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2 01:19: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的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对体育社会化与高校体育社会化内涵的阐述,阐明了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结合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校应在体育社会化过程中改革体育教学,探讨高校体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和实施途径,以供高校在新形势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时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化;途径;全民健身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在于增进在校学生身心健康,但同时又不能忽视高校体育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任。高校体育由于受国家经济制约和人们思维定势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没有发挥应有的对学生全面培养和对社会体育贡献的作用,仍处于封闭落后社会发展的教育改革过程。种种与体育社会化发展不相适应的迹象已经逐渐显露,高校体育必须转变思想,拓宽与社会加强联系的渠道,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优势,这是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1、体育社会化内涵及高校体育杜会化发展

  体育社会化是促进社会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是通过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社会人积极参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体育活动,反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从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体育社会化的内涵有两层意义,第一,体育受社会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又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影响,第二,体育社会化是一种有限度的运动形态。主要表现在:体育能极大限度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育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可扩大特定的消费市场和文化市场;体育能够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富有朝气的现代化品格的人。

  高校体育社会化是指学校体育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体育设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潜在的体育消费人群、体育骨干等),为体育社会化贡献力量。同时借助社会化体育反作用于高校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使高校体育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增加体育人口,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人口素质,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起着重要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促进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2、高校体育在体育杜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1高校体育在体育社会化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体育社会化作为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推动体育前进的巨大动力。我国体育事业要腾飞,必须走体育社会化之路,形成全民普遍参与的社会局面,使体育深人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体育社会化在我国有意识地推行时间不长,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受国情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体育社会化程度仍然很低,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多,目前迫切需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快速发展的道路。我认为,发展学校体育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学校体育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基础。根据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无论是谁都要到学校接受教育.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群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源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更源于学校体育。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学校体育放在重要位置,美国奥林匹克选手大部分来自学校,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德国等体育发达国家的运动员,在校学生比例较大,我国高等学校1000多所,有50多个院校试办了高水平运动队,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受设施条件和教练员水平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的高校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和洲际的体育竞赛。随着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高校运动员终将能够更多的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大赛,为中国的竞技体育贡献力量。

  2.2学校体育具有发展体育人口数量,提高体育人口质量的双重作用

  衡量一个国家体育社会化程度高低和体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体育人口。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我国的体育人口约占总人口比例的300!0,与美国的64%,日本的70%等国家相差一半还多。宣传动员更多的人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育深人社会生活,是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是增加我国体育人口,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精神素质。实现这一伟大计划的关键是学校体育的教育程度。体育人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影响这两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水平。没有一定的体育能力和自觉的锻炼习惯,很难成为体育人口,所以,学校体育是促进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增加的关键。此外,我国体育人口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我国体育人口中参加正式运动项目的比例偏小。据1998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证实,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未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但学生是各类体育组织参加率、接受体育锻炼指导与宣传率最多的群体。说明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于我国体育人口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3、高校体育社会化实施途径

  学校体育在体育社会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实现高校体育社会化,探索学校体育社会化的途径,根据调查的结果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结出相对一致的意见如下:

  3.1高校体育由封闭走向开放。高校体育要适应和促进体育社会化发展,首先应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加强与社会的广泛交流,形成多元化的体育教育体系,使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甚至社区等广泛融合,使高校体育形成一个与社会息息相通、灵活开放的系统。据调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的社区,65%的社区没有体育设施,73.5%的城市居民对本社区的文体设施不满意。而且,作为社区附近的学校体育场所在课余和节假日也没有对社区开放。据调查,沈阳市13所高校体育场馆有45%的院校对周边单位采取有偿借用,还没有一所高校形成制度定期对周边社区开放。在调查的学校中,全都赞成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但都苦于没有好的办法和领导的支持,政策环境不允许将学校的体育资源利用节假日向社会开放。由此可见,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还有政策的导向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学校体育对社会开放的空间还很大。而且一旦全部对社会开放将会弥补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3.2改革学校体育教育,使其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学生步人社会之后缺乏运动意识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及能力,这说明了学校体育在教学中缺少适应社会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在观念上要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适宜从事终身体育和提高生存能力的运动项目,并以发展个性的项目为主,例如:健身跑、武术、健身操、哑铃操、游泳、网球和简易的器械健身,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长期锻炼。

  3.3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改革目前学校按班级上课的做法,按体育基础和能力由学生自由选择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增加有体育特长学生的业余体育训练时间,使高校体育充满活力。

  3.4开展横向联合,资源共享,优化结构,大学联合造大船,使高校体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等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但是在某个地区相对比社会上的体育设施发展要好。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高校之间应该加强横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出本校的优势和重点,搞好对社区的开放和服务,使开放的设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开放搞活中强调以人为本,最终落脚点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贡献力量。

  4、结论

  4.1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实施途径在指导思想上应树立开放意识,在具体落实上树立服务意识。改革同时应有配套的政策支持,确保高校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

  4.2高校体育社会化应在保证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条件为当地社区体育服务。广泛联系社会,形成渠道杨通的社会服务网络。

  4.3在开放的同时向社会吸取营养,改革学校体育教学,为全民健身服务,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使高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上。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与实施途径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建设与需要的论文04-27

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目标的研究论文05-02

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探讨的论文04-27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价值与实施途径论文04-30

快乐体育在高校的实施论文05-02

浅析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构建论文05-02

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途径论文04-28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论文04-30

浅析如何实施成功体育教学论文05-02

浅析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再思考的论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