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

时间:2024-05-21 14:29:29 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大,在质量规格上也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 专业建设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我国的旅游酒店业表现出强有力的发展趋势。据《20xx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xx年“国内旅游约36亿人次,增长10%;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元,增长11%……在未来35年,我国将从大到强、从快到好,实现从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再到初步富裕型旅游强国的新跨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必然带动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也必然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规格、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以培养市场需要的酒店管理人才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必须同酒店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了解酒店行业岗位需求,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共同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星级酒店有着特殊的氛围和环境,学校很难在校园中进行百分百真实的模拟,而且有很多相应的设施设备也不可能完全达到高星级酒店的标准。因此,最好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将学生投入到酒店真实的环境中,以员工的身份从事相应的工作岗位,担任酒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同时在酒店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达到做学合一,这就是工学交替。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时可以考虑酒店行业季节性的特点,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灵活地实施教学管理,安排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如旅游淡季时可安排学生进行短期的酒店参观、技能实训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和体验酒店企业各岗位工作流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素养;旅游旺季时安排顶岗实习,可长达6个月以上,通常可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五学期,使学生作为职业人完全投入到酒店的工作环境中,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专业技能。这样,使实践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融合,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相互衔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人才培养规格最大限度地符合酒店企业的岗位需求。

  2.构建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应仅仅由专业教师进行,而应由专业教师和酒店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小组,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结合酒店企业的职业标准,通过详细深入地研讨论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基础课及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主要有英语、商务办公技术、应用写作、形体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电脑操作等能力,使之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素养。二是专业必修课程部分,主要有酒店管理概论、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礼仪、酒店服务心理学、经济法、酒店财务管理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酒店营销能力和管理的实战能力。三是专业拓展课程部分,主要有食品营养与卫生、中外民俗、酒水与调酒、宴会设计与运作、酒店企业文化、茶艺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专业建设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师资团队。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但是,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是走出大学校园后,直接登上高职院校的讲台,并没有从事过酒店的相关工作,不具备酒店管理专业必须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而且由于较重的教学任务、职称评审对科研课题的.要求,以及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缺乏激励等原因,大多数教师对到酒店企业第一线进行锻炼和提高缺乏积极性。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的现状。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1.要为专业教师多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高职院校要与酒店企业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多创造到酒店企业第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和专业培训的机会。同时,对双师型教师建立激励机制,把教师工资、奖金、福利等分配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引导教师自觉自愿地投入到酒店企业,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动态和酒店的经营管理运作,获悉酒店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积累教学第一手资料,从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2.要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应通过校企合作聘请酒店专业技术能手与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既熟悉酒店情况和行业状况,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为了保证兼职教师的稳定性和实际教学效果,应该建立兼职教师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

  三、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满足企业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熟悉酒店行业环境,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酒店管理专业应建设校内拟景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拟景实训室。酒店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分为单项技能实训(如前厅服务与管理实训、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形体训练、酒水服务实训和茶艺实训等)、综合技能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等类型。这几种实训类型必须环环相扣、互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校内有必要通过模拟现实情景组建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配套的实训室,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需求。在建设实训室时,最好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备,使实训室既能满足高职教学需要,又能为酒店员工提供培训和职业鉴定。

  2.校外实训基地。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在酒店实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酒店的经营理念,直观地了解酒店经营及管理活动,掌握服务和管理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选择一些知名的星级酒店进行深度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长期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之前与酒店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教学大纲、顶岗实习的内容和考核标准等;在实习过程中,由校外指导教师按照所制定的方案指导学生在相应的岗位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并要求学生定期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由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评价实习效果。这样,确保学生的在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科学有序的进行。

  四、结语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越来也大,在质量规格上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康,宋建.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指导手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

  [2]杨新宇.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研究——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的经验与启示,陕西教育高教,20xx年1-2期.

  [3]冯颖.20xx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中国旅游报,20xx年1月16日第001版.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2

  1) 浅谈绿色饭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 论星级服务

  3) 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4) 心理调控与自我激励

  5) 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6) “假日经济”剖析

  7) 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8) 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

  9) 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10) 饭店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11) 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12) 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13) 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14) 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试论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6) 试论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7) 浅析饭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18) 谈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化扩张路径

  19) 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20) 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21) 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22)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23) 分时度假的现状与发展

  24) 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25)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26) 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27) 产权式酒店的发展研究

  28) 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29) 饭店顾客关系管理

  30) 酒店式服务在***行业的应用

  31) 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32) 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33) 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34) 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35) 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36) 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37) 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38) 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9)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40) 有关我国(或地区)酒店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

  41) 试谈贫困地区发展酒店应该具备的条件

  42) 地区酒店营销策略

  43) 浅谈奥运对主办国旅游酒店业的影响

  44) 谈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5) 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46) 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47)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48)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49) 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50) 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51) 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52) 饭店顾客关系管理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53) 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54) 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55) 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56)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57)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58) 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59) 旅游饭店营销与管理系统研究

  60) 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

  61) 浅析中外饭店管理集团比较

  62) 试析我国饭店业员工流动原因

  63)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64) 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65) 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66) 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67)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68) 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

  69) 我国经济型酒店生存发展状况分析

  70) 我国XX菜系发展的对策研究

  71) 我国旅游饭店(或部门)完善管理思考

  72) 浅谈收益管理(Yield Management)在中国饭店中的'应用

  73) 饭店如何解决饭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

  74) 中国饭店业特许经营发展现状及对策

  75) 试谈跨国酒店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

  76) 我国旅游饭店业竞争力分析

  77)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

  78) 中国饭店发展趋势——集团化

  79) 我国旅游饭店供求非均衡分析

  80) 饭店行业竞争格局及其对策思考

  81) 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

  82)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

  83) 论酒店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84) 论酒店的品牌策略

  85) 中国饭店业文化竞争评析

  86) 浅析饭店婚宴产品的组合开发

  87) 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88) 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89) 提高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90) 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思考

