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论文

时间:2024-10-29 14:26:4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产品质量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品质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产品质量论文

产品质量论文1

  摘要:电器产品是现如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质,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使用人的人身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器产品质量检测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的分析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针对电器产品的质量检测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为电器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

  引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器产品的使用需求量也逐渐提高,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购买电器产品时,大部分家庭注重电器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的分析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电器产品的质量问题同使用者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的工作人员就需要提高责任心,严格检查产品质量,避免有质量问题的电器产品进入市场,全面保障使用电器产品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电器检验方法

  现在大部分电器制造企业较为常用的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就是抽样检测方法,此种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是难以保证同批次需要检查的所有电器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进入市场的电器产品之中含有不符合质量检测标准的电器产品,对人们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抽样检测的方法缺点较为显著,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并不是很高,一定意义上会对销售情况造成负面的影响。与此同时,电器产品的质量检测涉及的检测部门也较为广泛,因此,在对电器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配合沟通,最大限度上保障电器产品的质量安全,充分发挥出电器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的作用,确保电器使用人员的安全。但是,现如今大部分电器制造产业的各个产品质量检测部门之间交流与沟通并不是很多,因此,导致质量检测工作的难以进行,降低了电器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如果相关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就会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提高了电器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其最终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个家庭对于电器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同时各个企业单位的办公也逐渐离不开电器产品的使用,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使用电器产品人的安全,就需要加大对于电器产品质量检测的力度,从而提高电器产品的销售数量,为电器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质量检验标准要求较低

  现如今,大部分电器制造厂家过多的关注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部分电器厂家为了增多流入市场的电器产品,就降低了电器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要求,以此种方法来增加出厂的电器产品,从而提高电器产品的销售量,增加电器厂家的经济效益。由于电器厂家降低了电器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所以部分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缩短使用的年限,并且使用的`安全性能并不高,对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都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从而导致消费者降低了对此电器厂家的信任度,从而降低了此厂家的电器销售量,对厂家的日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现如今的电器产品制造情况,大部分电器厂家在电器的生产技术上不断的创新完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器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缺乏相应的电器产品的检验工作体系,并且检验的技术也没有创新和提高,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对新型的电器进行质量检测,不能满足社会对电器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难对新型的电器产品的质量有所保证,所以就加大了对于电器产品的危险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优化政策

  (一)改善质量检测方法,构建检测部门交流平台

  电器产品的质量检测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广,一般情况下,各个检测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缺乏完整的质量检测体系,对电器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电器厂家加大对与质量检测的管理力度,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智能,将工作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构建便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平台,从而提高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确保电器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果在电器产品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配合检验,就应该及时的制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方案,分工协作,加快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同时还会确保检测质量的结果,促进电器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二)改善质量检测方法,提高检验队伍专业素质

  对于电器质量检测管理来讲,其中管理检测的工作人员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任何工作过程中,人都是第一要素,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电器企业就需要提高管理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职业道德,加强管理检验人员的责任心,从根本上提高电器产品的检测工作的质量。促进电器企业品牌效益的形成,拓宽电器产品的销售路径,从而提高销售量,增加电器企业的而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的对管理检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实现岗位轮换制,使管理检验人员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从而促进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创新与提升,同时可以让质量检测人员去别的企业进行交流学习,进而有效的提高自身企业的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与思想素质。另外,还可以设置持证上岗的制度体系,从而刺激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提高电器产品质量检验队伍的专业素质,确保电器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于电器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电器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改善质量检测的方法,构建检测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提高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有效提高电器产品的安全性,保证电器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促进电器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汉鹄.我国废旧电器产品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xx(7).

  [2]向怡.家电维修服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数字化用户,20xx,23(46).

产品质量论文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石。本文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中的缺陷以及工作中应做出的相关改进,以期提升基层监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问题;措施

  1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监管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前沿和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农产品安全监管所需监管的面广、点多,且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涉及的环节多,若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1.1部分基层农产品的安全性生产观念不强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大多以农户为生产单元,农户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全取决于其生产水平。部分农民的生产素质不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只顾追求农业产出效益,忽视产品质量安全;只注重眼前效益,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种什么、怎么种、施什么肥、用什么药的科学观念和技术,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较严重;大量施用化肥、超范围超量使用农药和不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等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农户甚至存在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导致投入品利用率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1.2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不够健全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石,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沿阵地,在加强源头管控、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全国各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县(区)并没有规范设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有的县(区)甚至没有编制机构和人员队伍,仅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象征性地确定监管职责。没有设置专职监管人员、办公和检测场地,没有检测设备、监管制度,不能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宣传培训、巡查检查、投入品监管、抽样检测和质量追溯等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监管的效能和作用。

  1.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在实际基层监管中,一些地方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即便建立了质量安全培训、环境保护、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生产档案和产品检测等制度,但部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监管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方式简单,致使农户无法正确掌握安全知识和生产技术;环境监管不严格,农业投入品废弃物随便抛弃在田间,造成污染;投入品管理不到位,农户超量、超范围使用农药和不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产品包装标识不规范,没有建立生产档案,不能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户无法实施产品自检,乡(镇)检测工作没有积极开展,县级检测不能全面涉及,导致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农药残留超标的比率较高。

  1.4基层农业投入品管理问题凸显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农资经营门店出现在市场上,农业投入品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农资经营门店销售的农业投入品的获得渠道较多,可以从厂家进货、公司进货、推销商进货,还能网上购货,因此,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加之,农药生产单位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厂家为提高药效而添加对农产品质量有影响的隐性成分;一些农资经营门店为追求效益,违规销售或向农户推销禁限用农药;很多农户对农药的认识不够,只求药效,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导致发生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改进措施

  2.1加强对基层农户的相关知识宣传培训

  首先要对相关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明确监管职责,提升其监管服务能力,进而通过监管人员向下开展层层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集中培训、田间课堂等方式对基层农户进行农产品知识宣传培训,让大多数农户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营主体责任意识,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农业部门要大力开展田间课堂培训,使农户通过直观真实、通俗易懂的方式接受知识。

  2.2规范化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建立省、市、县、乡和延伸到村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以乡(镇)监管为基石。重点实施健全乡(镇)监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落实专职监管人员和监管经费,每个乡(镇)要设置办公、检测场地,配备两三名监管员和2名以上检测员,配套农药残留速测仪等设备,落实监管责任,建立宣传培训、技术推广、巡查检查、抽样检测和信息上报制度,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标准宣传培训、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充分发挥监管服务作用。加大巡查力度,监管人员实行分片或分村包干,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要加大抽样检测力度,乡(镇)农产品上市前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农产品要延迟采收直到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

  2.3从源头着手,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县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生产经营许可程序,严格审查许可条件,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经营许可证,并实行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要将农资经营门店100%纳入监管名录,设置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大力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经营和配送网络,推广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服务模式,创建放心农资示范经营店,严格执行限用农药定点经营、专柜销售、实名购买的规定;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建立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县域内主要农资经营单位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严禁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2.4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各项制度

  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理念,县、乡监管机构要实行监管人员包片联点责任制,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巡查检查、检验检测、农业投入品监管等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充分发挥基层监管的效能和作用。建立举报奖励制,推行社会共治,发挥行业协会和认证机构的作用。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制,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诚信管理等监管制度,促进产销一体化。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产地环境保护、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生产档案、自律检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制度,确保生产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农资经营单位要建立落实农药经营诚信承诺制度、农药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农药仓储管理制度、农药安全销售制度、限用农药经营管理制度,诚信、规范化经营,从源头上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产品质量论文3

  摘要:当前环境中,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本文主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中的常用检测方法和新型检测技术的测定原理及特点进行阐述并加以分析,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安全,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避免农产品质量问题危害人体健康。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

  农产品的质量指其本身的理化特性、外观特征和成本价格,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同也决定了其用途的不同。食品是满足人体日常所需必不可少的物质,食品来源即为农产品。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中要求农产品不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威胁到人体健康。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2.1常用检测技术

  2.1.1气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主要原理是以气体为流动相,与固定相互相作用进行检测分析,常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1]。由于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测便捷且效果好,目前被广泛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主要检测设备有火焰电离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等。

  2.1.2液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原理和气相色谱相似,但液相色谱技术的流动相为液体,且所用仪器和操作流程也和气相色谱法有所差别。这种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分子量大、极性强的农药,对农药的残留检测具有显著的效果。随着当下检测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液相色谱技术也在检测效果和灵敏度方面有着明显的提高。

