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计模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会计毕业论文
企业组织结构不同,治理结构不同,会计模式在不同公司治理中的选择也就不同。一个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能把权责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其效率,从而促进公司运行的良性循环;反之,一个信息失真的会计信息系统,就很可能导致经营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最终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受损,还会造成以现代公司为基础的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混乱。因此分析公司治理结构,选择相适应的会计模式对我国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会计模式及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的诸方面中,会计是连接权利和利益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会计模式以及具体反映会计模式的会计制度的选择。它通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揭示,来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它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1、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合理有效地组织资金运行,实现价值的增值过程,尽可能满足相关者利益需求,达成企业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的统一,是企业的重要功能和义务。
2、约束各方的权力。会计制度通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原则,约束和规范了会计人员的行为,会计科目中的资产类科目约束和规范了经营者的相关财产支配权,负债类科目约束和规范了债权人的求偿权,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约束和规范了所有者的分配权,成本类科目约束和规范了经营者的成本支出权,损益类科目则约束和规范了经营者的收益确认权。
3、均衡各方利益。不同生产要素拥有者、与企业相关者取得利益的依据及来源有所不同。国家依据其强权取得税收收入,股东依据投入资本获得利润分配,经营者依据经营业绩取得经营才能的报酬,雇员依据劳动数量与劳动质量取得工资收入,债权人依据所拥有的债权得到受偿,顾客则通过企业产品及其服务受益等。所有这些利益的体现及其实施,均逃不脱会计制度的监控和约束。
4、监控治理结构。现行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董事会的形式化、空壳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董事会会议的形式化、公司重大问题决策的经理化、高层管理人员任免的经理化等,其主要原因是经理把持董事会,董事的酬金受制于经理,获得诸多方面的优惠,包括固定薪水、设备退休金计划、享受人寿保险和在职消费甚至获得股票期权等。
二、公司治理结构类型与会计模式的选择
公司治理结构(也称公司治理、法人治理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对公司实施管理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在效率和公平的前提下,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如何配置和行使企业的控制权;二是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及工人如何监控及如何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三是如何设计和推行激励方案根据其监控主体的不同。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典型的类型:外部控制主导型和内部控制主导型。
1、外部监控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以美英等国家为代表。美英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股东高度分散,并且流动性强,经营者享有很高的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在公司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公司规模大垄断程度高,但股权分散,众多小股民和投资基金是其股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股东与企业关系淡化;长期资本主要通过直接筹资方式,由市场得到的资金占其资本金额的大多数,而不是通过银行中介的间接融资,因而银行在公司中无多大的发言权;股权具有高度流动性;经营者享有很高的公司控制权。该种模式公司治理的会计模式应该是:由于其资本来源分散,社会化程度高,这些分散的股东无法对公司决策施加有效的影响,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股票市场来实现他们的决策,这时,财务信息对他们的作用就是决定手中的股票是去还是留、是买还是卖,这样会计目标就以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为主。
2、内部监控的公司治理模式则以日德等国家为代表。日德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股东相对集中、稳定,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证券市场的相对规模较小,公众持股公司少,公司最大股东一般是金融公司、创业家族、保险公司和银行等一些组织,股本集中度高,尤其是银行,是公司资本(股本和长期债权)的主要供应者。该种模式公司治理的会计模式应该是:由于资本来源比较集中,所有者可以随时通过对经营者业绩的了解采取有效的措施,即采用“用手投票”的方式决定经理人员的去留,这样会计就要以随时提供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为目标,以此作为所有者“用手投票”的依据,因而在这种治理为主的公司中,反映受托责任就成为会计的基本目标。
总的来说,两种模式各有所长,都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然而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惟一最佳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基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传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这些基本共识在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环境中贯彻时会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上述两种模式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和比较,有助于我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面认识,有助于选择或建造更为合理适用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
三、我国公司治理中会计模式的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这是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性原则。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不完善,股权高度集中,资本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不强,所以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既不同于英美持股人主导型,也与德日式的银行主导型有差别,因此会计模式的选择就有其特殊性。从会计目标来看,由于我国没有发达而完善的证券市场、兼并市场和经理市场,股权结构不合理,利用股票市场无法对经理人形成有效的监督。我国公司会计目标应当主要从监督、管理和控制的角度来界定,以促进对经理人员监控和激励的效率。从会计管理体制来说,我国公司利益主体相对集中一些,但社会性质决定了公司的利益主体又趋于社会化,从而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应当以政府为主,并吸收多方利益相关者参加。在会计规范形式上,以严格的会计准则为主,尤其是具体准则,减小准则的灵活性。从会计信息披露看,信息披露应当全面、详细和及时,并且加强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力度,使得管理和管制主体能充分规范与指导被控制者。从会计监督体系看,由于经理人员掌握了国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所有者的缺位又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必须依靠外部注册会计师审查来保证,因此,需要建立一支规模大、素质高、自律机制完善的职业会计师队伍。
会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计模式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相互的借鉴和不断创新,我国会计模式的选择更需要吸收各国模式的精华,只有这样,才会促进理论与实践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会计模式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会计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公司治理与会计模式选择04-29
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05-02
内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方式03-15
浅析公司治理模式04-30
有线随钻在瓦斯治理中的作用04-27
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04-30
股权分置改革对财务治理的影响会计毕业论文(通用15篇)12-29
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及其转化04-28
会计毕业论文11-07
财务评价在项目评估中的作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