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和谐人事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人事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试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视角探讨高校人事建设,提出了构建和谐人事应重点把握好的两个环节。
【关键词】和谐校园 和谐人事 建设
1 和谐人事与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与传播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构建和谐校园,“人”的和谐是关键。人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学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围绕着“人”展开,而人事工作则更是直接面向“人”的工作。和谐校园更多地体现为和谐的人事,它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和谐人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高校人事工作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任何一项人事管理制度的出台,都直接涉及到校内各类人员利益关系的调整,总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和处理,将很有可能在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学校管理制度之间,甚至在教职工个人自身发展上造成不和谐,从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进程。高校只有统筹兼顾,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化阻力为动力,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人才发展的过程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才能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和谐人事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从“人”的和谐来看,主要体现在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就是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得其所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和保持学校各个群体的利益,使其处于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从“事”的和谐来看,主要体现为学校教育资源完备,师生员工能够共享校园公共服务;沟通渠道畅通,师生员工能够充分表达意愿,积极参与决策;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再次,和谐人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充分体现。高校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其使命,就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公平正义,注重利益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教育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制度上形成能不断满足人全面需求、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2 构建和谐人事应重点把握的两个环节
人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住重点,协调推进,对于构建和谐人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致力于构建和谐人事的工作中,应着力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2.1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校园内所有师生员工在校内外环境的互动下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
建设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必须始终围绕“人”展开。要努力营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开放的氛围以及兼容并包的和谐精神,形成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努力形成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维护和谐的良好氛围。要倡导科学、民主的精神,充分尊重学术自由,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倡导公平、公正的精神,努力构建先进的制度文化;倡导开放、合作的精神,使师生员工具有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只有在温馨的人文环境中,师生员工的职业意识、价值取向、工作理念才能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最终融入学校文化的主流之中。
2.2 建立和谐的人事工作机制
人事工作机制是指高校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制度及其有效的运作。从人事工作的现实需要来看,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三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公正有效的人员聘用机制。目前,多数高校都已实施或正在积极推进以人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高校而言,聘用制的实施需要一个被认可、被接受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消除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认识到实行聘用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哪个人下岗,而是为绝大多数有干事业意愿和干事业能力的教职工创造更加公平的机会,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和谐。学校和教职工要用平和的态度和方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让每位员工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其次,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机制。分配制度直接关系到每个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尽管我国高校的分配制度改革一直不断地在向前推进,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够公平合理、影响校园和谐的问题。以高校实行多年的岗位聘任与岗位津贴制度为例,这项制度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但是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在这项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津贴”概念被强化了,而“岗位”意识却越来越淡化。此外,在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在教师内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合理的收入差距。2009年起,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了岗位绩效工资。2010年,高等学校也将启动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机制和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挂钩,这对于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在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的同时,协同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切实使教职工的个人收入与工作责任、工作业绩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
再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构建以业绩为导向,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符合教学科研规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打破单一、僵化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岗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是否为推动科技进步、提升我国国防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主要指标,改变单纯以发表论文和获奖的数量评价教师。要适当延长评价周期,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更加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重视个体考核向更加重视团队考核转变,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支持优秀人才从事原创性研究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长期研究。
参考文献
[1] 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7):39-40.
[2] 李于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3):36-38.
【和谐校园视角下的和谐人事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人自身和谐04-29
和谐视角下的绿色技术04-26
和谐文化视角下的科技创新04-27
论哲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04-29
和谐高校建设视角下的统战工作活力探析04-28
建设和谐校园之我见04-29
和谐与节能视角下的农村环境问题04-27
和谐校园视阈下的高校行政管理研究论文04-28
塑造高校形象建设和谐校园05-01