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困境论文
摘要:以民为主体的政府决策管理,是体现“人本”思想、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优化了公众参与模式,拓展了参与渠道,是积极有益的改革之举。本文立足吉林省的改革现状,分析了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之上,从转变思想认识、搭建公众参与模式、拓展公众参与渠道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 公众参与模式 困境 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我国的公民参与也日渐活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公众参与模式,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府决策管理理念,更是对传统公众参与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面临诸多困境,有來自思想禁锢的影响,也有参与模式形态单一问题,这些困境与问题要求吉林省要从实际出发,着力于发展的新思维,推动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改革是一个过程,需要突破传统机制模式的束缚,实现新模式的构建。本文立足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现状,就新时期如何深化建设作如下阐述。
1 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困境
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建立开放型公众参与模式,成为新时期政府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吉林省积极探索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提高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但从实际看,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封闭式决策模式的影响等,都会对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生成,形成较大的阻力,影响公众参与模式创新建设。具体而言,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思想观念陈旧,生成诸多阻力因子
创新公众参与模式,是对传统僵化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调整,以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但从实际而言,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面临思想观念陈旧的阻力,内外环境的欠缺,是导致新型公众模式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之下,政府行政决策思想陈旧,对于新模式、新理念存在思想抵触,造成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推进面临阻力。其次,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被动的工作现状,难以适应当前行政管理改革的需求。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生成,要求在政府要在思想上跟进时代步伐,破除思想壁垒,实现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创新构建。再次,各级政府在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中,缺乏主观能动性,被动的改革现状,难以推动改革发展的持续前行。当前,构建新型公众参与模式涉及面广,要求各级政府要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工作上保持良好的主观能动性。
1.2封闭式决策模式,影响新模式的形成
在传统行政决策模式中,封闭式的决策模式导致决策主体单一等问题。在实践中发现,封闭式模式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新型公众参与模式僵化等问题的发生。首先,封闭式决策模式对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形成阻碍,政府行政决策不公开、不透明所形成的信任危机等问题,对社会治理建设形成较大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其次,公众参与保障制度缺乏,公众参与权利欠缺。在传统行政决策管理中,决策民主的欠缺,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对公众权益造成影响。再次,封闭式决策模式根深蒂固,所形成模式壁垒阻碍了新模式的形成。特别是开放型的决策模式,是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主要形态,要求在决策模式上进行转变,优化新模式的构建环境。
1.3模式形态单一,缺乏多元化模式构建
从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来看,仍然存在模式形态单一,导致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面对公众日益提升的权利意识要求,开放式的公众参与模式成为构建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公众权利表达的有力保障。而从实际来看,吉林省公众参与模式面临渠道狭窄、平台单一等问题。首先,新型公众参与模式单一,难以适应新时期公众参与建设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民主社会的建设中,创设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公众参与单一,缺乏公开、透明度,这是当前新型公众参与模式所面临的显著问题。再次,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公众参与模式的创新,缺乏与网络平台的融合,创设多元化的网络公众参与渠道,是新时期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重要形态,能够优化并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2 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对策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二元格局,但政府在其中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不利于政府新型管理机制的建立。为此,吉林省在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拓展参与模式,转变思想认识,为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生成,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新型公众参与模式要从实际出发,紧扣新媒体环境,积极打造全新公众参与模式,适应新时期政府行政管理需求。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几点展开。
2.1转变思想认识,提高主观能动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要转变思想认识,转变过去封闭式决策模式,积极探索开放式公众参与模式。首先,传统“官本位”思想严重,应在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中,得到有效改善,形成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为公众参与决策,构建公开透明的决策管理,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其次,提高宣传引导力度。当前,公众权利意识淡薄,公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不高。为此,要积极引导宣传,提高公众的权利意识,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权利,为社会治理建设发挥相应的作用。再次,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壁垒,提高主观能动性。地方政府的自利性倾向明显,要推进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需要转变思想认识,端正自立性倾向,为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实现,创设良好条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改革要进入深水区,深化公众参与模式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优化改革环境,实现改革与发展。
2.2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众参与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完善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模式。首先,建立社会利益群体组织化的参与模式,搭建公众参与的利益驱动、表达机制,提高公众参与面,转变公众参与不积极,缺乏参与意识的现状。其次,将协商民主引入政府决策领域,确立政府决策中的对话、沟通制度,是实现政府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根本路径。政府要在决策管理中,转变封闭式的模式,确保公众的沟通表达权。构建新型公众参与模式,旨在尊重民众权利,为权利的表达创造条件。将协商民主引入政府决策领域,就要夯实民主权利,构建新型公众参与机制。再次,通过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实现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立社情民意反馈制度,是为了建立紧密的公众参与模式,让公众在参与中更好地实现表达权。因此,吉林省在新型公众参与模式建设的过程中,要优化制度体系,以制度保障模式构建,实现公众参与模式的创新发展。
2.3立足新媒体,搭建公众参与新渠道
随着民众社会力量不断壮大,人们对自身权利的维护意识得到了加强。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能力,是促进政府治理有效性、增强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条件。为此,在新媒体时代,搭建公众参与渠道,应强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广泛的公众参与。解决当前公众参与渠道狭窄问题,关键在于立足新的媒体载体,搭建公众参与的新渠道。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拓展公众参与面,让公众参与模式能够实现实时双向互动,让民众的表达权得到充分保障。对于广大公众而言,新媒体渠道的开辟,能够实现更加广泛、积极的参与面,进一步为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创设良好条件。当前,吉林省应以新媒体为平台,构建新的公众参与渠道,让便捷的参与模式,成为建立和谐官民关系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政府要转变思维,提高与新媒体的融合度,发挥好新媒体的载体功能,为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提供有力保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吉林省在深化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构建中,要适应新环境,以创新发展的思维视域,实现公众参与渠道的拓展。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构建,面临诸多困境,思想认识偏差、公众参与渠道狭窄等问题,要求吉林省新型工作参与模式的生成,应切实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转变思想认识,提高主观能動性,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拓展公众参与模式;三是立足新媒体,搭建公众参与新渠道,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恩典.风险规制公众参与模式的反思与转型[J].北方法学,2018(3):66- 80.
[2] 勾兆强.公众参与政府组织绩效评价面临的困境与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s2):11- 12.
[3] 唐志君.公众参与政策过程:价值、困境及走向[J].理论探索,2007(2):124- 127.
[4] 毛晖,郑晓芳.环境治理困境:公众参与及实施路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4):1- 4.
[5] 徐凌,钟其红.环境政策中公众参与模式创新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17(7):68- 74.
[6] 卡罗尔·佩特曼(CarolePateman)著.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7] 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8]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9] 王周户.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吉林省新型公众参与模式的困境论文】相关文章:
新型教研模式说课论文05-04
公众参与环保的探讨04-27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模式探讨04-25
落实公众参与的基础工作05-03
地铁安全中的公众参与04-25
试论环境解说与公众参与04-27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公众参与方法探究论文05-02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05-0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现状论文05-06
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