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的视野论文

时间:2023-04-30 22:45:5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建构的视野论文

  摘 要:本文以建构的视野重新剖析建筑中的核心元素场所、空间、形式,并进行关联性研究,试图构建满足人类生活方式的建筑创作之路。

建构的视野论文

  关键词:建构;场所;空间;形式

  建筑中的场所、空间与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建构的内涵,建筑则很难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建筑师在未来的创作之路上以建构的视野去感知世界、思索建筑的真实性,无疑会充实建筑思维、把握本真的设计方向并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在建筑场所丧失、空间虚拟与形式失真的社会现象下,建筑师必须重新审视当代的价值体系与文化危机、反思建筑实践与设计过程、慎重推敲与研究建筑学体系内的场所、空间、形式与建构的关系,从而认清并把握建筑的发展趋向。

  1场所与建构

  场所是构建出来的。从建构的角度看,建筑与特定场址的连接方式是一种宏观建构的认知。近五百年来人类在塑造与环境的关系上表现出一种近似于野蛮的方式。那种对自然的控制欲以及对利益和利润的追求造出大量的“即时环境”(Instant Environment),即采用快速、大量、无地方性、标准化、统一规格生产和建造的[1]。从而场所的整体性认知不复存在。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平整土地、凿山、填海,机械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比比皆是,具有传统文脉的场所设计被逐渐淡化。标准化的机械性建造弱化了建构的内涵。霍尔的“锚固论”深刻地阐明了场所与建筑的关联性:“将建筑坚实地植根并锚固于建筑独特的场所中。”植根是植物有机体的特征,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产生不同的植物群系,一棵树与大地的关系是盘根错节的。如果仔细观察与分析树的成长过程,你会发现:其根系生动有机地“锚固”于土壤中并吸收其中的养分。树干与根系的连接方式是如此地天衣无缝,以保证树的健康生长。树叶接收太阳的光合作用而获得负熵。树的建构过程是自组织的,其结构体系与构造方式是有机的。人赖以生存的场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类具有天然的根属性与族群情结(图1-3),建筑师须在建构设计中反映人类历史与文化传承,精心地表现建筑与场所的连接方式,理解建筑和场所具有唇齿相依与不可分裂的联系,进而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结构逻辑以及相应的建构方式,并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呈现场所精神。场所的建构不仅反映在建筑的层面,同样还必须考虑场址的地景。从物质层面上,场所是由具体的地景与建筑共同形成的。地景的组分与建筑的组分具有差异性,故建构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整体的建构思维必须首先建立起来,建筑师、景观师、生物学家、生态学家的协同合作,通常是场所建构成功的保证。彼此间的竞争与协同将会促进场所建构的升华,而各自为阵的设计与营造将会获得一个支离破碎的场所,其意义将会被削弱。场所与建筑的营建一方面要承继具有活力的优秀建构传统,同时又必须对场地建造、工艺和施工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译释与更新。

  2空间与建构

  弗兰姆普顿在论述密斯时这样描述:“密斯的建筑生涯一直充满着矛盾,而时代的技术能量、先锋派美学和古典浪漫主义的建构传统则是矛盾冲突的要素……表明抽象空间与建构形式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2]”。密斯拥有建造的智慧但我们仍能深切地感受到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之间的矛盾,这似乎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空间创造与建构形式确实存在自主性的难题,要达到空间与建构的完美结合并非易事。

  空间设计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从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从服侍空间到被服侍空间、从生活空间到虚拟空间、从封闭空间到开放空间,其它如森林空间、寂静空间、解构空间等等不一而是。艺术家、科学家、建筑师以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空间的感知。艺术家注重氛围与形而上的美学追求,科学家讲究空间的逻辑性思考以及可用性,建筑师对空间的思考不仅取决于空间的功能性并赋予空间的意义,同样还要探索空间的可建造性以及建造的合理性、科学性与诗性。进一步推演,建筑师对“建筑空间是怎样形成的”的问题必须不断地去追问并为之耗尽毕生的精力。

  同样的立方体空间与围合界面,不同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成果却是天壤之别,主要体现在建筑师建构修养与协调空间与建构两者关系的驾驭能力以及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建筑中空间的服务对象是人,人通过感知与体验而获得对空间的认知。而空间的概念则呈现具体化的内容:如空间的温度与人体的适应性;空间带来的视觉和触觉的心理愉悦感;空间的避风遮雨性与抗震预设机制等等。如果从这样的切入点去营造空间,密斯难题则可以解决。密斯的症结是对抽象空间的刻意追求而忽略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基本原则。将空间审美性与人对空间的各种体验与感知结合在一起,则为空间的建构找到了开启的钥匙。这样在确定建筑空间构思的基本框架后,精心地研究建造逻辑、确定材料的品质、设计优美的细部与节点从而使空间建造真正满足人的需求。

