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流动的花朵也需要绽放论文
摘 要: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比非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总体上要差些,如何激发流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掘他们中优质潜力股,让他们在学习的百花园中绽放自己的绚丽花朵,展现自己的数学特长,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也是教育和谐发展的一个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就是一所以接受流动儿童为主的九年制公办学校,在多年的教学组织中,我们通过配备敬业的教师、选准乐学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本、保障训练的时间地点等方法,积极组织流动学生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流动儿童 数学兴趣小组 有效开展
数学兴趣小组,是指把那些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成员间基础相当,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进而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带来自信,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流动学生同样有这样的需求。
我校是一所以接纳流动学生为主的公办学校,近几年来流动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达90%以上,每年的流动率在12%左右。客观地讲,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流动学生是相对有些弱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由于在学校之间转校较多,在不同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学习基础相对不扎实;2.学生所学的教材不一致;3.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条件不理想(包括学生学习环境等),他们在家学习比较容易受到影响。为此,学校在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充分考虑了校情学情,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些活动。
一、活动实施的条件
1.师资配备。
学校要有一系列开展兴趣小组的计划和统筹安排。首先学校要制订长期的活动规划,并每年根据上一年度的活动开展情况、本年度的师资情况和学生情况,相应地作出调整。学校领导要重视,这对指导教师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还能合理分配、调剂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协调各小组的训练时间,保证优秀生得到多个兴趣平衡发展。指导老师既要有过硬的数学功底,又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3~6年级每年段成立1个校数学兴趣小组,由一位数学教师负责辅导,打破原有班级局限,使优生相对集中。如当年度遇到数学竞赛,则落实到相应年段的指导教师,达到明确职责,不相互推诿的目的。
2.选准学生
无论是班底较好的还是成绩平平的班级,优生总是客观存在的,任课教师要做伯乐,善于去发现他们,培养他们,重点是思维活跃的学生,做到好的苗子不要错失。在本校,三四年级的兴趣小组成员,由各任课老师推荐,每班10~15人,然后根据训练成绩人数逐年缩减,到六年级水平较高的组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学校组织一年一度的全班参加的数学竞赛,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都能获得优秀奖的奖状,年段前十名更是张榜公布进行表彰,这些学生能从中积累经验,树立自信,也为兴趣小组指导教师物色人才提供参考。对于智力超常的数学特长生,采取越级跟班的尝试,即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班。
3.选择合适教本
教本的选择也是保证训练成功的要素。市场上难有理想的教材,只要是不盗版、印刷质量尚可、出版社也不是很生僻的都行,虽说很多版本有相互抄袭现象,但也正说明许多内容是基本的,永恒的。使用的时候有所取舍就行,教师多准备几套,可以互为补充,专题性很强、比较深奥的、不适于小学生理解的内容还是回避为好。多关注新书,毕竟每一套新书,也有与时俱进的成分。所以在本校,每一届学生所采用的书都是不同的。现在网络信息通畅,其实网上也有不少好的学习资料可供借鉴。
4.训练时间、地点的保证
由于受学生在校时间的控制,我们把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定在中午12点开始,一周两次,每次40到50分钟。地点在学校开辟的可用的空教室。有竞赛任务的数学组,则坚持每天训练,通过量的积促成质的提高。
二、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
1.组织兴趣小组的目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以数学为载体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王元、杨乐等数学家认为奥数本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课外兴趣活动。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适合参加兴趣小组。在许多家长看来,这演变成初中择校的捷径,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家长以升学为目的,不顾孩子的自身水平,盲目让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反而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畏难、丧失自信心。组织参加数学竞赛,无形中也成为教师成名、学校提高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竞赛沦为工具,以取得成绩为目的,这给指导教师很大的心理压力,进而转嫁给学生,使辅导变味,不再是“兴趣”,反而成为“负担”,师生共挑的重担。比较而言,流动学生在这方面所承受的压力比本地学生要小得多,辅导的教师的压力也小。因此,教师在组织兴趣小组时,少了急功近利,可以更好地开展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2.课内与课外如何结合
“面向全体、照顾两头”历来是教学工作者共同追求的教学理想。在农村乡镇学校,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小学这个义务制教育阶段,首要是基础教育,要做好保底的工作。在40分钟课堂上,老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所谓的中下生身上,因为要考虑到还有一部分学生十分需要老师的关注,他们的成绩在合格边缘徘徊,致使一些优生在40分钟内被搁置、被忽视。对优生的照顾通常是课外挤时间开小灶,也就是所谓的兴趣小组辅导,其实是挤占了学生玩的时间和老师休息的时间。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特别是照顾优生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也有老师十分注重优生对课外数学读物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在可以利用的时间自学略高于书本的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意识和能力,也是需要同行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3.该不该与教材同步
有的指导老师会给兴趣小组的学生提前教学后续的教学内容,超前于课本。比如五年级的学生提前预习六年级的数学书,比如用方程解,把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也教进去,确实奥数教材中某些内容会涉及到初中、高中的内容,学习了初中的解法用来解决小学问题会更加得心应手。但这样做利与弊又各占多少?涉及到又不到位会有什么后果?如何符合小学生的知识能力范畴来教学一些难点问题?
小学生自有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习惯,兴趣小组的指导,应以课本为基础,组织与课本内容相配套的扩展和提高,也就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发展,而不是功利性的把后续知识点提前教学。在辅导时,如何在使用的教本上作适当的取舍和补充,这是我们全体指导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比如四年级教学了加法运算定律后,课本p32“你知道吗”讲的是高斯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展开高斯求和的专题教学。再如四下第8单元学的数学广角其实就是植树问题。四下p119动脑筋涉及的是简单推理。如果我们细读教材,在课内重视这些内容,在兴趣小组加强这些内容,就可使一些数学思想得到更好的落实。避免让学生过早地触及因为没有已有知识支撑因而显得太抽象的教学内容,这会让学生学得累,学得乏味,最终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4.如何分配班级授课和小组辅导的精力
指导老师既要带班教学,又要带兴趣小组,总会感到精力有限,十分疲惫。这就需要老师要摆正重心,40分钟的班级教学是基本,不能忽视,应该向课堂要质量。做到课堂作业本当堂完成,能做到面批是最好。课间或傍晚还是要留出时间订正方法丛书,学困生毕竟还是需要老师关注的。所以兴趣小组的辅导最好是学校安排出固定的课时,既让教师安心,又为绩效工资的计算提供依据。
5.如何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在平时的辅导和淘汰过程中,一定存在学生间的竞争,教师需要鼓励,也要善于利用这种良性攀比。但不管采用哪种措施,都要考虑到保护学生自信心的问题,尤其是出现因流动学生的知识结构缺陷或知识面不广等原因导致的错误时,教师不可急躁。辅导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提高,而不是为了挫败。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磨练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在兴趣小组的范围内,构建起和谐、有序的竞争机制,这对老师对学生而言都是有益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多次体验到成功,才能让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流动的花朵也需要绽放论文】相关文章:
让德育绽放绚丽的花朵论文05-03
残缺的花朵,也会美好地绽放04-26
绽放的花朵作文09-04
绽放的花朵初中作文05-01
花朵悄悄绽放作文12-02
绽放的花朵作文【通用】02-01
考场作文也需要包装学科论文12-13
体育课也需要合作的论文05-02
让祖国的花朵迎风绽放作文07-13
爱在花朵中绽放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