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研究论文

时间:2021-10-05 12:24:5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研究论文

  [提要]经济新常态给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SWOT分析,全面地概括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研究论文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集聚发展基地

  一、引言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聚集产业基地已为成皖江城市带为促进经济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冯德连研究发现产业集群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并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范晓莉测算了我国29个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发展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张晴分别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经济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刘满凤和王小明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两者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也有学者从产业创新的角度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测度、评价、演化进程和驱动力。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研究却十分鲜见。为此,本文基于SWOT分析,全面分析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一)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概况。2010年1月,随着国务院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成为国家级示范区。这也是当前全国唯一的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有利于安徽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安庆市、滁州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9市,共59个县(市、区)。并从各市县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其中“一轴”包括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双核”指合肥市和芜湖市,“两翼”包括滁州市和宣城市。以2016年为例,皖江城市带面积和人口分别仅占全省比重的54.25%和44.57%,但GDP却高达16,385.55亿元,占全省GDP的67.94%,相比于其他非皖江城市带城市,占据绝对优势。

  (二)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2017年产值达到9,725亿元,占全省78%。各地级市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12~2017年间皖江城市带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不断增加,但各市间差异明显。产值排在前三位的一直是合肥市、芜湖市和铜陵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第二位的芜湖市与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差距在逐渐拉大,合肥市首位优势在不断提升。排名后三位的是池州市、安庆市和宣城市,特别是池州市,在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为123亿元,只为同期合肥市产值的3.42%。从战略新兴性产业占GDP比重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上升,上升最快的宣城市从2012年的21.93%上升至2017年的50.5%,上升最慢的池州市从2012年的13.43上升到2017年的19.46%;从所占GDP比例差异来看,2017年铜陵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占GDP比重高达82.42,而同期最低的池州市只有19.46%,差距明显。

  (三)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安徽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16个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两个实验基地。各地级市基地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和芜湖市,两市共有10个基地,占皖江城市带基地总数超过50%,其他几个地级市基本上只有一个基地。从各地市战略性产业选择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存在比较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在功能定位上有相当大的相似性,存在着盲目重复投资、产业分工受限和产业规模效应无法发挥等问题。

  三、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皖江城市带在地理位置上位于中部地区核心地带,连接长江中游地区和下游发达省份,与江浙沪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在经济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皖江城市带交通便利,邻近长江黄金水道,长江沿岸分布有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大型港口,可常年停靠万吨级以上船舶,水运十分发达。陆路交通方面,京沪、京九、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并拥有合肥-武汉、合肥-南京及合福高铁,合铜黄、合宁等多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构成了陆路、水路和航空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系统。特别是近年来基础实施的不断完善,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自然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带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雨水充沛,湖泊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大部分地区环境状况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强。境内矿产种类较多,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及明矾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也较为丰富,铜陵和马鞍山分别是全国著名的铜工业基地和钢铁基地。芜湖的海螺水泥和铜陵的电解铜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3、科教资源丰富,人力资源雄厚。皖江城市带科教实力较强,特别是省会城市合肥,在20世纪80年代就定位为我国重要科教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各类高校60多所,拥有两院院士60多人和各类研究机构400多个,各类科技人员40多万人。在职业教育方面,皖江城市带也位居中部各省前列。雄厚的人力资源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经济虽快速增长,但因经济基础较差,经济总量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小。区域经济外向性偏低,各市间经济关联性较弱、经济结构单一。同时,各市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皖江城市带双核城市之一的合肥市,2017年GDP达到7,000亿元,而同期池州市只有630亿元,仅为合肥市的8.76%,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不利因素。

  2、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仍存在“资源依赖性产业多,高科技产业少;传统产业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少;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低”等问题。同时,区域内产品结结构也不合理,一方面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实力较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中低档装备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总体规模小、比重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不十分显著,这些都会对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3、行政壁垒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皖江城市带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地方政府并未完全退出市场。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仍然严重,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无法实现市场自由流动,严重限制了经济区资源优化配置。这种行政分割和体制壁垒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产生障碍。

  (三)机遇分析

  1、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当前,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轻工原料产品和重化工产品开始采用先进技术;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供给侧改革下,以节能降耗、增加品种和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原材料产品的结构不断改变。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快速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新兴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产业消费比重不断上升,在客观上成为了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基地建设的助推器。

  2、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占领科技制高点,创新战略已经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创新战略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点,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自主创新精神,改善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的建设顺应创新型国家战略。

  (四)挑战分析

  1、核心技术引进壁垒坚厚。当前,大量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上端,对向外转移高端核心技术实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我国进行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的封锁更为严格,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列为对我国技术引进的“禁区”。随着在我国投资的外商企业以独资方式投资的.企业逐渐增多,技术外溢效应不断下降,通过同国外企业合资的方式来获取国外技术越来越难。发达国家向我国及皖江城市带输出核心技术的高门槛,对利用技术外援来促进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区域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此外,山东半岛、长江中游、成渝和关中等城市群,江淮地区、吉林中部、北部等地区虽比不上三大城市群,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新城市群。以上述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在招商引资、技术转化、人才引进、市场竞争方面并不占优势,给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综合来看,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清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骄傲自大、盲目乐观,要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

  四、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建议

  (一)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宣传。以区域内大中型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财税优惠、研发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制定。同时,加强企业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注重区域内品牌建设,打造以现有不同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

  (二)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与重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优势品牌塑造。同时,各地区、各产业明确各自的市场定位有优势,取长补短,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产品,有利于开展错位竞争。

  (三)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要建设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人才是关键。第一,各级政府要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集聚计划”,积极引导优秀人才集聚,对区域内重点企业引进人才提供“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人事人才服务;第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完善人才与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鼓励相关企业采取咨询、技术入股、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第三,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培育和孵化基地,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区域内自主就业、创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德连.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4(6).

  [2]范晓莉,黄凌翔,卢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4).

  [3]张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7(12).

  [4]刘满凤,李昕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计量验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4).

  [5]王小明.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4).

  [6]曹兴,张伟,张云.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7]李巍,郗永勤.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2).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银行如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06-09

广东:勾勒战略性新兴产业图谱01-07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效应论文01-20

临沂建设再生塑料产业基地07-08

组织建设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的论文01-05

试论新兴地方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论文02-05

战略性新兴产业审计调查实施方案07-20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论文11-23

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下中国成长型企业投融资策略论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