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剧《芈月传》的力与美论文

时间:2021-06-07 17:49:0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电视剧《芈月传》的力与美论文

  如果说,电视剧《甄嬛传》力在用冷调子勾勒人性异化的话;那么,《芈月传》则是以浓烈的暖调子,以特立独行的文化姿态和价值情怀,表达出对低吟浅唱的流行美学的不肯迁就。导演郑晓龙似在撼动“小时代”里人们热衷的那根纤细的世俗审美神经,有意弃“甄嬛”而去,且去得决绝而高远。电视剧《芈月传》采撷战国风云,将个性情怀与历史雄心化作一曲复调颂诗,浪漫地歌咏了一个遥远的美丽女子人性抵达的辽阔,颂扬了敢以决堤血泪换取理想信念的胆识,礼赞了历史对岸大漠孤烟、残阳如血的壮志。且凡此种种,皆沁入、流淌于丰盈的故事血脉,闪烁于诗化、美妙的镜头意象。拨开因芈月而起的漫天舆情,可否听见弥足珍贵的力与美的回声?

浅谈电视剧《芈月传》的力与美论文

  在这个漫长的故事里,郑晓龙导演犹如一位真诚的考古学家,面对夕阳下的残垣断壁怀揣着一种敬畏感,一种历史必须向前的执拗信念,让沉睡于久远年代的高贵品质走出尘封的纪传编年,让血性、温暖、情义、慷慨、壮阔、千金一诺与远见卓识,在宫廷邪恶与卑鄙的反衬下得以重见天日。与其说《芈月传》拥趸商君之法整合乱世,莫如说置身日渐逼仄、卑微、麻木的消费时代,该剧集热血与悲悯于一身,旨在借历史虚构叙事,高歌恢宏的人性,高扬人性的恢宏。

  一、荡气回肠的桥段架设和细节穿缀

  《芈月传》所表现的这场宏大叙事,开场于秦惠文王继位后商鞅受刑,转场于同年的楚威王观星台。浩瀚深邃的夜空流星划过,昭示了楚国霸星即将问世。此开篇不愧史诗气度,恢弘而灵性,将酷烈的商鞅之死与奇诡的芈月之生两相照应,款款交汇于一统天下的叙事旨归。这一桥段的美学意义在于,《芈月传》一剧的开端,便宣告了要在艺术版图讲好历史故事的自由精神,而非匍匐搬运典章上的`史实。

  《芈月传》的情节布设常在虚实之间自如游走。如前朝的连环权谋、破“合纵抗秦”之方略等,都被嫁接到后宫的攀高踩低里。纵横家张仪略施小计,便取了善良的魏美人的鼻子,竟胜过数万兵马血拼,直达“连横亲秦”的政治企图。由此冷峻桥段,历史惨烈便可见一斑。

  强情节叙事,因其烈度高,叙述线路往往粗壮而坦直,但《芈月传》的贡献在于浓重却不失空灵。如,芈月策马逃离义渠营地,眼见就要虎口脱险,只听得义渠王一声唿哨,骏马竟调转回头。这一叙述逆转由细节悄然运送,陡转流畅宛若天成。又如,芈月已怀有秦王之子,却惊闻为她赴死的黄歇竟然还活着,于是,在去与留的艰难抉择中,编导再度调动灵性细节完成叙述转折——冥冥之中,腹中胎儿的一惊一动,代芈月定夺了为社稷大业割舍两情的人生方向。就这样,细节空灵地穿缀起大起大合的桥段,也深深缝进绵长的历史褶皱里。豪放与婉约,犹如交响乐的主部与副部主题,在故事中相濡以沫,于高山大川般的故事推进中,始终流淌着芈月与黄歇的万般柔情。

  芈月为护送危难中的芈姝赴秦,忍痛放弃与黄歇远走高飞。愧疚中,芈月欲以身相许却被黄歇阻拦,这个细节被导演打磨得至尊至美,“月儿不可,月儿万万不可,子歇视月儿为珍宝,子歇愿意等到迎你进洞房的那一天。”一只香囊,一缕秀发,一腔柔情。两人的万千情义,又坐落在细节借对白的涓涓而出——“月儿哭不得,你已经是太后了”,黄歇心有多痛才能口出此言?而芈月回应,“太后哭不得,但月儿尚可哭”,肝肠寸断几许方有这般表白?生动摇曳在细节中的美学微妙在于: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言情,但他们却说尽了前生今世的至情。这,便是极品对白。

