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建筑工程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工程论文1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弊病,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渗漏问题。它是施工单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有效使用,必须依据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防范,采取事前预防,事后检查的方针政策,把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工作做好。
1建筑工程渗漏问题概述
根据经验分析,渗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选用的防水材料不符合标准和要求产生的渗漏;混凝土密实度低,抗渗漏能力差,一旦地面出现积水就会造成渗漏;防水层高度不够产生的渗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形成墙体裂缝产生大的渗漏;忽视了选用材料固有的物理特性,未进行防范处理而产生的渗漏,如热胀冷缩等;施工操作未遵循相关规范,致使屋面防水层出现裂缝、空鼓、皱折等现象,削弱了面层的防水作用,从而引起渗漏;预留孔大小或位置不准确,安装管道时极易产生裂缝,引起渗漏;另外,排水不够畅通是厨房、卫生间和盟洗室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
2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策略
建筑工程中的渗漏根据产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屋面渗漏、墙体裂缝渗漏、厨房及卫生间渗漏,地下室渗漏等。下面我们进行分别论述。
2.1屋面防渗漏
房屋的最上部结构即屋面防水工程,起着防水防漏的作用,兼有承重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工程施工一旦有所忽视必将造成渗漏。屋面渗漏主要表现为天沟漏水,檐沟漏水,出气孔管道漏水和落水口处漏水。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根据实施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温湿度以及建筑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温度卷材及防水防漏材料,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及业主需求。且卷材、涂料等不同的防水材料需要按不同的规范要求施工。2)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应延续而无间断,防止温度下降出现冷缝,造成渗漏隐患。另外钢筋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漏浆,露筋现象,保证屋面板施工质量。3)找平层作为屋面防水的最基本保证,必须具有较好的刚度,强度和结构整体性,另外还应具有合适的坡度,避免形成积水渗漏。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必须预留分隔缝并合理设置分隔缝的间距。为了提高其防渗性,施工前应对屋面基层进行认真清洁,并进行洒水润湿。4)防水层施工前对屋面和天沟檐沟的基层进行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其平整,密实,不易形成积水,产生渗漏。防水防漏工程施工完成后还要认真做好后期保养护理工作,如严禁在其上放置重物,焊接管道与避雷设施等作业,以保证防水外墙面防渗漏工程的有效使用。
2.2墙体裂缝防渗漏
墙体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实施建筑工程处的地基土质较差,建筑形状不规则不对称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另外,选用材料的热胀冷缩也会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无疑留下了较大的渗漏隐患。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为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刚度,在墙体上每层均要设置合理配符的圈梁,防止因不能承重而变形开裂。2)浇筑混凝土是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混凝土或加入合适的外加剂均可减少伸缩沉降带来的危害,从而减小渗漏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应避开酷热的夏天,选择温度适宜的时节开工。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沉降缝以及防震缝等变形缝,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应根据预计地基变化情况,建筑物对称情况及其使用功能设置沉降缝;当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时,砌体很容易产生裂缝,此时应设置伸缩缝;用于抗震,防裂的防震缝则是通过将一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规则的单元,使每个结构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均可承受的住,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不宜变形开裂,因而也不会产生渗漏。
2.3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
厨房及卫生间渗漏主要表现为各管道周围渗漏及楼地面开裂破坏了防水层而产生的渗漏。为防止渗漏采取如下措施:1)选用符合质量标准和防水要求的管材、设备及配件。2)厨房卫生间分隔墙底部的混凝土导墙是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的必要结构,必须按照规范和要求统一浇筑。3)严格按规范来验收每道工序,凡是给水管道的安装工程,必须在安装完毕之后进行试压,试压强度为工作压力的1.5倍,而排水管道则必须进行通球试验。4)卫生间管道与预埋套管之间采用水泥以及石棉来密实两者之间的空隙。卫生间的楼板上若存在预留口,必须采用分层填补的方法,填充料用细石混凝土较为合适。
2.4地下室防渗漏
1)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防治措施
缝的变形是整个地下工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都是变形缝,其材料延伸性能、老化以及物理性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所以为了加强变形缝防治,必须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并在安全前夕仔细检查其有无缺陷,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而变形。
2)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防治措施
混凝土产生渗漏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水泥标号的错误选取而产生,所以在标号选取的时候,必须使得其能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 .3-2.0左右。若在侵蚀性环境下,混凝土的抗渗漏等级必须在P8以上,保证主体厚度在250mm以上。为了彻底解决混凝土产生渗漏,需要采取机械搅拌,并增加搅拌时间,如有必要,合理使用外加剂。
3)施工过程中连接缝产生的渗漏防治措施
我们知道,在成型的混凝土中,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标准,满足施工要求。当在硬化后的混凝土表层,容易出现松动的水泥薄膜以及脱节混凝土层,这种情况必须对相关物质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施工前,首先铺设一层与混凝土等级接近的水泥砂浆,这样便于连接缝的结合。当浇注底板混凝土时,在墙体与地板之间设置连接缝时必须设置在墙体上,而且设置位置必须比地面高出300mm以上。当墙体上的孔洞出现时,连接缝距孔洞距离最好不要低于300mm。除此之外,混凝土防水作业完成后必须随时进行养护,注意每天浇水的次数,养护的时间必须达到相关规定,即不少于14d。
3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繁多,遇到具体问题必须具体进行分析,充分了解渗漏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使防渗漏工作做得完美。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出现设计上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施工中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坚持严格遵循规范,杜绝渗漏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论文2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品质。为了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提升建筑品质,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具体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建筑;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因素,相对其他因素来说,环境因素有着不可操控性,在现阶段的科技发展中,虽然能够有效预测,但是却不能完全进行掌握,但是,环境因素对工程管理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工程施工中如果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遇到较大的风雨天气工作就不能再继续进行,另外,建筑工程中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如果不能有效重视环境,在工程建筑中让污染了环境,非常容易引起法律纠纷,这样的建筑案例不在少数,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缺少对环境管理的制度,并且没有建立专业人员负责,而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提高对环境因素的管理,能够使管理更加完善。
1.2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安全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
设备,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工具,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良好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中出现的人工费用,并且能够不断推进工作的进度,提高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首先,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互相协调上,由于机械设备分属不同的单位,这样在有效协调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降低管理效率,而且现阶段高素质技术人才不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基于以上情况,要注重现代化机械设备对工程管理的影响。
1.3建筑材料的影响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根本,可以说,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那么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也不会合格,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对人为因素的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一旦出现管理上的纰漏,容易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某建筑工程管理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保管,导致其质量下降,影响整体建筑品质。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忽视了对建筑材料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相关的制度和部门主动承担建筑材料管理,或者现场的管理不规范,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在实际工程进展中,对现场的管理环境进行有效的考察,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2.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解决方式
2.1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落实
完善并具有科学依据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让建筑工程管理逐渐实现科学化和制度化,促进工作有序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相较西方还有一些差距。在完善制度中,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并建立审查监督小组,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3]在不断的落实制度额过程中,就能够对管理中出现的思想因素和建筑材料因素进行有效管理,避免这两种因素出现问题影响管理效果和工程进度。
2.2在进行工程成本控制上,要不断进行强化
工程成本控制,是提高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成本,这是当前工程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在强化成本控制上,首先应该改变思想,要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其次,对采购进行严格的把控,从源头进行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另外工程成本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成本把控,不但优化施工环节,而且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不仅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提升工程总体质量,促进建筑事业不断进步[2]。
2.3通过各种措施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队伍素质实现有效提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一直都体现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为了避免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两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主要措施中,第一,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进行学习深造;[1]第二,对当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对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显现出的不足。第三,要强化在职培训管理和入职培训管理,是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施工的危险性质,保证其按照规定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操作,不但保证机械上的有效统一,而且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所收获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而且体现在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而且能够促使工程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避免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对建筑工程的不利影响。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不能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面性考量,在管理制度落实的程度、管理问题的解决程度、现场建筑材料保护程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管理者自身出现问题,就非常容易降低其管理水平,所以,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降低各种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对策。
总之,在我国的发展中,建筑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的考察,并有效落实责任制度,并且通过各种措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通过培训、学习等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制度保证成本控制过程中的有效监督,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文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xx,S1:67-70.
[2]杨靖涛.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4:158-160.
[3]谭娅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筑知识,20xx,02:143.