  2.1.3色质联用技术色质联用技术是将气相、液相质谱的特质结合到一起加以检测分析的方法,在检测操作中具有分离效果好、能准确测得化合物结构的优点,在检测时又能同时定性、定量检测,可以有效测得农产品的农药残留,但此技术需要复杂的操作流程和昂贵的设备支持,因此在常规检测中很少使用。

  2.1.4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应用过程中,被检测物质的`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点时物性会发生改变,例如粘度、密度、热容量、溶解度等快速变化,通过对待测物质物性变化的观察来判断农产品有害物质的残留情况。

  2.1.5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方法分为很多种,其中酶联免疫法被广泛运用。这种检测技术是利用酶标记对动物的免疫抗体进行测定,酶作用于底物后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进行农产品的检测。免疫分析法成本低,特异性强、分析效率高,多用于农产品中的残留抗生素、真菌毒素和病原微生物的测定。

  2.1.6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在大约20kw的电压下利用毛细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测定,一些农产品残留物质较为顽固,传统的色谱法难以分离检测,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测定,这种方法具有分析能力强、速度快等特点。

  2.2新型检测技术

  2.2.1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中流行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可通过气味传感器检测到样本物质的测定信息,具有检测效率高,操作方法简单等特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防腐剂、危险品探测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具体检测方法以谷物为例,收获后的谷子多储存在仓库中,可能会出现霉变,食用后会危及人体健康。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谷子的气体组分进行分析,推断出谷子的存储时间,确保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2.2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对待测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转换出来。其中识别元件为抗体、抗原、酶、微生物、核酸等物质,再与理化转能器、信号放大装置等设备进行配合,用分子识别的方法对待测物质进行识别,能够有效检测农药残留、食品新鲜度、微生物和毒素等。生物传感器技术还被应用于很多领域,在食品、环境、医学检测中都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2.2.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技术是当前检测研究中的新成果,具有操作简单、分析能力强、灵敏度等优势。通过将农产品处理后经过系统分解为激发态,激发态粒子回到基态需要的能量通过光谱的形式展现出来,得到相应的谱线图,在与标准溶液进行比对后得出测定物质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这种方法在重金属、有害物质、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中都是有效的检测手段,也适用于农产品的外包装材料中重金属、有害物质、微量元素的检测。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我国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科学化、系统化、先进化。在以后的检测工作中,要继续对农产品的检测严格把关,引进科学高效的检测技术,确保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怀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问题及措施[J].农业与技术,20xx,34(1):239.

产品质量论文4

  摘要: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煤炭产品;质量;竞争力

  在现代商业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使市场竞争由过去的产品价格竞争、数量竞争上升为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谁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谁就有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绿卡”。所以,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在煤炭企业由过去的粗放式生产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进程中,已使我们逐步认识到,煤炭产品质量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企业安全生产同等重要,质量与效益紧密相连,质量永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根固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之策。

  结合霍州煤电集团汾河焦煤公司的实际情况,当前在质量管理、品牌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级煤炭产品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大煤质检查与考核力度

  矿业公司要在重新修订完善《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办法》的条款内容,建立健全质量事故追查制度,将品牌建设作为煤质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从公司到各生产矿井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首的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职责,做到机构、人员、任务三落实;建立煤炭质量考核体系,定期由公司对矿井、矿井对区队进行检查考核,实行重奖重罚,调动各生产环节加强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层层把关,提高煤炭产品质量。

  二、做好品牌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争创名牌产品

  当前要以打造品牌为主。对于已经注册的煤炭要制定出各自品牌的质量标准,并加强生产和销售,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维护,使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更加巩固稳定,并且做好商标到期后续申请工作;对于没注册的煤炭,要在年底完成商标的申请和注册,并制定出质量标准,正式启用。要在上级及矿品牌建设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品牌实施方案,对产品生产、加工、装车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加大广告宣传力度,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实现向大品牌的跨越,加入“山煤”品牌,并进一步将汾河焦煤着力打造成为省优名牌产品。同时,根据山煤集团大品牌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将汾河焦煤进行整合,迅速向“山煤”品牌质量要求靠拢,对新增加的煤炭产品品种进行培育建设,如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的中块和大块,经过洗选加工,品质优良,也可以实现品牌销售。

  三、根据产品属性,找准定位,制定品牌建设之路

  汾河焦煤所处地方由于地质赋存原因,含灰含硫高,发热量低,且煤质极不稳定,在创建产品品牌中,难度十分大。创建品牌之路值得探索。我们应当根据产品自身属性,找准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品牌的市场,创建一个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品牌。由于其煤种属焦瘦煤,煤的粘结指数较高,可生产较紧缺的炼焦配煤。在品牌创建中,要在降灰降硫、稳定煤炭质量上狠下功夫,使煤炭产品既符合环保要求,又有稳定的产品质量做保证。因此,各生产矿井要通过科学开采,强化工序管理,加强筛选工艺改造,加大风选、洗选生产投资等措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煤炭产品质量,稳定煤炭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适销对路为原则,来创建自己的品牌。

  四、加强煤质基础管理工作,筑牢质量防线

  一是要从生产源头抓起,各矿井要推行煤层“搭配开采”,炮采工作面做到“三不打”,机采做到“两不割”,装煤实行“三捡四不上”和煤矸分装分运,脏杂煤单独处理等技术措施。煤炭运到地面后,加强筛分、煤矸分运、分储,降低灰分,减少含矸率。二是化验室要坚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商品煤抽检化验,落实煤质每日调度制度,通过抽检、采样化验,及时发现影响煤质的问题,把影响煤质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紧密跟踪煤质波动大的矿井。凡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煤质起伏变化的矿井,要安排专人紧密跟踪监测变化情况,掌握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四是加强对各矿煤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把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到与抓煤矿安全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将质量管理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公司对矿井、矿井对区队都要明确下达质量的年度计划指标和月度控制指标,实行月度通报、季度考核、奖罚兑现。通过各种措施,层层把关,稳定提高煤炭质量,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建设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质量管理队伍

  当前,汾河焦煤公司煤炭管理队伍中,专业人才少、业务素质差、年龄结构偏大,与煤质管理品牌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亟待培训提高。我们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委托专业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煤质管理队伍的建设;各矿井都要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完善队伍,配齐人员,为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加快品牌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六、大力宣传品牌建设的意义,重视品牌文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使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清楚品牌与质量、品牌与企业、品牌与效益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建立品牌就是提升质量、维护品牌就是维护形象、追求品牌就是追求效益的重要性,增强全员品牌质量意识。同时认识到品牌理念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是企业文化价值观念系统、组织行为系统、形象识别系统的集成,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文化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各生产矿井要重视品牌文化建设,把品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围绕品牌建设做好品牌文化建设工作。

  我们把着力提高煤炭销售运行质量作为20xx年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只要我们切实将加强质量管理和推进品牌建设措施落到实处,各项目标任务就一定能够圆满实现。

产品质量论文5

  摘要: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和加强细节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运行。加强细节管理可以采用工艺优化、质量改进等方式方法,实施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达到提高质量的目标,在国家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框架下,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产品加工过程中细节管理与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细节管理;质量;项目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xx)26-0074-02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加工过程都有较明确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标准,我们可以从产品的包装上看出产品的系列标准,如:饮料食品的包装上会有成份含量的数值,医院的检验报告单上也有人体各种检测数据的标准,卷烟包装盒上的数据等,这些标准,一方面规定了厂家在生产时应保证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对消费者的一种保护。企业在生产时,除了坚决执行这些标准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的细节进行管理,通过细节项目化管理保证质量。

  细节管理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有多大?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就是说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天下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海尔总裁张瑞敏也曾就这一问题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对于企业的生产而言,可以确定细节管理决定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二个至上的精神,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细节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1 管理制度完善

  1.1 产品加工过程标准的制定

  ①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生产所需的文件框架。我国现在实施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对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文件和记录有明确的阐述,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建立企业生产所需的文件框架。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企业在运营中充分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②在大文件的框架下,制定符合本企业生产实际的管理文件。企业内部的标准文件可以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三大类,这三大类标准文件的建立对于企业生产加工过程的细节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管理标准是企业管理层面的标准文件,它告诉企业职工我们需要做什么;技术标准是技术层面的标准文件,它告诉企业职工我们按照什么做;工作标准规定了人员的责任,它告诉企业职工,我能做什么。这三个层面的标准文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到操作层面,实现我们应该怎样做。

