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跟踪审计的组织与实施的论文
河道整治工程是维系河势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月,由于内河航道工程投资巨大,投资效率关系着多方利益,且工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河道周边地区的影响重大,因此加强对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
目前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审计主要以事后审计为主,许多重大问题在工程完工后才被发现,导致无法补救。而跟踪审计采取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跟踪监督的形式,目前已在某些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上得到应用。笔者希望通过对内河航道跟踪审计模式的探索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一、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审计的难点
(一)审计范围广、施工地点偏僻。一方面,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具有点多面广,工程地点较为分散的特点,对于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审计多个河段。另一方面,由于河道整治的特殊性,势必存在某些施工地点较为偏僻,交通不便的情况,给现场审计工作带来困难。
(二)专业技术复杂、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要求高。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工程内容复杂,例如对护滩带、深槽建设护底带、岸线加固、示位标、潜丁坝、生态建设、高滩岸线守护等进行审计就需要审计人员对这些项目施工技术标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审计知识而且要掌握航道整治工程的相关知识。
(三)隐蔽工程的审计难度大。隐蔽工程是指基础工程、地基开挖、地基处理、地下防渗、地基排水、地下建筑物工程等所有完工后被覆盖而很难再进行检查的工程。这些工程实施工艺简单,但是其性质是基础性工程,且一旦完成或是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就无法进行审计。
(四)工程周期与审计周期不匹配。一般来说内河航道整治的工程周期都在一年以上,而一般审计只会在年末或项目结束时开展,审计周期与工程周期相差悬殊,无法核实由于工程周期内建筑市场材料、人工、机械设备变化及工程造价相关政策性文件的调整等造成的影响。
二、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跟踪审计模式的优势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所面临的众多难点显示出传统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而跟踪审计作为一种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其在工程项目建设审计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跟踪审计模式主要是根据审计介入点来划分,分为全程介入法、适时介入法和重点介入法,主要区别。
笔者通过比较以上三种跟踪审计模式的特点,认为全程介入跟踪审计模式用于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审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
(一)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全程介入跟踪审计项目进行了实时的监督,有利于相关问题的及时发现、控制、解决,将审计重点从事后转移到事前和事中,更好地确保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弥补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审计人员通过全程介入参与内河航道的审计,不断的参与和长时间的学习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从而弥补工程专业知识的不足,改善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较低的现状。
(三)有利于对隐蔽工程进行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在隐蔽工程完工前或是水文情况较稳定时进行审计,填补传统审计模式下对于隐蔽工程审计不足的空白。
三、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跟踪审计的组织与实施
(一)审计组织的确定
从经济效益和审计质量两方面考虑,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议采取聘请社会审计机构的形式开展审计工作。例如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它是第一个实施向全国公开招投标的跟踪审计项目,其建设单位长江航道局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武汉中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提供跟踪审计服务的中介机构。此项服务的实质为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二)审计介入点确定
跟踪审计模式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是确定审计介入点,即审计人员从何时进入项目审计。从整个项目流程来看,项目决策和设计环节是项目活动的起点,但在实务中由于现实性问题的影响,导致跟踪审计无法从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开始实施。例如在项目决策和设计环节介入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审计机构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越俎代庖”的行为--没有严格履行审计机构的相关职责,出现越位和错位,不自觉地参与到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决策之中。另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是立项前聘请审计机构的可行性低。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图设计均在投资预算审查和开工报告审批之前,即在工程确否开工之前就选聘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是不具有可行性的,且在立项之前也没有启动资金聘请外部审计机构。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全程介入跟踪审计不适宜在立项前介入,应当从立项后的招投标环节开始。
(三)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跟踪审计实施
以招投标环节作为审计介入点,根据审计活动的实施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即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结束阶段。
1.审计准备阶段
(1)审前调查。包括审核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编审工程量清单和拦标价。审核招标文件主要包括施工招标文件内容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招标程序的合规合法性、评标定标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尤其对计价依据、价款结算与调整办法、合同主要签订条款重点审核;编审工程量清单及拦标价主要针对工程量清单中主要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清单项目描述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存在明显漏项,拦标价是否预先控制及价格水平是否合理。
(2)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根据审前调查确定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可能性的重要领域,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
(3)成立项目部,进行现场办公。
2.审计实施阶段
(1)进行现场审计。现场负责人根据施工方的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图纸、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情况,及时向审计委托方提交全过程跟踪审计报表,说明审计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根据工作安排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对没有按图纸设计施工或超出合同范围施工的事项及时进行拍照、与审计委托方沟通并进行现场确认,采取纠偏措施。
(2)实时审计建设资金使用、工程造价的情况。包括审计建设资金是否存在转移、挪用、挤占等问题,是否存在概算外投资,违规经营、借贷,搞非生产性建设,套取资金等情况;审查项目投资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无虚假支出,超概算及概算外支出等;审计施工承包合同的真实性、有效性;工程价款计价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工程取费是否按施工合同约定及相关取费标准规定计取;合同工期执行情况和合同质量等级控制情况;工程变更、签证单的真实性、合理性;实际施工是否与施工图纸、变更单、签证单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分项工程套相是否准确等。
(3)项目结算审核。结算审核时,要严格审验由审计委托方转交的结算资料,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及相关协议、竣工图纸、相关签证单、工程结算书及相应的计算书、主材设备价格签证、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资料等。
(4)定期汇报。每月末汇总分析当月各周的跟踪资料,对每周的跟踪工作进行总结;每月末审核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核实是否有不按合同约定支付或者违反规定支付施工工程款现象,是否有挪用项目资金情况;核查财务部门对结算是否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摘要是否反映准确、完整;施工单位于规定日期前汇总当年工程施工资料提交审计项目部,项目部汇总当年工程及财务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资料,次年向审计委托方提交全过程跟踪审计年报。
3.审计结束阶段
(1)编写审计报告。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完成审计报告,并提交给建设单位,如果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进一步核实调查,并根据最后的事实修改报告。
(2)审计资料归档。整理审计工作底稿、附件并核对取证记录及有关审计资料,将完整的审计资料按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备查类文件归类整理。
(3)审计资料信息化处理。对审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建立审计项目电子档案。
参考文献:
[1]程书萍,张海斌,许婷。基于系统复杂性的大型工程综合审计模式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3)。
[2]李冬。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关键控制点[J].中国审计,2013(1)。
[3]李兆东。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2014(7)。
[4]翁同宝。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1(10)。
[5]周国华,王陟忠,赵秋滨,等。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J].现代审计与会计,2012(9)。
[6]王全德,马洪卫。三峡后续规划专项资金审计的思考与探索[J].审计月刊,2014(1)。
【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跟踪审计的组织与实施的论文】相关文章:
工程跟踪审计03-13
江苏内河航道工程土石方计量规则探讨05-02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04-26
工程跟踪审计实用(15篇)03-13
工程跟踪审计【汇编15篇】03-13
GPS RTK技术内河航道测量原理及措施04-26
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间航道转移技术探讨04-28
黄骅港外航道整治工程及航道骤淤防治技术04-26
工程试验检测在长江航道整治中的作用04-27
山东省内河航道维护管理特征的探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