建筑工程论文3
摘 要:清水混凝土施工指在工程施工中,将主体混凝土结构改变为富有美感的结构,从而使施工企业无需在混凝土成型后,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装饰。然而,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从而使混凝土呈现富
关键词:工程施工论文投稿,混凝土施工工艺论文发表
清水混凝土施工指在工程施工中,将主体混凝土结构改变为富有美感的结构,从而使施工企业无需在混凝土成型后,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装饰。然而,清水混凝土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从而使混凝土呈现富有美感的效果。
1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1水泥
清水混凝土中所用水泥应具备质量稳定的特点。同时要求选用的水泥,其包含的碱量成分低,C3A所占比重小,具有较大的强度富余系数。不仅如此,还要求所用水泥具有较高的活性,相比其他水泥用水量减少,且整体不能出现色泽不均的现象,而水泥的强度等级也应控制在42.5R之上。
1.2骨料
清水混凝土需要两种骨料,分别为粗骨料与细骨料。企业选择粗骨料时,应按照如下原则选取:第一,骨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第二,颜色一致,骨料中不能存在杂质。第三,骨料含泥量应控制在1%以内。而企业在选择细骨料时,按照以下原则:第一,选用的粗砂细度模数应保持在2.3之上。第二,颜色保证一致,不得出现颜色不均的现象。第三,含泥量小于3%。除此以外,无论是粗骨料还是细骨料,其碱活性必须与要求相符。
1.3磨细矿物掺合料
如今,各个工程企业相继在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以便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省用水量,这已然成为混凝土制造的必然环节。常用的磨细矿物掺合料有粉煤灰、超细粒化电炉矿渣、硅灰等。混凝土制作中对其含量有一定要求,磨细矿物掺合料在胶结料中所占的比重不能高于25%,矿粉密度控制在2.5g/cm3左右,平均直径控制在0.15mm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0.05mm。
2配合比设计原则
2.1耐久性
清水混凝土不仅是结构工程,同时还具有美观性。因此清水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以保持其结构不易受到损害,饰面能够长久保存,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以及人为的破坏。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尤其需要考虑其是否具有抗渗性以及是否能够抵抗化学药剂的腐蚀。
2.2抗碳化性
混凝土一旦碳化,容易导致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降低,从而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表面也会出现裂缝。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美观程度,清水混凝土碳化都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清水混凝土抗碳化性的高低便成为考察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要指标,施工人员在制作清水混凝土之前应仔细研究混凝土中砂石的配合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2.3体积的稳定性
部分工程企业的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这一现象表明混凝土出现了收缩现象。其产生原因主要与水泥用量、水胶比例有关。企业若想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应舍弃普通骨料,采用多骨粗细骨料作为材料,由内到外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养护,同时在清水混凝土搅拌时添加减缩剂。
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与美观程度。若施工人员无法在模板施工中控制模板的安装质量,也没有合理科学拆除模板的方式,便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对清水混凝土造成伤害,轻则损坏清水混凝土的饰面效果,重则破坏清水混凝土的组织结构。因此,施工企业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模板,并在施工中对模板的施工与拆卸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确保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模板工程具体分以下两个方面:1)模板设计。不同的'施工部分,其模板设计也不相同,企业在模板设计时应联系实际对模板设计进行调整。工程实施中,墙壁模板的设计应以整体式全钢模板作为基础,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电梯井筒模选取提升伸缩井筒模。外墙房间水平缝过渡带应在整体式全钢模板上继续增加高度为150mm的钢板,同时在下方设立厚度约7mm,宽度为10cm左右的橡皮条,同时保持每一层橡皮条宽度一致,利用胶水将钢板与橡皮条紧密粘合,保证其密封度,从而使得清水混凝土在灌注时不会产生泄漏。由于该层橡皮条宽度相同,所以在拆模后,能够留出一条整齐的装饰线。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角模勾栓的方法固定大模板阴角节点,从而使阴角更为牢固、有规则。固定大模板阳角节点时,便可通过大模板的天然构造实施密封,并建立斜拉支座对阳角节点进行支撑,夹角角度呈45°,将两个模板连接,从而保证不会发生清水混凝土泄漏的现象。2)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测量放线,确定施工主体结构的各方面数据,同时确认钢筋是否扎紧,水电管线是否埋入整理,各个模板是否已涂抹脱模剂。之后便可进行清水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根据不同的部分,安装程序也有所不同。如柱模板的安装,需于安装前,将海绵条钉在模板下口,并分别在柱模板上、中、下三部分,各建设一根钢管箍,使得各模板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应注意,在拧紧柱箍螺栓时,要留有一定空隙,从而使模板能够进行位移,垂直偏差,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调整,待调整完毕后方可拧紧。然后仔细清理柱模内环境,清理后封闭柱模清理口,之后便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3)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等待清水混凝土完全硬化,达到一定的强度,方能进行脱模。施工人员在拆除柱模板时,保证不损伤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及其棱角即可。墙壁模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上,方可拆除。在拆模时,应先拆除非承重部分中后建立的支架,按照建立的先后顺序反向拆除,从而保证清水混凝土不会受到影响。
3.2清水饰面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清水饰面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道工序:1)混凝土浇筑。企业在浇筑前应提前做出工作规划,并准备各方面材料,协调各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对清水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保证清水混凝土性能不会产生变化,避免因为材料或员工出现状况而导致清水混凝土质量不均。清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出现间断,应当持续浇筑。施工缝隙也应设立为明缝,以免清水混凝土的质感因为施工冷缝的产生而受到影响。施工人员需准确把握清水混凝土的振捣时间,在浇筑过程中应时刻观察清水混凝土浇筑情况,当混凝土表面逐渐出现水泥浆,水泥浆均匀分布且保持水平,同时发现混凝土不再下沉而且不存在气泡上冒的现象时,施工人员便可停止振捣。企业如希望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气泡,可利用二次振捣方式处理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至模板后,对清水混凝土进行振捣。之后在第二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再次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建筑顶层的处理方式与其他部分不同,通常情况下,顶层的二次振捣在0.5h之后直接进行。2)清水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人员建设与工程项目相同的模板作为试件,通过测量试件内混凝土的强度推测工程是否能够拆模。一般情况下,当试件内混凝土强度示数在3MPa(工程如在冬季内进行,则数值应高于4MPa)时,施工人员可实施拆模,并在拆模后立刻维护清水混凝土,以免清水混凝土出现收缩、断裂、表面存在色差等现象。养护清水混凝土时,应为其铺设塑料薄膜,同时覆盖阻燃草帘,并在两者之上洒水,以便保护清水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拆模工作之前,以及养护过程之中,都应时常向清水混凝土洒水,从而使其长期保持湿润,养护期一般为7d左右。若施工企业在冬季施工,则不适用这种养护方法。施工人员应定期在阻燃草帘与塑料薄膜之上粉刷养护剂,养护时间增加一倍。3)混凝土成品保护。施工人员拆模之后,直至施工项目竣工之前,施工人员都应保护清水混凝土的成品,不能懈怠,从而避免清水混凝土的成品因工程施工而受损,影响清水混凝土的美观与质量。首先,施工人员在拆模工作完成后,应迅速在外墙的清水混凝土表面铺设塑料薄膜,从而保证墙体能够保持洁净。其次,针对清水混凝土中容易受损的结构加以保护,如棱角、支架。施工人员可在棱角和支架上粘贴硬塑料,从而使棱角免受碰撞的威胁。最后,加大培训力度,施工企业在培训施工人员时,应向施工人员讲解清水混凝土对工程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为施工人员树立保护清水混凝土成品的意识,从而令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躲避清水混凝土所在区域,从而使得清水混凝土能够长期保存,直至工程施工活动全部完成。
4结语
施工人员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精选清水混凝土的制作材料,做好模板施工与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提高清水混凝土成品的质量,提升企业整体的施工水平与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论文4
【摘 要】
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发生,标志中国的建筑作业进入竞赛轨迹,对中国建筑作业良性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这个制度的发生是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和工程项目投资效益,也是为了适应商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和国际接轨,从而引入的一种新式商场制度,把建筑职业商场化,竞赛化,制度化,是中国建筑作业的发展轨迹。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实行30年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工程质量建设做出了无穷贡献。这篇文章经过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发展进行了介绍,以及对中国建筑招投标制度进行了分析,旨在积累经验,推进中国建筑招投标制度化和国际化。
【关键字】
建筑工程招投标论文
1 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发展历程
工程招投标如今运用规模十分广,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发达国家遍及选用的一种办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商场经济推进着政府投资项目逐渐走向正轨,从80年代的测验到如今的制度不断标准和完善,在这其间发生了无穷的改变。招标招标法规从开始的测验起步期间一步步的发展,终究形成了完整的招标招标法制系统。招标规模也不断的法制化和合理化。招标办法由刚开始的忆标发展到如今的约请招标为主,再到如今普标实行的揭露招标,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稳健扎实。
2 如何发挥建筑工程招标招标的效果