  ③细化分解标准文件,形成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企业产品加工活动中,操作工直接使用的'作业文件,操作工按文件内容操作设备,执行技术标准,使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产品技术要求、操作检验自检说明、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内容。作业指导书是对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的细化,具体指导操作人员加工生产。在制作作业指导书时,我们应该注意,可以直接引用标准文件的内容,需要把所引用的文件名及编号注明。根据企业管理技术层面的文件更新及时更新作业指导书,保证作业指导书的实时性,有效性。

  1.2 其它与产品加工过程相关的文件的制定

  除了制定产品加工所需要的管理、技术标准外,生产加工部门还需要针对生产加工过程制定本部门的系列文件,称为三级文件。三级管理文件应齐全,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切实体现生产管理的内容。三级文件的制定,依据的是职能部门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但较管理技术标准更加细化,充分体现出细节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三级文件一般包括管理标准的分解细化版本,技术标准的再分配内容等,三级文件的内容更应适合生产部门的各项环境,设备保障情况、工艺路线、技术标准等。在制定三级文件时,应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进行,如设备方面的管理文件、质量方面的管理文件,生产现场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文件。三级文件的制定需要得到全体职工的支持,即做到公平合理,文件制定后,必须在生产部门全范围内进行宣传或传达,保证每位员工的知晓,以利于三级文件的全面实施,使三级文件在生产管理工作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2 以预防管理为主线,实施立体细节管理模式

  保证产品质量是生产部门首要的工作任务,与产品质量紧密相伴的还有一个危险的词汇:质量事故。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最严格预防的就是质量事故的产生。那么,怎样在生产的同时,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呢?

  ①强化预防管理,严防质量事故。预防管理工作旨在做好各项预防,包括生产前预防检查、预防性维修、生产过程中各项检查预防,生产过程质量指标检查性预防,生产结束后数据统计分析预防,各项趋势性问题预防等。做好预防管理工作,产品质量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证。预防管理工作还应当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着手,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技能,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运行。

  ②以执行力为工作准则、以目标管理为中心,保证工作执行率100%。在实施预防管理的同时,必须将工作重心与企业的目标管理项目结合,使工作有理可依,有章可循。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还应当以执行力为工作准则开展各项工作,执行力是企业前进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美国西点军校就严格奉行这条理论,推出“没有任何借口”的管理理念。企业在执行标准、开展工作中也应当提升“执行力”,达到工作执行率100%,以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③以质量改进项目为手段,将日常工作策划为项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大或小,企业的技术人员也会在不断的拓展中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攻关,长期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杂乱无章的攻关活动不会取得完美的效果。近年来,专家强调将日常工作策划为项目,组织实施,形成日志或经验库,这样积少成多,不仅完成各项攻关项目,还会积累各项数据材料,为企业留存宝贵的经验,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对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

  3 细致检查督导

  企业在产品加工工作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对产品质量的判断,即产品检验,目前国内各家企业都在推选不同的检验模式,有操作人员自检的一级检验模式,有企业自检、公司内部二级检验、行业三级检验的模式,总之,产品质量检验同样是细节管理的内容,同样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稳定运行。

  ①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重点控制过程。为使产品质量运行稳定,必要的监督检查是一种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手段越精细,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越强。产品质量指标的监控,应重点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而不应只重视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产品质量的检验项目也因产品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有一些项目可以由生产线操作人员完成,有一些项目必须由质检人员完成,技术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综合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为了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稳定,符合标准要求,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检查和预防,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控制重点是过程质量运行的稳定性。

  ②技术力量的督导作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按重点控制过程产品质量的原则,可以充分调动生产过程相关人员,如操作人员、质检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根据生产牌号的技术标准信息,对过程产品质量实施控制,确保其稳定运行。对于产品质量,操作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技术标准信息,指导生产过程控制方法,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

  4 适当奖罚考核

  生产活动开展起来后,自然就会产生优劣现象,同样的机械设备不同的人员生产出的产品也会略有不同,这就需要适当的奖罚机制,一方面对优秀的操作人员和优秀的产品进行奖励,另一方面也起到激励的作用,督促与产品生产质量相关的人员共同进步。

  5 总结分析详尽

  产品质量运行稳定性,还需要统计技术还进行衡量,这就是定期的统计与总结分析。生产部门需要将统计周期细化到即能够体现产品质量运行情况,又能指导生产的范围。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实施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生产部门必须走在企业的前面,将统计分析工作做实做细,更加快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质量改进,保障产品质量稳定运行。

  6 结 语

  细节管理对于企业生产来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产品生产的每一个小小的环节都是细节管理的内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随时注重细节管理,只有把所有的细节都管理到位,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到保障。为使细节管理做好做实,企业应充分发挥企业职工的技能,细化管理制度,强化管理职责,严格执行标准,细致检查考核,全面统计分析,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将企业做“精”做“优”。

  参考文献:

  [1] 北京车英卓越技术培训中心.20xx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

产品质量论文6

  印刷行业在我国较少得到扶持,基本处于小规模运行。随着我国加入WTO,印刷行业已逐步放开,印刷企业已经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那么,如何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并在竞争中获胜是摆在印刷产品质量管理者面前的问题,根据笔者所在的某国企长期质量管理经验来看。贯彻ISO9001标准,借鉴世界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是提高质量的必要方法。

  一、实施ISO9001标准,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完质量标准,印刷企业实施ISO9001标准,不但可以强化和规范品质管理,还可以得到客户的认可。具体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1、实施ISO9001标准有利于提高产品提高产品可信程度,iso9001认证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促进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无疑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一种最有效的保护,也增加了消费者选购合格供应商产品的可信程度。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ISO9001标准鼓励企业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以及对这些活动进行系统的管理和连续的监视与控制,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此外,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持续改进的框架,增加顾客(消费者)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程度。因此,iso9001认证标准为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3、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这就促使企业持续地改进产品和过程。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恰恰为企业改进产品和过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最基础的兼容性很强的质量管理工具,虽然浓缩了当今很多先进的管理方法,如过程方法(流程管理)、系统管理、目标管理、PDCA管理、统计管理、标识管理等,但并未对这些方法作详细的介绍和应用指南。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和需要,去分析、识别、策划和引进,建立真正具有自身过程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丰富和展开。如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精益生产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害物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增加进去,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平台,大家都在这个统一的管理平台上来协调、处理、解决问题,不仅可以避免企业管理多张皮,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浪费、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引进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

  印刷企业应该重视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来提高公司的质量水平,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erp)、美国国际数码企业联盟”G7测试认证、德国GMGGmbH&Co.KG公司GMG色彩解决方案,这些技术的引进将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如下:

  1、实施“ERP”项目: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实施erp项目可以规范以客户沟通为核心的“信息流”,为以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生产流”、以库存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物流”、以财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资金流“。并为公司带来了一下改变:

  1)、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当我们面临一大堆的手工单据时,要找齐某个客户某段时间所做的单子都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即使是用EXCEL填写的单子同样面临数据不能共享,各个环节需要手工交接的问题。应用印刷ERP后,由于数据实现了共享,下一环节可以直接从上一环节获取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实现了单据的电脑化,使得查单、翻单变得异常容易;印刷ERP的自动报表功能使得应收、应付、材料库存等的管理也变得相对简单;同样,ERP的自动排班、进度管理等功能使得生产排班、进度查询也变得简单容易。

  2)、规范管理、防范风险。

  企业的管理风险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疏忽造成的错单、漏单的损失。外部风险是由于数据的不准确造成的少收款,多付款的损失。而印刷ERP单据之间的严格交接,数据的自动计算,数据之间的相互验证都能有效降低企业管理的内部、外部风险。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2、通过G7标准认证,色彩控制技术达到国际标准

  “G7”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印刷工艺过程控制技术,它由“美国国际数码企业联盟”(IDEAllianc)旗下的“美国胶印商业印刷规范组织”(简称GRACoL)结合CTP多年研究、探索和实践总结而成。采用“G7”控制技术能够更简单地实现ISO12647-2的印刷标准,更精确地再现灰平衡,更有效地保证不同印刷条件下的印刷同貌,极大提升印品质量。目前,“G7”认证已成为印刷行业最具权威的专业认证之一,印刷企业具有“G7Master”资质也成为印品质量与国际接轨,品质控制能力与国际同步的标志。

  通过实施G7认证,可以使印刷企业实现了色彩在印刷所涉及的各个传递过程和各种印刷/打样/打印方式之间最佳的视觉匹配,印前校正更快速准确,印刷过程中的测量也更加快速简单,为快速忠实地复制色彩提供了技术保证。

