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心理压力源表现及应对策略研究的论文
摘要:幼儿的主要心理压力源有六类:父母方面、教师方面、同伴方面、环境适应方面、学业方面和其它。幼儿面对心理压力的表现主要有四类:生理、行为、情绪和个性上的反应。基于对幼儿心理压力源和主要表现的分析,提出应对幼儿心理压力的策略:减少幼儿面对压力源的次数;提高幼儿的抵抗力或承受力,不让幼儿不堪重负;注意早期预防,及时采取行动,减少严重危害的发生;有效利用既已产生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幼儿心理压力压力源表现应对策略
许多人认为只有成人才有压力,儿童的生活则无忧无虑。但大量研究告诉我们:幼儿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严重制约着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的心理压力源
心理压力源是指向个人适应能力挑战的因素或作用力,也是引发压力反应甚至产生疾病的力量。[1]在日常生活中,压力源存在于自身或外界。自身的压力源称为内因性压力源,幼儿的内因性压力源主要包括自身能力不足、外表、受伤、调皮、坏习惯、渴望独立等。但由于幼儿还未消除自我中心现象,其自我概念具有一致性较高、区别性较小的特点,而且往往不符合现实,并且他还不能凭借外在的标准自我评价,因此来自自身的压力较小。[2]因此,笔者主要阐述幼儿的外因性压力源,大致可分为六类:
(一)父母方面
父母方面的压力源主要包括:父母惩罚责骂、父母争执、物质需要不予满足、父母没时间陪伴、父母期望过高、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脾气太坏态度粗暴、抽烟、比较、吓唬、未履行承诺,不接送放学等。例如,我们过早地将社会的竞争强加于孩子身上,对他们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要他们去注意那些同他们没有一点儿关系的问题,例如他们将来的利益,成年人是多么幸福,长大时别人将对他们多么尊敬,这些话对没有一点儿远虑的幼儿来说,是绝对没有意义的。”[3]这些无意义的事,不但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还可能使孩子产生生理疾病。
(二)教师方面
教师方面的压力源主要包括:教师和保育员的惩罚批评、教师误以为他做了坏事、未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上课没表现机会、对幼儿态度不好、冷落幼儿、不公正、无意的伤害或忽略。在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精神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精神环境是一种心理氛围,它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情意系统,[4]稍有不慎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有一个小班幼儿突然不去幼儿园,经过反复询问,幼儿说:“老师不喜欢我了”。原来,老师每天早晨都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抱着幼儿亲亲,唤声“宝贝儿”,可是某个早晨,因为幼儿多,老师没注意到他。就这样,幼儿的心理压力在无形中产生。
(三)同伴方面
同伴方面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同伴排斥、同伴间的争执、被同伴欺负和嘲笑、同伴不与他分享玩具、同伴竞争等。除父母外,同伴是幼儿最主要的接触者。同伴关系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影响着幼儿。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难免会产生冲突、竞争,而幼儿在社会性交往和人际关系处理上还不成熟,对人和事物的理解还不全面,这都可能导致幼儿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但其实幼儿在日常交往中已逐渐意识到同伴不会像长辈一样迁就自己,想要和同伴分享就得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因此,同伴关系所造成的幼儿心理压力其实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普遍。[5]
(四)环境适应方面
环境适应方面的压力源主要包括:饭菜不合胃口、去拥挤的商场、不习惯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噪音或被别人打扰、脏乱、黑暗、陌生的环境或人。由于幼儿的经验有限,调适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压力。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曾说:“一般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基本上体重都会减轻,主要是适应的问题,还有的孩子会生病,有的甚至还会像在幼儿园一样尿裤子,大便拉到裤子里等。”可见,环境适应造成的心理压力已对部分孩子造成生理不适。
(五)学业方面
学习方面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功课不会做、作业做不完、小学、兴趣班、对活动不感兴趣、学的东西太多消化不了、学习跟不上。虽然幼儿还未进入学龄阶段,但家长为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幼儿园呈小学化趋势。小学化课程、兴趣班使得学业也成为幼儿重要的心理压力源。而成年人往往对此认识不足。一个5岁女孩的母亲给孩子报了三个兴趣班,“报英语班是因为外面的培训机构比较注重方法,我不想孩子在开始学的时候就被机械的方法抹杀了兴趣;报舞蹈班是因为气质需要;报数学是因为女孩数学容易落后,要提前打基础。”似乎样样在理,可并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的教育培养极易对幼儿造成巨大的压力。
