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在柳州水司漏损控制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3-04-27 02:52:2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DMA在柳州水司漏损控制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文章介绍了柳州水司近年来通过建立多级计量分区,实现对分区动态监控,推进漏损控制管理工作。在整个供水管网的重点区域,有针对地控制漏损,然后评估工作效果,使漏损控制的投入产出比例达到最佳。建立的42个DMA监控小区,3年内多次发现漏水,节水量达2096m3/d。

DMA在柳州水司漏损控制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产销差;漏损率;DMA;漏损控制;夜间最低流量

  1 项目概况

  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现有4个净水厂、6个加压站,DN80及以上管道总长度约1331km。2000年随着一户一表改造全面铺开后,水表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原用户所属供水管道,转变为自来水公司维护管理,而这部分管道大多没有管网竣工资料,并且以灰口铸铁管、镀锌管、钢管等管道材质为主,这对后期的维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原来的检漏模式大多是依靠人为经验来判定区域漏损情况,然后通过地毯式的听音巡漏来检测埋地管道的漏水情况,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且耗费人力物力。我们需要在原有检漏经验及专业测漏人员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更为及时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控制漏损、指导检漏,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主干管网以及漏损严重的区域当中。

  表1是柳州威立雅水务有限公司2010-2015年供水量及漏损率情况。2010~2011年漏损率处在20%上下,其中管网长度增加、供水规模增大,是漏损率增大的一部分原因。到2012年,随着建立的DMA分区管理逐步完善,并适时引入外包测漏,实行管网压力控制,水表用水量复核等一系列措施后,漏损率逐步控制在18%以下。

  2 分区管理

  2.1 管网上的大分区(一、二级分区)

  2009年,为了搜集管网运行的基础数据,在供水管网中开始建立一级分区。在管道上选择管网分区点安装流量计,并关断一些连通阀门,将供水管网分割为相对独立的计量分区。

  2012年,共建立了10个一级分区。对这些流量计连续记录的压力与流量数据进行监控分析,从而能及时发现管道上大的漏损及其他异常情况。另外,对水量平衡分析、针对性地制定检漏任务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2.2 计量监控小区(三级分区)

  随着大分区工作的推进,开始在大分区的基础上,建立范围更小的计量监控小区。在小区的进水管道上安装远传水表,持续对进水流量进行监控,将区域内的漏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2.2.1 选取原则。(1)GIS上管道信息齐全/管线长度适宜。完善的管道信息是后期检漏与评判合理夜间流量的基础。(2)用水性质。在小区监控中,最能直观反应管道漏水情况的数据是最低夜间流量值,当DMA中参杂其他用水性质的用户(如工业用水),会使得夜间合理用水与管道漏水难以区分。(3)月用水量。为选择合适的监控水表型号提供参考。(4)管龄、管道材质。管龄、管道材质在一个小区内的所占比重是确定DMA优先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2.2.2 分析方法。目前我们对计量监控小区的分析指标有三种:夜间最低流量、区域产销差、夜间流量占日平均用水量百分比。

  夜间最低流量是DMA区域内深夜的流量。在这个时段内,用户正常用水相对较少。如果夜间最小流量持续升高不降,表明管道可能发生漏水。我们使用白云小区的产销差(8%),得出管道单位面积比漏水量0.0075m3/h·m2,以此作为标准,评估其他小区的夜间最低流量。

  式中单位面积比漏水量:0.0075m3/hm2;

  管道表面积:(3.14管径长度)。

  在后期我们会同时根据DMA中管网铺设年代、管材质量以及对探测到的漏损、爆管修复后,及时调整各小区的MNF目标值。

  区域产销差。每个独立的计量监控小区中,如果没有出现较大的漏水或其他违章用水情况,区域的产销差与同期相比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产销差率是百分比指标,忽视了各个小区的规模和管网长度等影响因素。在夜间最小流量正常,而产销差增大的情况下,DMA内部则可能存在水表故障或偷用水情况。

  夜间流量占日平均用水量百分比。为了完善DMA的流量分析方法,在产销差和夜间最低流量之外,增加分析指标——夜间流量占日平均用水量百分比。计算方法如下:

  夜间流量占日平均用水量百分比=夜间流量/日平均流量100%

  在DMA内部,用水性质单一,时不均匀系数相对较高。夜间最低流量占日平均流量的比例,不应超过40%。如果比例超过40%,可能有大的漏水。

  2.2.3 DMA漏损控制成果。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先建立了22个DMA小区作为试点,期间有6个小区管道多次漏水被及时发现,并迅速修复。

  通过DMA小区计量监控水表,比较漏点修复前后的日进水量,每天可节约2096m3的水量。若按1元/m3的生产成本来计算,预期节约生产成本约75万元/年。DMA的动态监控,推动了漏损控制管理工作。在整个供水管网的重点区域,有针对地控制漏损,然后评估工作效果,使漏损控制的投入产出比例达到最佳。

  3 结语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供水规模扩张迅速,供水企业运行管理难度加大。如何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合理地运用技术手段与管理,有效地控制漏损,保护与利用水资源,是供水企业不断实践与探讨的课题。结合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充分整合及利用现有资源,如在DMA分区中,考虑远传表头的轮换使用、结合片区压力控制漏损等,将是今后值得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周律,周文玉,邢丽贞.供水漏损控制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凌文翠,张涛,强志民等.城市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区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3).

  [3] 刘俊,孙佳,俞国平.分区供水技术在漏损控制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

【DMA在柳州水司漏损控制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类水滑石材料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05-02

GPS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04-28

H∞控制理论在阵风缓和控制中的应用04-26

先进控制方法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04-27

GPS在测量控制网中的应用04-28

GPS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04-28

GPSRTK技术在矿区控制测量中的应用04-29

RTK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04-30

GPSRTK技术在矿区控制测量中的应用04-28

RTK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