招投标制度发展到如今,大概经历了三十年,期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发展改进,从无到有,从局部运用到遍及运用,并且逐渐形成了“揭露,公平,公平,择优”的制度,经过不断完善,摸索出了一套十分有用的操作标准,取得了十分好的成绩。如今不仅是在建筑职业遍及运用招投标制度,在别的职业比方物资、效劳、药品、生产等等各个职业也在沿用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的推行,节省了许多的人力和物力,使得招投标制度的社会地位全面提高。可是,招投标制度也有不足之处和软肋,这些软肋在外部环境不断改变的进程逐步显现出来,比方招投标竞赛机制不科学、诚信体系不完善等等,为了让招投标制度不断标准,推进招投标制度合法化,这篇文章对招投标制度需求改善的几点做出了陈述,希望能为招投标制度的发展抛砖引玉。
2.1 商场准入、资历审查、慎重评标是招投标制度的关键环节
商场准入是一个门槛,只要门槛把得严,才能让招投标制度得到健康的土壤。在资历审查、招标入围、标后处理等环节建立完善科学的运作制度,堵住招投标的漏洞,这么才能让招投标的质量提高,才能更好的表现招投标制度的效果。
竞赛是招投标的精髓和中心动力,招标者需求依据招标者自身的条件进行优先选择,做到优胜劣汰,这么可以保证招标者是最优异的。如今建筑公司一般都选用约请招标和揭露招标两种办法。假如选用揭露招标的办法,要先发布招标布告,对招标者进行海选,也即是资历预审,在招标布告中写明招标条件和准入条件,这么便于筛查,让潜在招标人衡量自个是不是有能力竞标,这个办法揭露公平公平,简单易行,是一种十分遍及的招标办法;约请招标,即是招标单位约请有能力有实力的`单位或许自己进行招标,这个需求招标着事先进行商场调查,约请招标不需求进行资历预审,所以应当评标的时分先要进行资历后审,对符合资历的招标人再进一步审阅,看招标人是不是符合评标条件,这个办法适合那些较大规模的项目。不管选用哪一种招标办法,都要对招标人进行资历审阅,经过竞赛的办法进行优胜劣汰。
评标即是评标专家经过招标人提交的招标材料进行评估审阅评标,在评标的进程中,评标专家需求多方面的了解招标人,这需求做足许多功课。评标的进程是招投标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优胜劣汰的进程。评标专家依据招标项目的内容还有招标者的报价进行归纳参阅,然后选出最佳招标人,在这些要素当中,报价当属最主要的要素。如今,因为大多数工程都以工程造价最低来进行评选出造价最低的招标者,所以这个招标办法有点坏处,假如报价过低,必然导致质量不过关,并且会形成恶性竞赛激烈,许多招标者大打报价战,搞得全部职业乌烟瘴气,然后做出来的产品工程又不达标,导致许多的伤亡事故。对于这些状况,需求有关部分制定出一系列的法规,遏止不正当竞赛,同时应当引导招标单位进行评标条件转移,从单纯的报价评标延伸到别的方面,形成一个归纳考虑的评分标准,引导招标者进行理性招标。
2.2 招标后管理是招标制度表现效果的主要保障
一个完整的招投标进程应当囊括项目的实施计划到资金到账。如今许多监管部分都只对招投标的前期活动重视,往往疏忽了后期的监管,其实后期的监管也是很主要的,这联系到招投标制度是不是落实到位,是不是表现效果,因而,后期的合同履行和检验工程款等环节同样应当导致重视。
在全部招投标作业完成后,招标方和招标方的联系、责任和义务都会写进合同,要进一步清晰监管主体,从合同实行、工程施工。检验工程款、资金运用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监督。在招标结束后要进行履约评估,评估双方的履约状况,这么对后来的管理做法有一定的约束力。评估的内容应当包括履约状况、违约状况、工程提交完成时刻、资金运用是不是超支等等。
2.3 充分表现招投标制度在产品报价方面的效果
招投标是一个竞赛机制,报价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而产品的报价是不是合理和具有竞赛性,将直接决议竞标的失败与否。招投标制度刚开始的目的是经过竞赛报价,来达到寻求最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可是如今的一些招标人的做法打乱了全部招投标活动,一些招标人为了竞标得手,采取一些违法手段,比方串标、围标等等对策进行消除竞赛,打乱了正常的招投标活动。因而,招标单位在招标进程中要严厉打击围标串标哄抬竞标价的做法,这么才能让得标者的报价尽可能的挨近工程实际的造价。一般来讲,串标的难度会跟着入围人数的增加而提高,所以提高入围招标者的人数,可以有效的遏止招标者进行串标的可能性。
其次,技术参数、招标报价的计算办法、交货时刻、招标的规模、招标的性质、招标数量、招标者的证明文件、主要合同履约条款等等一定要弄清楚透彻,其间的任何一项疏忽大意,都会影响到工程的终究中标报价,这么的后果是导致竞标报价和终究的工程造价相差距离过大。
2.4 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部分协作,加大对违规做法的查办力度
对于违法违规做法,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提高违规违法做法的本钱,起到威慑效果。政府方面可以出台文件,由监管部分依据法律法规对串标、挂靠做法进行查办,依据情节的轻重可以强行停止招标人一年到两年内的建筑商场买卖活动。
2.5 压证施工
招投标制度应当恪守“揭露、公平、公平”的三公制度和城市守信的制度,建立起开放竞赛有序的建筑商场,对于招标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完善法规、清晰责任、强化进程监督等措施,标准建筑商场秩序,坚决打击建筑商场的腐败化,引导建筑商场秩序正规化、法制化,不断提高招投标作业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对招投标进程的一些坏处和不合理景象进行了分析,并且做出了改进措施,希望中国的招投标制度更加制度化、标准化,希望建筑职业及其别的职业可以在合理的招投标制度下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无穷飞升。
建筑工程论文5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依据当今中国建筑工程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具体地提出隐藏和已浮现的问题,切实的改进,近一步不断完善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成本管理;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建筑业在这个时代的浪头,迎来了崭新的挑战和机遇。经济管理的质量、效率成为在建筑工程企业生长壮大的过程中所看重的,经济管理也是建筑工程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使得经济管理越来越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润和发展实效。
二、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的现实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大旗向前挥舞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之一。在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洪流中,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观念无法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吻合,造成效管理率低下,以及资源的浪费,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探究新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方式方法,慢慢协调上诉管理中的矛盾,实现合理资源分配。本文从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这两个核心因素去论述具体的解决办法。
(一)现今的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下述两个问题
(1)在成本控制这道关键的关卡,没有行之有效的参考标准和科学合理的依据。要使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上一个台阶,必须建立切实的标准和依据以协调和控制管理行为。较深考度的参考依据,因为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结构、施工环境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多变难以选取,使得成本控制的质量下滑。在现实工作过程中目标成本因为缺失科学性难以落到实处,虽然是按照经济管理的具体要求设计制定的。另外,落后的经验、轻视目标成本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导致资源的浪费一步步加深。(2)企业员工在现有的奖罚机制的不合理下,难以用积极、热情对待日常的工作。企业需要耳目一新的奖罚机制,来带动员工的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在其对应的岗位上作出优秀的成果,各项工作就能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当今的`实际情况下,绝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自己的完整的奖罚机制,导致员工浑噩度日,责任心不强,经济管理的水平难以提升,导致责权不均,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依据建筑工程总体造价,现今建筑工程企业在工程造价方面还有以下三点核心问题
(1)初始的投资预算体系在投资预算准确度经过时间的一轮轮洗淘下建立起来,但是市场经济形势是实时变化的,建筑企业要挑战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慢慢变多起来。如今拥有不高准确度的投资预算机制,与实际投资需求渐行渐远,预算与市场价格就难以接近。(2)建筑企业的成本压力还来自于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低下,效率不高,实际管理水平受到严重限制。企业工程建设的水涨船高影响,造价管理就显得尤为关键,企业必须依据实际的需求建立切实的造价管理目标。(3)建筑投资体系没有系统化是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系统化的建筑体系造成企业建设管理过程的主观性比较强,影响建筑功能使用,引起很大的资源流失,经济利润上升就望尘莫及。
三、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切实有效方法分析
紧抓建筑工程进度是工程建筑效率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然法宝,降低施工周期的关键措施,应该引起企业重点关注。依据现实要求和特征紧抓建筑工程进度,是工程按照预定日期完成的保障。同时,施工质量也不应该轻放,成本支出用在必要之处,实现资金使用带来的利润的最大化。那么,如何进行建筑超过进度控制呢?企业应该跟进以下两点要求:(1)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进度控制计划是优秀完成工程进度控制任务的必然选择。企业建立有清晰的控制内容、方向的,完善、科学的进度控制计划才能使工程按期完成变得实际。(2)培养优秀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制定并健全与之相关的保障机制。用积极饱满的态度想成果较好的企业学习、借鉴,使其成为自己企业的营养,来壮大自身。认真审视己方的优势,发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3)合同的管理应该是自己企业所要重视的,项目部和分包人尽管在形势上是由施工方制约管理的,但是他们是平等地位的协议合作联系从商业角度出发。项目部具有特殊和实时的特征,由此可知项目部在经济活动中向着有利的方向。建立具有实效的合同规范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责任管理的行为,约束施工方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施工。施工方在履行合同的条款办事的同时,也需要切实地监督项目部、责任人是否也在按照合同履行义务。最后,监紧抓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控制是监工方为建设方负起责任的表现。
四、深化工程项目价值分析
主客观世界日新月异,社会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企业理念愈发前沿,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在社会的视野里广泛关注。时代的车轮架着技术经济学的系列理论、策略滚滚向前。实际的价值观念在工程项目领域,对工程造价的预算、完善,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最大化得实现工程价值。价值分析的内容是首抓工程质量,同时使产品价值提升,低成本换来高价值,也是一项有组织、有领导的集体活动。在实际的工程过程中,用较少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来达到工程的如期完成,让工程的价值达到最大。工程价值分析适用于工程的开发阶段,通过对对象的探究,发现需要改善的问题,合理去掉没有作用部分,拉低成本,扩大最终价值。
五、结束语
综合前文,周期时间长、影响因素繁多、工序反复复杂、涉及面较多的建筑工程一帆风顺地进行,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并深化经济管理,建立科学性、有效性的管理方式方法。本文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实际情况出发,为健全系统化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提出以上的对策,期望建筑工程企业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忠贵.探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策略[J].神州,20xx(6):5-7.