  3、引入GMG色彩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色彩解决方案

  印刷时,不同印刷工艺、不同纸张、不同设备要做到印刷颜色一致是一件一直困扰印企的事,这是因为影响印刷颜色的因素非常多,色彩印入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色彩误差所造成的印刷质量差、材料浪费、客户投诉等成为印刷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GMG色彩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如下:

  1)、按需数据处理:

  不同来源的数据常含有多种多样的颜色设置。不管数据的质量如何,客户总是希望尽可能好的印刷质量。煞费苦心的、手动处理步骤易产生人为错误,而且当印刷很多短版作业时,可能遇到没时间做好准备的紧急问题。GMG色彩管理方案的实施使输入数据自动、一致的`转换到要求的目标色彩空间上,为印前准备提供了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节省宝贵时间,确保生产安全和稳定性。

  2)、不同印刷方式的颜色管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印刷机选择用于混合的生产环境,包括数码印刷、胶印印刷、大幅面UV喷墨等。因此,一个印刷作业常用不同的印刷工艺印刷,客户总是期望同样的色彩表现,不管采用何种生产方式(数码印刷、大幅面印刷或传统印刷)。而GMG颜色管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不同印刷工艺、不同介质类型的颜色匹配。类型

  三、通过ISO14001、ISO18000、绿色印刷、可持续森林认证(FSC),实现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

  20xx年10月18日,在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和环境

  当前,世界各国对印刷行业节能、降耗、减排、绿色、安全要求日渐提高,绿色印刷已经成为全球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在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印刷”既是其科技发展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替代产生环境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印刷方式的有效手段,我国也把发展绿色印刷纳入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FSC的核心是可持续森林经营。公司引入FSC认证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对森林的砍伐,特别是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要在砍伐和恢复之间取得平衡,在满足木材需要的同时,保证森林的面积不减少或有所增加。

  这些认证的通过不但健全公司质量管理制度,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更提高了产品“含金量”。

产品质量论文7

  1.前言

  质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给企业带来广阔的经济前景。质量与效益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产品质量高则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差则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益或发生亏损。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无限度的提高产品质量就能无限度的提高经济。在质量转换为效益的过程中,决不可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质、本、价、量、利是相互联系的,质量的变化会引起成本、产销量、价格的变化,并最终引起利润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质量的提高带来效益的增加,也可能是质量的不合理提高(如增加过剩功能或提高非符合性质量)而导致效益下降:也可能是质量的全理下降(剔除不必要的功能或过剩质量)带来效益的增加。现代质量经济控制是以产品质量的经济作为控制内容,运用科学的控制方法,从研究产品质、本、价、量、利的关系入手,通过控制质量的变化,来影响产品成本、价格、销售量和利润的变化,寻求以最小的成本支出,生产出适宜的产品质量(符合性产品质量),并为企业带来最好的质量效益。

  2.电真空器件制造行业质量控制与质量经济现状

  近年来,随着装备工程化、实用化、批量化的发展,国家对电真空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质量与可靠性要求。不仅要求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而且要求“长寿命、高可靠”。目前,航天、航空等系统整机单位对重点型号的管理都比较规范,制定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电真空器件控制要求。普遍要求装备用电真空器件优先选用国产,进口电真空器件选用比例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原材料、电真空器件配套生产单位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就相对困难得多。电真空器件配套生产单位一方面要研制生产电真空器件,需要采购原材料;另一方面也要研制生产一部分模块、组件,需要的电真空器件除自己生产外,还要外购。首先是单个订单数量少、金额小、要求高,在原材料、电真空器件采购和质量控制上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我国的基础工业相对比较薄弱,关键、重要类的原材料、电真空器件相当一部分要依赖进口才能解决,在采购数量少、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很多时候还需供应商的协助才能完成;其次是电真空器件生产单位的复验检验条件不完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比较少,要对采购的原材料、电真空器件质量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评价,存在不小的困难;最后,由于关键、重要类原材料、电真空器件大部分采购都是通过经销商完成,时常有断货和更换渠道的可能,经销商的质量监督又很难落到实处,就很难保证采购产品质量。综上所述,我国电真空器件制造行业质量差,档次低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成为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整个经济运行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近两年,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合格率:大型企业93%、中型企业:70%,小型企业仅为:66%。而电真空器件因质量问题的返修率为43%,这即影响了品牌效益,又徒增成本,是质量与效益的典型反比差。

  3.质量经济与质量控制

  3.1质量经济的内涵

  质量经济是质量经济效益的简称,所谓的质量经济效益就是产品质量改善所发生的费用与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比值。它是通过质量收益与质量成本的对比关系表现出来的。质量收益是指由产品质量方面所带来的收益。即出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带来的总收入。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收益减去质量成本等于质量纯收益即质量利润,而质量收益除以质量成本则表现为质量效益。

  3.2质量控制的内涵

  本文探讨的质量控制实质就是产品最佳质量水平,产品最佳质量水平是指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时的那个质量成本决定下的质量水平,它的确定要从质量成本、质量指数及企业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

  3.3质量经济与质量控制的关联度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J.MJuran)定义: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其实质反映了产品质量是一个发展的、变化的、动态的.、相对的概念.由于各地区人文情况,风俗习惯,价值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认为质量最好的产品,在另一地区、国家不一定有同样的认为。过去某时期普遍认为好用的产品,如今也不一定认为是好用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动态性、相对性决定了企业生产产品,要保证其质量必须注意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因为具有质量意识的员工,才具有创造性几主动性,才能自觉做好本职工作,并能善于总结过去经验,不断适应形势对产品质量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从而保证生产的产品高质量。鉴于此,强化员工质量意识就成为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据笔者的调查体会,企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完成此任务,除了领导要注意坚持长期努力开展工作外,还需要让员工了解、熟悉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知识。产品质量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指标。企业生产产品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多,如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产品消耗、工资支出、产品销售收入、企业利润、上缴税金等。在这些指标中,产品质量是核心指标,居中心地位,决定着其它一切指标。因为只有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满足用户的需要,产品产量才是实在的,产品消耗才是合理的,工资支付才真正体现了按劳付酬,产品销售才通畅,企业利润目标才能实现,上缴税金才有保证。

  4.质量经济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4.1质量与效益是互相统一,互相关联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质量与它所产生的效益是紧密相联的,质量与效益既互相依托,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互相推动。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占领市场并庶得经济效益,“质量第一”这一口号,对精明的企业经营者来说,已经不再是墙上贴的和嘴上讲的,而是把它当作企业产品生产经营的首要工作,因为它是企业兴衰与存亡的关键。可以这么讲,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年代,对质量的认识与管理采取的是“口号式”、“竞赛式”、“检查式”的行政手段的话,那么现在有所成效的企业经营者都相继突破那个年代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框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即实施将质量管理与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并始终以产品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益为目标的全新思路。

  4.2质量与效益是互相依托,互相影响的

  质量与效益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始终是互相依托、互相影响的,若质量过剩,企业所支出的成本将过高,企业利润将相对减少;相反,若质量过次,导致失去用户,失去市场,造成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畅,不但效益无从谈起,连简单的再生产也无法维持。因此,不论质量过剩还是过次,影响效益起主导作用的是质量。质量过剩导致的利润下降,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如何从某一个档次的最高质量去满足用户所需,如果把产品在市场定位某一档次并供给某一层次的用户或消费者,那么就应该在这一档次内要求用最好的质量来满足用户需求,而不必用高一档次的产品质量来要求,以避免由于质量过剩造成的利润下降,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质量对于效益的影响,不论是正负效应,质量的作用应该说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好,市场占有率就高,用户和消费者就满意,企业的效益就好。反之,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差,市场占有率就低,无人光顾,效益自然就差,纵观许多企业的沉浮及企业经营者的成败无不证明这一点。

  4.3质量与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质量与效益还有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的作用,效益在经济运行中对质量也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反过来,它也有很有力的促进作用。企业效益提高了.对质量的重视投人也加大了。质量提高了又反过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创名牌”就是一个效益对质量促进作用的最好例证,当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刚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产品的质量给企业初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时,精明的企业经营者不会贪图眼前的一时之利,而是进一步加大投人把产品质量提高,把售后服务搞得更完善,有意识地使出以前抓质量为中心的“创名牌”各种招数,随之带来的“名牌效应”使企业乘风破浪驰骋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为企业燕得新的壮大与发展,当然,企业效益也将大幅度增长。因此,如果说企业的生存靠市场,那么市场的竞争靠的就是质量,而名牌是质量优良的最佳标志。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才能使企业的产品质量长期保持高水平。要提高企业质量经济,就必须强化企业质量控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靠质量振兴和保持可持续发展。