  91) 我国酒店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

  92) 市场营销观念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93) 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94) 有关我国酒店价格问题的研究

  95)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96) 论饭店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97) 谈员工服务意识与企业竞争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98) 抓好饭店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

  99) 有关我国旅游餐饮管理问题研究

  100) 谈培训工作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性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3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观察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学生的就业走向,总结并分析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深度发展中应采取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深度校企合作;对策

  一、研究背景

  20xx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提出高职教育要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国各地各高职院校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意见,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出现了“订单班”、“2+1”、“实践基地”等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0xx年,教育部进一步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xx]12号),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观高等职业教育十多年的教育与改革成果,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春风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酒店行业培养了一批与一批的专业人才。以广州地区为例,广州地区几家具有代表性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积极探索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唐宫饮食集团合作创办了香港唐宫酒店管理学院;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南华工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燕玲大厦、东莞伯顿饮食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进行“订单式”校企办班等。

  在酒店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专业学生毕业后留在本行业的比例与发展潜力问题。在酒店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适应酒店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深度校企合作”是培养酒店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分析

  第一,各大酒店仍然存在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员工的数量和质量都没有保障

  酒店行业人才流失一直是行业内老生常谈的问题。从中国知网搜索,20xx年就有学者关注酒店人才流失问题,如叶红(20xx),《对酒店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思考》。至今,人才流失问题仍然是各大酒店头疼的问题,从基层服务员到领班、主管,离职率高,行业内流动性大。有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酒店业务不断发展,各岗位却缺乏掌握相应技能的员工,基层服务员一直是处于缺人状态,甚至是基层管理人员也经常空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酒店一般会从平时表现好的基层服务员提升上来,但之后却往往出现该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这一方面与酒店行业当前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校企合作在培养职业型人才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流失现象仍然严重

  目前广州地区高职教育都是三年制的,大多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是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大多数院校都采用校企合作,与企业签订协议,每年安排学生到该企业去顶岗实习的方式。许多专业学生表示,进校第一年还停留在对专业较为陌生的层面上;第二年比较清晰专业所学知识内容,但由于本身的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较差等问题,对大多专业课程的学习仍停留在半知不解的层面上;第三年马上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容易感觉到学校学的东西还不懂得如何去运用到实践中去,或者是学校所学内容与工作联系性似乎不大等问题。由于专业基础不扎实,再加上实习中工作强度较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不能正面的引导学生而常常导致学生对实习工作不理解、厌烦,顶岗实习后,就想尽快离开该企业,甚至再也不想从事本行业的情况比比皆是。以广州嘉逸酒店管理集团为例,20xx年,该酒店集团共吸收专业实习生259人,实习结束后辞职人数为165人,比例高达64%。

  另外,实习结束后继续留在本单位的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暂时留下,慢慢寻求向哪个方向发展。对酒店行业还较有兴趣的同学,能留下来在行业中工作三年以上的也为数不多。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4

  一、模式概述

  (一)涵义

  所谓三步渐进实习模式是指在实习期内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教师和酒店基地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分“适应、思考、研究”三步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工作中主动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具有饭店基层管理者的研究潜质,为成为酒店职业人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内容

  实习教学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编写训练递性也不强,往往造成实习过程缺乏重点,使得学生如走马观花,无法真正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大大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三步渐进实习模式下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一)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以往的传统实习教学指导方法中,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主要承担的是知识与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而没有把实习的不同过程中组织和引导作为主要任务,所以,很多学校和企业的双方指导教师都各自承担任务,没有任何衔接,产生教学任务脱轨现象。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知识在企业实习中根本用不上,太理论化了。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实习行为过程中的指导者、协调者等角色。故在三步渐进的实习模式中,我们提倡的实习指导教师扮演了关键性因素的角色,为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的角色定位。

  1.实习过程的指导者

  实习指导教师首先是一个指导者。指导实习生的生活适应方面、工作进展状况及酒店工作面临的问题处理等等,它是实习指导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尤其在实习三步渐进的前三个月。另外,指导教师还要为酒店基层管理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而精神生活管理应该是教师管理学生生活的`重头戏。学生从象牙塔中学子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转变的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去适应,比如酒店实习中的体力劳动关、观念转变关、角色转换关、环境变化关、社会适应关,诸如此类的关非常多。可见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的实习工作乃至对其学专业产生失望心态,如有些院校酒店管理实习生甚至放弃了毕业证而选择了中途退出实习。为此,指导教师成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是一位非常好的指导师,是学生心理的按摩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培养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学生的服务和服从意识,努力适应酒店的陌生环境,勇敢走出实习的第一关。

  2.实习三方的协调者

  实习指导教师是一个协调者。实习指导教师是代表学院与酒店各部门沟通的联系者,协作落实和完成实习任务,协调与实习酒店管理者、学生、校方等三者的关系,稳定好学生的情绪,指导好学生工作,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尤其作为校方的指导老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工作状态,决不允许企业把学生视同廉价劳动力任意摆弄,但同时又不能随心所欲去干预酒店的人事制度和劳动纪律;而作为酒店方的管理和指导教师,更应明确学生实习目的和心理动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一有问题应立即与校方老师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对策。

  3.实习工作的管理者

  实习指导教师是一个管理者。实习的组织安排赋予了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工作各方面事务的权力和责任。包括实习组织的管理、实习纪律的管理、实习任务的管理、实习过程的管理、实习成绩的管理等许多方面。把握住实习任务的进度,把握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热度,掌握实习各环节的基本情况,进行适时有效的监控。

  4.实习发展的完善者

  实习是把学校教育的理论部分应用于实践,给了学生一次充分了解社会和所学专业,并能相互促进的机会,让学生在一年实习中了解社会,磨练了自己,获得了成长。同时学校通过学生的实习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不足,相应地调整专业教学方向或方法,尽可能培养社会和行业需要的人才,从而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在这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只有在指导实习工作中,实习指导老师不断发现学生新问题和新情况,收集第一手的材料,并运用一定的理论去探讨研究,不断改进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等,才能成为教学实习发展中的完善者。

