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备课的论文

时间:2023-04-30 08:39:0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幼儿园备课的论文

  摘要:

关于幼儿园备课的论文

  备课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也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部分纳入教学过程管理的框架。但在备课管理中我们却发现备课与教学相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1、重课时备课,轻学期与单元备课;2、重形式备课,轻有效备课。分析原因寻找策略,我们对改进教师备课工作进行了实践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纵向(年级组、班组、教师个体)与横向(分层备课)三位一体的备课新架构。纵向就是对教师的备课程序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架构,横向就是采取分层备课的方式促进不同型教师共同成长。

  关键词:备课 备课程序 分层备课 备课管理

  备课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也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部分纳入教学过程管理的框架。但是,由于日常备课“太常规”、“太基础”的缘故,我们在教学研究和各类培训中更关注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对备课的研究被视为陈旧,甚至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而当前幼儿园备课管理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教学管理者认真解析与应对。

  研究备课,规范备课管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备课?

  一、备课的词义认识

  备课的概述:《辞海》中对备课的解释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

  其他详细解释: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开展教学活动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

  备课分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这是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过程。宏观备课有方向性、计划性、超前性,是微观备课的指南。而微观备课是对每一课时,从知识到方法的逐一设计,是对宏观备课的具体落实。

  二、对幼儿园备课的现状分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教学来说,备课环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备课管理中我们却发现备课与教学相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重课时备课,轻学期与单元备课

  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由大到小”、“由粗到细”,也就是所谓的从宏观到微观。但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教师备的都是自己的“小课”即课时备课。很少有教师在课时备课之前对整个主题乃至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及进度进行一个预习和了解。在教研组的集体学期备课中往往也是千篇一律,只关注本学期有哪些主题活动而很少探讨这些主题内容开展的可行性和时间顺序的适宜性以及各个主题内容之间在知识及能力发展方面的有机联系。这就造成了“踩西瓜皮”现象,滑到哪儿算哪儿,上到哪儿是哪儿。缺乏宏观、统整的思考。

  (二)、重形式备课,轻有效备课

  在翻看教师的备课笔记时我们发现教师们往往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备课与教案的区别,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而教案则是备课工作的书面成果。备课,不等同于写教案。备课主要涉及三方面工作:研究教材、了解幼儿、选择教法,重在“思”。而教案是备课所形成的书面上课计划,重在把思考所得书面化即“记”。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备课工作往往只局限于写教案,缺乏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学生的分析与思考。在查看教师的备课笔记时,书写的教案几乎是教师手册的摘录和翻版,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抄”,抄书上的、抄别人的。很多教师的教案流于形式,内容千篇一律,更有甚者,课后补教案。而且在随堂听课中我们也发现有一部分教师的教案和实际教学过程完全脱节,即出现了写教案只是抄录教参应付检查,而在课堂上根本不按教案上课的两层皮现象。那么怎么样引导教师从“抄”改变为梳理式的“记”这是教学管理者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三、对备课体系的新思考

  经过对备课概念的学习和现状的理性分析,近年来我们对改进教师备课工作进行了实践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纵向(年级组、班组、教师个体)与横向(分层备课)三位一体的备课新架构。

  (一)、纵向备课体系的架构

  针对教师教学与备课现状,我们首先从纵向上对教师的备课程序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架构。

  所谓宏观到微观,就是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由大到小”。这里的“由大到小”包涵了两层意思。一是指备课的范围,要按照整册教材——单个主题——单个教学内容这样的程序来备课。二是指参与的人员从年级组——班组成员——教师个体。

  1、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是指在学期开始前,要在钻研教学大纲和通览教材的基础上制订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①、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

  ②、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

  ③、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④、考虑教学方法

  ⑤、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

  根据学期备课的目的和要求,结合我园的主题课程,在学初的年级组集体备课时我们将备课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备幼儿,组内成员共同学习该年龄段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

  及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到对所在年龄段的孩子的发展特点心中有数。

  第二步,通览教材,结合幼儿园园务计划选择适合本年龄段开展的主题活动,并按排各主题开展的先后顺序及进行时间。

  第三步,分析教材,挖掘、梳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这里主要针对音乐、数学等比较强调知识点和系统性的学科所进行的研讨。比如在进行“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 的研讨时,我们发现现用的主题课程文本由于考虑主题的缘故,课程中并未涵盖数、量、形、空间、时间及逻辑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内容并没有作为显性的数学教材安排进课程。因此在主题实施之前,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探讨,挖掘主题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并按照幼儿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前后梳理,对主题中未涵盖的内容通过正式数学活动和非正式数学活动进行补充,从而使构建出的数学教学框架既适应主题发展的线索,又兼顾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学期教学计划,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列成表格,视需要而定。