产品质量论文8

  摘要:本文对安徽正远科技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介绍,找出该公司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生产过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质量管理概念界定

  质量管理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根据组织设定的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执行计划,通过组织的指挥和协调来达到产品的质量控制目的。

  2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徽正远科技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管理工作。第二,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培训,培养员工品质的自检意识、互检意识、专检意识。第三,制订设备保养及管理办法;编写完成《安徽正元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设备管理手册》。第四,原材料入库管理的.采用“先进先出”的措施。例如运用标签法、运用颜色管理、运用电脑条码等。第五,做好外协件的质量控制,外协件必须经过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2.2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公司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但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员工为了提高产量牺牲了产品质量,导致一些问题的存在。

  2.2.1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司的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仓库里原料、产品、废品无序堆放,这种情况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出现:原材料入库时放置混乱,容易和检验过的合格批次放在一起,导致生产员工在领取包装盒时出现混淆,这种现象也造成成品质量的不稳定;货物标识不明确,员工花费更多时间寻找所需的生产原材料,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上述情况又增加了员工的搬运工作量,造成生产车间的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也引起了时间、工作场地和资金的浪费。

  2.2.2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执行不到位。公司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车间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总是使用同一台机械设备,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车间机械操作人员往往“只用不修”,维修人员仅仅维持机械设备能够运转,日常的清洗润滑等保养工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互相推诿。这种情况,降低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还造成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的增加。

  2.2.3质量管理文化氛围没有全面形成。公司全体员工的质量至上的思想理念还没有形成,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意识,抓产量赶工期轻质量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品牌、精品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创品牌、做精品”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中“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公司内部上工序的材料存在瑕疵,导致下工序生产原料质量不完全合格,从而使最终产品质量不合格。

  3安徽正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

  3.1完善仓库管理制度

  仓库是集中反映工厂原料、配件、半成品、成品等物品的综合场所,不断完善仓库管理制度,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对现有三个仓库重新划分,重新规划,配置物料标识卡,每料一卡,最好制作月份区别标志,给来料标识,有利先进先出。

  3.2形成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

  要在公司内部形成“客户至上”和“零缺陷”的质量文化氛围,切实把质量作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此外,在搞好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从产品原材料供应链端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同时了解用户需求,制造出高标准的产品,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质量标准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王信义,计志孝,张建民.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2]龚益鸣.质量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3]吴畏著.管理学[M].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xx.

产品质量论文9

  【内容摘要】《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亟需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应用转型背景下该课程应增加实验实践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等改革建议与措施,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方高校;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改革

  榆林学院于20xx年设立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主要面向榆林及晋陕蒙农业生产第一线,适应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能在现代植物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植物保护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植物科学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质量越来越被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重视。[1]目前,各省、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已经初具规模,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和农产品检验方面缺乏大量科技人员。因此,亟需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多年来,各高校课程教学普遍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观能动性掌握在教师一方,而学生只会听,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不善于参与互动,课堂气氛沉闷,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堂堂灌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造成学生欠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国家高等教育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简单落后,缺少实验教学。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在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本课程教学内容只有理论部分,缺少实验实践教学,并且理论内容简单落后。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产地环节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和农产品品质质量检测技术3部分,包括种植业、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仪器设备使用及分析等多种学科,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堂听讲熟悉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相关原理技术和操作步骤,但是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全面、深入掌握需要通过实验实践环节来实现。[2]

  (三)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效果不明显。目前,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专任教师11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4名,职称梯度合理;博士6名,占总教师数的54.5%,但是现有教师多为农学和生态学相关专业毕业,在农产品检测和食品加工研究方向仅有1名教师。以往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由其他教研室相关教师或者农学背景教师完成,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只有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以及经过教学培训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转型背景下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改革建议与措施

  (一)增加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前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仅有理论课32学时,通过与参与过该课程授课的其他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认识到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可将本课程内容调整为理论20课时,实验10课时,实践2课时。结合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理论主要学习农产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农产品产地环境指标检测、农产品感观检测技术、农产品相关品质指标检测技术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等内容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内容主要针对榆林地区主要农产品开展谷物类农产品杂质、不完善粒和纯粮率测定,豆类粮食中粗蛋白的测定,马铃薯中淀粉的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测定,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等项目;实践部分的内容为带领学生到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现状和热点问题。

  (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采用实例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枯燥的课堂知识,并将教学内容通过设问、引导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3]使得学生大脑兴奋点不断转移,注意力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生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和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网络交流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轻松式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在MOOC平台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采取随机小翻转、课堂大翻转等混合式教学模式,[4]检测学生课前自学情况,由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改变以往仅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开卷考试组成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后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实践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考勤和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占总分的20%;期末笔试成绩反映学生对于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占总分的40%;实验成绩由出勤、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共同决定,占总分的30%;实践成绩由出勤、讨论参与度和实践报告共同决定,占总分的10%,从而督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大学教学的本体功能是促进学生发展,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5]与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密不可分。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加大农产品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弥补现有师资队伍的空缺;另一方面,依托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联盟,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派年轻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进修学习,了解最新的农产品检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验教学能力。

  三、结语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性课程,为了达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在提高师资队伍业务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努力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检测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知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杜彦修,李俊周,赵全志.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xx,23(6):177~178

  [2]丁琳.食品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科技,20xx,9:45

  [3]王群,赵亚丽,张学林,董鹏飞.实例教学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xx,44(10):310~311,314

  [4]苏小红,王甜甜,张羽,张彦航,赵玲玲.基于大班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xx,7:54~62

  [5]黄平.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33(5):653~656

  [6]罗堃,彭买姣,焦筱淇,夏新华,颜红,杨晶,雷志钧,严建业.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xx,18(1):88~91

产品质量论文10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方式始终以小农户为主,因而同当前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的矛盾,导致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措施不合理。为此,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和对策,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

  1全面建设检测监测机制

  将国际认可的食品安全法律原则作为重要基础,同国内法律以及行政体制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与国际标准要求相吻合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机制,不断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提高对于农户的质量安全管理程度,综合考虑小农户生产这一特点,进而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确定立法的基本原则,在相关实施细则中有效确定责任并健全标准,进一步贯彻并落实法律法规[1]。基于此,还应当不断完善食品行业动态性监管体系,并且把监督管理重点放置于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有效整合执法力量,适当调整监管职能。除此之外,应构建统一化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进一步推动食品生产销售环节机制的推广。最后,构建食品安全社会信用机制,实时跟踪监测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注重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

  2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要想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效果理想,使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满足要求,就必须要不断强化体系的建设,将重点放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中。与此同时,应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与国际检测技术接轨。另外,还应创建与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需要相吻合、且有效覆盖各个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机制,形成相对应的管理平台,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不断增强。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构建的同时,还应注重基层监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乡镇与区域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有效构建,并设置村级的服务网点,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以及预警功能[2]。除此之外,还应当合理改进县级和基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测网络,以保证农田产地的现场随机抽检制度得以全面推广使用。

  3重视产地环境监测治理的.作用

  应明确耕地质量现状,合理划分相关产业与产品,确保实现分类指导与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应深入研究农产品安全生产产地环境条件以及环境调控技术的相关手段,还应研究农产品安全生产产地环境的主导影响因子,积极创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机制。另外,应积极引导农民合理运用清洁生产技术予以,重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无公害食品的全面发展。同时,应不断加快质量安全生产基地认证工作的开展,实时跟踪并监管认证,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合理地调查并处理产地环境,以免被污染地区的严重扩散。贯彻并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其中,县级以上的环保部门需针对所管辖区域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受到污染的具体状况展开现场检查,针对违法的行为进行严格地查处[3]。

  4进一步推广技术服务

  重新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转变技术推广导向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与高产优质技术作为重要指标构建导向体系,通过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的有效改革实现创新目标,进而贯彻落实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战略目标,全面整合资源,以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与规程可以面向农户普及并应用。基于此,还应不断完善并建设基层推广机构,对推广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合理地采用奖惩与激励措施,以保证农户安全生产技术的有效推广。

  5注重信息披露网络的完善

  应全面建设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市场监管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进而形成多个主体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创建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且不断形成科学化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与预警指标机制[4]。与此同时,深入研究与分析食品安全的形势,尽快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6结语

  综上所述,受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面向农户。文章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策略,希望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顾莉丽,郭庆海.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及运作机制———基于吉林省农民合作社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xx(8)