  5.实习成绩的评价者

  实习指导教师是一个评价者。校方指导教师与酒店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共同负责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每当实习结束后,对实习三步骤的每一过程进行评价,而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检查学生的实习记录、个别谈话、岗位带教师傅评语、客人记录本等方式进行。实习指导教师时常注意观察学生完成全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从而判断每个学生各种能力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给予必要的咨询,以便学生及时进行修正。指导老师是一位合格的裁判者,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具有公正的评判权。

  (二)三步渐进实习模式下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标准

  基于三步渐进实习模式下,如何评价实习指导教师是否合格,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核。关注高职院校的人员配备、实习基地的人员配备,及双方人员的管理指导等工作的具体项目的评价,具体如下。

  1.首先评价实习基地基础教师配备情况,了解实习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数量等,以防造成师资配备集中在年轻化、低职称、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同时也关注实习基地的带教教师的情况,尤其关于工作培训经历等。

  2.具体关注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时,注重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评分各等级。

  3.在实习中,实习基地(酒店)带教老师的言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实习生的实习情绪,因此,带教老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和品行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能、丰富的知识、热情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实习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维持良好的关系,以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正确评价实习基地带教老师,也是实习工作开展的有利保证。

  三、结论

  综合上述,所有教师在指导高职学生实习三步渐进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要为酒店基层管理者和实习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指导者,帮助学生从象牙塔中的学子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的顺利过渡,去适应社会,并时刻努力以能力本位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重视和遵循实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开阔思路,使学生无论是在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责任感方面,还是在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锻炼与提高,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5

  1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并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在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早期,由于专业师资欠缺,专业材料空白,专业课程设置更是具有盲目性,使得专业基础极差,在人才培养上即缺少主观上的灵感,又缺失客观上的后备,培养目标明确性差,稳定性不足。而且由于新设置的专业,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学设施简单不够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诸多问题等等,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无法保持高效率。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缺乏实践论证,理论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纸上谈兵”,不能形成激励环境,学生学习主动性呈典型的被动状态。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无法达到契合点,课堂氛围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难以学到有用的知识。

  1.2教材内容和质量均不统一

  专业教材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其内容必须统一规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和深化的作用。然而该院酒店管理专业,未能从自身出发,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质量都参差不齐,内容缺乏更新,新事物、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新标准等都得不到体现。这些不足使得教学过程异常的困难。甚至出现随意性教学情况,使得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不规范,不标准,不系统。

  1.3教师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不足

  教师的专业性不足,使得教师在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传授时,无法“现身说法”,没有案例起到充足的说明作用,如此教学,将导致其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均处于较低层次,不能进行动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境与专业的结合等,培养的学生也只是理论型,不能适应市场对现代化专业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2教学改革对策

  2.1完善高职课程体系,加深实践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优劣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为了优化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除了必修酒店管理专业外,还要配套商务英语、礼仪接待、策化营销、市场开发、旅游产业等等相关课程,将课程按不同岗位设置成学习模块,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哪些模块。这样能够节省学生学习全部课程的时间,将有效的时间用在感兴趣的课程上,提高其主动学习兴趣。另外,还要配置实践教学,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通过实践,学生更能深刻体会酒店管理的市场动态,更接近社会,积累社会经验,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和创新的.能力。在整个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服务理念,人文关怀更能把握市场。

  2.2更新并规范教材内容

  优化洒店管理专业教材,是实现毕业生与市场零对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突破的重要支撑。酒店专业人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人才输出也只是针对地域内的市场而言。因此,学院在进行教材整合时,需要考虑到地域性特征,结合现有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设施,以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为突破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力求培养服务于本区域的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型人才。为了突出学院的办学特色,必须从教材的更新上和规范上下功夫。因此有必要参照原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通过市场调研,通过专家讨论,通过与市场对接产生的反馈,结合区域特点进行新教材的确定。

  2.3加深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脱离了实践,理论教学毫无用武之地。对于教师来说,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利器。无经验的理论教学,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给学生提供精彩的讲解形式,学生也无从理解理论的实践意义。针对这一问题,该院有意计划教师深入前线作战,进驻酒店管理行业,了解酒店管理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促进教师在专业教学上的反思。教师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能够积累具有典型特征的实际案例,为融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融入市场前尚的气息。也能够为特色专业建设写上重重的一笔。

  2.4参考先进教学模式,改革现有的教学机制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不同,教育形式也不同。西方国家此类专业接收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群,此类人群对于酒店管理兴趣大,基础知识了解,对于此专业的认识注重学以致用。而我国酒店专业教育,招收的学生多为在校生,并没有相应的酒店管理经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认识也处于茫然状态。因此,基于现状,该院大胆进行尝试,在教学机制上进行创新,受国外特殊实践环节的启发,实行2+1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并非是两年理论,一年实习的教学,而是进行创新,将实践环节逐步拉升到重点教学之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4+2”,即4学期理论学习,2学期实践。具体操作如下:前3个学期进行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第4个学期在学校的引导下进入酒店进行实践,参与洒店管理的各个细节。从中总结经验和不足。第5个学期回校深造,培养深层次的管理能力。第6学期再次进行实习实践,将所学和以前的不足加以强化和运用。并能快速转化服务理念,应用所学为酒店的各种客户营造舒适的环境。这个过程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解决就业问题,或者为就业铺好门路或积累实践经验,对于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可谓一举两得。

  3结语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与实用性都很强的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在酒店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深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并规范教材内容,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参考先进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为酒店管理行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6

  摘要:《食品营养与卫生》近几年逐渐成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必上的一门课程。但由于该学科发展起步较晚,教材不够成熟与完善,学生相关理论基础薄弱,教学上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职食品;营养;卫生;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观念经历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的健康的转变。居民意识的转变同样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者有更高和更深入的认识。因此《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理论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等。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1存在问题

