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考分离的探析论文

时间:2024-10-01 02:08: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统计学课程教考分离的探析论文

  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两大学科学的基础课程,在当今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趋势下,其教学改革迫切性也更加凸显,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同时,与其相对应的考核改革也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教考分离”是目前高校开展教学改革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有效手段,它能够较好的克服命题的主观性,避免了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属于现阶段作据科学性的教学考核方式。在统计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引入““教考分离””,必然能够推动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考核目标的多元化、考核内容的系统化。本文以统计学为对象,针对其课程改革的“教考分离”模式进行几点分析论述。

统计学课程教考分离的探析论文

  引言

  “教考分离”已经成为了高校考核是改革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它能够有效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校的学习情况,能够促进教师进行以纲施教,重视教学过程,而在学生方面,能够激发学会学习的欲望,促进他们更加努力勤奋努力学习,进而更加扎实的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1.“教考分离”模式概述

  1.1“教考分离”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教学管理手段,“教考分离”真实实现了教学与考试的分离,打破了传统教师自己命题、平分的做法,通过题库选择题型,找出符合考核要求的试卷,或者有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依纲命题,最后统一考试,统一平分。真正实现了规范化、真实化的教学考核,考试所体现出来的结果更加真实,更具说服力。

  1.2“教考分离”落实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首先就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统计学试题库,将所有考试课程类型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标准的试题库,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合格标准原则进行。比如,考试题型分类:基本概念、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填空以及简答题等等,这些内容的资料都需要进行完善、科学的整理,整合校内以及校外的实体,通过考试系统进行组合,最终形成考试试卷。基于这样的考试模式下,试题要求具备一定的属性,具体是课程代号、章节号、难易系数等等,必须要具备了这些属性才能够通过数据转化,进入考试系统,落实统计学“教考分离”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考试课题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和补充,最终建立高质量的统计学题库,切实保障考试的树立实施。

  1.3“教考分离”制度落实对于试卷有一定要求,每一次成功的考试都是任课教师教学成果与学生学习成绩合理、公正的体现。所以说建立有效、规范的“教考分离”指标体系是必然的,具体包括:

  1.3.1有效度。有效度是评价试卷的首要指标,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首先测试内容为何,然后是测试到怎样的标准程度。进行统计学试卷制定的时候,必须要依据教学大纲严格进行试题的选择,从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的结合入手,将检查教材知识点作为最基本的考核内容,将学生实际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而最为关键的是做好各个指点的比例控制,内容既要覆盖全面,又要详略得当。

  1.3.2可信度。可信度是评价试卷可信程度的指标。为确保试卷有较高的可信度,应把握好试题的量,适当增加客观标准化试题(客观选择题、是非题和填空题应占试卷的60%左右),不出偏题、怪题和超大纲的题,力争使试卷可信度值达到百分之百。

  1.3.3难易度。难易度是衡量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试卷的难易程度应适中,即学生的考试成绩应两头小,中间大,呈正态分布,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纺锤型”状态。过难或过易的试卷都是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偏移,都会降低考试的效度,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

  1.3.4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卷能拉开学生成绩档次程度的指标。由于每个学生在智能和勤奋方面存在着的差异,对同一教师的授课接受和理解会有所不同,因此,试卷应充分体现出拉开学生成绩档次的程度,应充分考虑到高分和低分的数量以及通过率。

  2.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统计学课程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必须要全面推行新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打破传统教学考核的弊端,更加客观的了解教学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制度,是目前的主流趋势,在推行“教考分离”制度过程中,统计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方向是核心内容和主要方面,下面进行几点分析:

  2.1考核目的多元化

  落实“教考分离”制度之后,统计学课程考核的方面,学校以及教师都应该关注考核目的多元化,考试虽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确实对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有效手段,检测是为了更好开展下一步教学,更加科学的制定未来的教学内容,所以在统计学考核上,多元化考核目的,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检测,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要应该更加倾向综合能力测试方面,通过实际案例,测试学生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统计学基础概念、计算以及推理方面也要合理设置,这个部分是针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考核,题目选择以创新性能力测试为主。

  2.2考核内容系统化

  落实“教考分离”制度后,统计学课程在考核时,其内容制定不应该局限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考察上,要将理论知识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测试有机融合。这就要求在考试方式要进行突破和创新,闭卷考试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的考核要求下,综合性考核方式更具科学性,综合性考核包括技能考核、学习态度以及知识体系考核等。首先技能考核要从社会调研与上机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要求进行一一考察、细化,最终确定考核大纲与课程效果评价的方式。考试以综合反映学生的能力、知识以及素质为目的。

  2.3考核方法多样化

  考核方法的多样化,目前基本还是以卷面考核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形式的考核。局面考核在我国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统计学学科在学生实际造作能力、计算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单一的卷面考察很难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结合小组讨论、上机造作以及调研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成绩的测评应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调查报告或

  上机操作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要求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素质。在考核时,应该将活动成绩与期末总评挂钩。平时每进行一项内容,教师有相应记录,力求做到尽可能的公开、公正、公平,各项内容教师接受学生异议并负责解释。统计学原理考核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的表现经过量化纳入期末总评,最终分数由两部分组成,即期末考试成绩占40%,学习过程占60%。

  结束语

  在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统计学在教学与考核方面的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目前“教考分离”已经成为了各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本文针对统计学课程“教考分离”模式的问题进行相关讨论,从“教考分离”的相关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从研究中发现,我国统计学在“教考分离”上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教学改革创新日渐成熟的要求下,统计学应该通过“教考分离”模式的落实,真正实现教学与考核上的完善,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规律,最终达到提升统计学教学总体质量的目的。

【统计学课程教考分离的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考教分离与因材施考之成绩比较04-30

高中体育课程结构优化探析论文05-02

探析工程管理城市规划课程的优秀论文05-0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趋势探析论文05-01

统计学课程培训心得03-20

新乐教推动学校音乐课程改革论文05-02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论文05-02

高校社团参与式隐性德育课程探析教育论文05-04

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论文05-03

探析多元智力理论与高师教育学课程改革论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