(六)其它
其它方面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媒体中的暴力恐怖镜头、生病打针吃药、看到曾经伤害过自己的物品、分离或死亡、经济、意外事件、动物、危险、坏人、鬼怪、找不到父母、被吓唬、天气等。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因而不可避免会对某些未知事物产生担忧和害怕,再加上在观看影片时缺少成人的解释、开导,因此产生压力在所难免。一个4岁孩子在幼儿园观看了消防纪录片,其中出现若干火灾场面,他回家后就催促妈妈买灭火器,并且一个房间放一个他才能入睡,这种紧张的情绪过了约两个月才有好转。
心理压力是一种持续存在的消极情绪体验,其产生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二是个体对刺激的认识,二者兼备才会产生情绪。[6]压力源为幼儿提供刺激情境,而幼儿对刺激有认识。这就构成了心理压力。但由于幼儿较低的认知水平和贫乏的生活经验,导致他们对待刺激情境时往往会有错误认知,这些错误认知对他们所产生的压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家长和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
二、幼儿心理压力的外部表现
(一)生理反应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压力过重会出现腹泻、皮肤病、噩梦、食欲不振或拒食并持续很长时间、体重减轻、睡眠不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脖子僵硬、体温增高、口干、手心出汗、双膝颤抖、胃疼、头疼等症状。有时幼儿会经常诉说身体不适但又没任何外在症状。同时,各种认知反应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如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一些研究还表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紧张压力与他成年后患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癌症等疾病有密切联系。
(二)行为反应
有些幼儿在压力情境再次出现时会立刻表现出承受压力的样子;[7]有时有逃避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倒退性行为,重度压力会产生压抑行为,有时还会造成自伤或自杀。七八岁的孩子就已经会产生自杀念头,尽管他们不明确死亡的概念。[8]心理压力的行为反应一方面是心理压力直接造成,另一方面,可能是心理压力干扰了问题解决、判断与作决策的能力而间接地使儿童无法控制行为。
(三)情绪反应
会出现耐心降低、烦躁感提高、易哭闹、睡不安宁、时常感到害怕、赌气、消沉、安静、不活泼、丧失信心等等情况。在儿童的情绪发展的趋势中,情绪表现的形式是从外显到内隐的,而在幼儿期,情绪一般外显。这有利于观察和及时疏导。
(四)个性反应
医学研究表明在行为上压力会导致自卑、退缩、孤僻、沉默寡言或脾气很坏、易暴怒、不听劝告、爱钻牛角尖等问题。比如,一个孩子因为表现差挨了骂,他就会很难过,很害怕,也很自卑。久而久之,就会对他的个性产生影响。
不难发现,儿童感到心理压力时的各种反应和成人相似。所以我们不能误解孩子的“求救讯号”,更不能施以打骂或责备。成人即使拥有较强自我调适能力,也常感到在压力前的无助。而孩子由于各方面能力的限制,自己没能力自我调适,而我们却无视这些“讯号”,继续施以压力,会对幼儿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另外,每个孩子因为性别、性格、压力源等因素的差异,其面对压力的反应不同。所以成人应仔细观察、询问,细心甄别,别开错了“药方”。
(五)个性反应
医学研究表明在行为上压力会导致自卑、退缩、孤僻、沉默寡言或脾气很坏、易暴怒、不听劝告、爱钻牛角尖等问题。比如,一个孩子因为表现差挨了骂,他就会很难过,很害怕,也很自卑。久而久之,就会对他的个性产生影响。
不难发现,儿童感到心理压力时的各种反应和成人相似。所以我们不能误解孩子的“求救讯号”,更不能施以打骂或责备。成人即使拥有较强自我调适能力,也常感到在压力前的无助。而孩子由于各方面能力的限制,自己没能力自我调适,而我们却无视这些“讯号”,继续施以压力,会对幼儿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另外,每个孩子因为性别、性格、压力源等因素的差异,其面对压力的反应不同。所以成人应仔细观察、询问,细心甄别,别开错了“药方”。
【幼儿心理压力源表现及应对策略研究的论文】相关文章:
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06-14
应对中考作文策略08-10
有关幼儿入园焦虑的应对策略12-19
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04-29
关于数字参考咨询侵权新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04-29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纺织行业的应对策略研究05-01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05-23
多元策略应对企业风险04-29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