  1.1教材内容的选择

  目前针对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材版本较少,且大部分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大同小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内容设置与现阶段实际情况不匹配,内容陈旧。例如,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已更新至20xx版,而多数教材还停留在20xx版甚至更早的版本,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其次,中职学校重理论,但更重视技能的培养,虽然《食品营养与卫生》属于专业理论课,但应在内容中涵盖部分实践操作技能,如酒店管理专业对于宴会配菜与菜单设计有较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只涉及到食品的营养价值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的膳食搭配案例可供学习,知识实用性较低。

  1.2教学方法与手段

  《食品营养与卫生》应该成为一门既传播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又能解决日常膳食科学化的一门实用型课程。但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较差,缺少发散性思维,技能培养更是开展艰难,最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3考核体系

  《食品营养与卫生》通常采用只针对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考核方法,考试成绩也只代表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难以衡量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更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这种考核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中职学校对于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教学改革初探

  2.1优化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食物营养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而《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理论专业性较强,学生难以迅速掌握并加以运用,因此这对教师与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更加有趣、生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进行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方面,除将大量理论性知识简化讲授外,还可以补充非书本上的相关内容,内容尽量顺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以服务生活实际为原则,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例如在讲授蛋白质互补作用这一概念时,可以举多个饮食搭配实例验证这一理论,如八宝粥、炖烩菜等。又如在讲谷类食品过度加工后对营养素的不良影响时,可以举例市场上常见面粉种类中营养素含量加以论证等。通过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的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活学活用的教学方法,也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食品卫生学方面,例如几年前的“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都可以引用到课堂,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多讲解成为社会热点的食品卫生问题,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理论知识,特别是枯燥的卫生条例法规等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特点,为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初步尝试运用专题式教学法与课题研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2.2.1专题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将流行的行业热点和课本知识结合进行专题性讲解。这种教学法能够将相关知识集中体现,具有深刻性;二是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扩展,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了填鸭式教学,促进了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专题有“能量过剩怎么办?”“人体血糖是如何调节与代谢的'?”“怎么吃更健康?”等,这些专题让学生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无聊的知识堆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课题研究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拟定课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收集整理资料及撰写论文等。比如,对特定人群的膳食营养调查、给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一周的营养配餐等相关内容的课程研究,最终以提交论文并进行内容阐述作收尾。这对学生掌握及更好的应用本门课程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完善考核制度

  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考核制度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使用学生上课基本情况与课题研究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发言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上课的基本情况;课题研究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题型中要涉及一部分开放型题目,也可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更多教与学的互动;考核侧重综合素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等,学生会对本课程的学习有长足进步,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余秀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协论坛,20xx(2).

  [2]范雪莹,滕春喜.学习新课程优化课堂环境[J].教育科学,20xx(1).

  [3]周永,韦娜.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xx(5).

  [4]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xx(5).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7

  一、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边缘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最切合实际,也最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层次。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和酒店之间的合作多停留在口号层面上,仍属于传统的“学校负责培养,酒店负责用人”的浅表性合作模式,合作流于形式。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沿袭本科的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且受限于培养条件、教学设备不具有鲜明的现场性、技术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导致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职业定位,实践技能薄弱,综合职业能力不强。就行业性质来看,酒店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一线服务与管理,同时酒店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没有实践的强化就无法真正固化知识,没有娴熟的技能就难以实现职场的顺利晋升。除了酒店行业本身存在问题外,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即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课程设置失衡。

  课程体系设置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然而,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来自经济管理学科,如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等这类通识型课程,它们与现代酒店行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且这些课程与现代酒店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在内容上存在重叠和交叉,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改善。《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英语》《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必修课实践占比较少,实践技能机会少。《主管与领班实务》《调酒与酒水服务技能》《咖啡文化与咖啡调配》等专业选修课教师不具备多年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对酒店行业不精通,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力不从心,教师的实践技能跟不上企业的标准,而且课堂无法提供教学所需设备。

  二、改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

  1.两方互动,双赢发展。

  近几年,酒店类职业技能大赛反映了酒店业对人才最迫切和最新需求,因此以大赛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改革首要的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重视人才培养生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在生产链的起始端上强调行业企业的参与度,重视与酒店企业的合作。学院与酒店企业共同制定合作意向,共同修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酒店参观认知、技能学习与实践课程开发、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顶岗等开展合作,从初步认知到单项专业技能锻炼再到综合技能的提升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实践内容。

  2.服务管理递进,工学交替相融。

  “服务管理递进”是指学院和酒店企业共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的设置,遵循从“服务员/服务师—领班(主管)一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工学交替相融”是指从入学到就业,校内学习与校外企业顶岗交替进行。切实改变过去“由深入浅”式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教学安排,变成遵循高职学生人才培养需求“由浅入深”式的实践课程模块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学期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课程和专业素质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到各种类型的酒店及餐饮企业开展酒店参观认知实训,使学生对今后即将面临的就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学期主要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技能类课程,通过课堂和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单项服务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五星级酒店及餐饮行业体验真实工作情境,以期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服务水平。第三学期集中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岗位技能轮岗实习,综合提升学生岗位技能服务水平,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加强各项服务技能的训练和与人沟通能力的训练。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的前十周,在实践专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学生查漏补缺,在校进行专业岗位管理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酒店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第五学期的后九周和第六学期组织学生与酒店企业双向选择,到酒店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习企业课程,由企业评定课程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总结与深化,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拓展知识学习、综合能力训练,取得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达到“双证融通”,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目标。