[2]万正义.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经济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xx(24):32-35.
[3]江艳.浅析建筑工程招标代理的质量管理策略[J].中华民居,20xx(3):41.
[4]曹喆.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策略[J].经济视野,20xx(7):20.
[5]潘卫莲.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xx(18):10-11.
[6]王剑.刍议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策略[J].科技风,20xx(11):88-90
建筑工程论文6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1.1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要做好施工交底工作,可以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建设意图,在明确施工目标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调整,以便于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顺利达成建筑工程建设目标。若混凝土施工中遇到一些细节问题,则要求施工单位要通过严密的讨论论证来制定出解决方案,在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要对当地天气变化有一个了解,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受到天气因素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并针对一些恶劣天气应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这对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2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
1)混凝土搅合。施工单位在确定混凝土搅拌所需要的原材料后,需要搅拌材料进行取样并合理对其进行配比,防止混凝土施工中存在少配、错配以及漏配等情况,在混凝土搅拌原材料配比确定后才能进行大量生产,但是在搅拌过程中必须合理控制含水率。
2)运输。混凝土运输方式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便要采用垂直运输方式,而针对低层建筑施工中可以采用小型翻斗车,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混凝土在运输中出现离析、失水等问题。
3)浇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钢筋和模板进行检查,在确保其可以满足浇筑施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作业,浇筑施工中的最大下落高度要控制在50cm以内,并且要注重浇筑施工的次序来提高其施工质量。
4)振捣。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振捣处理,通过振捣可以确保混凝土均匀充满模板每个角落,避免混凝土在成型中形成局部不完全、气泡以及蜂窝等质量问题。
2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便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施工准备工作与工程施工质量及成本控制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建筑工程准备阶段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以便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及使用性能可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针对混凝土工程各类原材料在进场之前必须进行符合性检测,只有确保各项原材料均达到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才能让其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场地中,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调整,在监理工程批复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生产。施工准备阶段要求施工单位要从原材料采购、储存以及运输等环节来进行管理,避免上述几个环节中混凝土原材料出现任何质量问题,这样对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整体管理成效有着重要作用。
2.2施工阶段的管理措施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粘聚性、流动性以及保水性必须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若混凝土搅拌中的和易性达不到要求则会使其产生离析现象,这便要求施工人员要对搅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具有较高和易性,这对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振捣对混凝土施工有着决定性作用,若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振捣工序施工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则会使其在使用中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选择优秀的施工人员来完成振捣工序,确保混凝土振捣施工工序的整体质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3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现代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取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意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并要求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中不能过于注重施工效率,而是要将施工质量控制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核心内容,只有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建筑产品的整体质量。再者,施工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以及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技术管理规范是建立在我国相关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其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根本依据,对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最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奖惩措施,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较高的团队予以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施工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中,这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结语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意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和控制体系,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满足各类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这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论文7
摘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对于具体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有严格的要求,考虑到具体管理的特殊要求,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按照管理要点进行落实。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施工管理不当或者技术应用不完善的现象,针对其特殊性,必须做好其他施工管理工作,保证管理的有效性。本次研究中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为基础,对如何做好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做好整体管理工作,最大程度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尤其是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做好相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施工技术管理为指标,发挥相关管理功能最大化作用,在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调整和规划,切实提升相关管理功能。此外为了保证现场施工的规整性,避免出现对应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要更加有效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工作。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现场人员、设备等进行分配和管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下将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1.1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阶段,要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整体现场管理的顺利进行。此外基于安全管理的细节以及其他管理要求,要做好内容制定工作,从建筑工程现场实际管理情况出发,进行安全岗位责任管理。此外需要将表面的安全管理进行落实,以对施工岗位、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内容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观察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如果存在违规操作或者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现象,必须严格进行惩罚,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如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施工阶段需要将其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1]。
1.2强化对施工现场隐患因素的控制
施工单位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要掌握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对常见的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从根源上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提升施工现场整体管理力度。从具体情况来说,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对各种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做好基础排查工作,选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此外选择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安全管理和分析工作,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管理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对上述隐患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加强对上述隐患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期检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安全事故[2]。
1.3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通过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管理后,确定合理的处置方案,进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如何降低施工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成为技术管理的关键所在,应急预案的落实能做好现状管理,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对施工安全事故和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强化现场施工的演练,能保证各项落实有序落实,提升施工管理整体优势。
1.4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施工单位在进行现场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激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的一线工作人员,对施工现象有详细的了解,针对具体阶段出现的相关异常情况,需要做好强调工作,强化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施工人员的`惩罚,保证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控制意识,控制好自身安全。为了避免出现粗心大意或者其他想法,要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的安全程度,以综合评估为基础,做好整体管理工作。
2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象的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阶段需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强化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符合要求。由于管理设计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进行综合管理,最大程度满足安全和施工技术应用要求。
2.1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技术要求和方案应用准则,做好整体管理工作。从实际情况来说,以技术方案本质为例,只有做好后续管理工作,才能全面的对方案进行统计,同时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对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统计。对于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有效的对技术方案进行编制,以质量标准规定为例,需要有效的完善各项编制工作,保证施工技术方案符合管理指标,保证整体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控制[3]。
2.2落实现场施工图纸审核
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技术落实阶段,要做好现场施工图纸的审核和选择,以技术应用指标以及图纸设定要求为例,要对内容进行对比,结合施工技术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完成对施工图纸的优化处理。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不存在意外情况,则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标准符合施工图纸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完成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按照审核机制要求落实。
2.3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控制
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阶段,要做好对现场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的管理。
2.3.1材料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施工材料只有符合施工要求,才能满足后续施工要求。材料属性比较特殊,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要进行完善的管理。材料类型有很多,需要对材料性能、参数等进行审核,同时做好施工机械的调试工作,包括性能检验和材料属性分析等,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符合技术要求,为其提供优良的质量支持。
2.3.2设备管理施工阶段应用到多种类型的施工设备,在现有管理基础上要做好性能评估和分析工作。部分设备没有进行维护和保养,进而出现缺乏管理的现象,因此在调试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按照参数调试要求进行,保证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能够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优良的质量支撑。
2.4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技术体系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考虑到技术管理的特殊变化,需要成立专门考核小组,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审核,如果实践阶段存在施工问题,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做好图纸的审核工作,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促进施工人员对工程设计进行了解,使其满足设计指标的具体要求。此外要完善技术管理和交底工作,分项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为下一阶段施工奠定基础。最后成立工程检验和评价制度,工程整体施工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质量检验方案,结合建筑行业应用标准以及其他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存在的各种问题,尽快进行处理,确保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4]。
3结束语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践阶段需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以现有管理机制为例,为了提升整体竞争力,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做好施工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对现场管理要引起重视,做好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落实。同时还要打击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违法违规的行为,实现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从业人员标准化和施工设施设备标准化,促进建筑安全施工形势好转。
参考文献
[1]徐朝明.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xx(17).
[2]叶泽上.如何有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xx,(09).
[3]谢兴国.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xx,(19).
[4]于宏伟.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1).
