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课的教学优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优化、人格培育、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论文摘要:和谐人格是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发挥其人格塑造功能,是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人格的和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因此,和谐人格就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和谐人格—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
“人格”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关涉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对它作了如下三种解释: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可见,心理学上的人格强调个体的结构性要素的协调,关注的是人的规格、结构;伦理学上的人格揭示“人是什么”,关注的是人应当如何做人,即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德性;法学上的人格是以研究人的资格为基本内容,关注的是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和谐人格在心理学角度上就是指构成个体心理的各个因素,如需要、动机、信念、性格和气质等都协调统一,诸如感性、理性和非理性等相互平衡,向健康方向发展的心理人格;在伦理学角度上就是指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具有社会认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选择能力的高尚道德人格;在法学角度上则强调个体自觉养成法律意识,遵守法律规范,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是一种理性的法律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学上的人格范畴看,和谐人格又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关系的完整与和睦。
由此,所谓和谐人格就是指构成人格的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与情感、信念与行为等相互平衡、相互协调,自我调控机制完善,是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发展,是个体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等的和谐发展,是个体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协调。和谐人格的基本特征是用理性主导非理性、融个体性于社会性、寓创新性于独立性、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有了这种和谐人格,个体就能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和谐的倾向性特征,从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身与心、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实现个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在人际关系中坚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原则;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爱岗敬业、努力进取,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理性科学地对待自然环境。
和谐人格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大学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因而和谐人格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然而,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各种利益矛盾突出,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形成了很大的冲击,造成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诸多不和谐现象。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失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身心发展不和谐,表现为或心理压力大,废寝忘食,超负荷运转;或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茫然,得过且过,缺乏钻研精神;或消极悲观,不思进取,沉迷网络,丧失自尊与自信,严重者健康状况下降、行为失范,甚至违法犯罪、自杀轻生。二是德智发展不和谐,表现为只重工具性知识,轻视人文素质,理想淡漠,缺乏精神追求;道德滑坡,课堂上打磕睡、玩手机;诚信缺失,在考试、申请助学借款、求职等方面弄虚作假;媚富鄙穷,攀比吃、喝、玩、乐、用,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游戏机成为大学生们人学时追求的基本四大件。三是人际交往不和谐,表现为价值判断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强调竞争,排斥合作,甚至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等价交换关系,交往的目的性过强,忽视他人、集体和社会需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少对他人的关心,导致交际困难。近年来大学生中不断出现的人格缺陷与裂变事件,如马加爵事件、各种大学生自杀事件等,已经让和谐人格培育成为教育者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内在的自我完善,也离不开外在的人格教育。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促进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其提高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校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如何通过优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的人格培育功能,是每一名“原理”课教师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二、整体性—“原理”课教学优化的原则
近年来,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正在被“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消解其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肢解,导致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或误解,则使这种现象更加恶化。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刻意制造的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各种对立、将马克思主义分割为革命的和建设的两个独立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进行片面或错误的解释等,都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妨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使“原理”课的人格培育作用大打折扣,甚至难以发挥。因而,进行“原理”课的教学优化,首先要遵循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
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性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为研究哲学而研究哲学、为研究经济学而研究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哲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科学的目的,都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方法论基石,论证了共产主义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实践规律或者说是革命规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指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旨趣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实际上就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因而,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是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用列宁的话说,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结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建立过程来看,整体性原则也得到了突出强调。2005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将在本科生中开设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现在的4门课程。同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其中明确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以这一精神为指导,新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理论体系上的明显变化,就是力图打破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模式,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即自然、思维和社会人手,以世界观、认识论、实践论为逻辑,阐述了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著名“马工程”专家张雷声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之一就是整体性和综合性”。“原理”课是一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具有整体性的理论进行概述,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进行教学的课程”。所以,按照这种定位及学科内涵来组织实施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原则,进行“原理”课的教学优化,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从而发挥其人格塑造的重要功能。