  3.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实施课程开发。

  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广泛深入调查职业岗位需求,确认岗位所需求的知识体系及技能结构。以酒店管理岗位群为导向,以酒店工作任务为中心,围绕酒店岗位任务开展基本通用技能、专项技能、酒店运营管理综合技能等能力的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需要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业和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对应课程设置。课程排序也遵从“服务员一领班(主管)一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从第一层面熟悉酒店业务部门的岗位服务技能,到第二层面熟悉酒店一个部门的运作,到第三层面熟悉整个酒店管理运作进行课程的由浅入深式重组。从实践技能的角度来看,酒店参观认知实训增强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熟悉度和认知度。与课程相结合的专业岗位技能实习进一步增强了专业岗位技能,顶岗实习通常与就业相结合,既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技能,又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娴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的下一步晋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以实践课程为主线,优化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设置是教学构建的核心。按照实践能力要求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并对专业课程实践体系进行模块优化。专业性技能模块主要包括行为性服务技能(职业性的礼仪和语言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除开设酒店礼仪、沟通能力、酒店英语听说能力、公关能力等课程外,还分解服务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将原有的《餐饮服务技能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3门课程分解成6门,在第二学期主要开设专业服务技能类课程,第三学期在校企合作的酒店开展业务技能的强化,从前厅到餐饮到客房轮岗实践,在实践技能娴熟的基础上,第四学期开展管理类课程,为初步职业晋升打好基础。管理性技能模块,主要包括行动性管理能力(目的是培养一般性工作管理能力)和策略性管理能力(怎样将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开设督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研预测推广能力、酒店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实务、设备物品管理能力、酒店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及盈亏平衡分析能力、酒店经营决策与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变革创新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等课程,主要包括:前厅、客房管理、餐厅营运管理、酒店会展与宴会实务、主管与领班实务等。

  5.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实施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和课程优化归根结底都要回归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实施课程项目化,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新设置教学内容,以服务流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开发项目化实践教学。以《餐饮服务技能》为例,按照餐饮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以餐饮企业真实产品(或服务)为项目载体开发课程模块,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一起按照岗位任务和能力迁移规律进行教学任务分解,重构常规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围绕“如何锻造高星级酒店餐饮服务人才”工作项目,设计4个子项目,包括高星级酒店餐饮认知、餐饮操作技能、零点餐厅服务、宴会服务与主题设计,并依据餐饮岗位职业能力确定每个模块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最终完成餐饮服务技能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以及标准化教案。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8

  [1] 周恺 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J]. 建筑学报 20xx.05

  [2] 黄燕鹏 岭南地区酒店空间探析[J]. 建筑学报 20xx.10

  [3] 朱守训 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J]. 建筑学报 20xx.08

  [4] 孙佳成 酒店设计与策划[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5] 香港卓越东方出版有限公司[M]. 酒店设计圣经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xx

  [6] 李婵 设计的智慧:酒店设计师访谈录[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

  [7] 乔·费舍尔 现代酒店设计[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xx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思路清晰,符合开题要求,准许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审查结果: □ 通过 □ 完善后通过 □ 未通过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9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打破了学科体系的束缚,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显著特征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相连,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适应高职学生思维特征。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课程的开发设计全面展开,但课程开发往往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走进课堂的很少。本研究吸收和借鉴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岗位需求、能力培养、学生未来五年之内的`可持续发展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与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体系。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以培养酒店行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调酒和制作咖啡为特色、以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为核心,面向酒店及相关行业,具有较强酒店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工学交替,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与实习相结合。课程设置依托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来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进行整合与序化。全面促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合理化培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快速发展。

  3.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专业酒吧和咖啡厅、星级酒店、国际酒店集团管理公司、自主创业等方面就业。主要从事调酒、制作咖啡等饮品和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服务与管理方面工作。

  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人际交往的沟通、外语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一般通用知识;具备调酒与咖啡制作和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管理与服务及食品营养卫生等专业知识。

  4.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取决于设置哪些课程,通过什么方式去完成。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前提。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把握核心专业课程,明确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使各课程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健康成长。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0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大部分采用理论学习+动手操作、再理论学习+再动手操作这种学习加训练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学得会、能动手。符合现代酒店需要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较高的专业管理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的中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应达到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既能熟练进行英语接待和管理能力,又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本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启动2121工程。即先进行两个学期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的学习训练,然后到合作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一学期,在指导老师和资深领班的指导下,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实习结束后,根据具体的服务情况,找出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再进行两个学期的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加深操作训练后,再开始毕业综合实习。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岗位,针对岗位分析能力模块,根据能力模块来设置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本着“有用、够用”的原则,更新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先认识学习、后理论学习的教学方式,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

  职业院校的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高,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成绩。大部分学生不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没有掌握一套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遇到学习难题,缺乏知难而上的精神等等。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基础课程的大量设置,不仅背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而且会使大多数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同时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提出了基础理论“够用”、操作技能“有用”为尺度,并且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为后续的职业实践服务。另外,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时,将观察方法、思考方法通过日常教学时传授给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2.改革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的教育主线应该围绕职业技能训练来开展,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课程要进行大胆革新。一些实用性较差的课程如《现代酒店建筑设计》、《饭店规划经营》、《高等数学》等课程坚决去除。增设一些专业实训、专业实务和案例等课程,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大大提高了。将《前厅部的运转》和《客房部的运转》两门专业课合二为一,合并成《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用七十课时。其中三十课时用来理论知识学习,四十课时来进行操作技能训练。酒店管理专业为了迎合市场,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并增加课时。同时开设《酒吧经营管理》、《宴会设计与服务》、《西餐宴会设计与服务》、《餐饮服务与管理》以及《旅行社实务》、《中国旅游地理》和《导游业务》、《旅游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开设了《社交礼仪》、《形体训练》等实用课程。

  3.革新教学方法

  为了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教学方法的革新采用“精讲多练”的办法,要求任课老师把所授课程的核心内容讲解透彻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达到“弄懂会做”这一目标,彻底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专业核心课程《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和《餐饮服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练习、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紧紧围绕既定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进行互动协作和自主探索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专业实践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和对案例的层层剖析,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方式,采用音像图片、情景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强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尽量寻找机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部分,实现教学一体化。

