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在滞后长度为3的情况下,GDP和Tit之间仍然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接受LNIR不是引起LNGDP原因的零假设,也接受LNIR不是引起LNGDP原因的零假设。同时,LNTR和LNIR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五、结论

  协整检验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旅游总收人增加0.54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增加0.198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

  修正误差模型检验表明:在短期内当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532946的调整速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是说,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之间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而,重庆市可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但是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入境旅游收入对重庆经济增长以及旅游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不大。

  自1997年重庆市直辖以来,重庆市的旅游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速,但与某些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通过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创造更多吸引旅游者的条件来缩小差距。重庆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同时经济增长也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重庆入境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份额以及重庆旅游总收入的份额相对较小,重庆的旅游业还局限于国内旅游。加强旅游景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与旅游接待水平、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旅游,成为重庆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旅游发展模式探讨--兼论四川旅游跨越式发展之路[EB/OL]。

  [2]Chi-Dkoh.The contirbu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e Korean economy[J]。TourismManagemetn,2005,(26)。

  [3]周路。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4]刘其君。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

  [5]邓祖涛,陆玉麒。湖北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17)。

  [6]刘迎辉,郝索。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9,(14)。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6

  硕士论文选题是论文质量保证的关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选好题有可能事半功陪。以 2007-2016 届九江学院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来源和研究范围分析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特点,在总量上看,旅游开发与规划类方向的题目居多,但选题比例出现下降趋势,旅游文化类方向选题波动比较大,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教师指定的课题多些,但近年来也有下降趋势,尤其结合毕业实习选题呈增长态势;研究区域以小尺度为主体;总之,这些选题凸显了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选题将是本专业选题的主要方向。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硕士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对硕士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综合检验。完成大学硕士毕业论文通常包括论文选题、查阅文献、论文开题、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结题、论文答辩等阶段。而论文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硕士毕业论文。目前各高校毕业生选题部分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结合毕业实习选题、结合课程学生自选。往往课程设置是毕业论文选题的前提和基础,导师在论文选题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许多选题逐渐倾向于“小题大做”、“难易恰当”。当然,也有学生和教师对毕业论文选题重视不够,或多或少存在着诸于对选题重要性认识不够、与专业方向的结合不够紧密、题目过大或过小、选题自由度不大等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九江学院是2012年由九江师专、九江医专、九江财专、九江教育学院四所地方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成立于1994年,2003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硕士。本研究以 2007-2016届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分析其选题的特点、原因和变化趋势。通过实际查阅的方法,对论文题目和内容逐一分析和分类,调查毕业论文共计727本,其中2007届90本,2008届78本,2009届89本,2010届76本,2011届70本,2012届70本,2013届53本,2014届65本,2015 届90本,2016届46本。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从论文选题方向来看,2007-2016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基本是围绕本专业的特色来开展研究,其选题有旅游管理与开发、酒店管理和文化旅游、游客与市场四个方向比较集中(图 1)。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有两个特点:第一,从总量上看,旅游规划与开发类占比例30以上,第二是结合旅游发展趋势,旅游转型、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在选题方向上之所以产生这两个特点的原因有:第一,学生在论文选题上习惯趋易避难。对于选择在哪个研究方向上撰写论文,学生一般选择自己在实习和课堂教师提到的方向,也有跟随指导老师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进行选择,也喜欢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多、撰写论文容易的方向进行选题。第二,随着旅游发展,尤其是江西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提出江西风景独好的宣传口号,各地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支柱性产业、绿色产业来发展,也为学生自主选题提供了素材和案例。

  (二)论文选题来源分析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体现了学生选题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论文选题来源基本上共四种来源:教师指定内容、结合实习内容、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内容和学生结合课程自拟内容。

  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特点有:第一,在教师指定内容选题是学生论文的主要选题来源;第二,结合实习选题内容是新的增长点。由于地方硕士院校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课题不多,加上硕士生没有经过科研的训练,尽管也有学生喜欢跟老师做科研课题,但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去做,根本不愿独立思考。所以,课题选题前些年从要是老师指定题目为主,近些年随着老师的课题也多起来,比例也逐渐增大;尤其学院从2007年开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硕士生实践教学比例达到30%以上,除了毕业实习,还有课内实训、校内实训、6个月的教学定岗实习等。学生能够结合实习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选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区域的界定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有针对大尺度如中国、省域,也有中观尺度的市域、县域,甚至有小尺度的村庄、公园、景区等。从表2可知,学生选题还是倾向于小范围的研究区域,以县域及以下为研究范围的比例最高为 45.5%,但近年来全国区域及省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和比例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选题上往往落入题目越大越好写,并认为论文题目选大一点,资料也好搜集;选择小的题目,研究成果相对少,可参考的资料少,考察调研花的时间多,写作难度相对大。