建筑工程论文8
1、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迅速崛起、阔步向前,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资源能源被消耗、浪费,使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大力提倡能源与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大力推行建筑节能技术及节能型建筑材料以降低施工成本,提升建筑质量。不仅如此,建筑工程施工在建筑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对建筑行业起到主导作用,随着我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节能技术正在不断深入,使建筑企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收益首先,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施工成本,建筑节能技术致力于节能材料的研发工作,使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节约同步进行,使节能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建筑行业发展的中心思想。新型建筑材料以节能为出发点,达到能够可持续、再循环利用的效果,并且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成本较低,质量较好。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我国的生态环境、缓解资源利用现状,继而节约施工成本,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不仅如此,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施工工作非常特殊,每个施工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并且节能施工技术是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生命线,能够有效带动其它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力推行节能技术可以使节能材料更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作中,实现节能材料的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并且使公民对建筑的外在形象更加满意,为其营造一个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
2、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状况分析
通过上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状的探究可知,节能技术的运用是当前大形势的要求,是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节能技术进行介绍。
2.1节能技术在建筑室内采暖方面的应用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区域温差也比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冬季十分寒冷,建筑采暖设备的使用是必然要求,从我国的资源及科技发展现状看,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是较有发展前景的,可以与我国现阶段的资源情况相适应。太阳能资源容易采集、污染低、并且可以循环利用,是目前可利用资源中性能较好的。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太阳能经常被应用于为建筑提供必要的光能和电能的工作中,甚至有些施工队伍实现了利用水源热泵系统技术使水源能够吸收太阳能的目标。
2.2节能技术在建筑楼顶隔热方面的应用
对于我国各个区域的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或多或少的存在,而我国南方的高温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影响则尤为直接,为建筑楼顶安置必要的隔热设备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北方地区由于夏季炎热,也对楼顶隔热有一定的需求。目前,建筑工程中运用尤为广泛的一种节能隔热技术就是空气层隔热,它主要是通过降低传热以达到隔热的目的。就空气层隔热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反映而言,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楼顶、墙体以及窗户等发挥有效的隔热效果,而且还可以在墙体的隔热应用中同时达到保温的功能,是一项优质高效的建筑节能隔热技术。其他的诸如架空型、高效保温型、倒置型以及浮石砂等屋面保温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2.3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结构维护方面的运用
从建筑工程建设整体上对于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的应用而言,建筑墙体对于建筑材料的应用可谓是作为广泛,墙体建设用来保护墙体结构的保护性支撑装置多,而且装置的施工面积以及用料极多,是对于建筑节能技术中的节能材料应用较多的一个部位。建筑工程的建筑墙体中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关系着建筑整体的能耗状况,通过使用节能技术能够快速全面地达到对于墙体的内保温以及外保温。墙体的内保温通过使用内部节能保温材料可以使建筑免受雨水的侵袭,而外保温通过在墙体外加节能型的保温材料则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使建筑达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的效果。而且,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建筑墙体减少对于实体砖的使用比例,从而增强了墙体对于外来冲击的抵抗力。
3、我国建筑工程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工程虽然在极大的幅度上实现了对于节能技术的应用,但是这种应用还缺乏必要的节能设计标准规范,而且,很多节能技术以及节能材料的开发也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就未来的建筑工程工程的节能技术发展而言,这种发展与创新主要就要朝着完善必要的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加强节能技术与材料的研发这两个方向进行。首先,我国在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对于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立及完善,通过建立一些专项的政策来强制公民建筑按照节能技术标准来进行设计及施工。再者,我国还必须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以及节能材料的投入,并推动节能理论与技能实践的有效结合,争取实现在更广范围以及更深程度上实现对于节能技术的研发。总之,未来时期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工程中的运用必将获得更为光明的发展,国家通过完善对于节能技术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一定能够使节能技术得到更好的开发及应用。
4、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节能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在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提升方面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目前我国房屋建筑节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践施工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施工方要加大对房屋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在施工实践中不断总结,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完善和发展节能技术。通过利用科学节能措施,有效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筑工程论文9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想保证施工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就需要重视并落实施工管理。但是就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情况来看, 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仍是比较突出的, 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难以实现预期施工目标。为改善这种现状, 便需要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去, 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分析, 对建筑企业起到了启示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精细化管理; 问题; 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是指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结合其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 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程序, 以更加精细化、直观化的方式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划分, 并对施工操作规范加以明确, 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的高效、有序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 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 具有重要意义。第一, 能够优化建筑施工方案。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 管理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把控时, 可以从更多的细节入手, 分析施工是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及时发现细节问题, 进而对施工方案加以改进和调整。第二, 能够显着提升施工质量。运用精细化施工管理方法后, 能够使管理责任更加明确, 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 起到了鞭策和激励效应, 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不到位现象的出现, 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以此来确保施工质量的良好性。第三, 能够节约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下, 对于人员、材料及设备管理更加明细, 可以做到各项资源的最优配置, 避免浪费问题, 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减少了施工成本支出, 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但是在施工管理中仍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 对整体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首先, 很多建筑企业不具备良好的管理意识, 对施工管理重视力度不足, 对管理人员入行要求较低, 专业水平较低、经验不足等现象突出, 也没有对管理责任做出明确划分, 存在工作落实不到问题。其次, 施工方案不够合理, 施工顺序不正确, 导致施工方案可行性较低, 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工程变更比较常见, 不利于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另外, 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够重视, 在选用施工技术时, 没有综合周围环境、施工条件、技术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 并且施工人才还存在技术操作不规范甚至是违章施工行为, 施工技术水平较低。施工材料管理方面, 存在选用不合理、余料收回不及时现象, 造成了大量材料的浪费, 还经常因储存管理不严造成失窃。最后, 施工监督力度不足, 管理责任得不到有效落实, 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等问题, 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作业流程开展施工, 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施工人员缺乏较强的安全施工意识, 违章操作行为比较常见, 施工现场也没有设立各种安全警示牌, 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3.1 树立施工精细化管理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 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 便需要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建筑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使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人员, 达到统一协调一致的操作标准, 以此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指导理念, 并重视管理工作执行力的培训与考核。同时, 还需要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保证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配套性, 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达到统一调度处理的效果, 提升管理工作的实质水准, 完善各项奖惩激励机制, 辅助施工人员做好相关工作处理。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准专业性、复杂性、系统性等特点, 施工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的工种、程序、部分、单位等, 在落实施工精细化管理过程中, 需要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 做好施工组织及安排工作、正式开展施工前, 管理人员需要仔细、深入的研读施工图纸, 并与技术人员、设计人员进行沟通,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以针对技术人员需要审核施工图纸, 找出其所存在的疑问以及问题, 通过协商和调整施工方案加以解决, 尽可能的避免因为图纸的问题对施工过程中造成影响。对于重点、主要部位的.施工, 如地下柔性防水、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则需要制定专项施工的方案。
3.3 加强施工技术及材料管理
在对施工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时, 应结合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环境因素、施工团队能力、技术要去等进行全面考虑, 选用最为合适的施工技术, 确保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便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的了解与掌握, 将各项先进的施工工艺应用到施工组织方案中。而对于施工材料管理来讲, 既需要做好材料质量验收, 保证材料选用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又要及时收集各种剩余和废弃材料, 处理后进行二次利用, 避免造成材料浪费, 同时还需要加强仓库管理力度, 保证仓库24小时都有人值班, 防止材料被盗。
3.4 重视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时, 一方面要对管理的目标和责任进行细化优化, 需要工程管理人员签订相关的工程质量责任书, 并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 保证各个工作流程符合标准, 避免质量隐患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 还需要落实施工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条例, 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 杜绝违章操作、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 并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排查, 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在施工现场设立安全警示牌。
4 结语
实现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 及时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 更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必然趋势, 所以必须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模式有效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去。只有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确保施工计划的科学与合理、做好施工技术、材料、质量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才能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优势, 实现更加理想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志文.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浅述[J].工程技术:引文版, 20xx (07) :41.
[2]陈燕飞.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浅述[J].大陆桥视野, 20xx (12) :167.
建筑工程论文10
摘要:随着质量监管模式由“第三方(政府)质量监督”到“竣工验收备案机制”的转变,质量监管部门不再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等级评价。实施以质量监管部门为主体的建筑工程全面质量评价成为改善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质量监管;质量评价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理论
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既有一般产品质量概念所具备的内容,又包括更为广泛、更为特殊的内容。我国在20xx年以前依据《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进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
相对于原评定标准,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工程质量验收不再设优良等级,只做合格验收,贯彻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即不再对建筑工程质量划分等级。