  4.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更加全面地、更加公正地进行教学质量考核,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考核改革。一是模糊评价法: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师风范五项,根据各项重要性,让学生按百分制给任课教师打分。该方法比较全面的评价了教师的理论教学质量,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客观认识,对进一步提高自己有很好的帮助。二是学生自评法:原来的评价体系是教师评学生、学生评教师。这种互评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仅凭卷面分数和课堂作业来评价学生的优差是不公正的。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一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清醒认识,另一方面使任课教师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思考。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1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现状

  1.教师观念落后

  酒店管理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对酒店管理的实际操作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的知识构架也仅限于理论部分,本身就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完美契合。而且部分老师认为,课堂主要是教授理论知识,要想获得实践经验,就必须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从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学方法落后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气氛沉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裹足不前,无法培养出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怎样才能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头等问题。

  3.教学内容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一直没有更新换代,仍然是很久之前的版本,这就导致学生的眼界受限,不能了解新的酒店管理方法。有些甚至是以国外的某些教材来进行教学,而这些教材中所选取的国外企业的教学案例并不符合本国国情,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忽视了实际运用中的适用性。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概念

  在《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一书中,作者英国国际培训专家柯林比尔德提出,体验式学习是指人们在以往的体验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经历或事物的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中获得的洞察。我国对于体验式教学法并没有提出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来看,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而获得的相关知识。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被定义为: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从学生出发,设定某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亲自参与这个过程,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的。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把握住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通过形式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酒店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酒店行业对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将体验式教学法融入到酒店管理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知识体验教学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体验教学,该部分通常作为入门课程来学习。通过对大部分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在选择酒店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其本身对于酒店管理并不了解。同时,在进行理论知识授课时,院校还应该组织相应的认知实习,让教师带领学生到酒店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对酒店的建筑风格、装饰细节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与酒店员工真正做到零距离,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获得对酒店的大致认识。

  2.情景模拟体验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因此通过模拟酒店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扮演相应的`角色,来处理这一角色承担的某些工作,从而体验到该角色工作的过程以及工作的意义,这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酒店管理的操作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情景模拟体验教学中,教师则扮演着导演和教练的角色。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学生明确模拟情景的主题、内容、程序、操作方法以及目的,保证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主题进行。

  3.实践训练体验教学

  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综合化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于酒店的相关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为了使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们必须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生产实习等等。除此之外,学生们应该利用寒暑假,到酒店实习,以体验与酒店相关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了解酒店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求,并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酒店管理联系起来,及时更正和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得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

  4.毕业实习体验教学

  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前,学校应当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安排一次毕业实习。也就是说,让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星级酒店实习,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酒店的工作环境以及运转机制,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实习期间,学生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而且通过独立完成工作的任务,可以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体验教学成绩评定

  体验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再是通过理论试题和实践试题组成的一张试卷,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评价系统。两者中更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因此按照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的比例划分。平时成绩主要是看学生的平时表现,比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网络教学区的讨论活跃度以及体验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而期末成绩不只是考察理论知识,还加入了体验技能的考核,这就顺应了体验教学的改革需要。而对于每个体验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的评定,不再是教师一人评定,而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并且要保证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可以将评定系统分成几个小部分,比如知识表现、情感表现、方法表现等,分别进行评定之后再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评定结果更具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四、体验式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1.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限制酒店管理人才的成长。因此,为了向市场输入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保证人才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上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革新教学理念,其次是改变教师观念,最后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方能使高等教育向前稳步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实践已经证明,体验教学法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推动教学改革。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合作性

  体验教学法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而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这就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主体地位。而学生们通过情感的投入,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因而更容易把握教学项目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可以体会到创新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由于体验式教学中的教学活动通常是分小组进行的,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后,小组是在组长的带领下统一行动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组员之间必须团结合作。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探讨与决策,会使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团队意识也会有所增强。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主查询资料,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查询到的资料分析问题,并解决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这不仅仅是要对操作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们的心智得到提高,能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师的创造性

  要想给学生设计一个适宜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通过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整合,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

  五、总结

  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优势已十分明显,但是要想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不仅是要依靠教师和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教学改革,这就需要更好的师资队伍建设、及时更新的教材以及完善的实习基地等。只有这样,体验式教学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综合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推动酒店管理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2

  1、总体规划要求

  在总体布局上,分清对内和对外的功能流线。在对外的部分达到功能相对独立、景观互相观看的既独立又融合的交融效果。各个区域有着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关联的流线通道。各个建筑与环境之间自然的融合和渗透。

  2、建筑造型要求

  建筑造型给人简洁、大方之感,即一目了然,又有内容有细节,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抓住看者的.视野。利用结构、材料、造型的方法创造出不落俗套的新时代建筑。建筑入口明朗大方,便于识别。

  3、景观要求

  以温带阔叶树木夹杂多种植物为主,混栽在季节上次第开花的品种,利用湖、水、草、阳光、绿色创造出休闲、自然、大方的景观环境。

  4、建筑功能设计要求

  建筑内部功能互相独立,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管理通道。建筑功能和环境紧密融合。不同功能间互不干扰且有顺畅的流线进行联系。

  [1]周恺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J].建筑学报

  [2]黄燕鹏岭南地区酒店空间探析[J].建筑学报

  [3]朱守训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J].建筑学报

  [4]孙佳成酒店设计与策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香港卓越东方出版有限公司[M].酒店设计圣经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6]李婵设计的智慧:酒店设计师访谈录[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7]乔·费舍尔现代酒店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思路清晰,符合开题要求,准许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___年___月___日

  审查结果:□通过□完善后通过□未通过

  负责人签字:

  ___年__月__日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3

  一、前言

  酒店业务顶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酒店行业的职业特点要求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具有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并能迅速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这更强调了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二、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学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实习就成为学校对学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一是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企业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武装学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二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途径。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让酒店企业和学生可以近距离彼此了解,并就此签下就业协议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减轻学校的就业工作负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三是密切学校与酒店企业关系,使酒店从学校产品的消费者变成合作伙伴。通过学生实习,学校可进一步了解酒店企业需求,以便改进培养的方法,调整培养目标;还可了解酒店企业管理中的经验及不足,丰富教学内容。