  三、以问题为导向选题的建议

  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应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所以选题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发现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一)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通过以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实习,对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益处。如学生在酒店实习,发现人员流动比较大,留不住专业人才的现象。经过思考和积极讨论,很快就能够理解和找到其中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选题方式,老师的角色是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进而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好完成论文。如庐山好汉坡下的乡村农家乐规范经营的问题,首先带学生到研究点进行调研,让他们感受到为何要规范?从哪些方面来规范?有何好的建议与对策。

  (三)问题导向的论文选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欲望

  学生的未来是要学会解决问题,而解决未来实践中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让他们主动探讨、求得解决问题方法。在庐山景区在旅游转型、全域旅游等态势下,如何进行升级转型?旅游形象如何定位?旅游新业态如何塑造?旅游产品如何升级?需要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7

  摘要:XXXX南地区具有边贸发展基础良好、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地理区位同越南多省区接壤便利、恰逢东盟博览会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积极发展的有利时机等优势。文章在阐述了合作竞争概念的基础上,借鉴生物学“共生”的理论本质,分析了目前XX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XX南区域旅游“互惠共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设想及策略。一方面,XX南地区正好处于国内和中越国际两大旅游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旅游客流的结合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XX南地区旅游的发展与东盟一些旅游强国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旅游竞争力不高,很容易被东盟旅游强国将其旅游替代或分流。

  一、合作竞争概念

  “合作竞争”的概念由布兰登勃格教授(a.m.brandenburger)和内勒巴夫教授(b.j.nalebuff)在其合著《合作竞争》中提出,他们用博弈论描述了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且基于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上提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于合作、竞争为一体的第六种力量互补者。可见,合作竞争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利益主体的实际发展中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合作竞争是以利益主体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增长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各种竞争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所在,并且也充分认识并发展各种合作关系,找寻一个合适的尺度,选择最适宜利益主体发展的联合竞争模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和发展。

  二、“共生”概念的旅游延伸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但也并不排除竞争,不摒弃自身性质和状态,这种竞争是通过参与共生的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三、XX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XX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XX南地区地理范围较广,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丰富多样,这样不容易形成规模游客量,游客的'游览都被分散。199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与桂林漓江、桂平西山齐名的XX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其知名度随之有所提高,吸引了主要来自XX省内、广东自驾车、台湾及越南等国内外游客。

  XX南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组合有所欠缺,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不平衡;要告别单独旅游地的零敲碎打或旅游景区景点无重点的叠加,要重视整体品牌的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品构成单一,旅游消费较少,综合效益不高。

  四、XX南区域旅游实施“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策略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存在着由旅游发展地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屏蔽阶段,旅游落后地区寄生于发展地区,逐步提升到两方相互依存发展的共生,到最后实现区域旅游的多赢发展局面。这其中包括屏蔽阶段,寄生向共生的转变,共生意识的培育,共生单元的匹配、融合和规模的确定、合作方式、合作阶段、合作资源或项目的选择,合作契约的签订以及利益和义务的对称稳定分配等。

  (一)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利用、优化与重组现存的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达到旅游资源单体无法达到的效果。XX南地区以区内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以资源类型和文化内涵为依托,实施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2轴6区1个核心3个节点的空间模式:

  2条旅游轴线靖西大新南宁东西走向,南宁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南北走向;

  6个功能互补旅游区左江花山区、凭祥边关区、德天黑水河流域风景区、小连城弄岗区、靖西、崇左市区;

  1个核心南宁;

  3个节点城市大新、宁明、凭祥

  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品牌”、“四大特色”,实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具体来说,即以南宁大新宁明凭祥旅游成长轴线为中心,以百越壮都南宁、花山崖画、德天跨国瀑布为品牌,以喀斯特奇观、亚热带山水、民族风情和边境边关为特色,实现各类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既能各成地区旅游体系又能共同组合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构建具有XX南地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根据遵循核心主导、紧密辐射、网络联动原则,提升产品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动性,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集聚的合作性竞争两个层次,突出民族风情和边关风貌,生态和喀斯特自然旅游资源为重要补充。整合左江花山风景名胜区,将其三带六片周围广泛分布的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形成以下-产业链(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喀斯特秀丽山水观光游专题、壮民俗、民族风情游专题、XX边境旅游专题、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专题(包括整合两国的革命文物资源,联合开发追踪中越革命领袖足迹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旅游线路,跨国边贸旅游线路)。

  (三)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旅游竞合开发

  为支持XX南区域旅游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XX南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行动。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要素区域流动所付出的成本,产生最高的旅游业合作与发展效率。建立战略联盟,组建由南宁牵头的区域旅游管理公司和区域旅游集团,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发挥南宁的投资和管理优势,促进相对落后地方的旅游企业发展和升级,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重构,形成开发、销售、服务一体化,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的联合,旅游上游供应商(资源、原料、设施设备等)价值链、旅游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旅游经销商、零售商)价值链和旅游者价值链的重构,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真正实现XX南旅游圈一体化互惠共生。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2-17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总结03-28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06-07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02-02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总结05-19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10-10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报告范文04-20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范文05-15

旅游管理专业自我鉴定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