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商业银行国家审计中云审计的应用与效果的探讨论文
一、引言
国家审计资源有限且技术较落后,银行网点覆盖范围广、业务品种和交易复杂,缺乏对银行连续审计,难以全面掌握银行经营程序和内部控制,阻碍国家审计目标实现。学者徐彦(2014)提出商业银行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业务实施中存在局限,包括审计对象范围窄、审计重点主要是财务收支核算和违规经营业务操作,忽视内部控制、管理风险披露以及问责机制落实情况等;学者石向荣(2015)指出国家审计人员须携带数据库服务器,搭建数据存储硬件环境,因受存储设备或处理器性能限制而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何从海量数据挖掘并分析处理数据、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和内部控制漏洞、降低金融风险和国有资产损失、提高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水平是国家审计重点关注问题;学者孙玥璠和宋迪(2015)指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数据收集困难、审计结果认可度低、审计范围受限等问题,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能为内部审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试图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的云审计模式,以提高国家审计效率与效果。
二、云审计在商业银行国家审计中运用的可行性
(一)国家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
审计署自1998年提出信息化建设并积极筹备金审工程,2002年金审工程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审计信息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金审一期建成审计管理系统(OA)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并对社保、地税和中央预算执行等试点的联网审计系统建设探索;金审二期致力于实现联网审计工程化设计,建设数据中心与交换中心,同时关注安全、服务、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完成国家审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为使各级审计机关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审计署建立四级互联的网络系统,逐步实现四级互联互通;金审三期工程正在进行中,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鼓励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绿色节能等新技术。
(二)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
商业银行信息化程度日益增高,从基本的业务处理、记录到业务交易、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的各环节都由信息系统支撑。国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客户服务系统、集成业务处理系统、数据仓库、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银行渐入数据大集中的趋势,银行法人集成各分支机构的数据,集中处理和维护全辖数据,在集中掌握全辖数据基础上逐渐推进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尝试和探索应用数据。部分银行正开始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仓库,随着大型商业银行相继完成核心系统的建设,为法人获取整体业务交易、会计核算记录、客户资料和交易处理的数据内容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云审计对商业银行国家审计的影响
审计署正在建设审计数据中心、数据化审计平台,将多行业数据整*集中放在平台管理。云审计实时获取、分布式存储、并行处理和支持异构数据以及按需提供动态、易扩展和虚拟化资源的优势将实现商业银行国家审计方式变革与审计质量提高。
(一)改进数据采集与查询速度
银行各信息系统语言环境、设计原理、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库选用与格式的不同将导致数据结构差异大,各银行为保密或业务特殊性选择不同系统,因而不仅银行内各信息系统无通用数据接口,而且银行间的信息系统也未预留统一数据接口,导致国家审计获取数据耗时耗力。云审计有高效数据传输/存储系统,支持异构基础设施和业务品种,实现非结构化数据自动转换,云平台能直接捕捉银行各网点和部门的业务与交易流程痕迹,避免修改或删除数据信息。云端存储技术自动建立存储库到客户终端间的直通车,解除数据存储和传输对计算机的依赖,解决大规模数据分布存储、备份、共享访问等问题,提供海量存储环境,支持庞大数据归集、存储及管理服务,在云端可查看信息,省去中间不必要审批程序,数据采集率提高,实现数据查询与存储优化。
(二)增强信息含量与共享程度
商业银行与其他单位组织有紧密联系,审计机关要全面分析银行以降低风险,不仅从银行采集数据,还需从财政、税务、海关等单位获取数据。但审计数据以及海关、税务等其他部门数据存储在不同数据库,不易实时获取且因数据接口、格式不同导致数据转换花费较高成本。各级审计机关数据共享也困难,突出表现为重复审计,拟审计项目已由其他审计机关、社会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或本年度多次审计同一单位等。云审计使审计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存储在云端,根据统一命名协议或接口规范,通过安全、开放和易扩展的通用数据接口与方法,审计机关根据标准机制访问财政、税务等单位信息系统,获取所需的审计数据。各审计机关可不受时空限制及银行约束从云端获取资源来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发现和揭示银行经营管理问题、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
(三)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
近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审计信息化,审计机关有能力购买、更新基础设施和审计软件,但存在各级审计机关、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审计设施和审计业务不匹配,审计资源缺乏和闲置现象,严重的资源缺乏与配置不合理降低审计效率和审计覆盖面,实现对银行的审计全覆盖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云审计利用虚拟化技术按需动态调度物理及虚拟资源,极短时间内为审计单位初始化数台闲置虚拟服务器资源,任务完成时快速收回资源并将收回资源用于其他任务,提高审计资源利用率。云计算可将异地计算机整合成供用户访问的整体,具有地域无关性和跨系统性,闲置审计人员可通过智能手机、PC机等客户端随时随地从云平台中获取所需资源参与审计项目,使非现场审计范围增加,实现人力资源动态调度与有效配置。
(四)提高审核进程与审计质量
国家审计系统现有计算能力难以满足商业银行与日俱增的数据计算,仅数据查询就需较长响应时间且不支持其他操作的同步运行。云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分析和标准化异构数据,对来源和维度不同的数据相互印证,通过网络向云端发送请求,云端将任务分配到服务器网络中的闲置计算机,将庞大数据分解为许多子程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并行计算,利用异地资源高效解决复杂计算并及时返回结果。审计人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迅速提取并整理价值性信息,在整合分析基础上建立多样化预测模型,发现风险隐患,提供决策服务,扩大国家审计非现场审计范围,数据获取质量极大的提高为发表审计意见获取足够审计证据。同时审计机关可协同审计,让不同地域或层次的审计人员从云端下载数据和上传分析结果,在匹配的审计业务模型中输入标准化数据,迅速而有针对性地分析数据,揭示银行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漏洞和缺陷,实现防范风险的审计目标,提高审核过程与审计质量。
【商业银行国家审计中云审计的应用与效果的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探讨04-28
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论文04-28
审计方向论文03-10
内部审计论文02-06
国家审计人员的素质结构04-28
现金审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05-03
高校效益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探讨04-26
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应用解析毕业论文04-28
我国废物管理审计实施框架的探讨04-25
“三公”经费绩效审计对策探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