2、国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指标
建筑工程质量的评价指标的选取方式有很多种,国内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学者和著作也有很多。如杨亚频认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使用功能、建筑环境质量等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而采取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及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是创建优质工程的必要措施,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张巧玲构建了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以建设工程质量指数可以作为衡量建设工程质量的综合性指标。除了上述理论研究外,有很多研究理论运用到了具体实践过程中。
3、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过程能力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如下:第一,从上至下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整个指标体系构建将借助关键成功因素法识别影响质量的关键成功因素。首先通过调研与访谈,确定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目标。然后识别所有成功因子,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找出影响质量监管目标的各种重要施工过程,以及影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第二,从下至上计算过程能力指数。由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可度量性,在识别出关键绩效指标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度量。在识别关键成功因素以及采用过程能力指数对测量指标进行度量后,就可以构建相关的模型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进行评价,这里将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建模。
4、建筑工程全面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4.1实施原则
4.1.1循序渐进。在由建设部组织的一些工程质量抽查中应用,并在进一步完善其指标和标准之后,从政府投资工程领域着手推广,在建立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之后方可推广到私人投资工程中去,而且推进的原则必须是自愿参与。
4.1.2区别对待。我国推行建设工程质量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政府投资工程和住宅工程方面,这样既抓住了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矛盾,也体现了我国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新形势要求下的全新定位,而不再是过去的“大包大揽”型管理。
4.1.3评价信息化。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建筑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同以上信息系统结合,共同构成质量监管平台,完成质量平台中数据整合与信息发布的功能。
4.2与现行制度的关系为了保证质量评价过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立质量评价的地位,必须将质量评价与如下制度或工作明确的区别开来。
4.2.1与法定的工程质量保证程序的区别。虽然建设工程质量评价数据来源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但是经过建设工程质量评价并不意味着工程无须经过上述法定程序的检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建设工程质量评价的结果不是工程项目的“合格证”。
4.2.2与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过程的区别。建设工程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现工程实体质量以及各方质量责任行为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只能影响评价分数的高低而不足以作为执法人员的处罚依据。把评价过程与监督执法过程区别开来有利于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4.2.3与“优质工程”的评选的区别。质量评价的分数反映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与各方质量工作相对于评价标准的符合程度,根据目前设定的标准,也可以认为分数反映的是工程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和水平。政府可以在评优过程中,将评价结果作为重点“评优”指标考虑,但这并不能等同于工程质量的“优质证明”。
4.3组织与实施从短期来看,建设工程质量评价可由政府部门以质量验收、质量抽查的形式来组织和实施。然而,要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评价的长远发展,则必须逐步树立其权威性与公信力,这就对质量评价组织与实施的规范性与制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评价结果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质量水平,并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给政府、市场和社会,具体实施评价的人员十分关键。为此,工程质量评价人员或机构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专业资质和技术水平,并且独立于项目建设过程,不能与工程建设主体各方存在利益关系。
施工阶段质量可由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独立性机构或人员担任质量评价,同时在初期评价人员在对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质量监管平台中已有的数据,不需要进行独立的评价。在大规模展开质量评价之后,需要完善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增加部分定性化的评价指标。此时需要组织专业的评价队伍,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评价。随着工程质量监督由质量等级核验制向竣工验收备案制转变,建设单位代替了政府成为质量评价的主体,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参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等级评价。
5、结语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同样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最终应用,仍然需要大量现实数据的支撑与论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石礼文.建设工程质量知识读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建筑工程论文11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由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转变。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引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的完成效率,实现成本最低,排除安全隐患,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实现稳定顺利发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力保障。
1 土木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项目管理与施工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弥补了以往工程中的管理缺陷,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体目标。在土木建筑工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互动,避免人员之间产生矛盾。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进程,确保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要求各个部门分工明确,明确每个部门中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层层管理来提高管理效果。避免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充分的实现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进行,提高施工质量,确保经济效益。
2 当前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监督制度不完善
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土木建筑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不能按照项目计划进行施工。在工程项目中缺乏监督管理机构,相关人员的管理不到位,面临这种情况,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2.2 技术不够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行业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先进的科学作为理论技术。而在当前的建筑项目上,无论从施工决策、设计。还是在施工过程当中,都缺乏科学的技术作为支撑,整个施工过程比较普遍化。只有运用科学的技术作为指导,才能保证建设出保质保量的建筑。
2.3 人员素质低下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尤为重要,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会决定施工的进程与质量,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给工程的建设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农民工大量出现在建筑行业中,其基本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不但会影响工程质量,也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4 施工资源浪费严重
在建筑工地,施工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现材料丢失、材料损失、材料浪费的现象,水电浪费现象惊人,关于一些能源的消耗并不是施工所必需,严重加大建筑成本。针对资源与材料浪费的现象,施工企业要严加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监督工作,杜绝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3 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内容
总的来说,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与安全管理。
3.1 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
建筑材料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做好建筑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做好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根据合同规定,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明确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在购买之前做好市场调查,合理的选择材料生产厂商,调查生产单位是否具有国家级产品质量认证,综合评审材料的报价等。对于购买的材料要进行进场检验,确保质量合格。其次,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主要是材料的存放,做好防晒防潮等措施,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严格按照材料的看管制度执行,避免材料的丢失。最后,做好材料的运用工作。明确工程成本控制内容,完善相应的控制工作,施工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分期分批领取材料,若超出额度,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及时解决。
3.2 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为了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一定要完善相应的管理部门与组织机构,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①要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员工的培训内容要多样化,根据员工所处的不同层次来制定培训计划,对于基层管理者要加强技能以及人际关系的培训,加强其沟通与交流管理能力。对于项目经理的培训要偏重于概念技能与人际技能的培训。建筑企业所制定的培训管理计划要有针对性,建立适合于自身企业的人员培训体系,使各个层面的.人员整体水平得到提高。②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在建筑企业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合理统一,保证每个人都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③加强奖惩力度。人力资源在建筑企业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企业要通过相关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与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把个人责任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对于工作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员工进行处罚。对按照规章制度完成任务的员工给予奖励,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高效率的施工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在严格的管理掌控之中。
3.3 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施工过程将决定工程的质量,施工成本等相关重要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明确目标成本,根据分项目具体的实物量,结合预算单的定额,把成本进行分解,根据工程进度来控制成本核算,具体核实到每个员工。对于成本的控制会影响项目最终的实际利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成本的精细化控制,主要做到:制定控制标准、衡量控制绩效、纠正偏差。
3.4 安全管理
安全是土木工程建筑的永恒主题,在建筑过程中,要严格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工程现场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在施工现场安置警示牌,张贴安全标语。确保每一位施工工人都能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全面实现安全施工。只有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的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确保建筑工程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能够在此行业中占据不败之地,一定要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对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施工现场等进行严格管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为建筑企业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论文12
能源资源紧缺是我国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多,日本的6倍多,合理节约能源和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由于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6.7%,位居能耗首位,因此建筑节能刻不容缓。而电气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电气节能,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施工、运行阶段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和预防和控制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电气在充分满足、完善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第三大能源系统,一次能源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战略重点之一。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很低,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能源效率低下,未来建筑能源需求量很大,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很多学者将我国节能工作与发达国家的节能工作进行比较后认为,虽然我国能耗总量呈下降趋势,但是建筑能耗将持续上升,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也将增长,而且消费的主要是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关乎中国经济的前途,也关乎全球的经济发展。
二、建筑电气节能
建筑电气节能工作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
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即满足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满足舒适卫生;满足上下左右的运输通道通畅无阻;满足特殊工艺要求,如游乐场所的一些游乐设施的设备用电,展厅的艺术照明及动力用电等。为建筑物内创造良好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为建筑设备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按照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来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2.实际性。
节能应按国情充分考虑实际经济效益,不能因为节能而过高地消耗投资,增加运行费用。合理选用节能设备及材料,使节能增加的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节能减少下来的运行费用收回。
3.节能性。