  建构不仅使建筑空间从广延的空间中界定出来,同样使空间具有意义、成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印记。真正的建构方式不仅营造物理性空间,同样塑造精神内涵。有效的建构方式使空间的实质内涵与广袤的宇宙神秘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优秀的空间设计与诗意建造赋予建筑丰富的生命价值(图4-6)。

  在未来建筑空间建构中,由于空间所承载的内容呈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趋势,其几何框架与结构体系将向更加有机的方向发展。同时,网络时代所导致的人类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对空间建构提出更新的要求。因此,空间建构将在不断的求知与实践中呈动态发展趋势。

  3形式与建构

  “在一个形式游戏和新先锋主义日益泛滥的时代,重新将建筑作为一种具有本质意义的艺术进行审视无疑十分有益。”

  ——哈里·弗·马尔戈雷夫

  工业文明的兴起似乎使建筑形式与建构形式走向两极,前者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甚至到膨胀的地步,而后者则在不断被排挤、萎缩,甚至难以维持自身仅有的一点阵地。在商品社会中,人们对建筑符号的追求与向往似乎远远胜过建筑的内涵。如果用类似这样的词来形容当前建筑形式创造的误区一点也不夸张:标新立异、故弄玄虚、时尚效应、光彩夺目、昙花一现、哗众取宠、随波逐流。社会上的浮夸心态使得建筑的形式创造追求宏伟叙事,并呈现无根性特征,而丧失了形式的本真意义。评论家将城市评价为“一城千面”正是这种现象的缩影。建筑形式与建构文化脱节的问题在中国非常普遍,那种无视结构逻辑、忽略细部精确推敲、随意堆积材料做法的华丽外表丢掉建筑的真谛,从而呈现出某种“病态美”,导致生命力的衰竭。

  笔者非常欣赏芬兰的现代建筑建构形式(图7-8),这个国家崇尚设计注重细部营造,文化内向与寂静,你很少见到浮夸的形式之风。相反,建筑师对建筑的每一个元素进行精心设计与建造,连门把手的材料与细部设计也不放过。建筑形式设计不是建筑师个性的张扬或追求“标志性”符号的产物,而是对生活方式进行精致设计与建造的外在体现。形式的生长与外在表现植根于环境中,形成于建构过程中。那种单一、不切实际的形式创造无疑脱离了建造的逻辑,注定是短暂与缺乏生命力的躯壳。研究传统建筑形式不仅注重形式本身的研究更应该注重形式生成的环境以及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建造工艺与生活方式。

  在建筑形式的创造过程中,那种对结构体系连接方式与材料性能的无知,那种只知所谓创造性构思,而不知如何建构、如何与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合作的设计无疑是纸上谈兵。形式设计不能脱离环境,离不开结构与空间,更不能脱离建造工艺。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之所以在中国的各种设计竞赛中频频获奖,并不是通过浮夸的形式取胜,而是该公司承继了德国优秀的建造传统与建造逻辑。尽管笔者并不十分中意其理性的形式,但有一点是值得力荐的,那就是其外在形式与建构形式的统一。伊东丰雄与佐佐木睦郎合作的仙台媒体中心,十三根管状柱的新型结构体系不仅创造了轻盈流动的空间,同时运用了多种结构模式的复合叠加以分散危险系数,并有效地处理了应对抗震的结构方法,是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一种结构回应[3]。这种基于当代先进结构技术的建构形式与建筑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伦佐·皮阿诺在芝贝欧文化中心的设计中,结合当地民俗形式,进行创造性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并创造生态效应。这种将民俗传承、气候适应性以及对材料的真实把握正是形式建构的本质所在。

  4结语

  建筑师不同于工程师,在于建筑师不仅知道制造逻辑,更知道如何诗意地建造;建筑师不同于雕塑家,因为建筑师掌握连接的艺术与空间的关联;建筑师不同于艺术家,因为建筑师在三维的空间中进行设计与建造;建筑师不同于材料师,因为建筑师知道如何将材料巧妙地组合并符合审美需求。建筑师应该是集大成者。在当代,建筑师不仅需知道如何设计,更重要的是掌握当代的建构方式与系统的组织建造,既要承继建构的传统又要对建造进行不断的演绎与深化,以全新的视野构建本真的生活场所。

  参考文献:

  [1] [美]弗兰姆普顿,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163.

  [2]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P57.

  [3] 难波和彦.21世纪的“工学技师美学”,建筑与文化.2007(39):P97.

【建构的视野论文】相关文章:

叔本华视野中的伦理学建构05-02

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幼师生钢琴自主学习论文04-27

美学的新视野论文04-30

论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构04-27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和谐社区建构04-26

软件测试课程的建构的论文04-27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新范文教学法04-29

论文化视野中的科学精神04-27

《有效上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05-0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保山城建构想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