  2谢亚洲,张晔.基于SNA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关系研究———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xx(19)

  3刘爱军,杨春艳.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基于对南京市5个农贸市场的实地调研[J].中国畜牧杂志,20xx(18)

  4钱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路径探讨[J].时代农机,20xx(8)

产品质量论文11

  摘要:农产品种类繁多,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烹饪各种美食的必备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虽然有关农业专家已经逐步提高了对农产品的研究力度,显著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但农产品中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很严重。面对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要求,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简要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求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问题;对策

  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产量及种类一直在世界上处于前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不在局限于作为食品,而是扩展到医药、健康、养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如何严格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一直是一大难题。新时期,必须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力度,落实相关规定,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1]。

  1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问题

  1.1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农产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类资源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日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和土地资源污染都影响到了农产品种植区域中农产品的正常生长,许多农产品出现了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及化学元素残留超标等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与农产品的品种无关,因此无法通过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进行控制,使得质量检测监管成为了一纸空文[2]。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就不能通过质量检测监管的方式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

  1.2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我国农产品种植户较多,但大多数种植户不具备专业的种植技术,也不了解专门的种植标准,更不认识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知识,同时也不具备一定的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在实际的农产品种植、加工过程中,许多种植户往往会因为方式不当而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同时,由于农产品种植户繁多,且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给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1.3缺乏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农业方面的人才较少,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更是少之甚少。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人才,许多农产品检测监管部门在开展检测监管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不突出。同时,许多质量检测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农产品质量要求。1.4缺乏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标准体系农产品种类繁多,各类质量问题都比较多,同时农产品市场较为混论。因此,我国尚未制定相关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标准,更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这些都给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对策

  2.1健全质量监管标准,形成完整监管体系

  无论是国家农业部门还是各农产品企业,都应认真分析当前农产品市场现状,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测监管标准,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检测监管体系。一方面,各级部门应强化检测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应建立二级监督的体系,对质量检测监管人员进行实时监督,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国家应及时下台相应的农产品质量管理政策,切实保障广大农产品种植户及消费者的权益[3]。

  2.2深入加强技术扶持,层层提高产品质量

  国家应定期派遣专业的农业人员对广大农产品种植户进行培训,并开展相关的种植课程,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层层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4]。同时,有关人员应积极改善农产品种植地的环境条件,通过设立农产品种植中心等方式培养更多优质的农产品品种。

  2.3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优秀人员队伍

  国家应加强对农业队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强对专业农产品种植技术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也应及时对质量监管检测队伍进行考核和培训,从多方面保证农产品的质量[5]。

  2.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

  在对农产品进行监管过程中,不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使其自身能够对农业生产及其安全技术进行有效掌握,还要对农产品检测人员、生产经营者、执法者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农产品监管的重要性。

  3结语

  农产品是人们食物来源的根本,其质量更是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必须健全完善的农产品管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炜丽.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xx.

  [2]卜惠斐,李巧生.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20xx(23):65.

  [3]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xx.

  [4]代小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xx.

  [5]雷百战,郑玉燕,肖广江.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xx(12):361-362.

产品质量论文12

  孟州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当前孟州市农产品总体上质量有保障,消费安全可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处于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目前,孟州市已在全义农场、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广惠果业合作社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立检测站(室)8个,制定完善了36种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市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6个,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个,总认定面积0.383万hm。

  二、主要做法

  (一)抓源头,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深入开展种子、农药等农资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在多次对全市265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拉网式”排查中,严格清理整治禁用药品,规范限用药品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技术,逐门店张贴国家公布的禁限用药名单宣传页,要求经营者签订书面承诺材料,不得经营或变相经营禁用农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药经营使用范围进行宣传和销售,违规者将严厉查处等。20xx年至目前,共张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通知》5000余份,印发宣传资料4.5万余份,出动执法人员2700余人次、执法车辆400余辆次,查获违规农资2134kg,查处违规农资经营案件46起。通过日常性及专项治理工作,未发现有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23种禁用高毒农药以及复配制剂的`违法行为。

  (二)抓生产,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进一步完善了36个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规范了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建成了全省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大力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同时,在全义农场、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推行生产操作档案化管理,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可追溯性监控,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20xx年,共组织各类标准化技术宣传培训班56场次,印制黄瓜、苦瓜、苹果、梨等蔬菜、水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小册子5000本,并分别发放到三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手中,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83万hm,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业标准化进程。

  (三)抓认证,创建优质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

  强化农产品品牌意识,把创建农产品品牌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鼓励市场占有率高、质量安全水平过硬、竞争能力强的农产品申报省、市名牌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产品注册商标和申请使用商品条码,全力推进“三品一标”申报工作。孟州市全义农场、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广惠果业合作社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抓检测,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方面,突出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自检能力建设,新购置了3台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孟州市具有自检能力的“三品一标”蔬菜基地已达到8家。全省最大的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全义农场自韭菜产品上市以来,认真落实市场准出制度,坚持每天抽检产品,保障了韭菜市场安全。另一方面,有序实施县级抽样,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抽检范围,侧重做好三个突出:突出地域,重点是1.33hm以上蔬菜生产基地(包括“三品一标”基地)、市区蔬菜市场、农贸市场、马路市场、超市等;突出品种,重点是集中上市品种和大众消费品种;突出时间,重点围绕“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提高抽检次数和抽检比例,确保农产品质量,维护人民群众消费安全。自20xx年7月孟州市质检站成立以来,共抽查农产品2576批次,75种产品,9301个样品,合格率99.9%。

  三、存在问题

  (一)群众的安全意识不够强

  目前,还存在非法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违规使用限用农药的现象。在正常的例行抽检中,还存在拒检现象。

  (二)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难度大

  1.执法主体不明确。对于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的执法问题,尤其是对于市场中的流动摊位的执法问题,执法主体不明确。2.执法难度大。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体是农业部门,而市场主体是经贸部门,产品的销售又是工商、质检等部门主管,管理部门多,联合执法难,即使出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难以做到对问题产品的现场查封,延误最佳处理期,难以达到市场执法的预期目的。

  (三)检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孟州市只有市级的检测站,乡、村两级还未建立检测机构。就目前市级检测站的人员、仪器配备情况,只能对城区的大中型超市、批发市场、规模大的基地例行抽检,不要说对于乡村规模小点的基地和乡村集贸市场覆盖不到,就是针对城区和大的基地也只是抽检,覆盖面很小。

  (四)时间滞后问题

  1.检测的信息反馈滞后。我们现在还达不到现场检测的条件,检测车辆由于公车购买停办的原因,现在无法购买。抽样人员开始抽样时,商户已经开始销售。从抽样到抽检结果出来,最少1.5~2h,如果到基地抽样时间会更长,在这个时间段出现问题,谁负责。2.执法滞后。从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到执法人员到现场,又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个期间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出现无人负责的现象。(五)工作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环节多,费用高,特别是抽样与检测,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该环节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宣传

  建议政府在电视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和生产知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现在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配套的管理办法还未出台,对于拒检现象,可以通过电视宣传让群众明白,拒检认定为不合格,从而杜绝此类现象的存在。

  (二)明确执法主体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二条明确规定,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处理处罚由农业部门决定,对农产品销售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处理处罚由工商部门决定。但对于最容易出问题的流动摊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没有明确执法主体,鉴于工商部门监管有流通环节,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的职责,建议政府把流动摊点的执法主体明确为工商部门。

  (三)加大投入

  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扶持力度,列出专项资金,一方面,尽快建立乡级检测站,必要时明确村级监管员,完善监管网络,乡、村两级的每天检测情况,市检测站随时调阅;另一方面,要保障日常的检测费用。

产品质量论文13

  内容摘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形象营销、认同营销以及体验营销等新思潮,但产品的核心利益仍是营销的灵魂,新的思潮与发展只是对产品的完善。企业应高度重视新市场形势下的产品质量在产品整体概念中的地位,并力争给市场创造更优秀的产品。

  关键词:产品核心 优质产品 营销新思潮

  在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产品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今,市场上出现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形象营销、认同营销以及体验营销等新的思潮和发展。这些新的思潮与发展似乎降低了产品核心利益在整体概念中的份量。但深入分析起来,在市场营销的诸多因素中,产品的核心利益仍是营销的灵魂,其它诸因素只是围绕产品而展开的。产品的整体概念分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企业应该重视产品的整体概念,向市场提供一个具有质量保证和一定灵活性并且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品。现代企业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比较透彻的,但也有一些企业只是从理论上理解的,实践中有点过犹不及,也就是说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本文着重分析新市场形势下的产品质量在产品整体概念中的地位,并提出企业如何给市场创造更优秀的产品。