  (二)学生走向社会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在校学生逐渐意识到通过实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的学习、消化在校所学知识,还可以明显改善技能,了解社会,培养各种能力,同时降低就业成本,对于在正式就职前消除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实习也日益成为学生学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一是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习工作中加以检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找出所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学习。二是在实践中为自己定位。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择业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而没有接触过社会及工作的学生往往会很迷茫。此时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接触工作、接触酒店企业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为自己初步定位及毕业后择业。三是通过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现代企业的招聘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瓶颈。而通过设计合理、管理到位的实习,学生则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使其工作技术技能、人际关系处理、心理素质锻炼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储备。

  (三)酒店企业人才引进及其管理的需要

  目前,国内酒店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许多酒店企业已走入校园网罗人才。通过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或者面向学生直接招聘并逐步延长实习期限,来大批接受实习生,这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有些酒店企业中,实习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而国内的酒店企业定期成批的接受实习生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实习生已系统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也具备了较多的技能。经过培训上岗后,可以与正式员工一样,工作肯吃苦,而且待遇要求不高,这可以为酒店带来两方面的节省:工资支出;培训招聘费用,因实习生都是集体招聘,较之分散招聘成本较低。二是实习生易于管理。实习生到酒店实习前一般由学校进行了实习教育,并有老师参与管理,还由于是在校生,尚无独立择业权,一般较稳定,不存在流失的问题。此外,实习生作为一个群体,纪律性较强。再加之所受的教育,其理解与执行能力也较一般员工强。饭店对其管理也就相对要容易得多。三是人力资源储备的途径之一。在经济变革迅猛的时代,人才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酒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也应将目光放得更远,转向了在校学生。因为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常产生于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而实习恰好提供了这个机会,让酒店与其未来的.人力资源有一次亲密的接触。四是承担酒店的社会责任,传播酒店企业文化和企业影响力。作为社会的细胞,企业除了追求利润,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接受实习生,正是酒店为社会培养人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成效

  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较好地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未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住宿条件期望值较高,对职业的工作特点、岗位职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生活等都没有切身的体验,处于非常幼稚的想象阶段。通过顶岗实习,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成熟,意识到实习表现好坏直接决定着就业机会的大小。所以他们工作起来倍加努力,倍加珍惜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磨练。很快适应了职业工作环境,熟悉了岗位工作特点,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学会了服从企业管理。一些学生克服了在校期间纪律松懈、作风懒散的毛病。增强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懂得了爱岗敬业,较好地将求知、做事和技能结合再一起,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岗位,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大大提高。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期通常为10—12个月,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全真的现场工作环境、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积累了操作经验,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大多数学生实习期未满就能独立工作。

  第三,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就业,对于既无社会阅历又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开通了一条就业的绿色通道,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就业渠道。实习单位在接纳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实际上也就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直接了解到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也能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要求、待遇、用人条件,从而为自己寻求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成为服务行业的领头军,但事实上,酒店经营管理工作中缺少高专业素质、高操作技能的人才,严重影响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应加强学生的相关理论,实现理论带动实践的发展。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推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素质教育体制的大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主要依照以下的原则和思路,开展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内容的改革。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原则和思路

  现代酒店管理中要求酒店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酒店文化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因而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协同发展,本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的改革思路,培养及时上岗的酒店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酒店是服务业的翘楚,涉及到客户的感受体会、个人隐私等问题,要求酒店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爱岗敬业、尊重消费者。所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要本着“以德为主,以能力为辅,两者有机结合发展”的改革原则,加强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同高职中其他课程改革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主要是从教学理论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改革等四个方面内容实现。其中教学理论改革主要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活动的个性化发展;课程体系改革指得是合理分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关系,适当增加或是删减一些课时,保证课堂效率,避免学时浪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微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和课程质量;教学评价方式改革是针对于传统应试教育中以期末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忽视平时的表现,以教师为主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

  本文主要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内容展开实践过程,以此说明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其具体步骤主要如下所示:一是在学期前,根据课程目标,学校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使理论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全面发展。例如,相关的酒店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因而在教学计划时,学校尊重企业合理的要求,在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加强如何增加临场应变能力的理论培养,在期中考核过程,学生前往企业,进行实践考核,以客户的评价、酒店各部门的领班者对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每一个月展开一次实训课,作为前一段时间的总结。还通过构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高真实的工作场所、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对酒店工作的全面认识,从而培养应用型的酒店人才。最重要的是,在开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时,要求合理分配校外合作的比例,避免进入到校外实践工作教学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率的思想误区,要统筹兼顾“校企发展、工学交替”的发展。推动学生理论和实践的优化发展。例如,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展开酒店管理理论的学习后,通过实训基地,由学生分角色扮演酒店管理的现状,从而用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在实践中能够高效利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当前热门的行业之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素质教育改革的总思路要求学校教育要实现实践化管理,因而实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内容实践,对于学生的发展、酒店的未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

  酒店管理专业多维创业实践平台思考

  摘要:目前,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不全面、不连续、不系统成为高校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障碍。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基础上,以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构建多层次、多途径、互动式的多维创业实践平台,并探讨创业平台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以期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助推院校创业教育水平提升。

  关键词:多维创业平台;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强调要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认同自主创业,但目前实践平台建设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环境缺乏真实性等问题无法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创业过程、体验真实创业的艰辛。因此,有必要构建多层次、多途径、互动式的多维创业实践平台,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现状

  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是指提供并保障大学生进行创业尝试与模拟操作的制度设计、项目安排、活动组织以及硬件支持的统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条件保障[1]。创业实践平台是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学生创业活动的有效载体。创新创业作为一种通用技能和态度,是需要在变化的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来获得的一种知识。同时创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平台是学生和社会、市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是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学习创业的一种有效形式。从目前实践平台建设的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在积极投入为学生搭建实践桥梁,如举办创业大赛、开办创业讲座、创建创业园区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①实践平台建设形式单一、未形成系统性保障体系,难以有效整合全校甚至全社会有效资源。

