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会计准则趋同力促财会人国际化论文
近日,中美两国官员进行了一系列会晤,旨在统一两国间的会计方法,最终在两国间实现股票跨境上市。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16日表示,此次会谈的举行,标志着中国和美国已经踏上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将来一旦实现等效,意味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将更加便利。
据悉,中美会计界进行此次会谈期间,恰逢美国证券交易委员向外界公开征求意见,允许来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既可采用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这说明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在走与国际准则趋同之路,这为中国与美国会计准则实现等效奠定了基础。虽然这是中国与美国在会计领域的第一次正式沟通,但双方均表示出了合作的意愿,希望在今后加快两国会计准则等效的进展,以期早日实现目标。”刘玉廷说。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将使中国的会计方法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进而推动中国资本对外开放速度,实现全球资本流动。
如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的这一提案获得通过,将为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实现等效敞开大门,也意味着未来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的成本将会降低,上市将更加便捷。正如刘玉廷所说:“这将有助于两国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国际趋同的浪潮翻腾而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并购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情况不但使得资本流动加速,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国际会计准则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市场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便利各国企业资金融通、资本运作和业务合作而产生并渐次完善的共同的“会计语言”。
国际会计准则是非强制性的,随着准则体系的日益完善,它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可。2000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会议支持建立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2000年5月,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建议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从2005年1月1日起,欧盟、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已要求本国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当然,中国近年来开展的会计改革的最大亮点也是实现了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7年1月1日,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中国新会计准则开始在其1400多家上市公司中实施,未来3年新准则的实施范围将扩至全部大中型企业。诸多事实证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日益成为各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浪潮已然来临。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田昆儒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者说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由于各国的会计环境与国际会计环境存在差异,会计准则不能全盘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应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趋同的过程:保留特色的过程
从全球会计趋同的情况看,各国和地区大都选择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模式,比如欧盟、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等。我国属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具有特定的法律基础、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必须创新模式,贯彻会计国际趋同“四原则”,走立足国情、国际趋同的道路。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学博士张继德告诉记者,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其相互可比、真实公允,对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业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曾说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的国际资本市场地位非常重要的一步。
随着中国企业的壮大,赴海外上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目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共有47家,仅今年以来就有13家中国企业登陆纳斯达克。
为了便利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中国在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与海外各国的会计合作,推进会计准则的等效进程。刘玉廷说:“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大大减少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转换财务报表的调整工作量,使中国企业能够与海外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 他同时也明确强调,中美虽然已经踏上会计准则趋同的道路,却只是迈出了双方会计领域合作的第一步,等效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经济发展促使会计也随之发展,资本间的流动促进了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并不代表一个国家就要放弃制定本国准则的权利,因为准则是利益的体现,它是一个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的主权体现,所以,我国的会计准则既要和国际趋同,又要服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面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计准则要与之相匹配。中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改革创新机制要适合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田昆儒如是说。
人才本地化,知识结构国际化
近几十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双边、多边贸易活动日益增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其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并影响全球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作为商业通用语言的会计应按照国际惯例,提供可比和有效的会计信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高效率。显然,伴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会计人才也到了国际化的时候,这是会计人员终究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那么会计人要如何面对和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呢?“人才本地化、知识结构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时候应运而出。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急需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国会计行业的专业人才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专家们强调,会计人员除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外,职业道德建设也是摆在中国执业会计师队伍面前的重要任务。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在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放国内会计服务市场,鼓励国际知名会计公司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各式各样、广泛的项目合作,创造条件为国内会计人员提供锻炼与学习的机会。
对此,张继德评论说:“会计人员生活在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时代是非常光荣的。他们可以见证改革、融入改革从而更高地体现价值。”
他还指出,会计人在学习会计准则时,最根本的就是要领会会计准则的精髓。所谓会计准则的精髓是要求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是准则体系的核心。
田昆儒多年来耕耘于会计教学的一线,并且每年都要求自己至少要有10次走进企业的机会,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他说:“我这么多年来走访各个企业,逐步了解到目前我国的会计队伍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努力向国际化标准迈进,从根本上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中国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既不是单纯主动的走出去,也不是仅仅起因于被动的走进来,而是基于这二者的互动,其背后是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趋同的大势。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2006年就曾表示过,为占领国际会计师行业制高点,将在欧洲设立注册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考场,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将加试外语,并鼓励行业协会赴海外开设代表机构,以推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这也对我国会计人才实现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会计准则趋同,对于趋同的形势,会计人更多地是要客观地认识,冷静地对待,不可以逆潮流。机遇和挑战会因人而异,掌握住国际化的手段和途径,就相当于抓住了机遇,国际化水平越高,会计人员跨国就业的机会就会越多。”田昆儒坦言。总而言之,会计人才国际化的浪潮扑面,这将会是一个新挑战的标志。
【会计准则趋同力促财会人国际化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准则如何应对国际化挑战04-30
大趋势下加快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04-28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04-27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04-30
不必趋同作文07-09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取得重大成果04-28
国际化学危险品分类体系简介论文04-29
全球伦理与佛教伦理的趋同性05-01
意识形态趋同论探析04-29
意识形态趋同论探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