  产品的核心问题

  (一)产品的核心利益是决定营销渠道畅通与否的关键

  商家更乐于销售品质优秀的产品,质量差的产品渠道开拓更难。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是看重产品本身给他带来的核心利益。不管厂商再努力,那些作为上帝的消费者只要不说你产品好,渠道即使开拓了,也难以维持下去。现在很多厂商都在高呼终端为王,决胜终端,于是不惜巨资买断终端。在酒类企业,出现“谁买断的终端销售权越多谁就能称霸”的说法,诚然终端销售对产品的销售影响巨大,但买断终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这种简单的营销手段是解决不了产品销售问题的。只有消费者形成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才能真正地带动终端的积极性和销售的持续性。然而,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核心利益,是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产品的核心利益是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是影响销售渠道畅通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产品的核心利益是各种促销活动取得效果的基础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其成绩斐然,效果明显。促销可以使消费者建立购买习惯,可以让消费者做出风险决策,使消费者提前购买或大量购买等等,但是有一定市场动作经验的人都非常清楚,促销本身并不能改变产品本身的命运,只能加速产品本身或兴或衰的命运。如果产品本身能够被市场接受,促销则加速被接受的过程;相反,如果产品本身不能被市场接受,促销则加速产品不被接受的过程。如化妆品厂开发了一种新产品本身存在缺陷,经过一次大面积的派送促销之后,该化妆品得到了绝大多数潜在顾客的体验机会,但体验之后就放弃了购买的念头。满意的顾客是产品最好的`广告。优秀品质本身具有极大的促销作用,高质量产品回头率高,品质优让顾客满足感更强,品质高可以培养更多的忠诚顾客。有调查:买到品质好的产品的人会把信息传递给其他8个人;反之,不满意的话会把信息传递给22个人。现代企业的商业价值是以顾客的忠诚度来度量的。而顾客的满意度是与产品本身给他带来的效用息息相关。费尽心血开拓的市场若因质量问题而失去太可惜,低质量的产品会让顾客望而却步。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都应该以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与消费者需求相吻合,消费者追求的仍然是产品自身的效用。作为企业来说,不要总是沉迷于开拓市场,巩固市场也很重要。

  (三)产品质量仍是企业的生命

  产品的质量是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商家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商品的灵魂和核心。酒店的饭菜是其经营的核心,不管环境多么优美、服务多么优质,没有质量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没有了存在意义。目前,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理想。多方面的信息显示中国市场的质量状况还很不理想,造成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设备、管理、法律、诚信以及意识等等。中国市场产品质量差对那些有心人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机会,只要稍微把质量提高一下就会有出路。质量是根本,如果一味不顾根本,报有侥幸心理,迷信广告,甚至做虚假宣传,这是很幼稚的,是市场营销的歧途。宣传是会创造一时的销量,但不会长远。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者早晚会醒悟。再加上法律的约束,不求质量的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许多生意人在刚开始时,能保质保量地生产、交货,中间就开始做假,就忘记了产品的根本所在。所以从根本上看,质量是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影响顾客购买的重要内容。优秀品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顾客是冲着质优去的。许多名牌品质就是好,不服还真不行。

  (四)高质量仍是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

  有时候,营销甚至被看作是神奇的、高明的,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滞销为畅销,营销的杰出人物被看作是魔术大师,变无为有,变不能为可能。打胜营销战需要很多利器,品质优是其中之一。可以看看,那些市场上的佼佼者,其中大部分是优秀品质的制造者,比如创造日本神话的企业、中国的海尔等。帅康空调营销中心总经理王哲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了空调行业质量及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炒作概念,促销欺诈”,并直接点名指出“一分钱空调”是作秀,矛头直指奥克斯空调,此举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帅康空调也借机公布了自己的空调质量白皮书,作出质量、服务承诺,而且还号召成立“空调行业质量联盟”。帅康这种自曝黑幕的做法,虽然在曝“自身”的内幕的同时造成产业链各环节关系紧张,对帅康空调品牌的促销造成压力,但仍然增加了行业的透明度,这首先在赢得消费者支持方面有利。同时,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由于有了企业的公开承诺,使帅康品牌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塑造起自己为消费者“请命”的“斗士”形象。可见,在企业的竞争过程中,仍然是以产品质量为竞争核心的。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存在这样一个规律:速度竞争、品质竞争、规模竞争。速度会让人抢占先机,但不重视质量会让人快快退出市场。品质优秀促进销售,销售增长形成规模。这是企业的良性生长,生长剂就是优秀质量。

  新形势下创造优质产品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

  某些名牌的生产者,他们认为制造的东西不是卖的,他们是在追求一种完美,唯其如此,才成为名牌。世界第二大啤酒厂,一空荷兰公司,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有些瓶中有玻璃碎片,于是决定把已发送到世界各地的几十万瓶啤酒都返回工厂重新检验以免给顾客造成伤害。大家都知道

  ,产品召回制度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规范。同时,它也反映了一种思想,即本文所强调的这种为顾客着想的思想,我们的生活中太缺少这种思想了:所以,企业应该真心地为顾客着想,不能仅仅流于口头上,而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二)质量意识放在首位

  首先,全体员工都要有质量意识。质量意识就是全员意识,据国外研究表明,成功的企业主要领导把30%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质量上,现场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80%产生于中上层管理人员,20%来自于一线员工。所有麦当劳的营运都要遵守一个严格的品管系统,经营的口号是Q、S、C、V。即质量、服务、干净、价值。麦当劳的原始菜单只强调汉堡,现在已经发展为包括鸡肉、鱼、沙拉、完整的早餐、炸薯条、饼干、奶昔、圣代等,在餐饮业,依然独领风骚。麦当劳汉堡包的牛肉馅,规定绝对不能含牛的内脏,脂肪含量严格控制在19%以下,而且,其肉块是经过严格炸制的,直径一律为98.5毫米,重47.32毫克,厚度5.56毫米,做好后10分钟内未售完,就一律作废倒掉,要求所有的连锁店奉为宗旨。第二,质量意识就是第一意识,标准在高。质量意识就是严字当头,真正重视质量。麦当劳的成功得益于高标准的清洁卫生和高质量的服务。对于一个遍布全世界的快餐店来说尤其是困难,但它做到了。第三,质量意识就是把质量体会到最深处,比如,手表厂的工人不吃葱蒜;饭店的餐具上没有污渍且真正的消毒等。质量意识是超常的思维和理解。要想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

  (三)产品设计和改进听取用户意见

  在当今和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产品的推出,如果得不到顾客的认同,销售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无法销售。同时,消费者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信息的发达,获得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厂家不能随意决定产品,而应由消费者主宰质量,所有质量的各种努力是因为顾客需要,用户最有发言权,那种认为用户不懂质量的观念是错误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有时存在盲点,根据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质量是捷径,是明智之举。长期以来,许多厂商精力集中在生产线上,用防堵性的质检来防不良产品流出生产线。而有关专家指出应从设计开始,在海外的工业生产线中有一种所谓1:1000的法则,即在生产前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只需花费1元钱,在生产中花10元钱,到了消费者手中则要花1000元钱。当然,对于设计的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理解是不同的,生产者认为好的设计是易于制造和销售,而消费者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赏心悦目、易于打开、易于使用以及易于修理等等。重生产设计是我国很多企业的一贯做法,低的设计影响质量、降低效率。

  (四)产品质量的优劣由市场决定

  产品观念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产品观念认为,顾客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有特色的产品,认为只要产品好就会顾客盈门。因此,企业只要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地改进产品,使之日臻完善。在产品导向型企业中,管理人员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现有的产品上,而将市场需求置于一边。但是,现在所说的产品质量与产品观念下的产品质量是有一定区别的,这里所说的优秀产品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是有一定需求的优秀产品。莱州啤酒面对日益增长的终端买断费和激烈的竞争不得不考虑新的出路。首先对莱阳、青岛、烟台、股东等区域市场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口感、什么度数等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后,对现有产品进行梳理,结合山东人对酒精度数的偏好开发出针对性产品,在原料中加入德国优质香型酒花和澳洲阳光二棱大麦,以及具有解酒调节血脂作用的营养因子“α-亚麻酸”这在当地乃至全国啤酒行业中都是一次产品革新,为该啤酒的销售找到了新的突破。可见,产品优秀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五)高质量是由高素质的人创造的

