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分析的论文

时间:2021-10-08 08:41:5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分析的论文

  师德素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师德呈现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以良好的知识结构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而且要将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很好地渗透其中。为此,重视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建设,应成为研究高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师教学道德研究人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进而提出完善教师教学道德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分析的论文

  一、教师教学道德

  教学道德属于教学伦理范畴的内容。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就根据当时教学片面追求科学化、教学中人性的一面被抽去的现象,提出尊重儿童的思想,奏响了教学伦理研究的序曲。20世纪上半叶,美国哲学家杜威明确提出了教学伦理道德问题。1966年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提出教育的两大标准,即传授有价值的东西和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并且具体分析了教育过程的伦理基础:民主、平等、自由、尊重、兴趣等,这些就是教学道德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学道德的概念被正式提了出来。西方一些研究者详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道德问题,提出教师从事教学必须具备的品质,如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强烈的责任感、善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成熟的思想以及探索世界奥妙的热情等等。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教师教学道德的研究,主要观点体现为:第一,教学道德表现为对人的尊重。要在尊重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施与教育,并且要规范教师的言行。在教学中,要使自己的语言更合乎道德要求,并且要使教学更富有文化内容和教育意义。第二,教学的内容要体现教育价值,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师要把科学的、有价值的内容讲出来,就必须认真、科学、严肃地对待教学。第三,教学方式要体现民主性,课堂教学要呈现出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要以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相处。第四,教学体现教育者善的品质,教师要关爱学生,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还要使教学为受教育者服务,以受教育者获得真正的发展为目的。可见,教师的教学道德涉及教学活动的道德问题、教师教学的行为品质问题,以及师德规范要求等问题。

  综上所述,教学道德应该是人的道德品性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射。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而教学道德的价值基础应为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道德的,反之,阻碍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不道德或道德程度不高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评判教师教学道德的基础。

  二、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现状

  1.部分教师学养不足,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自199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激增使得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批拥有高学历的毕业生进人高校担任教师。随着人才引进力度的加大和学院升为大学的进程,学历、职称、科研水平以及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成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在这一评价标准的导向下,高校教师面临着科研工作、学历提升、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发展型压力,使其精力不能集中在本职教学上,学校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考核也往往被淡化。部分教师学养不足,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不讲究教学方法,上课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课堂教学缺少文化氛围,更缺乏育人意识,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过于随意。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降低了高校教学质量,损害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和尊严。因此教师缺乏师德的表现,会给高等学校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2.部分教师教学道德意识淡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教学领域也悄然改变,教师教学道德问题受到关注。目前,部分高校存在诸多教学道德意识淡漠的现象。如:为应付教学检查和考核评估而大做表面文章,不惜弄虚作假;投人大量财力引进人才、重学历轻能力的用人思想,使得一批没有教学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士进人教学领域;教学管理松懈,教师私自调课,甚至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只以完成教学工作为己任,而没有真正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要求出发组织教学,缺乏应有的责任感。这些现象都对教学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学校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个人的成长及学校的正常运转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完善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道德的价值中枢。教学道德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力。作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是衡量其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但教学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还应包括传授专业知识的本领与技能,需要借助教育技术、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予以实现。

  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来自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其次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人研究、体悟以及充分表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要善于思考,突破知识障碍,并有效分清教学的重难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具成效性。教学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思考,形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知识体系,经过传授,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体悟就是从教学体验中获得经验,深人专业学习,吸收优秀成果,学会借鉴、吸收和发展自我。在此基础上体悟学科的'创新,使自己拥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当然,教师的创新体悟最终还是要经过有效的教学磨炼来实现,因此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体现的是教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2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感的要求并鼓励践行

  道德责任感是教师教学道德的真实体现。具有.道德责任感的教师会尊重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己任、科学而负责地对待教学工作。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样是通过教学渠道发挥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作用往往体现在教师所持的教学观念方面。教师执著的精神、严谨的学风、生动的教学、热情的态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的教学观念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持有何种教学观念,都应对学生高度负责。

  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道德责任感的要求,并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践行道德规范。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也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管理,引领高校教师将发展重点转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注重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高校是学者群体聚集的场所,是创新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教师既是文化选择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被选择文化的具体传承者。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的承受者,同时又是文化选择的主体,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中一种特殊的道德环境和育人环境,教学传承文化的独特方式需要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要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修养,如此才可能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当前部分高校教师的教育价值没有被充分开掘出来。他们将培养人格健全的发展型人才简单理解成未来应用型人才,技术性能力的学习代替了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和素质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方向和专业学习成为技术性学习的充分理由,所用教材缺乏必要的知识交插、学科相融和文理贯通;授课教师缺乏必需的人格引导、仪表示范、感情交流、价值观念提升等教育意识和精神;教育方法缺乏焕发学生聪明才智的主体性学习内蕴,教师单向的授课方式,使教学过程缺乏教育本质上应该具备的科学意义和人文意义。对此,教师应该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积极营造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充溢着文化气息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有效促进学生学养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师必然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应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将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建设纳人高校品牌建设的进程。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分析的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高校教师的需要的分析的论文05-19

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现状问卷分析及探索的论文05-19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论文01-01

高校教师激励失当分析及激励体制构建的论文05-19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的论文05-27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实证分析10-05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论文05-20

高校教师教学体态语的论文05-19

浅析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教育论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