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找到薄弱学校口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论文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在薄弱学校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佳的背景下,教师应采取针对性、实用性的措施,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融入课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薄弱学校;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2013年9月,我被学校派往我校的分校——本市二十六中支教,当我走进这两个班并初步了解他们的语文学习情况后,现状让我大吃一惊,表现在:
一方面,这所薄弱中学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基本属于空白状态。主要表现在:(1)用语不文明,有个别学生说脏话;(2)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一些方言用语习惯,如衡阳当地方言经常会在学生的言语中出现;(3)语言组织能力差。有些学生反反复复地说也不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意义的表达,或者是表达干瘪枯燥;(4)用普通话朗诵、演讲等参与语文活动的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多数农村中学的教师对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认识不够深入,只重视“读”和“写”,忽略“说”,教师自己唱独角戏,根本不给学生“说”的机会;即使让学生“说”了,也只是提一提,说一说,很少组织收集资料,班上很少开展口头表达活动,有语言表达机会时往往呈现词不达意、层次不清、语言逻辑混乱等特点。
作为一个支教教师,前几个月我深有体会,总觉得上课是我一个人在自编自演,课余时间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也很一般,他们基本没有疑问,没有多少上语文课的激情,没有语文学习的目标,我把他们总结为一群既不反对、也不热情的语文无所谓者。
然而,既然我被派到这所薄弱的中学,我不该一味地哀叹与埋怨,我总该做点什么!
经过几个月的探索以及和各科老师的深入沟通,我在支教班级初步试行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抛开在原来学校教学的教育印象,找到自己的清晰定位
我刚来这个学校时,对班上学生的要求以及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基本上是我在八中教学的模式,比如,运用导学案,虽然这本资料博采众长,设计也比较科学,紧扣教材,但当我兴致勃勃地在分校两个班使用时,学生总会给我一种很吃力的感觉,有时最简单的知识点都需要我指导,我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我的教学能力巨大滑坡了?
我想起了语文教育名家于漪的一句话:“教练员训练运动员要善于发挥每个运动员的才能,教师训练学生也是如此,要认清学生的差异,是程度好的、中的、差的,思维敏捷的、迟钝的都开动脑筋,有多进步。”原来不是我的教学水平直线下降了,而是我没有找到学生的准确位置,还在按照本部教学“依葫芦画瓢”。
后来,我逐渐按实际情况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尤其是对周末作业分部分讲解,这样他们对这本资料没有了恐惧,能够大胆读上面附载的东西,读得懂了,自然会去写一点点,自己会写了,自然上课时就有可能自信地发表一些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因此,作为支教老师,找准定位非常重要。
二、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平时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穿插
进行
口头表达薄弱的学生思想上有了对口头表达重要性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是不进行实际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便是一句空话。怎样训练才有实际效果呢?
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文分为必修板块和选修板块,其中必修部分有五本,每本教材有四到五个单元,我之前只是对口头表达这一块知识笼统地写了一个框架,没有想过具体的措施,所以,有时看到班上的学生还是表现平平,自己也苦恼不堪。后来我发现,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平时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穿插进行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例如,我教学必修一第二单元“先秦散文”单元,对《烛之武退秦师》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时,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个性的把握,我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能成功击退秦晋联军的逼迫,化解郑国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说会道,口若悬河。这个优秀的个性就是杰出口头表达能力的体现。还有“梳理与探究”单元的学习,促使学生学习演讲与辩论等语文活动如何开展。每个单元把要掌握的知识点与口头表达训练紧密进行,没有刻意,学生训练起来也不额外占据其他的时间。
在整个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应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这样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进行课前五分钟的演讲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支教前,我结合本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课前五分钟演讲训练,主要做法是轮流让学生上讲台讲故事、讲笑话,训练学生讲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后来让学生讲自己当天看到的事物或介绍某一门专业知识,训练学生讲话要有条理。演讲结束要就其仪态、口齿、声调,听众反映的程度等方面进行总结评分,记入成绩册。经过训练,学生从原先的“脸红心跳”“目不正视”转变为“脸不红,心不跳,眼不斜,声不颤”。实践证明,课前演讲的好处较多:
(1)演讲内容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语文教学向课外、社会,向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这种形式能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如果能在正式进入课文前给学生留下或幽默或悬念或感动的印象,接下来的过程学生一定会投入更多的激情与精力,去发现,去探索,去分析。
四、开展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浓郁的语文学科要陶冶学生关照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怀,为了这种熏陶,语文教师应带领或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深处,通过多方面协调能力的发挥,让学生的交际、交流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告诉我:“一个初中学生最好能实地走遍本市的著名景点;高中生最好能利用课余时间熟悉本省的历史人文胜景;大学本科生如有条件最好能到全国各地走走。”这个要求固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但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近身边或自然的、或人文的景点、走进周围人的生活是一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好途径。通过实地走访、观察、调查研究,使学生增长见识、受到文化、审美多方面的启迪。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春秋两季期间,语文教师最好带领学生走近自然,体验生活,这对他们的人生积累大有裨益。
长期如此,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外界之间的“原生态”的交际增多了。可以说,真正回归生活本然的口语交际活动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高效途径。
作为一个支教老师,我深知责任重大,但也深知这所学校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提高,但我会在以后的支教日子里更实际地考虑学生的情况,有步骤地开展一些活动,坚持不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地“说”,“说”得好起来。这样我也就不负当初的决定与使命了。
参考文献: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04:135.
【浅谈如何找到薄弱学校口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培养阅读能力04-30
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论文04-27
如何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论文04-27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04-29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04-3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论文04-27
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论文04-27
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