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学的特点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1-10-09 12:33: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国风水学的特点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场所理论诞生于二战后的西方社会, 其目的是反抗日渐千篇一律与机械重复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 试图通过深究场地背后的内涵达到构建具有场地特色的场所, 给人带来归属感。风水学则是中国古人在寻找与构建理想的居住环境的一次次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风水学的终极追求。场所理论与中国风水学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风水学构建的是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场所精神的场所, 同时又比场所精神更加的立体与全面。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国风水学与场所精神的相似性以及风水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找到风水学在现代背景下的定位于发展方向, 增强民族自信与凝聚力。

中国风水学的特点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场所; 场所精神; 景观; 风水学; 民族文化;

  一、场所“的定义

  在200多万年前, 人类的祖先脱离蒙昧的时代, 开始了刀耕火种的生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祖先们赋予了他们脚下的那一方土地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涵, 这就是最初意义上的”场所“.

  在今天, 我们对于”场所“一词赋予了更加系统、规范的定义:场所是指一定的人或事物所占有的空间环境, 比如我们的住所或者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等, 都可以称之为场所。依据诺伯格·舒尔茨的观点, 空间是场地的物理属性, 而场所涵盖人们在场地中所触发的一系列事件的集合, 事件的发生赋予了场地特定的意义。正如同诺氏所认为的”栖居“与”存在“的关系, ”存在“仅代表了人的物理空间属性, ”栖居“ (人在空间中生活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给存在赋予了意义, 即人存在于空间, 而栖居于场所。也就是说, ”人类活动“是”场所“的基本支撑点。

  我们所生存的空间环境 (即”场所“) 的产生和存在并非偶然, 依据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论, ”空间“是我们人类的社会活动、宗教信仰、道德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在物理空间的外化。人类活动和空间环境紧密相连, 场所既非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客观的实体, 也不是我们臆断出的主观的经验, 若把人类实践活动剔除之后, 场所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说, 我们现在所论述的”场所“, 不仅只是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的实体, 也是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社会活动属性的存在。

  二、什么是”场所精神“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由于战后西方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相对丰裕的阶段, 人们观念的转变也对设计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爆发的背景。”场所精神“理论在地方主义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土壤中孕育, 结果于开放包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场所精神“的概念第一次的提出是在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在他的着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在这本书里, 诺伯格·舒尔茨还提到了, 古罗马人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 每一个独立的主体, 比如人、物品、场所等等, 都有其相应的”守护神“, 与其相伴一生。也正因为如此, 该守护神也决定了所守护主体的特质和本性。放到今天来看,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场所的灵魂, 以及城市景观的核心思想。

  出于对二战后一味追求效率与功能而产生的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的不满与反抗, 在由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的基础上, 诺伯格创立了建筑现象学, 核心即”场所与场所精神理论“

  从后现代主义时期开始, 在物质生产到达一个阶段之后, 非物质设计的理念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非物质设计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层面的设计, 该理念的提出和发展, 为当今的丰富多彩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从之前的物质产品设计到非物质的精神文化设计的转变, 其过程反射的是设计中的价值讨论和社会精神存在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即人类的需求从早先的功能主义物质需求到现代的审美主义的精神需求, 诺伯格·舒尔茨所主张和找寻的场所感正当迎合了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厌倦了机械和单一设计的人们内心的需求, 似乎在他们早已麻木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篝火。因此, 在人类与产品、设计与生产、人类与场所和消费者对设计师设计的理解等方面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可观的连锁效应。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理论理所应当地得到一众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的强烈响应, 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他的影响之下, 出现了例如筑波中心广场、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等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诺氏认为, 建筑设计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建造出有意味的场所, 提供给人们栖居。在某种意义上说, 有意味的场所即具有”场所精神“的场所。”场所精神“就是对集体记忆、感悟的一种解构、提炼、重塑, 从而使之具象化和空间化, 成为系统意义上的场所。每个场所都有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故事经历。这种故事经历与场所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文明文化、民族精神等一系列关键词息息相关, 并且赋予了场所丰富深远的内涵文化, 给集体以归属感。整体空间环境的客观存在形式奠定了场所的基调, 但精神上的意义则更加深刻。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一种氛围, 是我们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实践在结合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场所感和意义深刻的空间感。这种空间感诞生于场所, 却又不依附于场所, 甚至独立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我们可以说”场所精神“比场所有着更宏大而又更深远的生命力, 是场所的灵魂。

  三、中国风水学基本概念

  风水学缘起于先民们对理想的居住环境一次次探索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经验之中, 是一种在不断探索中所形成的朴素的世界观, 反过来又形成了一门学问, 指导我们找寻及营造理想的居住环境, 受限于古代并不发达的科学技术, 这门主要由实践所构成的学问上经过代代相传, 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蒙上了层层深重的迷信色彩。