  月儿、芈八子、秦宣太后,芈月为自己选择的英雄主义几乎付出了一切;她的另一半性命子歇,以其冰雪聪明本可去过静好岁月;如父如兄的秦王,以其真正王者的情感,征服并打开了芈月波澜壮阔的内心,把一统江山的使命交给了她,从此,战国硝烟化作壮丽的人性诗篇。芈月,无论是杖责、陪葬、驱赶,还是流离、饥寒、毒蛊、杀戮,没有任何一种遭遇能够摧毁她的意志,阻挡住她走向历史深处的脚步。

  《芈月传》让这个奇女子在无数死亡胁迫和无穷煎熬中绽放出残酷之美,抵达云天之外险象环生的高峰体验。

  芈月在殿前对大秦将士的一番咏叹,乃全剧华彩,让一代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出场;芈月不顾众臣劝阻,平叛诸公子后的那道斩杀令,显示出太后的洞察、果断、决绝,也浸透了一个政治家双手沾满鲜血的无奈;而面对曾经生死相依的姐姐、如今权力角逐中阴狠的末路政敌,芈月却以王者的孤独与落寞,泣泪泣血,苦苦追寻二人当年在手臂上谐谑的清澈时光。正如片尾曲所唱,“我嫁与山河千乘万骑,我却追忆孩提”。童年小姐妹的嬉戏细节深情回放,乃大俗又大雅的细节。此处的俗,俗得干净,化作了对权力巅峰的终极反讽;此处的雅,雅在以清澈融化了刀光剑影。

  二、闪烁格言光芒的点点意象

  芈月命中注定在后宫的妒恨与仇杀中降生,于是成就了编导的水上文章。霸星女婴被弃于竹篮,顺流而下,在少司命佑护的莲叶上安然躲过劫难。在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中有过类比意象:托马斯邂逅命中爱人时,仿佛望见一只竹篮顺流飘来,里面有一个婴儿,于是,他托起了那只篮子。而装有芈月的竹篮,却从历史的激流中飘来,在上苍庇佑下携大任与大爱而来,在皎洁的月光下,九死一生落脚人间。这一处理,使得凄美动人却也阴柔精巧的竹篮婴儿的叙事母题,意象格局骤然展宽。切莫轻视了这道叙事微光,它堪称美学上的惊人之举,一旦看过,便能永驻心底,它完美地诠释了纳博科夫关于艺术的发言——“美+怜悯”,没有比这更接近艺术本身的定义了。

  芈月与黄歇在四方馆的重逢,则将浓得化不开的诗意融进了肝肠寸断。

  他们曾执子之手,又死生契阔。重逢一刻如此之近,近到看清彼此的惊愕,呼吸到断肠的滋味,绝望到流泪而笑……他们又是如此之远,远到爱情命运道阻且长,万水千山。在特效中来来往往的虚化路人,托举出如梦如幻的诗意,此一场景,堪比电影杰作《生命树》的镜语分量。

  宣太后芈月,为说服老臣樗里子,红梅白雪,彻夜苦守,以悠悠一曲排箫,融化了朝政老臣坚硬与冰冷之心。俯拾皆是的诗化意象,在镜头下闪耀着人性光芒。

  芈月是个瑰丽的历史传奇,抑或历史黑暗中的舞者,也是《芈月传》这盘美学大棋上的一枚耀眼棋子——编导赋予她“帅”的恢弘定力,“车”的智慧骁勇和“卒”的坚忍不拔。

  大师本雅明说过,艺术不因展现了他人命运——且可能是说教式地展现——而有意义,而是因这陌生人的命运火焰,为我们提供了自身命运汲取不到的热量。在当下这样一个精神普遍贫寒的时代,《芈月传》给予观众的也许就是这种热量。

【浅谈电视剧《芈月传》的力与美论文】相关文章:

电视剧《芈月传》观后感01-12

电视剧《芈月传》观后感01-01

《芈月传》芈月嬴稷最后结局02-09

《芈月传》经典台词02-23

《芈月传》教子经01-04

《芈月传》芈月的三个男人是谁?02-09

电视剧芈月传卫良人结局是什么02-10

芈月传芈茵结局是什么?02-10

《芈月传》观后感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