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27 22:36:4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毕业论文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存在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行为性失真等原因。针对这些现象,一是通过完善会计规则来实现;二是健全法制、监督机制;三是更多的通过鼓励和其他管理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毕业论文

  关键词:会计规则;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行为性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是会计规则执行者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产生的。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总的看来,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会计规则本身存在缺陷;二是会计规则执行者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三是会计规则执行者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我们将会计信息失真区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

  (一)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客观存在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本身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说,即使会计规则执行者完全理解会计规则的内容和要求,并完全按照会计规则的要求生产及披露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也是失真的。

  会计信息的产生,如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等都是建立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假设的基础之上,这些规范会计信息的框架本身就是主观经验积累的结果。会计政策的选择性、会计原则的灵活性和会计报表本身的缺陷,使会计信息反映会计主体价值本身就存在偏差。而审计作为一种鉴证与核实的手段,也无法脱离审计假设(如审计抽样)的限制。我国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而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

  (二)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客观存在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执行者故意违背会计规则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这种“故意”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虚假信息。

  企业是社会公众合作投资的一个具体项目,它是股东、管理者、职工、债权人、供货商、购货商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流动性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一旦在会计信息产生、传递的过程中加上人的因素,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就与人的因素密不可分了。会计信息在公开之前,被扭曲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相关利益人:管理层、会计人员、审计人员。

  1.管理层

  管理层作为会计信息的控制者,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最大的责任。管理层接受投资者的委托,负责公司的经营,而其报酬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公司业绩的好坏。投资者获知经营业绩的唯一可靠途径就是公开的财务信息,这就为管理层对会计信息进行干涉、控制提供了利益动机。在信息不对称、监督与约束软化时,就有可能将这种利己动机转化为现时行为,当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管理层的利益偏好时,会计就成为管理层直接操纵和反映其意图的工具。

  2.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收集、制作者,其职业道德规范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灵活性极大,只有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熟悉现行的会计准则,具备高度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会计人员还要面对管理层带来的压力。能否恪守职责坚持原则,还是为求自保谋求利益而服从管理层的授意肆意篡改会计信息,这使会计人员面临两难境地。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任免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多数会计人员由管理层聘任,从而约束了会计人员发挥会计监督作用,会计对领导的意图唯命是从,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3.审计人员

  会计信息传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公众认为最有保障的一个环节,就是审计。审计失败导致失真的会计信息公布于众,同样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两难境地造成的。审计是应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的需求而产生的,其审计结果为这些会计信息需求者服务,但审计所需报酬却由审计对象来支付。审计人员为了求生存往往受制于企业,包庇其舞弊或存在故意的隐瞒行为;或是出于谨慎、保密要求,对客户存在的报表包装不发表任何意见。这使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过滤功能形同虚设,也使公众对审计人员产生信任危机。

  (三)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客观存在

  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执行者在并没有故意违背会计规则的动机情况下而采用的不当会计规则执行行为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规则执行者在执行会计规则时能否生产出真实的会计信息,除主观动机外,还取决于:

  1.是否真正理解了会计规则本来所要表达的意义;

  2.是否真正把握了客观经济现象的本质;

  3.是否能把会计规则恰如其分的运用于会计处理之中而合理的将会计规则与经济现象联系起来。

  以上三方面都是以人的认知能力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是由会计规则执行者非主观故意行为所导致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一)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治理

  解决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机制,用以尽可能随时了解动态的会计规则,用以运用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的尽可能多的人的知识对会计规则进行正确的表达。这主要是通过完善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的具体改进措施来实现:

  1.会计规则制定参与者不仅要熟悉国内外会计规则和社会实践,还要负责了解新环境中的新问题;

  2.将具体会计规则草案、会计规则制定分析报告等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

  3.定期对已颁布实施一段时间的具体会计规则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会计规则的修改工作。

  (二)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治理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治理方案主要包括:

  1.健全法制,强化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责任,加大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民事责任强度。同时,要严肃财经法纪,加大对造假行为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力度,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2.有效执行会计监督。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制约机制,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3.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实行审计轮换制,例如,每三年强制性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免因会计师与上市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对事务所审计业务以外的收入比重做出明确规定,防止事务所因为向所审计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收取大额服务费而丧失独立性。

  (三)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治理

  治理因疏忽大意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该更多的通过鼓励和其他管理方式,来提高会计规则执行者的工作投入程度和工作责任感。另外,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并赋予会计软件检查核实的功能也是治理行为性失真的重要措施。

  对于因智力因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应着重提高会计规则执行者职业判断的准确性,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使会计人员素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总之,我们应对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我国经济建设的秩序才会规范有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治理措施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及治理05-0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04-27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04-29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05-02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05-0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04-28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及对策04-27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05-02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04-28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