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建立和健全新时期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原则 路径
论文摘要:如何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高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关健所在。本文以人本主义理念为主线,结合有关需求激励原理,从高校教师的独特需求出发,简述了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分析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路径。
1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激励管理,是高校通过不断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将其整合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并激励广大教师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开发其潜能,以实现高校发展目标的全部活动、职能和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激励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逐步确立了高校教师激励管理的观念,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大学领导,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才上面,考虑怎样开发和激励学校的人力资源,包括怎样培养人才、稳定人才、吸引人才。第二,从制度层面初步建立了高校教师开发与管理的激励机制,进行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方面,实行教师评聘制度,根据教师的学历、资历、经验、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等评定教师的职称;在分配制度方面,一些高校实行了教师岗位津贴制,将教师按职称标准划为不同的等级,根据教师的工作情况评定相应的岗级,岗级间差别较大,从而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1激励管理的制度不规范
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在培训、工资管理等方面不顾实际需要,致使部分人才流失;收人与员工工作表现挂钩的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缺乏规范化的人才吸引、培养、稳定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高校还没有建立起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许多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不科学、不完整,不能反映出教师真实的业绩。此外,对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等业绩的考核也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川。
1.2财力匾乏形成激励瓶颈,教师的实际收人还没有达到心理预期
由于高等学校投资主体单一,只靠政府拨款和银行借贷,有限的资金既要满足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硬件建设的需要,又要不断满足教师物质利益和科研经费的不断提高,于是造成很多高校尤其是新合并的高校在财力上捉襟见肘。物质激励中的主要体现形式是薪酬,薪酬是对教师工作付出的回报,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后者是指不可量化的各种奖励价值,如培训机会、提高个人声望等。当前各高校对于前者的设计和关注较多,表现相对灵活,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后者则相对薄弱,还缺乏系统有效的内在报酬激励机制。
1.3缺乏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在设置岗位时往往没能真正体现出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基本原则,再加上真正的聘任制尚未具体实施,长期以来人才流动机制上‘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弊端仍在部分高校存在,加之教育的公益性与市场法则之间的矛盾,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像其他部门那样完全由市场调节,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教师资源的共享都缺乏有效机制,致使教师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
1.4对高校教师的情感激励关注不够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教师缺乏有效的内在激励方式。许多学校一提到稳定教师,自然就会想到待遇,想尽办法多发奖金。的确,优厚的待遇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很重要,但单靠优厚的待遇是不行的。事实证明,情感的激励也是稳定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情感激励要求管理者不断加强与教师在情感上的交流,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密切接触,以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营造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真正做到“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和“环境留人”。
2建立和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则
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必须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潜能,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工作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校在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和全面把握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高校教师需要的满足和积极性的调动有其内在规律,在实施高校教师激励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性原则,借鉴国内外激励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激励对象的需要特点出发,选择恰当的激励手段、方式和力度,最大限度地做到科学合理。
2.2公平性原则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劳动、付出和得到的报酬、荣誉与他人进行比较,若比较后认为是公平的,就会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否则便没有积极性或者积极性很低,甚至消极对抗。这就要求高校在设计和实施激励措施时,必须强调公平性,注重不同激励对象的心理平衡,避免激励一批人而挫伤另一批人的后果。
2.3竞争性原则
这里的“竞争性”主要指外部竞争性,即教师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具有留住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的功效。高校的激励体系设计者只有在既充分了解本校教师实际,同时又对外部学校的激励体系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富有竞争力的激励体系。
2.4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教职工积极性的发挥都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方式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鉴于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层次也偏低,因此物质激励的作用是表面的。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应该把激励的重点转移到以满足教师较高层次需要即社交、自尊、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换言之,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应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3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高校既要重视外在的制度激励,又要重视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民主参与;既要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又要关注教师的根本生存状况;既要对表现出色的教师及时奖励,又要为教师个体的长远发展服务。因此,完善学校教师激励机制,应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3.1强化对教师进行激励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了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其中教师队伍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最为突出的标志,尤为重要,最为宝贵、最为难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过程的日趋复杂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日趋增高,这必然对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激励对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必须站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管理中进行激励的重要性。高校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情感凝聚人才、用环境吸引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鼓励教师干事业、支持教师干成事业、帮助教师干好事业。在学校中营造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2“以人为本”,从教师的需求结构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既是进行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又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高等学校教师需求的复杂性决定了激励手段的复杂性。只有充分认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需要层次结构和不同时期的主导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激励诱因,才能持续、有效地对教师进行激励,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领导和管理者要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获取教师的需要信息,设身处地地从教师的实际需要考虑问题。既要考虑教师的物质需要,又要考虑教师的精神需要。在进行精神激励时,要注意激励对象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激励效用,同一荣誉可能对某些教师产生较小的激励效用,而对另一些教师可能有较大的激励效用。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是对教师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的重要环节。制度性的对教师进行定期考评,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教师的素质、绩效。首先,在考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把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在考评体系中引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育人效果、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使用、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内容,使这一体系更合乎实际,更合乎教师职业的本质内涵。其次,考评过程要公开、公正、透明。进行绩效考核时要加强与被考评对象的沟通,使教师最大限度地了解考评的标准、程序、过程,以减少考评的神秘感。绩效考评的结果要及时公布,对于特殊对象要将考评结果告诉本人。其三,考评手段要多样化。人性的丰富多样、教师工作的不同维度决定了考评手段的多样化。管理者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视野中,要以全方位的、动态的观点来设计考评制度。把定期考评与不定期考评、制度考评与活动考评、管理者考评与学生考评结合起来。
3.4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优劳优酬制度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报酬不但是物质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也己经上升为精神的需要、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津贴的档次标准不但代表着收入的高低,也是衡量自我价值的重要坐标,它是教师地位的标志、自尊的依据和安全的保障。对于高校来说,要使有限的奖酬资源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导向作用,关键是制定一套合理的分配制度。为此,必须坚持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证教师收人稳定、持续地增长。另外,利益机制是通过比较产生作用的,因此,要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而真正产生激励效应。
3.5运用恰当的激励手段,采取多种激励形式
对高校教师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等。目标激励是指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竞争激励在组织内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对动机有激发作用,使动机处于活跃状态;能增强组织成员心理内聚力,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教师的感情沟通,尊重教师,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领导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情感激励的有效方式。上述激励形式各有特点,必须据高校教师的需要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建立和健全新时期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的论文】相关文章:
建立健全改革激励机制04-26
建立复合激励机制04-30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03-30
企业怎么建立激励机制优秀04-24
如何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05-01
关于建立和完善海事预警机制的思考04-27
公路养护单位建立激励机制初探04-26
关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耕地资源补偿机制的思考-以漯河市为例04-26
广东高校健全学术制度供给的思考05-02
建立我国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的思考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