  2、单元备课(我们称之为班级备课)

  单元备课是在一个单元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之前进行备课,单元备课拟出单元的教学计划。即在每个主题进行之前的备课。

  这样有利于全面分析一个主题的内容,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这一主题的教学计划(包括环境创设、日常教学等)。并能提前做好主题开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致于“临渴掘井”、“临阵磨枪”。

  由于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因此单元备课以班级的两位老师为主,提前一周对下周所要进行的主题教学进行预设与分析。虽说一套教材是课程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千锤百炼打造而成的,但在使用时存在着地域性差异,如周围生活环境的差异、幼儿知识经验水平的差异等。因此在班级备课时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和改编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活动。为此我们设计了下列表格,供教师在班级备课时记录。

  新蕾幼儿园 班班级备课记录表

  周次

  记录时间

  记录人

  下周主题

  主题目标(幼儿在这个主题中能获得哪些发展)

  预设的主要活动

  主题墙及环境如何创设(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

  区域中可增添哪些内容

  家园共育

  需要准备的经验及材料(教师与幼儿)

  日常活动中的渗透

  3、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根据单元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重点、难点及其相应教学方法,进一步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解决单元备课各项计划的具体落实。

  课时备课就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显然,要完成单元的、学期的教学任务就是要靠每一个课时计划逐一落实。而且课时备课是引导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逐步成熟的重要途径之一。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课时备课应是教师个体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备课应是一项充满个人创造性的活动。

  (二)、横向备课体系的架构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孩子存在着个体差异,其实教师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样需要管理者予以“因材施教”。因此在对本园教师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将教师分成三组:入门型、经验型、骨干型,并采取分层备课的方式促进其共同成长。

  1、入门型教师:在规范中求方圆

  入门型是指工作年限较短的教师,这些教师课堂经验少、缺乏对幼儿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的了解,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背教案”,怎么备的就怎么上,很少会关注幼儿的反映,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能力。针对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入门型教师的备课表格。如下:

  年龄段 设计者 日期 (一级)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环节及目标

  过程设计详细

  预设问题、情景(即幼儿的反映)及应对措施

  反思:

  2、经验型教师:在熟练中求生巧

  经验型教师是指工作年限相对较长,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教师。这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为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能较顺利的根据教参完成教学内容,已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往往对备课千篇一律,不予重视,在课前缺乏对教材的思考与分析。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如下备课表格:

  年龄段 设计者 日期 (二级)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环节及目标

  过程设计

  各环节重、难点的分析与解决

  反思:

  3、骨干型教师:在创新中求突破

  骨干型教师是指有较强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能力,能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创新能力。对这类教师应尽可能的发挥她们的创造性,给她们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针对这一分析,我设计了如下备课表格:

  年龄段 设计者 日期 (三级)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环节及目标

  过程设计简要(主要提问)

  设计说明

  反思:

  通过分层备课、分层指导,让教师逐渐懂得“教有教法”,只有懂得“教有教法”,才会在“教无定法”中“创新得法”。

  五、备课的日常管理

  备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使备课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通过几年实践,我们逐渐探索出几种较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

  每月底由年级组长定期检查教师的笔头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教研室,同时向组内教师进行反馈。教研组长不定期的抽查备课情况,并与教师个别交流与指导。

  (二)、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没有检查的管理是空洞的,没有指导的管理是无效的。备课管理不能狭隘地把目标定在管理教师们备不备课,而要更多地帮助教师学会备课。因此我们在每次检查中有针对性的对一部分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仔细查阅,可以是同一年级组的、也可以是同一层次的教师,把这些具有共性的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分析与整理后进行小组反馈与讨论,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能力。所谓的“量”就是对其他教师只查看数量的完成情况。

  (三)、备课检查与教学检查相结合

  在常态教学检查时,我们都以教师当日备课为依据,查看教师是否按计划执行,课堂中有无体现自己的思想。向常态教学过程要质量,使备课真正成为打开有效教学的瓶颈。

  结语: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备课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起点和终点,需要不断深化,不仅要倾注时间,还要凝聚智慧。我们要从“为它所控”转变到“为它所动”最终“为我所用”,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既要学习他人,还要坚持自己的主张。

【幼儿园备课的论文】相关文章:

对学校集体备课的点滴体会论文04-27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的论文04-27

中学语文备课的特点与策略论文04-27

幼儿园备课总结10-11

幼儿园备课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备课教案05-16

幼儿园大班备课教案01-18

幼儿园小班备课教案01-19

幼儿园集体备课制度01-14

高中教学备课中的五备环节的教育理论论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