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探究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论文
原有的幼儿园教育过分重视教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而忽视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而幼儿常常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生活世界常常被忽视了,难以形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这不仅直接影响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所以,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转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那么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地介入,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呢?
探究式活动是一个由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与教师、同伴、家长、材料、环境进行多向互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在幼儿探究式活动中如何把握尺度,适时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将取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观察者。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要了解不同幼儿各自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存在的个别差异。在观察过程中迅速捕捉每个幼儿在新的活动、新的环境中的不同反应,并通过这些反应安排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幼儿在探索时,教师在一旁观看,了解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及时向孩子提出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思考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启发孩子思考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从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倾听者。
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要是一名合格的倾听者,最好是俯下身子去倾听,与幼儿的视线平行,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关注、尊重和欣赏,在活动中就更愿意与老师交流和互动。因为倾听意味着赋予对方以价值,对他们及他们说的话保持欢迎的态度,倾听既丰富了倾听者又刺激了讲话者。如在探讨“金鱼怎么死了”的问题时,孩子们发生了争执,吵得不可开交,有的说是冻死的,有的说是饿死的,还有的说是吃得太饱。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并不因为场面混乱而对幼儿加以制止,而是仔细倾听,以一种赞许的角度去看待,鼓励他们对这个问题继续探讨下去。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更显积极主动了。
他们开始寻找答案,还学会了使用排除法:所处的季节不是冬天,而金鱼本来就是在水中生活,所以排除了被冻死的可能性。接着大家通过询问、回忆和讨论,得出金鱼不是饿死的,昨天有三个小朋友喂它,显然是吃得太饱而胀死了。孩子们在这种问题环境中学会了主动与老师、同伴互动,更加认真地投入讨论中,积极表现自己的思维,自主性明显得到提高。互动中教师和幼儿的心灵交流也更加深入,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还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三、引导者。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究性活动中引导的作用。幼儿的学习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师的角色也应从传统的讲解员转变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探究活动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到位,发现及时,抓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主动通过感知、操作、思考、讨论去探究,寻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走进探究空间。
幼儿探究活动是通过问题来展开的,不管是老师预设或是幼儿生成的,都离不开问题的提出。所提问题最好能引起幼儿探究欲望,激发幼儿探究的主动性。首先,问题必须符合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有能力进行探究;其次,问题本身是幼儿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再次,问题是幼儿未知的,或与幼儿日常经验有冲突的,对幼儿的思维具有挑战性的;最后,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它可以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有效的提问可以把幼儿引到问题情境中,启发他们去观察、探索、发现。教师作为引导者把问题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线,以问引问,以疑引思,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方法来探究、解决问题,将原有的经验和获得的新知加以整合,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继续探究。
在幼儿探究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的时机和方式。此时,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的神情、行为表现、讨论的问题及进展的情况,注意幼儿有哪些困难和冲突,以便及时介入幼儿的活动,给以必要的引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暗示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恰倒好处地启发幼儿。“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扶一把,对幼儿的发现及时加以鼓励,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怎样在活动中让孩子更为主动地探究,作为教师,要适时适地地为幼儿搭好架,引导幼儿顺利地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如在中班“汽车”主题活动中,当教师提出“现代的汽车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并让他们进行改进,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教师发现孩子们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大多在车形和装饰上进行一番打扮,看似费尽心思,实际却落不到点上。这时教师当机立断改变了先前“瞎摸象”的状态,从幼儿熟悉的“马路上的车”入手,带幼儿参观马路上的车辆,提供各种车辆的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车辆的外观和构造,甚至请来有经验的司机家长、维修车辆的家长向幼儿讲述车辆内部构造及各部件的用途,经过一系列的观察了解,孩子们设计车辆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不再是表面华丽的“彩车”,而是在安全、速度、用途、环保等方面进行改进的超现代“高级车”。他们的兴趣被推到了高潮,个个跃跃欲试,动手制作“未来的汽车”,于是班上出现了载着很多小朋友和汉堡、鸡腿的大客车;装满水的超级大苹果消防车;多喷头的自动喷水消防车;设有厨房、卫生间的大巴士;有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手术台的救护车;有配套居家设备的旅行车;吸尘车、无烟车、播种车、浇花车、会飞的车、会游的车、没轮子的车、多功能车……孩子们想的、说的、做的都被推到最高潮,更加体现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寻找方法。