节能的着眼点,应是节省无谓损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与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无关的,再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节能。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的功率损耗都是无用的能量损耗;又如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可采用先进技术成果使其能耗降低。
三、建筑电气能耗
在建筑电气系统中,涉及的电气设备主要有铜母线、测量仪表、电气元件(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配电箱柜(照明配电箱、动力配电箱柜、控制箱等)、用电设备(风机、水泵、灯具等)、应急电源(发电机、蓄电池组等)等。在上述电气设备的功率损耗是来自于导体的电阻和磁性材料中的损耗,并且主要发生在电动机、灯具等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和所有敷设的电力电缆之中,因此我们主要分析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动机、灯具(气体放电灯等)的能耗情况。
1.电力变压器能效分析。
电力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空载损耗(铁损nl)、负载损耗(铜损ll)和杂散损耗。一种评价变压器能源效率比较全面的方法是总拥有费用法。所谓总拥有费用(toc),就是变压器的初始投资和其在使用期内的损耗费用之和。总拥有费用法是通过比较具有不同效率水平和不同价格的变压器的总拥有费用,按照总拥有费用最低来选择变压器的效率水平的。无论对于电力企业还是非电力企业用户,都能通过此方法比较变压器的总拥有费用,从而达到节约资金的目的.。
2.电力电缆能效分析。
传统的设计方法按载流量选择导线截面时只计算初始投资,导线的截面选择过小,将增加电能的损耗;选择的过大,则增加初始投资。从理论上讲,增加电缆截面可将损耗减小到很小,但电缆所增加的费用几乎抵消了为追求好的配电效率而产生的节约。因此,设计人员以电缆温升、热效应及电压降的校验为选择条件来确定电缆截面,不一定是最合理的。利用总拥有费用法来确定导体电流密度的目的,就是在已知负荷的情况下,选择最佳的导线截面;或是在已选定导体截面的情况下,确定经济的负荷范围,以寻求投资的最优方案,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正是这种优化设计的内容之一。
3.电动机能效分析。
在建筑领域的电气设计中,大量的中小型电动机被广泛应用。电动机在总用电量中占的比重也很大,其产生的能耗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影响电动机效率的因素,包括与负荷无关的损耗(常量),随负荷增加的损耗(变量)及设计环节所增加的损耗的情况,分析高效电动机的节能效果以及不同的电动机系统对能耗的影响情况,才能够选择高效电机从而搭建合理的电机系统。
4.灯具能效分析。
国内外有现行的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在设计建筑电气中设计师必须执行合理、适当的建筑照明节能标准,分析气体放电类光源的各类镇流器的能耗情况,同时分析比较实际工程实例中各类镇流器的能耗,尽量选用新型的智能照明节电器。
四、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电力生产具有同时性和集中性两大特点,决定了能耗将在该建筑物电气系统从变电、传输到用电设备的各个环节发生。其中同时性即电力生产的输送、分配、转换是同时进行的,无法进行大量的储存;集中性即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的部门,调度和检修必须是统一的。
建筑供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最终用户端,通常由电源系统、变配电设备、传输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等组成。建筑电气节能水平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提高,节能措施还应贯彻实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
1.优化设计。设计人员针对每项电气分项工程,都有较详细的电气负荷计算书和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深入现场,通过与业主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负荷特点、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和周围环境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比较,力求最佳的设计方案。还要掌握各种节能新技术,并在设计中适当采用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应加强对建筑电气设计项目的审核管理,可以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如学会等对设计图纸文件进行严格审查。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性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在设计中还应尽量减少三相不平衡度。在供配电系统中的某些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灯具的镇流器以及很多家用电器等都具有电感性,会产生滞后的无功电流,它要从系统中经过高低压线路传输到用电设备末端,无形中又增加了线路的功率损耗。因此,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在电气节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建筑电气系统运行加以强化管理。加强对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的管理,同样可达到节能的效果。主要管理措施有:
(1)设备管理:电气节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运行状况。
如果使各种设备安全、有效、稳定地运行,出现故障能快速排除,则可以节约能量。
(2)控制管理:开发并利用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控制软件也是保证电气系统节能运行的有效措施。
(3)人员技术培训管理:加强对电工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才能在电气节能中有所作为。
(4)选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器具。
首先,选用节能型变压器、节能型电动机。其次,照明用电为建筑物用电量的20%~40%,降低照明用电尤为重要,其主要途径包括:发展高效光源、采用高效灯具、改进照明控制。目前荧光类高效节能灯已广泛普及,国外普遍看好的发展方向是led光源,比目前的节能灯效率更高,发光光谱可在大范围选择,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尽管目前led的成本、效率都无法与荧光类节能灯相比,但在最近10~20年内预计将有重大突破。
五、结束语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被公认为人类面临四大生存问题之一。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燃料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危机的总趋势不可避免。而在能源消耗中,作为人类活动基本场所的建筑,其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就节约能源而言,建筑节能无疑是节约能源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也是建筑业发展必须重视的根本问题。通过分析结果表明,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中,如果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提出完整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运行管理方案,就完全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节能目标。
建筑工程论文13
在快速的增长,各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又能更为有效地保证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能够给建筑工程施工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前景。另外,也能有效保证施工部门施工的安全性问题。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一定用全局进行整体性考虑,不能出现片面追求利润化而导致出现忽略进度、安全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切实保证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使得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化。
1 现场管理的重要地位分析与思考
第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已经较为完善,特备是针对建筑行业来说,其具体的建筑施工则是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的现代化水平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有效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等特点。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一定要充分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突出工程项目的核心地位,保证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另外,还能有效保证企业的声誉,使得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能有效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保证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保证。
第二,对于工程主体项目建设来说,只有通过有效的现场施工管理活动,才能有效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以及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这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不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有进一步保证工期的缩短、质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2 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探讨
第一,并没有具备有效的材料管理问题。由于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现场使用材料非常繁杂,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采购、堆放以及供应处理,并没有做到相关的合理有效的.分类处理,这样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问题,造成某些材料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另外,这种混乱管理中还涉及到一定的不法交易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具体的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控制好工程造价问题。所以,应该积极有效地建立起材料的试试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第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做好相关的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施工整体进度的合理安排,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资金的合理应用。通过实际经验可以看出,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要想能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应该建立有效、全面的综合现场管理制度,能够让现场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所以,这就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担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安全施工管理活动,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则应该进行有效地培训,否则,出现忽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性以及整体工程的质量。
第三,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临时用电也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繁杂,施工工序复杂,这就使得如何有效地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存在个别员工具有不规范的施工问题,就会使得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另外,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现场施工的特点,其具有较强的短时间的运营特点,这就要求在临时用电方面不能够有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还存在比较简陋的用电技术,再加上现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经常出现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改造,参与用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以及拆除等工作,这些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四,在具体的施工现场中,没有有效地把技术和质量进行完美结合,现场中,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施工放样处理、土建实体、尺寸以及高校校核方面还没有达到有效的技术指标,比如,纵向裂缝出现在建筑实体中,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实体布线工艺等方面的质量问题。但是,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中,往往使得有经验的专业性人才管理比较匮乏,不能对于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图纸、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熟练掌握,并没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这样就容易出现施工中的诸多管理问题,经常会导致出现违规的施工操作,就难以有效开展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存在不文明施工的问题,另外,由于陈旧的工程设备问题,在进行维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涉及到的差、乱、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卫生状况都比较差,由于施工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造成环境的污染问题,随意丢弃垃圾问题,施工秩序混乱问题,存在巨大的施工噪音污染问题等方面,这些都是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同时,并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多的非专业人员并不能够有效对于机械设备的养护维护、操作规程、设备性能进行有效掌握,这就在相应的保养和维护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与思考
3. 1 安全管理
第一,应该努力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策略,使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从各个角度来说,不断有效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点,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效进行安全施工,同时,思想上,应该保证各个环节落实好安全意识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为了有效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应该保证定期和非定期的培训工作,有效培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建筑企业中,也需要越来越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建筑结构要求下,应该能够有效应用相关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并且应该让厂家专业人员或者技术专家针对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新工艺技术进行讲解和介绍,有效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应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所以,除了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给一定的管理人员外,还应该积极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处理,这样能够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不断保证现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有效利用,严格执行相应的限额领料制度,保证材料使用规范进一步受到严格监控,充分重视材料的领取和出入库管理,还有涉及到材料的退料、用料以及补料的处理,应该通过有效措施,体现出节约有奖、超出受罚的管理制度。
3. 2 强化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执行现场文明施工,则应该对于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保养、安全用电以及技术准备问题进行一定重视。在对于涉及到用电线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过程中,应该使用专业人员,保证能够及时更换陈旧机械设备。通过有效培训设备管理人员,保证能够对于机械设备正确使用,并且有效对于各种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化处理。保证能够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执行规范进行操作。为了有效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积极处理好施工现场所造成的脏、乱、差的问题,应该进行有效的景观化的现场管理,通过设立标志牌、围栏以及平面图防护措施,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满足项目需求,应该进一步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进行强化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其核心内容就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为主要工作,应该落实好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有效体现出企业的良好形象,积极树立企业品牌,保证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建筑工程论文14
