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释解论文
1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早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由表1可知,当施氮用量低于195kg/hm2时,稻谷产量随施氮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为195kg/hm2时,稻谷产量达到一个最高值,再增加施氮量时,稻谷产量降低,2个品种趋势一致‘;新丰优22’的产量与N0相比,N1提高了81.29%,N2提高了86.13%,N3提高了97.03%,N4提高了120.86%,N5提高了116.82%;N4、N5处理的产量间无显着差异,N4、N5的产量与N3和N2、N1达显着水平。‘金优458’的产量与N0相比,N1提高了104.65%,N2提高了120.17%,N3提高了133.10%,N4提高了145.34%,N5提高了139.66%;N3、N4、N5处理的产量间无显着差异,N2、N1差异达显着水平。氮肥对‘金优458’的增产效果大于‘新丰优22’,2个品种在各处理之间均是N1增产幅度最大,‘新丰优22’N1比N0增产81.29%,而最高产量的N4与N1相比增幅仅为21.83%,‘金优458’N1比N0增产104.65%,而最高产量的N4与N1相比增幅仅为19.88%,说明低水平的氮能明显促进超级稻产量的提高,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增产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出现负作用。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每穗粒数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也有增加的趋势,至N4最高然后下降;结实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变化不大。
2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早稻不同器官含氮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抽穗期的叶片含氮量高于茎鞘的含氮量,成熟期籽粒的含氮量高于植株的,抽穗后叶片中的光合产物和氮大量向生殖器官转移,叶片含氮量下降很快,2个品种趋势一致。在抽穗期‘,新丰优22’的叶片和茎鞘的含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氮量与施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r=0.9695**,茎鞘r=0.9421**);‘金优458’叶片和茎鞘的含氮量也与施氮量呈显着正相关(叶片r=0.7793*,茎鞘r=0.7846*)‘,金优458’叶鞘的含氮量6个处理平均1.1162,明显高于‘新丰优22’的0.7997。在成熟期,稻谷和稻草的氮含量也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稻谷增加的趋势明显,但增加的幅度很小,稻草的规律性不是很明显,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向稻谷中转移的氮也随之增加。
3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早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氮肥施用量对双季超级早稻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有明显的影响(表3),抽穗期2个品种茎鞘的氮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除‘金优458’的N5处理比N4稍低外,其他处理也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稻谷中氮素累积量在195kg/hm2以下的各处理,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继续增加氮素累积量下降;抽穗前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明显增加‘,新丰优22’略高于‘金优458’,而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因品种而异,‘金优458’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N3最高‘,新丰优22’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抽穗前后氮素累积比例有明显的规律,抽穗前氮素累积比例随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个品种氮素累积比例均与施氮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新丰优22’r=0.9661**,‘金优458’r=0.9231**),抽穗后氮素累积比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说明过量施氮,抽穗前群体过大,无效群体过高,后期吸氮不够,而严重缺氮又会导致群体过小,虽然抽穗后吸收和转移的氮明显增加,但总产很低,适量施用氮肥保证抽穗前达到合适的群体,并提高抽穗后的氮素累积量和累积比例。
4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早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氮素吸收量除‘金优458’N5
N4>N2>N3>N5;氮肥表观利用率‘新丰优22’为N4>N3>N1>N5>N2,‘金优458’为N3>N4>N1>N2>N5,说明氮肥过高或过低氮肥回收率均较低,适量的氮能提高氮肥回收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吸收量增加,但单位施氮量生产的籽粒产量和单位施氮量增加的籽粒产量均降低。如果单从籽粒产量来看,2个品种均是N4最佳,即195kg/hm2,如果兼顾籽粒产量和氮肥回收利用效率全面考虑170kg/hm2,既能达到较高产量水平,又能达到较高的回收效率,降低施用氮肥对环境带来的压力。
5小结与讨论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一般植株相对较高,耐肥抗倒性增强,农民为获得高产施用更多的氮肥,氮肥的过量施用和较低的利用效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进一步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氮肥施用量对保护环境和提高种稻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张均华等[13]研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适宜施氮量表明水稻施氮量超过225kg/hm2,产量增加不显着。宋桂云等[14]研究表明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尿素施用量达562.5kg/hm2(折合纯氮258.75kg/hm2)时产量最高,这些都是一季稻,对双季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曾勇军等[15]研究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超级早稻品种‘淦鑫203’和超级晚稻品种‘淦鑫688’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80kg/hm2和232.5kg/hm2。本试验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笔者研究中的试验条件下,当施氮量为0~195kg/hm2时稻谷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95kg/hm2时,稻谷产量逐渐下降,穗数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结实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适当增施氮肥还可提高籽粒和稻草氮含量以及籽粒和稻草中氮素的积累量,抽穗前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明显增加,而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因品种而异,‘金优458’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N3最高,继续增施氮肥,氮素积累量下降。抽穗前氮素累积比例随施氮量的增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抽穗后氮素累积比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这些结果与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笔者的研究还表明,施氮量是影响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降低氮肥施用量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之一,但施氮量低,水稻产量降低,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必须同时兼顾二者,因此,综合考虑水稻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该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70~195kg/hm2是比较适宜的。
【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释解论文】相关文章: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05-02
潮土区秸秆还田下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05-02
氮肥04-30
利用红斑顠体虫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研究04-27
论法称之现量观--由《释量论略解》观之04-29
利用伸压变换矩阵解椭圆问题04-28
利用守恒法巧解竞赛题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