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菜及其栽培技术农科论文

时间:2023-04-29 15:56:0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珍珠菜及其栽培技术农科论文

  珍珠菜,别名珍珠花菜、田螺菜、泥鳅菜、白花菜、角菜、扯根菜、真珠菜等,属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嫩绿清香的叶片为产品,全年可采摘嫩梢、嫩叶食用,适于多种烹饪方法。近年来,各地从野生生长转向人工栽培。珍珠菜不仅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多种氨基酸,还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全草药用,具有清热、凉血、解毒、调经等功效,可治疗跌打伤、烫火伤、小儿疳积、口鼻出血、蛇虫咬伤等。常食用珍珠菜,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下介绍珍珠菜的植物学特征与栽培技术。

珍珠菜及其栽培技术农科论文

  一、植物学特征

  珍珠菜株高30~90厘米,为浅根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15~20厘米土层中。植株直立,茎呈紫色或青绿色,通常无毛,茎的直径在0.5~0.8厘米之间,分枝能力极强,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个腋芽均可抽出侧枝,因此适宜于多次采收嫩芽叶。茎基部有很强的不定根形成能力,扦插易成活。叶互生,叶片深绿色,呈羽状分裂,叶缘锯齿状,且叶柄长。花比较小,花瓣白色,花期一般有4~5个月,果期也有5~6个月。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珍珠菜喜温,但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当温度在-5℃以下时,地上部叶片会严重受冻,但根茎能安全越冬,在35~38℃的高温下仍可生长良好,具有很强的耐低温和耐高温能力。适宜在土层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虽为短日照作物,但植株在较高的光照强度下依旧生长良好。

  三、栽培技术

  1. 繁殖 可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扦插育苗和分枝繁殖。种子繁殖通常在春季3~5月进行,育苗移栽以4~7月为宜,由于珍珠菜植株分枝能力和形成不定根的能力很强,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分枝繁殖。

  2. 整地定植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先将地深耕整平,做成宽120~130厘米、高20~30厘米的畦面,按株行距均为20~30厘米开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0~30千克做基肥,施后覆盖土层。采取分枝繁殖时,选择生长健壮植株,小心挖出后用小刀把各分枝切割开,剪去老根老叶,注意不要损伤到分枝。按株行距要求定植,定植后及时浇定苗水,促其生根。

  3. 田间管理 珍珠菜属浅根性作物,根系吸收能力较弱,生长期间应加强肥水供应,才能获得叶片肥厚嫩绿、产量高、品质好的产品。在干旱条件下植株虽然能生长,但叶片小、纤维粗、品质差,因此要及时浇灌;尽管根系也较耐涝,但雨季仍要注意排水防涝。

  定植5~7天后,施淡粪水促发根。一般每隔半个月施肥1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千克加尿素5千克。采收后,结合除草松土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配合。要掌握好施肥的原则:弱苗多施、壮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施肥量看天、看地、看苗灵活掌握。

  由于冬季气温较低,珍珠菜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影响,因此刚进入冬季时,可加扣塑料小拱棚提升温度,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4. 更新复壮 珍珠菜栽种一定年限后,或者种植年限虽然不是很久,但因肥水条件差或者管理不善,地上部分蘖成为密集的株丛,地下部分根条过多、新根少,这时产量和品质都有所下降,需要及时进行更新。更新方法:于冬季以后至春季新芽萌发前,进行深中耕时在老蔸的一边连根挖掉1/3或1/2,这样产量和质量会有明显提高。但这样的办法只能连续进行两次,以后就要将老蔸全部挖掉,重新深翻土地,选苗移栽。

  5. 病虫害防治 珍珠菜栽培过程中无明显病害发生,主要虫害有蛴螬、蚂蚁、蛞蝓、蜗牛等。植株地上部分枯死是由根茎蛴螬啃食造成的,可在被害植株根部进行捕杀。珍珠菜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质,采收后的地上部会残留汁液吸引蚂蚁为害韧皮部,要注意防治。地表阴暗潮湿的环境容易发生蛞蝓、蜗牛等为害,可用四聚乙醛(灭蜗灵)颗粒剂防治。

  6. 采收 4月份以后定植的珍珠菜40天左右就可采摘,以后每隔15~20天收割1次。采摘适期为植株开展度为20~30厘米,叶片长15~20厘米。如果气温高,珍珠菜的生产就会加快,此时采收的间隔时间可短些。鉴于采收方式对下茬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留茬过低会影响发棵;留茬过高往往侧芽太多,促发侧枝而影响品质),所以收割高度以地面保留2~3厘米,保证主茎生长并抹去全部侧芽为宜。

【珍珠菜及其栽培技术农科论文】相关文章:

保健特菜-珍珠菜04-29

新兴叶菜-冬寒菜栽培技术04-28

红菜头栽培技术05-03

菜用蒲公英栽培技术04-28

蒲菜的高产栽培技术04-29

西兰花及其栽培技术05-02

菜豌豆无公害栽培技术04-28

春播娃娃菜高效栽培技术04-28

珍珠圆子及其配方变化04-27

珍珠菜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