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高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结构高等教育论文范文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而教师是一切课程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课程的实施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分析建构高校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结构构成。
【关键词】:高校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结构课程实施能力指能够将新课程计划成功的付诸实践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个人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能力是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实施进程本身。课程实施能力不单是具有执行课程计划的能力,课程实施能力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问题。高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是指高校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把课程计划成功转化为适应高校学生学习心里特征的课程活动,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和创生,从而形成高校教师的个人课程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笔者根据能力的特点,把高校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划分成课程实施的认知能力、课程实施的实践能力和课程实施的反思能力,此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师课程实施认知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具体进程,制约着教师课程实施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实施实践能力又反过来影响教师对事物的认知。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认知和实践又共同制约着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反思,而教师的反思能力又可以促进课程实施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三种能力中每种能力都由几个相应的子能力构成。
1、课程实施的认知能力
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说将人视为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我们可以认为,课程实施的认知能力是高校教师对与课程实施相关的信息进行认识、了解和熟识的能力。教师对课程实施相关信息的认知是教师进行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在课程实施发生之前就需要进行的,并且这种认知过程也发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和课程实施结束之后。课程实施的认知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如下:
(1)课程实施相关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程实施相关信息是指所教学科的知识和相关的科研最新信息、学生知识、教学与课程理论、心理学知识等。高校教师课程实施的获取能力包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强调对资源充分利用的能力,如对网络、图书、杂志、报纸等资源的利用,另外与同事、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网络、博客以及远程的同行之间的探讨都是资源获取的方法。
(2)课程实施相关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包括注意、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概念的形成和思维。
如果说注意、知觉属于信息的获取阶段,那么学习、记忆、语言、情绪、概念的形成和思维则属于对相关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阶段。课程实施相关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是教师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内化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记忆和反复思考,联系实践经验把所接收的知识、理论内化为可以运用于实践的思维和方法。
2、课程实施的实践能力
课程实施的实践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将新的理念、方法转化为具体行为活动的能力,它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行为。课程实施的实践能力是课程实施能力中最主要的能力,它与实际活动相联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制约着课程实施的结果。课程实施的实践能力由四个下位能力组成:
(1)灵活运用基本教学技能方法的能力
灵活运用基本教学技能方法的能力是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成功施教的基础。教师不能再单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要在熟练掌握语言、板书、演示等呈现知识的方法的同时还要灵活的运用问答、讨论等交流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是教师实施新课程必不可少的能力。
(2)能力发展的教学能力
能力发展的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里“能力发展”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即教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发展的教学能力不像基本的教学技能方法那样直观,有章可循,除了要了解相关能力的基本理论,还要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研究精神,这样才能找到发展和培养各种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
(3)机智应变的能力
机智应变的能力指高校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突发事件临时调整、灵活应变的能力。有学者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冷静理智的自制能力、及时有效的调控能力、深刻准确的解惑能力、灵活自如的变通能力、积极熟练的迁移能力和机智幽默的表达能力。
(4)教育研究的能力
此处的教育研究,并非指高校教师进行的专业科学研究,而是对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新时代的教育要求高校教师自身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一种创新和升华。
3、课程实施的反思能力
高校教师课程实施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课程实施活动进行客观审视、回顾、理性思考和评价,并经过探究和决策获得有效解决方法和有价值结论的能力。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革新的过程,一个进步的过程。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已有行为的认知能力
要进行反思活动首先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判断,也就是对已有行为的认识。对已有行为的认识包括对已有认知行为的认识(即元认知)和已有活动行为的认识。教师的元认知能力是对教师自身一切认知行为的认识能力,教师对已有活动的认知能力包括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整个课堂活动的认识。
(2)已有行为的思考能力
对已有的行为产生一定认知以后,就应该开始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理性的思考和研究,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改进的策略、修正的方法,这就是对已有行为的思考。教师对已有行为的思考可以是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可以是针对所采用教学方式方法、抑或针对自己的整个课程设计,这个思考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反思过程,并且最终为了找到使得课程可以更好的得到实施的办法。
【论高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结构高等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04-29
论传统的结构04-28
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04-29
论“新课程”下,如何实施语文教学05-01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结构功能主义思考04-30
论《结构力学》课程的考核方法与改革-谈开卷考试方法在我院《结构力学》课程中的尝试04-29
创新能力论04-28
论实践结构的优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