  人是关键因素,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质量的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提高员工素质,这是关键和前提,联系到我国目前的现状,熟练的技术人员非常缺乏,这是制约我国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员工知道了重要性,但是如果没有技术也是不行的。高素质的队伍如何建立,有两种途径,吸收高素质人才和进行培训。

  以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产品质量在产品整体概念中的作用和意义,在4PS策略中,产品仍是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也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企业如何创造优秀产品。总之,不管营销形式多么前沿,都应该以产品质量或品质为经营的核心;不管营销如何发展,企业都应该重视产品的实体价值与核心利益。营销的新发展仍然是以产品的核心利益为基础的,仍然不能忽视产品的内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着,梅清豪等译.营销管理.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xx

  2.肖建中.标准化执行的66个细节.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产品质量论文14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从过去的吃饱转向现在的吃好,由数量向着质量方向转变。近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多种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常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合作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问题;发展建议

  最近几年,由于农产品投入品如农药、化肥、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农产产品不科学收获以及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的不合理排放,对种植和养殖产业源头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我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已经到了非抓不可,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的时候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我国各个地区相继从20xx年开始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并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属于公益性工作,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多给予支持,特别是对当地农业种植户、养殖户和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农户编码、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前期工作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从目前合作市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开展来看,虽然有些企业和部门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政府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顺利开展。

  1.2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技术手段落后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看中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将自己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市场竞争中。在农业生产领域,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规模比较小,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经营理念根深蒂固,而强化企业管理,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会显著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因此,企业主动参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手段,各个地区的管理机构和农业身缠企业缺少现成的模式去借鉴,导致了技术手段落后,不能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制约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有效开展。

  1.3消费者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多数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要求,人民群众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总体上看,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不强,消费理念不成熟,农畜产品市场不能体现出优质优价,消费者花高价钱购买高质量农产品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比较你薄弱。这就对一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贴标上市的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打击,企业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获得较少的利润,导致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缺乏开展的动力。

  2进一步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发展建议分析

  2.1建设完善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体系

  首先,制定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监管责任追究、投入品管理、监督管理、例行抽检、信息报送、生产记录、培训、农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举报与奖励等监管制度与办法,所有制度全部上墙,形成用制度管事的常态化监管局面;其次,对辖区内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监管名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与之签订责任合同。同时,制定家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黑红名单”制度,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对违法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告,并终身不得从事此行业。制定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对农兽药实行实名购买,明确产品的流向,建立流向登记制度。同时,通过在各镇建立“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的方式,实施连锁经营和网络配送,确保全市农牧业投入品市场的质量安全;最后,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不断摸索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制定农牧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常态化监测制度,加大非法使用添加剂的打击和宣传力度,杜绝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环节的非法添加行为。

  2.2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信息化

  首先,建立一个共享、开放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平台,赋予监管机构、检测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权限,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落实到田间地头,养殖场生产的各个环节。将有条件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联合起来,形成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将各个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出入库管理等生产信息如实上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其次,充分发挥好技术标准的引领作用,积极鼓励生产企业和生产主体积极参与农畜产品条码追溯和二维码识别的追溯工作中。在今后工作中还要进一步扩大追溯体系实施范围,努力实现追溯工作的信息化,为监督检测和执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编码定义标准对RFID技术在动物身份识别上应用的影响[J].陈雷,鲁刚,佘锐萍.中国兽医杂志.20xx(10)

  [2]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网络化管理的实现[J].申光磊,昝林森,段军彪,王立国,郑同超.农业工程学报.20xx(07)

产品质量论文15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导致四川省数百万间房屋倒塌,数千万间房屋损坏。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重建家园有着比平时数十倍增长的建材需求,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质监部门切实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杜绝安全隐患,既是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科学、务实之举,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近一段时间,通过对建材产品开展监督抽查、驻厂监管、免费检测等工作,以及到四川省乐山、眉山等地企业调研后,我对抓好建材产品质量监管有了一些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灾区企业恢复生产难度大、建材市场供应缺口大、全省建材产品需求大,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如果把关不严,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而且国务院对口援建方案中,已明确把提供建筑材料作为支援的方式之一,这进一步加大了质量把关的难度。确保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的供给与质量安全,是灾后重建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把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监管和检测,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

  当前建材产品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四川省11个市、州200多家建材企业的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一是部门条条框框较多,优惠政策兑现难。在水泥、钢筋等建材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特别是新上项目的立项、环评、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申报审批中,因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有些手续审批时间长、程序多,企业往往在等待中失去市场、失去机遇。二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企业正常运转难。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地震灾害交通不畅的影响,“5.12”以来,煤、电、油、气等建材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上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而且供不应求。三是部分道路管制,物流运输难。前阶段因抗震救灾对部分道路交通实行管制,致使部分企业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比如四川德胜钢铁集团在地震中因道路交通问题,致使近1万吨原材料无法从云南运进来;四川明星电缆公司也因此致使1.6亿元的订单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四是灾区企业受损较重,资金回收和质量把关难。地震灾害发生后,销往成都、德阳等重灾区的建材产品,很难收回资金。另外,重灾区大部分企业质量检验检测设备毁损严重,专业技术人员不同程度伤亡,虽然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我局近期已向灾区派出了2000多人的检验检测、特种设备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但与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些问题反映在价格、运输等层面,但如果长期不解决,必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导致建材产品质量下降。近期,通过对热轧、冷轧带肋钢筋等5类建筑用钢材的专项抽查,批次合格率仅为66.2%.一些企业在利润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下,难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甚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打破重建美好家园的愿景。

  加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政府负总责。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要明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产品质量负有总体责任。目前,资阳、雅安等地政府已经成立了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质量监管重大活动。其他各级政府也要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统筹协调当地建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建材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市、县、乡镇和施工工地,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建材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同时,为确保建材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推动建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银行贷款、价格补贴、生产许可等方面为建材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电力、煤炭、天然气、运输等4个方面的生产要素保障。对建材产品要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统一配送制度,以及对农户灾害现金补贴转化为建材等产品的实物补贴制度,而且要把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报告等作为政府采购的必要条件,建立对建材产品的采购质量咨询机制,着力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部门要协作。建材产品质量安全链条长、环节多、监管难度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事关全局,因此必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建设、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一定要围绕质量安全的总目标,分兵把口,搞好衔接,加强沟通,开展联合执法。一要依法监管。按照《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于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劣质建材产品的行为,尤其对生产“地条钢”、劣质预制板等严重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该曝光的曝光,该关停的关停,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要科学监管。把恢复灾区质量技术检测手段作为科学监管的首要任务,早日重建灾区公共技术检测平台,实施科学监管,这是建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三要有效监管。对水泥、钢筋、电线电缆等危险系数高的主要建材产品实施驻厂监管制度;对防水卷材、人造板等一般建材产品,加大巡查和抽查力度;对重点工程用建材,要纳入监督抽查计划,建立入场(工地)质量验收报告制度。同时,继续实施好去年在专项整治中探索的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施工工地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完善建材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四要阳光监管。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项目审批、生产许可、品牌争创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直通车”服务。特别是对省外支援的建材产品,既要心存感谢,又要严格把关,对合格与不合格建材,应当通过传媒,定期向社会公布。

  企业要主动。这次灾害也为新一轮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面对灾后重建建材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巨大缺口,省外建材产品生产企业不断要求与四川合作贴牌生产,抢占商机。我省各类建材企业特别是重灾区的企业,要尽快从地震灾害造成的社会心理震荡中恢复过来,主动恢复生产、满负荷生产,公开承诺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要切实加强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等技术基础工作,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档次。要加大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培育、争创、宣传和保护力度,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让更多的“四川制造”服务灾区建设。

  社会要监督。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接受社会监督。要对建材产品整治行动和成果,及时报道,对行动迟缓,进展不快,问题长期存在地区要公开曝光。特别要加大对名牌、免检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力度。要加大对建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质量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印发建材产品应知应会小册子、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建材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老百姓识假辨假的能力,努力营造“重质量、重品牌”的消费环境。最终目的是力求通过有效监管和综合治理,大幅度提升灾后重建的建材产品质量,确保真正建成安全的美好家园。

【产品质量论文】相关文章:

水泥企业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分析论文05-03

经济法视角的产品质量法论文05-01

经济法视角的产品质量法论文05-0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对策探究论文05-03

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管论文05-0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论文05-04

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研究论文05-05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几个问题的分析论文04-30

营销中的产品质量核心利益回归策略管理论文05-04

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质量管控分析的论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