【摘 要】文章针对建筑工程常见部位渗漏的原因,提出监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渗漏
渗漏问题一直是住宅建筑质量的通病,也是建筑质量的一种顽症,它成为我国住宅产品品质提升的一项瓶颈。因此,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必须重视住宅工程的渗漏问题,要将其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一个重点,采取有效的控制和协调措施,杜绝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现象。
1.建筑工程渗漏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1.1外墙渗漏
(1)材料方面的原因。砌砌块的块型、强度等级、干燥收缩率、相对含水率、龄期等不符合设计要求;砌块保存不符合要求,如被水浸泡、表面被污染等。砌筑砂浆方面:未采用规定的专用砌筑砂浆或在砂浆中掺黏土等。
(2)施工方面的原因。未严格控制每层砌体的砖皮数,使顶皮砖无法按规定斜砌,灰缝砂浆不饱满,当砂浆收缩后,多孔砖墙就有一定的沉降,造成顶皮砖与梁底接缝处极易产生裂缝引起渗水;外墙砼柱与砌体连接处漏埋拉结筋或拉结筋设置不牢,拉结筋间距、数量、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温度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处开裂,是渗漏水的多发部位;砌体灰缝不饱满,尤其是竖缝不饱满,即使满足了砌体验收规范中规定的80%饱满度要求,也还有20%孔隙;在基底清理,找平层施工之前,未能很好地将缝隙填补或填补不密实;由于外墙局部砌体垂直度、平整度误差,而靠局部加厚粉刷层来调直调平,由于局部找平层砂浆厚度不一,致使粉刷层收水快慢不同,容易发生表面裂缝和脱壳。
1.2屋面渗漏
(1)结构方面的原因。由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受振动影响较大,室内外温度有剧烈变化,混凝土胀缩,屋面上的荷载过于集中,板的挠度增大产生变形,屋面基层板与支承结构的连接有松动现象,这些因素都可使屋面开裂,发生渗漏。
(2)设计方面问题。部分设计单位未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有无震动、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技术性能的材料或不同的施工方法,有的节点处理或泛水做法不合理,也会造成渗漏,有的工程部位未设计防水屋。
(3)施工质量问题。排水坡度不足,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分仓缝,涂膜防水厚度不足,出屋面的管根、水落口、天沟、檐沟、泛水等未做处理,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屋面泛水做法不规范,细部做法不符合要求等施工质量问题是导致屋面渗漏的主要因素。
(4)材料方面问题。目前,屋面工程上用得比较多的`卷材屋面,由于沥青质量变化比较大,用含蜡高的沥青生产的油毡,对温度十分敏感,高温易流淌,低温易脆裂,必然降低防水层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屋面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其次,沥青油毡质量下降,这是影响屋面使用功能和寿命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1.3门窗渗漏
(1)塑钢门窗的品牌、材料良莠不齐,使各种配件的性能与UPVC塑料的相容性不一致。
(2)塑钢门窗的加工和拼装,主要靠手工作业质量难以控制,稳定性较差,总体制作水平也就较差。
(3)塑钢门窗一般采用热熔焊接,所用材料较薄,抗冲击强度较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挤压易变形,接头部位会产生缝隙,使衬钢与型材膨胀系数不同,容易使塑钢门窗引起渗漏。
(4)塑钢门窗与结构周边的维护,一般采用松散材料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预留5-8mm宽的槽口,用以嵌填密封材料。由于填塞材料的密实度较差,密封材料与塑钢门窗及外墙粘结不牢等原因,也容易使塑钢门窗出现缝隙而引起渗漏。
(5)窗台渗水。塞缝前未进行清理,使塞缝不实,外墙抹灰出现空鼓现象;密封膏存在裂缝,有砂眼,且与墙的粘结不牢固;窗台里低外高等。
(6)窗框渗水:窗框一般采用直角拼接成45°角由于拼装时未做好注胶等防渗措施,使拼接处存在缝隙,雨水进入框内从缝隙处渗漏。
(7)窗扇渗水:与窗框一样,窗扇一般采用直角拼接成45°角,拼装时未做好防渗措施,使拼接处存在缝隙,导致部分窗扇在加工、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使窗扇关闭后密封性较差而引起窗扇渗水现象。此外密封条选型不好,密封性较差、老化快以及安装后在角部未进行妥善处理也容易引起缝隙而导致渗水。
(8)窗侧面渗水:主要是由塞缝不实、密封胶的密封性能较差而引起的渗漏。
1.4厨卫渗漏
(1)地漏安装高于室内地坪,泛水坡度太小,地坪排水没有集中流向,甚至倒泛水。
(2)卫生间浴缸下面地坪处理毛糙,落地灰碎砖等杂物不清理,形成局部积水,日久天长,使外墙装饰局部脱落。
(3)排水管和存水管处没有支架或吊箱,排水横管没有排水坡度,甚至倒泛水,造成接头松动漏水。
(4)现浇楼面没有预留或少留孔洞,安装时临时开洞加套管,二次混凝土捣固不实,致使沿管壁渗漏,有的甚至不浇筑混凝土,用碎砖塞洞,上面用水泥砂浆抹面,使洞口处没有强度,地漏、存水弯处易松动,造成洞口渗漏,板底出现滴水现象。
2.防渗漏监理措施
2.1外墙渗漏监理
对于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框架填充墙的项部、空心砖外墙的竖缝,首先需进行堵洞和勾缝,并作为一道工序来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才予以抹灰。墙面抹灰分为两道,第一道采用1:3水泥砂浆;第二道采用l:2水泥砂浆(均用细砂作骨料)。两道抹灰的间隔时间为2~3d。间隔时间过短,基层砂浆尚未收缩,会影响效果。
2.2屋面防渗漏
(1)屋面构造施工时必须按工序分层分项进行检查和验收,做好检查验收的记录并整理归档。要改变以往靠班组自检的做法,在分项验收中应有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并签证。
(2)山墙和女儿墙渗漏对于山墙、女儿墙部位的渗漏,建议设计在结构上加强屋面与山墙、女儿墙的拉结增加拉结钢筋。
(3)天沟和檐沟及变形缝等渗漏渗漏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如坡度太小,收口处不密实而产生渗水。所以建议在天沟、檐沟、变形缝的施工时适当增大其坡度(>2%),在做防水层时都应增设附加层,并采用密封材料嵌填收口处。
(4)屋面穿管漏水除了按要求做出圆弧和高台外,也应先进行放水检查,再做防水层,注意做好泛水。
2.3门窗防渗监理
(1)在进行外墙门窗安装前对门窗尺寸进行检查,对尺寸偏差较大的要进行置换处理,以免因窗框周边缝过大或过小影响塞缝质量。做好洞口轴线尺寸、标高与上下对齐复核准备工作。以及做好安装前各类准备工作等各项准备工作。
(2)正确掌握门窗安装的切入点。
(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一般在墙体大面积和地面湿作业完成之后进行,反之应采取相应技术保护措施,防止型材开焊、断裂、弯曲、脱伤等现象门窗框安装固定后,框与墙体缝隙应均匀,组合式门、窗连接时应将两框及拼樘料卡接紧固。其缝隙应用防水嵌缝膏进行密封处理,框四周堵塞柔性材料或打发泡剂应均匀密实。
(4)抹灰与打胶。洞口内、外侧应采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洞口外侧周边应留设5-8mm槽口,待水泥砂浆硬化后,采用防水密封膏进行密封处理,保温、隔音等级要求较高的工程,洞口内侧也应采用密封膏封闭,外墙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连结处应双面打胶,门窗框周边所有嵌注防水嵌缝膏都应连续、饱满、光滑、密封、形成均匀直线。不得有气泡、气孔。
(5)门窗洞口外饰:门、窗洞外饰面的上天盘、按不同外装饰材料分设外低、内高的滴水线、滴水槽;外窗台与窗下槛处抹出圆档,窗台板应做出由内向外的排水坡度。
2.4厨卫渗漏
(1)首先要把好设备、管材和管件关,施工前必须对拟安装的设备、管材、管件(包括阀门)按规定进行强度和密闭性试验,只有合格品,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2)为了防止地漏管道接口和大便器排水管接口渗漏水,下水穿板管与楼板间的密封施工,应作为一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地面施工。对于安装的蹲式下卧大便器,除检查下水管密封质量外,尚需通过试水,检查是否漏水。一定要在结构和封管处不出现渗漏水的前提下,才允许安装蹲式大便器,这样即使大便器破碎或接口处渗水,也不至于渗入楼下。
【参考文献】
[1]王晟.建筑施工屋面防水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xx(6).
[2]任楠.建筑住宅工程防渗漏质量监理[J].建材发展导向.20xx(11).
建筑工程论文15
一、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1强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编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项目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它能够为各阶段施工活动提供相应的准备内容,统一协调施工阶段各道工序、各类资源间的良好关系。施工方案是指导各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仅有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是难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编制的具体内容包括:施工阶段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安排、质量检测等。因此,在编制设计方案时,要将技术方案作为首要目标,对于存在的施工难点、经济效益等问题,要在设计方案中给予有效控制,保证设计方案中技术、工艺、管理、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和施工实际要求。
1.2加强施工现场设备管理
要保证施工生产任务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保证各类机械设备有效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运行效率,从而保证施工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由于现代化机械设备都是集中投入使用,其成本投资较高,使用费用昂贵,施工企业注重经济效益,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减少成本开支是当前迫切需要的。因此,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整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机械设别维修保养费用及其他开支,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①必须保证设备运行的准确性,如果设备运行不科学、不合理,就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这样即不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实际效果,同时还影响工程项目施工正常进行;②要制定相应的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规章制度,使其成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严格落实和执行。全天施工活动结束后,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效率和工作状态,维修和养护过程中,必须结合其实际情况,对机械设备采取清洁、润滑、紧固等措施,采取综合养护,以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3保证材料质量
由于建筑材料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在实际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大多是因材料引起,所以,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大、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等特点,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材料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材料需求量增多,就必须考虑其本身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只有减少能源的消耗,才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材料质量控制应该及早实施,建设单位可以做好源头控制,选择专业的采购人员,保证材料选购质量,同时及时找出劣质材料。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安排专门的检查人员对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质量标准指标进行核查,如存在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并给予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1.4加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项目负责人是整个项目的总指挥,也是最高执行人员。对于工程项目部门的人员管理,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及人员自身品德修养,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切实保证所有人员均能够认清和了解自身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分工不是各自干各自的,而是需要各方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任务分工的有效性。在教育培训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①要培养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强化自身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质;②要求人员向人生阅历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学习;③要想身边的同事学习,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以此完善和强化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④向施工人员学习,因为施工人员是掌握工程具体操作技术的主体,如钢筋焊接工艺、绑扎技术、模板及脚手架的架设方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等,都需要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指导施工。
二、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2.1详细会审施工图纸及技术沟通
施工前,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认真、全面、细致地会审施工图纸,从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到建筑整体结构和各层结构配筋图,都需要进行系统、全面地对照分析和讨论,如有疑问或不合理的地方,需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组织各方人员进行集中会审,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工程项目的技术交底对建筑工程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确保参与项目建设各方充分了解工程的要求,如设备要求、结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以此为工程项目的全面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各道工序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切实将施工工序质量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分项工程及多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各道工序均涉及人员、设备、材料、施工方案及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也应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开展,从而把握各控制点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不稳定的影响因素,要做好预防控制措施,事前进行有效分析和判断,并合理实施预防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各种问题。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各道工序的良好交接,加强质量控制。
2.3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在施工前需采取必要的准备措施,保证各项操作程序顺利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应尽早到达施工现场,了解周边施工环境,认真详细的研究施工图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现场布置。同时,施工现场需要安排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对违规操作、设计不合理、规范化缺失等问题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如检查过程中出现问题,需及时上报并予以处理和解决,避免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2.4加强施工环境的控制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环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其涉及自然界多种影响因素,如气候、温湿度、空气流动等,这些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空间学角度分析,建筑工程各道施工工序都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把握好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避免破坏周边环境。同时,如建筑施工处于温度较高或较低的环境条件下,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严寒、炎热等天气,建设单位必须实施季节性施工质量控制策略,避免建筑物因温湿度变化而导致结构裂缝、渗漏等现象的发生。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体工程质量控制的根本,如果工程质量得不到控制,就无法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也难以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足。因此,要想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建筑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设计管理建筑工程论文01-07
建筑工程中绿色节能论文12-0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05-17
设计管理建筑工程论文7篇01-07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合集]05-19
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06-07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05-16
论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节能措施论文11-0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5篇[精品]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