同时,整体性作为一种辩证的观察原则和分析方法,它把一定的对象看做是内容和结构完整的有机体;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坚持整体决定部分的原则,“把所有局部现象都看做是整体—被理解为思想和历史的统一的辩证过程—的因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原则优化“原理”课的教学,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与教学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尤其是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理工类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其政治是非感、鉴别力,培养其深刻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能头脑清醒,保持身心等各种关系的和谐。
三、以整体性原则优化“原理”课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和谐人格
以整体性原则优化“原理”课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具体来说,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引导其以理性主导非理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指导,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成“为我之物”,引导其融个体性于社会性之中,实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教学观念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寓创新性于独立性之中。
人是理性的,但又不是纯粹理性的,人类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欲望、情感以及本能冲动等非理性因素。弥尔顿的杰作《失乐园》,主题就是通过善与恶两种势力的斗争,说明人类堕落的根源在于缺乏理性。因而,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引导其以理性主导非理性,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的重要方面。“05方案”实施之后,“原理”课的内容包含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内容,而从事“原理”课教学的教师原来大多只单讲其中一门课,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按自己的偏好和能力,选择性地延长或缩短各部分的内容,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被人为地割裂。如此,何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也就更谈不上确立起科学的理性精神了。因此,教师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重点、有联系的筛选,重新整合提炼。这需要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如世界的物质性、人的认识的能动反映性、社会的实践性、群众史观等;重点讲清一些重要结论,如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公有制与按劳分配、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如通过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是辩证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从而树立唯物辩证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而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建立起唯物史观,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的产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和地位,把握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在实际生活中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这样,学生就能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树立起科学的理性精神,并以理性引导非理性,实现知与行、理论与实践、学理与应用的和谐统一。
杜威说:“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因而,实践教学是发挥“原理”课人格塑造功能的重要环节。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指导,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成“为我之物”,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关系,融个体性于社会性之中,实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新课改后,原来的三门课并作一门,而课时却尚不及原来的一门课的课时。如此必然带来内容的高度浓缩,使得“原理”课的教材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几乎没有用理论分析客观实际的案例阐述。因而,学生认为“原理”课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不大,对上课提不起兴趣,应付考试是他们唯一的目的。通过案例教学,将偏重理论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管用”的教学体系,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成“为我之物”。而结合教学选择适当内容布置专题社会调查,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现实社会中认识和发现问题,从而将大学生的课堂体验、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此外,选择一些企业、革命老区建立“原理”课的教研基地,组织大学生利用休息日、寒暑假前往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与社会,有利于其将个体性融于社会性之中。还可以开辟网上“原理”论坛、建立“原理”教学信息资源库、开设教师电子信箱,让学生自由点击进人,查阅信息、发表看法、提出论题,教师来回答,使师生突破时空界限进行接触与交流,使马克思主义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真正达到人耳、人脑、入心,内化成学生的“为我之物”,实现其德与智、内与外的和谐。
和谐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创新性。“原理”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任务,应以整体性教学观念为基础,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寓创新性于独立性之中。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过分强调顺从,忽视了学生潜在的能动作用,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原理”课教学可以通过问题教学、研究教学等方法,实现教学的交互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热情。如选择合适的章节布置备课任务,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原著及相关学术文献,写出教案,最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汇报展示。这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在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束缚,能够自由运用理性的个体。论辩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明辨是非。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其创造性。在考核方式上,过去主要是单纯的书面考核和知识点考核,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背功,学生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创新性的培养。应积极探索完善考试方法,“逐步形成一套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运用以及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科学有效的考试和评价体系”。如以读书笔记的质量、问题讨论中的表现来评价其对理论的把握、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结合课堂讨论和辩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进一步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写小论文,以论文的质量考核其理论应用的能力等。
【原理课的教学优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论文】相关文章:
论青年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07-03
人格生成与公民人格培育07-18
优化成长环境培育健康品质论文01-02
和谐人格论07-03
什么是互补优化原理01-01
高职精品课建设中的人格培育体系10-10
优化课堂结构,构建和谐课堂论文01-10
论文艺的审美功能对和谐人格形成的意义11-02
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和谐人格培养论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