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回归论文

时间:2023-04-30 09:28:4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记忆的回归论文

  摘要:罗西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在设计中尊重历史文化的一种思路。通过列举罗西·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三个作品,分析设计师有意识地从地区的历史中寻找“原型”,通过备具风格的处理手法,达到尊重文化传统,延续记忆的目的。

记忆的回归论文

  关键词:历史;记忆;类型学

  这一幕在今天我们的许多城市中并不鲜见,人们一边在古迹、博物馆里好奇缅怀着,一边生活在完全崭新的却又毫无特色的城市环境中。城市飞速发展新建筑批量生产,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些地区面目全非,老市民们对过去的记忆被连根斩断,缺乏物质载体的记忆在对新环境的熟悉过程中也渐渐淡化,慢慢遗忘;而在这里成长的新生代则与过去彻底没了联系,许多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疏离,逐渐变成遥远的,只在文字记载中存在的概念。

  在中国建筑师的建筑创作中,关于怎样联系历史,延续记忆的思考并没有间断过。从近代探索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到建国后追求的民族风格,再到今天,许多设计师继续着复古或者拼贴装饰的手法,整个维持着古典建筑的基本比例和形体,保持着整套传统构件和细部做法;或者添加局部构件或雕饰彩绘等中国式装饰细部。这些方法产生了一些好的建筑作品,但除了这些最常见的办法,我们还有没有别的途径来处理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关系?如何从我们文化里已有的形式中汲取营养,去创造精神需求的新的物质载体?我们还要继续做更多的尝试。罗西的类型学设计方法是正在进行尝试的方向之一。

  罗西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他们各有各的特性。建筑中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建筑设计的工作是对历史上建筑类型进行总结,抽取出那些在历史中能够适应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又与一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并去寻找生活与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特定的环境挑选适宜的建筑类型,将其与现在的需求结合,用简洁的几何形体做出现代的建筑。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不应强调显示设计者的自我,而是以与种种原型建筑的相似性来满足居民的“集体记忆”。罗西坚持类型不可轻易改变,因为类型凝聚了集体记忆,改变类型,意味着改变城市的文化走向和对城市文化价值的判断。

  莫德纳墓地的建筑是罗西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典型例子。墓地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墓地四周环绕的一圈坡顶建筑,位于中心轴线一端的巨大立方体,沿轴线对称的墓穴群。中心的立方体体量庞大,是墓地中最醒目的部分。厚实的墙体上整齐排列着的一个个幽深的洞口,窗洞规律到极致,也单调肃穆到极致。这栋建筑有墙、有窗、有门、但没有楼板,没有屋顶——存在的只有一层空洞的房子表象。“房子”的墙体内表面满嵌着一排排的小方格骨灰龛,这是这座建筑实际的功能所在。罗西在这里采用住宅的类型进行设计,是因为他认为历史上早期的墓地在类型上是与住宅相联系的,基地就是死者的住所,这里联系着死者和生者,是一个将生命凝固的场所。这座建筑表达着死亡,也传达着记忆。

  巴拉兹奥酒店综合楼,是另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建筑有着希腊神殿一般庄重典雅的外形。如同许多古代神庙和宫殿处理的手法一样,建筑被置于高耸厚重的台面上。它所处环境周围的建筑杂乱无章,罗西将其处理为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体系,朝向街道、河流的正立面极其封闭,除了进入的几扇门外没有其它门窗洞口,这除了建筑形式上的考虑,更是对混乱环境的遮避。建筑由宾馆主体和两侧的酒吧组成。主立面上,以暗红色大理石砌筑的墙为背景,七层粗壮拙朴的石柱整齐排列,支撑着有简单线脚的钢梁,犹如一幅梁柱结构语汇的抽象画。宾馆成为一个维系着历史记忆的优雅纪念碑,建成后很受业主和当地人的喜爱,也达到了改变区域经济状况的初衷。

  罗西通过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来保持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来延续城市文化。他抓住了古典形式的核心和精华,自然地与历史建立联系。而抽象、简化、几何化和纯粹化的处理,使他的作品干净利落,清晰体现着现代建筑的特征,体现着现代的营造方式。

  罗西的类型学理论中的“原型”有其特定的提炼基础,而原型的探寻过程中他也忽略了一些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对基本结构形式的影响,所以他的“原型”本身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特别是在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地区。但他的设计方法提倡把建筑放入城市水平的系统中去,抛开表象和个别特征,去归纳出参考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共有特质,得到“类型”,再根据实际情况据其进行演绎,得到同构的新形式,新建筑。这比照搬现有形式或只作外表形式上的简单变形处理,更能自然地和历史对话,更能恰当地处理新与旧,变与不变的关系。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在做设计时,也有意识地从地区的历史中寻找原型,通过这种方式延续历史,延续记忆。浙江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的阅读室,体现着他们对于地区历史、环境的尊重。他们的这一设计原型取自于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狮子林中的假山群横竖贯通迂回曲折,人在里面穿行,左转右绕攀上爬下,常常被困在蜿蜒曲折之中找不到出口,仿佛一座立体的迷宫。而这一阅读室,借鉴了狮子林假山内部洞与洞相连,路和路相通的空间特点,设计了一个形态非常复杂的三维体。它的内外依据人体的活动尺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阅读可能性,人们可以站着或坐着,平躺或斜靠,不同于普通建筑明确的内外之分,它的许多部分都可被人们利用来作为阅读、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两位瑞士建筑师把传统中的一个空间组织形式提炼抽象出来,以现代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做出了一个妙趣横生的作品,同时又隐隐维系着我们传统文化的记忆。

  我们在设计中所联系的历史传统,可以是追溯到千年之前的文明,也可以是近年来对人们有重要意义,让人们印象深刻的事物。城市的新陈代谢应是循序渐进,新老结合,各个时期各种层次的记忆都在新的建设中得到尊重和延续。

  不同的人基于各自的经验会对同一条街道,同一栋建筑有不同的体验,设计更要注意把握人们记忆中共性的东西。但不动脑子的照搬参考对象,或者没有提炼出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例如简陋化脸谱化的“中国元素”,某些拙劣的“象形建筑”,即使让人们一眼识出它的学习对象,也无法引发观众记忆的共鸣,更不会使人们产生对历史文化传统尊重欣赏,只能成为乏味的说教,变为一场闹剧。

  参考类型学的设计方法,从更多角度来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在创作时更好地尊重文化传统,使对于历史生活的记忆更好地延续下去。

【记忆的回归论文】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生活回归的实践论文04-27

大学教师角色异化的浅析与回归的论文04-27

回归04-28

回归的作文08-06

回归尘土04-28

写回归的作文11-30

超越与回归作文12-16

回归_650字11-06

作文素材的回归05-01

回归线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