教师在引导幼儿探究学习的时候,应多观察他们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无论幼儿的办法是对还是错,他们探究的过程相比结果更重要。帮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并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来检验并归纳结论,完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幼儿高水平的思维。如在建构区进行“如何用积木搭高”探究活动,幼儿可以用建构区中的各种积木搭高,再统计出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并记录数量和高度。刚开始,有的幼儿用圆柱积木搭了一会儿,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用了哪些积木。可没搭多久,有的幼儿就出现搭得不稳老是倒下来的现象,他们开始泄气了。此时,教师就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摆放,提醒幼儿应注意的技巧。孩子们通过不断的摆放、倒下,最后摸索出不同积木的摆放位置和次序,一层一层地往上搭,结果圆柱不会再倒了。这时教师让幼儿思考“为什么刚才积木会倒下来,现在不再倒了?”孩子搭得越来越高,兴趣也越来越浓,并在搭的过程中发现了搭得稳的原因。幼儿只要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便会不自觉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并且会更专注地去探索。
四、支持者。
探究式活动要求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探究式活动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更多的应以游戏伙伴的身份进入幼儿的活动,成为探究式活动的支持者。既要顺应幼儿的探索需求,又要在不断整合、提升幼儿经验的过程中,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发展。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支持幼儿,使更多的幼儿共同参与和思考,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其中包括家长工作和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及幼儿心理上的抚慰。
当孩子们在活动中需要材料时,教师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幼儿,能否完成探究活动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要求教师投放的材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直接指向活动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投放材料,提供适宜的环境,必要时还得做通家长的工作一起帮忙。就如前面所说的“汽车”主题的开展,当孩子们必须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而老师也被难倒时,就请有经验的家长帮忙解决。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时,也需要请家长帮助,如带孩子参观,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所以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老师的一项工作,它间接地支持了幼儿的活动。
陈鹤勤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支持孩子的自主活动及活动的延伸。当原有材料不能满足当前活动需要时,教师可以适时增添材料;当孩子们对新材料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提示或示范玩法;当原有材料的玩法在幼儿认知范围内已玩尽,将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提醒或展示其他的玩法;当幼儿缺少材料时,教师可提供替代品的选择和建议,使幼儿增加了许多玩法并拓展了创造性思维。这样,幼儿自主活动的意识加强了,探究水平也提高了。
五、合作者。
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必须有教师参与才得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这时教师要以儿童心跟孩子对话,尽量用商量的口气与幼儿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幼儿心理上的焦虑,让他们对老师有种安全感、信任感,在理解和沟通中共同探究,轻松愉快地找到答案。如在开展“蜜柚”主题时,让幼儿尝试做蜜柚灯,先组织幼儿讨论怎么做,师生一起商量。幼儿动手制作时,发现在蜜柚皮上挖洞、镂空有一定困难,老师便帮他们开了个头,幼儿顺势镂出各种形状的洞,然后在表面进行装饰。当许多蜜柚灯做成后,最后一道工序是在里面装上电线和灯泡,串联起来,然后沿着活动室的窗户挂起来,这些都需要老师帮忙。当蜜柚灯挂好又接上电源时,孩子们无不拍手称快,欢呼雀跃。教师和孩子们沉浸在合作成功的喜悦之中,此时教师的成功不仅在于蜜柚灯的做成,还在于因为孩子们懂得了合作的意义,大家在分享着合作成功的喜悦。
激发孩子对探究的兴趣,鼓励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并迎刃而解,正视孩子的失败,激励孩子的进步,就如给孩子吃上定心丸,更是对活动的开展予有效的支持。
除了上述种种,教师还是孩子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者、欣赏者、记录者……总之,在“探究式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主题展开的需要,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阶段灵活而又富有变化地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使幼儿的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展。
【幼儿探究式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园课程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04-30
在“做中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09-12
谈谈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04-29
体育教学中自主式学习模式的探究04-29
浅谈历史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05-02
浅谈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05-01
探究式学习05-01
初探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04-29
口语交际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04-29
探究式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运用初探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