  风水学由”气“与”形“这两大基本要素所构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气“通”炁“, 即万物本源, 盘古开天辟地, 浊气与清气分离最终形成天地万物。气即是先民对自然本质的高度浓缩与概括总结。古人说风能”散气“而水能”聚气“, 因而风水宝地应当要能”藏风得水“.”形“代表了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及各种形态, 即”气“在空间中的具象表现。”气“与”形“因而密不可分, 形发于气而气附于形。”地理五诀“ (龙、穴、砂、水、向) 是先民们利用”形“之学问总结出相地寻址的古老智慧。

  风水之学问的本质即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 表达了先民们认为只要合乎自然知道的生存方式就能获得身心的安定与圆满的美好追求与朴素观念。

  四、风水学与场所精神的`联系

  西方的”场所精神“的概念, 与我国的风水学理论有着许多的相似性。在”场所理论“中”空间“与”场所“的关系恰似风水学中”气“与”形“的关系, 不同的空间构成了不同的场所, 而场所精神赋予空间独特的氛围, 换句话说也可以解释为”形“将”气“外化成自然万物, 而自然万物也各有其不同的”气“.”场所理论“追求的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氛围, 这和中国人的风水理念的终极目标殊途而同归。

  除了深刻的精神思想以外, ”场所“的内容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筑柱形的样式, 广场砖花的拼接, 市政道路的规划, 自然风景的安置, 无一不与历史的积淀, 社会的影响, 人民的诉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可以说人的需要铸就了场所该有的样子。一棵保留老树可以决定房屋建造的位置, 一条河流的走向可以潜移默化得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中国人讲究的依山傍水、坐北朝南, 都是自然与人为巧妙结合的结果。从这一出发点上, ”场所“又与我国民间的风水学不谋而合。

  风水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一种辅助理论, 实际上很好得解释了”气“的演变、聚散及和人居的关系。无论是从国家、省市、县区, 还是到村庄、宅院、房间, 风水学围绕着居所, 也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场所“向我们陈述了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地理系统。

  五、风水学在景观中的应用

  我们认为, 我们脚下的这一方土地, 有它本身固有的灵性。特定的氛围。抛开风水学玄幻缥缈的外衣, 我们依然可以将之科学化、具象化以表达原本的目的。

  风水学造就了独特的中式园林。受风水学影响, 中国古人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存在而非主导者。因此, 中国古代工匠在造园时会追求自然的效果, 尽量隐去人工造作的痕迹, 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对天地的敬畏。同时, 园中亭台、楼榭、树木、花草、假山、水体的布置又依据风水学, 参照”气“与”形“的理论精心布置, 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东方美学。

  风水学在指导居住环境的规划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依据风水的理论寻找理想的居住环境其外化的表现即是山川秀美, 气候宜人的丰饶之地。而相地之学问, 揭开玄学的面纱, 实质上是通过对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考察, 选择并布置最适宜的居所, 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学讲究借助自然本身的势开发居住环境, 相地之学问重在一个相字, ”盖古有寻龙之技术, 而无造龙之工匠“, 力求花最小的功夫达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对自然的负面影响缩减至最小, 中国古人用无与伦比的智慧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与现在的”低影响开发“相似的理论。

  六、总结

  场所精神通过对一种宏大深远的氛围的描述力图重塑场所的灵魂, 给人以归属感。而风水学理念综合了多领域, 交叉了众多学科, 不仅仅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塑造, 相较于场所精神理论, 更为全面, 更加立体, 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居住哲学观以及审美诉求。但令人痛心的是, 很多人仍然将风水学看做是封建迷信而视如糟粕, 对西方理念不加辩证的推崇备至, 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塑造文化自信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正视风水学, 将之视为一种独特的语言以及文化符号, 我们的民族文化将更加充满魅力。

  追寻真理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 我们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过程并非一番风顺, 风水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曾给我们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时至今日它也仍有许多可取之处, 我们不该将其当做是洪水猛兽, 而是正视这门古老的学科。风水学的意义, 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人们的功能、娱乐、商业等浅显的目的, 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 追求合乎自然之道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平衡统一。

  参考文献

  [1]丛林。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44-46.

  [2]蔡凯臻。建筑的场所精神--西扎建筑的诠释[J].时代建筑, 2002 (04) :74-81.

  [3]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 (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 2003 (04) :30-33.

  [4]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 2000 (02) :45-48+67.

  [5]王毅。论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D].沈阳建筑大学, 2011.

  [6]张霄鹏。浅析古代风水学的科学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1) :43-49.

  [7]张健, 杨钰莹。浅谈风水理论中的现代生态景观设计思想[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7 (01) :41-45.

  [7]汪溟。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D].中南林学院, 2005.

  [8]张秀, 熊瑶。”城市双修“背景下传统滨水景观的修复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

  [9]孔祥炎。王玮。基于三生融合理念下的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以沛县樱花主题小镇为例[J].大众文艺, 2018 (19) :69-70.

【中国风水学的特点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风水学在住宅中应用的意义论文05-30

全站仪特点及其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07-10

现代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04-28

风水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5-30

生态砖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06-18

模糊法及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1-21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论文02-01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的论文05-28

中链及长链脂肪乳剂的代谢特点及其临床应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