  ②实践平台宣传力度不够。此外,实践平台未有效融入进专业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稍有脱节。

  2多维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形式

  根据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形式,遵循大学生了解、学习创业知识的基本脉络,笔者提出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互动式的大学生实践平台,主要包含三种类型,即知识教育平台、实践应用平台及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2.1创业知识教育平台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实行面向全体在校生的全过程教育。同时,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学习让学生开办企业,它以能力为导向,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对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因此,搭建的创业知识教育平台能成为高校创业知识的有效传播平台。具体表现在,

  第一,构建课堂教学平台。整合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一方面,发挥全校资源优势,增加开放性、跨学科性的创业类基础课程,扩大覆盖面,如创业学、风险投资等。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渐渗透进创业相关知识。如在《餐饮企业运营与管理》课程中,教师不仅仅讲授基本知识,还要设计团队开放性活动,引导学生模拟开办小型餐饮企业,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

  第二,构建课外学习平台。利用社团活动平台,充分发挥社团“第二课堂”的力量,通过组织知识讲座、论坛、演讲与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外,网络虚拟教学平台也应该广泛应用。目前,除高校引进的创业数字图书馆资源之外,还应该提供一个资料丰富的学科知识资源库。在资源库中,除了有教师授课的课件讲义外,还提供大量供学生使用的与专业有关的文字资料、图形、视频、音频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此外,利用移动互联的便利,开发手机APP软件,组建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共享创业知识,传授创业经验。

  2.2创业实践应用平台

  2.2.1逐渐将校内实训基地改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酒吧模拟实验室平时可定期开放,供学生练习调酒、咖啡调制技能,也可对外开放经营,由班级各小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生亲自参与店面装饰、店面运营与管理,感受创业艰辛,发现自身不足。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创业街区。创业街区由学校搭建,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设立创业风险基金,配套小额贷款,营造孵化企业的市场环境。

  2.2.2有志于创业的可提出申请。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经营的茶语心菲茶餐厅正是在这种创业实践平台基础上创办的。另外,强化构建虚拟实践平台。利用模拟软件,社团组织或学生自发组织创业工作室进行各类活动体验,并针对电商、微商等新兴业态进行模拟经营。

  2.2.3强化校外实践平台首先,搭建校外创业体验平台。鼓励学生每年寒暑假到酒店、餐饮企业等地实习,了解酒店,参与酒店具体的生产和经营,进一步加深行业认知。其次,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平台建设。在半年的顶岗实习中,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思维融入实习岗位中,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成长机会,这也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一方面,教师做好实习动员,激发学生的工作激情,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期望值。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各项挑战,多观察多学习多思考。再次,安排学生在酒店轮岗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部门的角度看待酒店管理运营。

  2.3创业信息服务平台20xx年对武汉商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创业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其中,46%的被调查者只是“了解一点”,26.7%的被调查者对政策“不了解”,而只有1.7%的被调查者对此是非常了解。因此,有必要构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一方面,高校应成立创业服务中心,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创业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办讲座、提供信息咨询、资助创业资金等形式普及创业知识,拓展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搭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创业服务虚拟网络平台。将创业政策、企业信息、创业指导信息、模拟软件等有关内容融合,学生可登陆网站查阅创业政策,撰写创业计划书,与相关企业及老师互动交流。

  3多维创业实践平台运行的保障机制

  多维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且持续运行,需要在师资、研究、经费等各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形成高校、企业、社会各方参与的协同保障机制。

  3.1完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

  目前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各高校基本形成了校领导主抓、多部门协同的组织管理形式。然而建立创业教育专门的组织机构,完善机制、体制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重大意义。独立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独立的人员配置,并聘请有经验、相关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负责对不同类型的创业平台的使用范围、运行要素及支持体系等加以研究,形成系统的创业平台运行机制,才能保障各类型平台的顺利运行,才能使就业和创业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制定相关制度,对创业平台的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搭建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支持网络,实现对人力、物质等资源的统筹协调。

  3.2优化整合师资队伍创业

  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平台有效运行的关键一环。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就拥有不少“双师型”教师,这也是其与传统高校的一大区别,也是优势与亮点。首先,鼓励教师参与。引导与组织教师多参加校外实践和创业模拟活动,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素养[2]。其次,加强师资培训,借助多方资源选送教师出国培训、参加创业师资培训项目,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委派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咨询等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课程的重要师资来源。再次,扩充“智囊团”,吸纳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人士、政府专家作为创业导师,通过授课、讲座、实践指导等形式参与创业教育,并由专门部门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信息,随时更新“智囊团”。

  3.3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创业平台作用的充分发挥

  有赖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要营造浓厚积极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大学生首先要转变观念,深化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明确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学习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较为庞大,所涵盖的知识甚广,单靠几门课程及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学生积极自觉地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各类创业平台去充电,去探索,去实践。只有这样,创业实践平台的作用才能真正凸显。

  3.4健全激励机制创业平台的建设

  不仅要求院校加以重视,积极投入,更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充分利用“应用型”的深厚积淀,拓展外部资源,与政府、企业等外部机构联合推进。因此,有必要有效地整合政府及企业资源。首先,可采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多方争取资金支持,以合理的利益分配、科学的管理机制来确保联合各方对平台建设的持续投入。对院校而言,有必要加强对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有效控制和使用;同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入思考如何通过人才输出、协助进行业务拓展等方式维系与外部机构的广泛联系及各方对共建平台的热情[3]。另外,完善教师评估激励机制也是发挥创业平台作用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静.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xx,(6).

  [2]曹盈.基于SWOT分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J].黄山学院学报,20xx,(12).

  [3]易伟义,余博.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思路和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xx,(3).

  [4]卢淑静.创业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求索,20xx,(2).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专业的总结08-29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5-29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05-01

酒店管理专业自我评价01-07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报告04-16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心得11-08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3-14

酒店管理专业个人总结11-30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