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课改中迷失自我的论文

时间:2024-10-29 08:25:0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别在课改中迷失自我的论文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态度、情感、方法等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或者过于追求形式或者角色定位模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走进了一些教学误区,对新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从而做到防微杜渐。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误区。

别在课改中迷失自我的论文

  一、注重全用英语教学,忽视中文作用

  许多英语教师认为只用英语授课,学生就有了英语学习的环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就想尽办法让学生去揣摩一个单词、一句话的意思。有的教师甚至宁可让学生囫囵吞枣,也不做半点中文解释,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新教材,教学中不能使用汉语,在教学中绝对排斥汉语,并且坚决提出“nochineseinenglishclass.”的口号。其实,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不高,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也有限,又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中。所以,我们了解学情,就要处理好英语和母语这一对关系,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所谓“尽量使用英语”是指教师首先必须使用英语教学,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实际特点,要善于使用学生已学过的英语词汇来解释和表达新的教学内容。所谓“适当利用母语”是指对于用学过的英语不能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可适当利用母语进行翻译,讲解。这样既省时又高效,又不会使学生产生误解或乱猜的现象。英语课上得是否成功,跟教师是否全用英文上课几乎没有多少直接关系。注重形式的人才会误以为全用英文上课的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其实不一定!上课是否用英语,用多少,还是要看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能力、教师语言水平等具体条件而定,不能脱离教情,学情一概而论。

  二、注重口语表达训练,忽视语法讲解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中又把“听”和“说”的位置放到了前面,所以很多教师为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一味抓住和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忽视对语法的适度讲解和指导,殊不知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法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也是掌握语言的“捷径”。实际上,我们没必要谈“语”色变,关键是如何分解语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把它总结出来。还有,学生与教师也是必须面对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测试和升学的压力。在英语的各种练习和测验中,出现失误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不好。所以,教师在注重对学生口语训练的同时,也要对语法进行适度的讲解,学生在掌握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好纯正的英语,而不是中国式的英语。我认为比较科学的语法教学模式应为先呈现涉及到的语法点的真实语言素材,如句子,篇章等,帮助、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规律,并加以总结,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补充和纠正。这样,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权威的语法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语言的奥秘和规律,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淡化语法”不是不学语法,我们应本着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观点,正确地认识语法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所取舍地教授语法知识,有所侧重地对待每一种语法现象,将语法知识和篇章结合起来,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时常更新,跟上语言变化和发展的节拍,而不应仅仅为了方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片面简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唯其如此,语法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服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三、注重气氛热闹活跃,忽视双基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双基”就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在不需要合作的时候来个同学之间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新的课改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事实上,在这种课上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抢答、提问景象,但仔细观察一下,角落中的个别学生总是在做“配角”,理解力稍慢、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成了随声附和的旁观者。他们知道,即使举手,教师也不让他们发言,教师怕浪费时间,怕给自己的课堂添乱,怕自己的课堂因学生的不出彩而不热闹。学生在课堂上“轰轰烈烈”却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获得知识;课后,很多学生连课文中的单词都不会读写,基本的词语都不会运用。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指导和训练,英语教学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的设计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只有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项任务中,让学生运用英语去组织语言材料,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悟体验、探索发展,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形式上的“热闹”“出彩”不等于学生真的学到了东西,有时候,安静一点儿也许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四、注重小组合作形式,忽视个体发展

  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等,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这就是当前课堂上最流行的“小组讨论交流风”。无论这节课是否需要小组合作,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自然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上,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形”而无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的人”,坐在那里静听甚至无所事事;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还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这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情景下,对于一些后进生而言无疑是创造了“浑水摸鱼”的好机会,人云亦云;不用太多的思考,只须表现“嘴巴在动”、“手不停”就属表现积极。这样的合作学习失去了本来面目,也不会产生集体合作的效果。从英语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说上两三句,就草草收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科学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践情况科学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适时把握合作学习的动态。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的思考空间,学生必需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合理引导、训练学生学会合作。让每个学生真正在讨论之后有所得,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五、注重电化教学设计,忽视传统教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把一般教学手段不好表现的内容开发为英语课件,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和录像。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过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这种形式,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周有十几节课的英语教师根本不可能给每节课做大量的课件。事实上,只要下工夫,花心思,即使没有课件,使用好幻灯片,一台录音机,加上一些道具,三下两下的简笔画,我们照样能上出优秀的课。有的教师还常常忽略板书的作用,上课无板书或者随心所欲设计板书,觉得它无足轻重,其实不然,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理想的板书简直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科学合理的板书可以使一节课的结构脉络清晰、有条理,对学生的书写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学生学习知识时,充分利用板书的灵活性,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因知识现象形象化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恰当运用板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件的使用上,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英语学科的特点,多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以上这些误区的出现,主要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改的要求,过分注重形式的新颖和丰富,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规律,人云亦云。因此,我们在新课改中一定要找到新课改的根本主旨,领会它的真正内涵。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规律,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探索我们在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走出对新课改的误区,迎来新课改下英语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别在课改中迷失自我的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励志文章:别在优势中迷失05-05

经典励志文章:别在优势中迷失05-29

农村美术在课改中成长论文05-06

与课改并进论文05-04

我在历史课改中的几点体会论文04-27

课改中的困惑与设想04-30

化学课改中探究教学研究论文05-03

高师声乐教学课改中的新理念思考论文05-03

音乐课改中的革新用心创新论文05-04

在课改中与新数学同行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